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吴逸夫:马悲鸣现象之我见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吴逸夫:马悲鸣现象之我见   
胡汉四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吴逸夫:马悲鸣现象之我见 (529 reads)      时间: 2003-5-13 周二, 上午4:5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特稿】吴逸夫:马悲鸣现象之我见



吴逸夫



我觉得马先生关于吴祖光先生的评价也无大错。不错,吴先生是有点老天真,是叫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他天真得竟以为他的"皇帝没有穿衣服"的真话一说出,就会象《皇帝的新衣》童话世界中一样,观众都会一起哄笑起来。但问题是这样的老天真,甚至是"少天真",在中国是太少了,"物以稀为贵",从社会的生态平衡来说,还是需要更多这样的老天真。吴先生本来不想作政治家。马先生何必用政治家的要求去要求他。



马先生早些年批判专制的文章,都极为精彩!后来大概觉得关于专制,他想说的话都说完了,说痛快了,于是开始批判民运的方法、手段(他好象从不批判民运的大方向)。这些批判,多数还是在理的。



只是马先生关于民运,说这样作不好,那样作不好,就是没有听到他说应该如何才好!这是我们希望今后能从他那里听到的。"破"字当头,"立"却并非就在其中!一百个否定也不能推出一个肯定,这点,以马先生的逻辑功底,当不难理解。



当然,马先生大概也并不自诩为民主理论家,我们自不必用此要求去要求他。只是即使作为杂文家,政论家,也需要唱点新调子。马先生唱批判专制的调子时间不很长,但唱批判民运的调子时间已经很长了。我希望能听到他的新调头。以马先生的博闻强记、丰富的联想和善于推理来看,吾等寄有厚望焉!



总体上说,现在民运对于中国的现状,也是批评得多,建设性的意见却很少。而海外民运自身组织民主化的工作并不很好,也说明民主在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地理的)土壤上,确实很难搞。



希望海外民运内部多讨论讨论应该如何搞民主的问题,而不要停留在批判专制上。当然,在国内,这个批判还很不够,例如对毛的批判。但在海外,虽然不能说已经批判充分了,我们仍希望有更深刻的批判出来,但总体上说,已有的批判已经基本够用了。老格调批下去,边际效应越来越少。鄙人以为对中国民主的进一步探讨,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着手。



首先,可以预料的是,一旦讨论中国大陆如何搞民主,则又是无穷无尽的笔墨官司,口水大战。所以我希望用试验代替臆测,大家去搞自己的民主试验,搞小社区范围的试验。这就是早期社会主义者们圣西门、富立叶等作过的。从前失败的,如今不一定失败,况且那些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的财富。



希望中国有块土地让民运人士去搞个民主特区作作示范。看来共产党是没有这个度量和胆量的。



那幺,海外的民运人士们,到阿拉斯加或美国其它地广人稀的地方,去建立华人的民主社区作试验吧。(本人计划在儿子大学毕业后移民阿拉斯加去建设一个华人民主试验社区,正在征求合资同志者,有意者请来信联系:301-AS.5thAve.Arcadia,CA91006)



其次,我们也已经有一些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搞民主的经验。台湾可以说是中国一个事实上的特区吧,他们搞民主虽然好象也不是特别的成功,但也不能说就是失败。他们的也经验很值得研究。此外,香港的民主情况和前景,新加坡的开明专制等等都值得分析。不要把眼光局限于中国大陆嘛,中华文化是个世界问题。



这些方面,马先生都可以发挥发挥!鄙人愿洗耳恭候,先睹为快!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218094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