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点评芦笛及《云儿:还她一个公道--为柴玲辩护》 |
 |
封从德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编者按
这里收录云儿和芦笛关于柴玲在六四中的“罪责”的辩难,以及众多网友的跟贴评论,出自『罕见奇谈』:http://www.hjclub.com/TextBody/175014.asp,2003年4月6日。二人的辩难都很精彩,芦笛关于党文化的批判极有深度,云儿对柴玲的无罪辩护也非常有说服力。这里单提一点:芦笛引证的历史材料有自欺欺人之嫌,自己受了严重的误导还坚持错误的讯息去误导读者。(64档案/ 2003)
芦笛自称他所讨论过的六四当事人中,只认同王军涛。他引用王军涛的说法,指责柴玲和学生指挥部不听知识分子的话、违背联席会议的决议坚决不撤。但当我问芦笛如何看王军涛下面这句话时,芦笛就从此不再作声了(后来更声称没读过我的文字):
“5月27日,封从德和柴玲在维宪会上提出广场因财政原因无法坚持,经过讨论,维宪会全体接受他们的动议,在5月30日撤出广场。”
注意这里的“动议”,也就是当场临时提议的。针对什么提的动议呢?针对联席会议本来的提议:“广场至少坚持到六月二十日”--这个提议是联席会议五月二十六日的决议,二十八日又重新作了同样的决议。而在五月二十七日的联席会议上,本已起草好的《十点声明》当中的第八点正是“广场至少坚持到六月二十日”,这个文本广见各种史料。
但这一点芦笛们似乎不知道,影片《天安门》似乎也不知道。王丹(联席会议召集人)在《天安门》中也和芦笛一样的说法,而王军涛的说法是在我九五年--九八年(拙著《天安门之争》)的澄清之后修正的,修正的同时继续将自己和联席会议粉饰为“主张撤离”。芦笛和《天安门》可以说是被误导,王丹、王军涛则是当事人,只能是存心的误导,颠倒了历史的真相,大量存在的史料可以证明这一点。(64memo.com-2003)
实际上5.27联席会议上辩论很激烈(王丹在《天安门》中说“很遗憾当时没有发生什么很大的辩论”也是误导),但绝非王丹说的那样是他和联席会议希望撤而柴玲希望坚持。事实恰恰反过来,柴玲希望“空校”,王丹等人坚决地说“空不了”。这一点连刘晓波的回忆中也有记录。因此王军涛说“维宪会全体接受他们的动议”也并不准确,他们并没有接受柴玲关于撤离最具体的“空校”方案。这是对历史的另一种粉饰。(64memo.com-2003)
芦笛们和马悲鸣(自称陈子明的铁哥们)们依据戴晴、王军涛、王丹等“温和民主人士”提供的经过修饰和篡改的“历史事实”,虽然可以一时自欺欺人,却经不起历史本身的考验。
最后说明一点:因为马悲鸣要求『六四档案』去除其帖子,本文跟贴中马悲鸣的言语也只好一并阙如,除非马悲鸣明确要求补上。
封从德 5/1/2003
点击下面看批注内容:
http://www.64memo.com/asp/note/showNotes.asp?txId=8115 >《云儿:还她一个公道--为柴玲辩护》批注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