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fardellchr(62)chr(62)感受俄罗斯(二)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fardellchr(62)chr(62)感受俄罗斯(二)   
加人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2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3891

经验值: 330971


文章标题: fardellchr(62)chr(62)感受俄罗斯(二) (739 reads)      时间: 2003-5-11 周日, 上午5:23

作者:加人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飞机抵达圣彼德堡机场,大家走下飞机后,先在机场里等待,B君一人先走到出口处寻找接站的人,一会儿就领回一位身材苗条的俄罗斯姑娘。于是大家跟着这位小姐步出候机楼,登上一辆VOLVO大巴。等大巴一开动,这位小姐站起身来,用一口略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做自我介绍:“晚上好,我的名字叫谢妮娅,明、后两天由我陪同大家游览圣彼德堡。”接着她又介绍在圣彼德堡有两个机场,这个用于国内航班,后天晚上我们去另一个用于国际航班的机场乘飞机回北京。

  我们的住处安排在莫斯科饭店。它是市区唯一一家三星级酒店,位于著名的涅夫斯基大道东南端尽头,交通比较方便,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车行约50多分钟,我们就来到了莫斯科饭店,住在五楼面向涅瓦河的房间里。这个饭店里设施一般,房间较小,灯光也比较暗。大家在房间里略作休息,看看时间差不多到了17:45左右,上车前往一家名叫“上海餐厅”的饭店就餐。这家餐厅在当地的中餐馆中算个“老字号”,老板是个上海人,来圣彼德堡已经很久了,不过上海话讲得倒也纯正。厨师也是来自上海,所制作出菜肴的口味虽不算一流,也差不到那里去。一来大家都有些饿了,再加上菜式的口味也比较适合,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餐后在回饭店的车上,谢妮娅向大家介绍了明、后两天的行程:明天上午先去十二月党人广场,接着去参观圣依沙克大教堂,然后去彼得保罗城堡,午餐后去参观皇宫广场、海军部大厦、冬宫和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晚上去著名的亚历山得拉斯基剧院观看俄罗斯经典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后天上午去皇村参观夏宫,下午先去阿芙乐尔巡洋舰,再去喀山大教堂、滴血教堂等处游览,晚上19时乘飞机转道莫斯科回北京。一会儿车到饭店,大家和谢妮娅道别后回房间休息。A君的老总是个极慈祥平和的人,一点没有架子,让人感到很可亲。他提议说今天时间还早,大家一起出去走走,看看圣彼德堡的夜景。大家都积极响应,A君忙去找B君,免得他又要去CASINO为俄罗斯经济做贡献。一会儿,一行6人步出饭店沿着涅夫斯基大道向西北行。

  这条涅夫斯基大道横贯圣彼得堡的市中心。它起始于圣彼得堡的“原点”——海军部大厦,向东南延伸,止于我们所居住的莫斯科饭店马路斜对面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全长4.5公里,是圣彼德堡最繁华、最著名的一条大街,大街两边全是帝俄时代修建的著名建筑,建筑物的风格各式各样。B君说在1710年,在圣彼得堡同时修建了两条道路,第一条从海军部为起点向东南延伸,第二条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往海军部的方向修建,1760年,这两条相对的道路连接在一起,称为涅夫斯基长街,1783年改名为涅夫斯基大道。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是1240年率领俄罗斯军与瑞典作战并获得胜利的民族英雄,深得帝俄皇族和人民的爱戴,被尊为“圣人”,就连设在彼得保罗城堡内安葬皇家公爵的祠堂也被命名为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寺院。B君一边走,一边向大家作着讲解;我一边听着介绍,一边慢行,感觉自己好象徜徉在历史的长河里。走了十来分钟,来到一个不大的广场,广场边是一个火车站。B君说这个广场叫起义广场,这个火车站叫莫斯科火车站,1918年列宁率领苏联各机关由此乘火车迁都莫斯科。大家继续前行,来到一条河边,河上有一座三孔的桥,大约50来米长,36米左右宽。桥的铁栏杆上装饰着三叉戟和美人鱼的图案,在桥的两头各有两座人拉马的青铜雕塑,这些雕塑在强光色灯的照射下,动感越发显得强烈。B君介绍说这是很有名的安尼契科夫桥,这四座雕塑就是著名的《驯马》,在电影《白夜》中就有这座桥的场景。“这是涅瓦河吗?”我问B君,“不,这条河叫喷泉河!”他解释道,“喷泉河在十八世纪是圣彼得堡市的城界,由于‘夏花园’里的各式各样的喷泉的水都来自这条河,所以被称为喷泉河。”我们在安尼契科夫桥和桥头的《驯马》雕塑驻足片刻后,继续前行。过了桥,道路两边的建筑越来越精致,行人也越来越多。一会儿就来到了一个公园,在公园的当中有个青铜的雕像,在雕像后面是造型优美的建筑,建筑的四个立面都有罗马式的长柱。B君介绍到:这个雕像就是被俄罗斯人尊称为大帝的叶卡捷琳娜二世,那个米黄色的建筑就是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明天晚上我们就在这里观看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

  剧院的后面就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学院,俄罗斯的顶尖芭蕾舞演员都是这里培养出来的。B君越说兴致越高,又指着东边相邻的一个广场说:这是安尼契科夫广场,它后面临河的建筑叫安尼契科夫宫,在当时是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情人居住的地方。你们看在叶卡捷琳娜大帝雕像的下面,是她当政时期的一些宠臣的雕像,据说其中有四个是她的情人。他又回过头指着雕像西边的建筑说:这是俄罗斯最大的图书馆,拥有3000多万册藏书。大家都随着B君的讲解,不停的转头,看着这些美仑美奂的欧式建筑,嘴里不停的发出赞叹。如果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我们感受到的仅仅是一种对比或反差的话,那么在莫斯科感受到的则是异域的繁华,而在圣彼德堡我们的感受却是一股浓郁、厚重且挥之不去的文化。

  虽然气温只有10度左右,但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周围喧闹而繁华的气氛所感染,一点都没有感觉到任何寒意。转过两个街口,大道的两边都是著名的(DEPARTMENT STORE)百货公司,在商店一楼店铺的上方满是各色的霓虹灯,绚丽而灿烂。古老建筑上巴洛克、洛可可等风格的人物、花草雕饰,和屋顶上MARLBORO、COCA-COLA、PEPSI等商品的大幅广告灯箱交相呼应,体现出了历史和时代的融会和交合。这时,A君看了看时间,从饭店出来大致已走了50分钟,就让B君给大家找个地方坐坐。B君于是领着大家就近走进GRAND EUROPE HOTEL。虽然酒店的外观和周围的其他建筑相类似,精致典雅,古色古香,不过里面的设施极为豪华,堪称一流,原来这是一家五星级酒店。“我们尝尝俄罗斯传统茶如何?”B君问,“好!好!”,大家都应道。我们走到二楼的堂吧,每人点了份俄式红茶。只见一位长着一头浅灰秀发、美目碧蓝、身材绝佳的俄罗斯姑娘先给每人摆好了一套茶具,有一个带底碟的瓷杯、一个茶匙、一碟除去果核的像小橄榄的渍果、一碟颜色嫣红的俄式红莓酱,然后拿着一把瓷壶,从吧台上那个形状象张衡地动仪的俄式铜制茶饮炉灌满滚开的水,给大家都倒了一杯黑黑的茶汤。这时空气里迅速弥散着一股红茶所特有的浓郁的涩味。我马上端起茶杯泯了一口,哇!查点吐出来。怎么泡这么浓的红茶?只见B君先用茶匙挖了一勺果酱往嘴里送,然后浅嘬一口热茶。我马上依葫芦画瓢,没有想到糖渍的红莓酸得牙根都有些发涩,马上又喝了一口热茶,没有想到两种涩味相互融合,回味居然令人有欲罢不能的感觉。好!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赞道。我们几个吸烟的人都点上一支烟,一边饮茶一边吸着“氧”,这时有个打扮得衣冠楚楚的俄罗斯中年男人,走过来问我们要一支烟,过了一会儿,又有两个人过来要烟。晕!这些俄罗斯男人什么回事?看看打扮的都周周正正,也好意思来要烟。B君见怪不怪,说道:“俄罗斯人都这样,有几次我带团游览阿芙乐尔巡洋舰,守船的水兵也问我要烟呢,看来他们爱占点小便宜。”就这样,大家一边喝着俄式茶,一边海东天西的乱侃了好一会,看看时间差不多到了22:00,明天还要游览,于是叫了两部TEXI回莫斯科饭店休息。

一觉醒来,天色还是灰暗的,一看时间才早上6:15,离出发还有近三个小时,于是再睡。可不知怎么的就是睡不着,只好起床,洗漱完毕后搬了一张沙发到窗前,一个人静静的望着窗外。青暗的天空下,略微泛着一缕淡淡的熹色,涅瓦河水平静的流淌着,没有一丝波澜,岸边道路旁射出昏黄色光束的路灯,就象一颗颗历经千年的黄珠,间或有一辆汽车掠过,耀眼的车灯也一闪而过,衬出周围的灌木丛和树木,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实和空静。我随手点上一支烟,沉浸在这寂静的氛围里,感受着天地人的交融与和谐,仿佛自己也变得透明一般,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过了一会儿,忽然一个念头涌上心头:要是这时有一杯滚热的蓝山就更加美妙了。转念又一想,不仅笑出声来,看来我终归是个尘世的俗客,虽然性好幽静,可那里会耐得住寂寞。天色渐亮,可同屋的A君却发出扰人的鼾声,看来我还是出去走走吧。于是,走出房间,乘电梯下楼,在大堂里转了几圈,然后独自一人步出饭店。清晨冷冽的空气让人感到极度的顺畅,饭店外的道路上几个行人蹒跚的穿行,我信步穿过涅夫斯基大道,走到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前。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的中心部分是一幢教堂,叫圣三一教堂,整个建筑是新古典主义的风格,有柱式的门廊,入口处矗立着六根罗马式圆柱,里面有三个大殿,都是拱形的天顶,墙壁全是用大理石浮雕装饰,在圣坛的当中是一扇镀金的门,显得华贵而肃穆。有十几个俄罗斯人站在神像前和上帝在做心灵的交流,只见每个人全都一边用手划着十字,一边不停的低声祷告,脸色凝重而虔诚,看来精神寄托对个人的生活而言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柱。我抬手看了看时间,步出了圣三一教堂,穿过马路,回到饭店.









一进门迎面碰上B君和谢妮娅,B君扯开鸭嗓说道:“你到哪里去了?A君还以为你失踪了呢!”“他人呢?”我问道,“早餐厅,走!我们也去吃”B君应道,于是我们三人来到餐厅。餐厅很大,但就餐的人不多,A君他们几个都在,早餐的品种比起在莫斯科的俄罗斯大饭店和COSMOS HOTEL(宇宙饭店)来少了很多,看来真是一分钱一分货。我挑了几样东西,坐到A君旁边,“你刚才到哪儿去了,怎么不叫我一起行动?”看得出A君有些失望。我喝下一口番茄汁,让满嘴的面包顺畅的滑下喉咙,说:“马路对面。”“是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吗?”坐在对面的谢妮娅也停下手中的叉子问道,“是的!”,“柴可夫斯基的墓也在那里,有没有去看过?”谢妮娅不经意地端起咖啡杯,泯了一口问,“什么?柴可夫斯基的墓?”我惊厄得嘴都有些合不上了,A君好象有些得意,一边笑道:“别急,明天一早咱们一起再去!”。

餐后收拾停当,大家上了一部30多座的VOLVO大巴,汽车沿着涅瓦河的左岸向西北行驶。谢妮娅站起身,向大家介绍起来。圣彼德堡是个年轻的欧洲城市,现有人口470多万,面积1400平方公里,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口。1703年5月27日,彼德大帝在涅瓦河口最宽处的兔子岛上,以“圣三一”的名义奠基修建了一座城堡,作为俄罗斯和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军事要塞,并命名为彼得保罗城堡。后来又以此城堡为基点,逐步扩建为城市,命名为圣彼德堡(ST.PETERSBURG)。圣彼德(ST.PETERS)是耶苏的大弟子,也是基督教、东正教的圣徒之一,BURG在德文里是城市。1712年,彼德大帝将俄罗斯的首都从莫斯科迁建于此。1914年一次大战期间,由于俄罗斯和德国是交战的敌对国,所以圣彼德堡改名为彼德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为了纪念革命导师,又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重新恢复市名为圣彼德堡。在我们右边的就是涅瓦河,它是圣彼德堡的母亲湖,起始于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的欧洲第一大湖拉德加湖,贯穿整个圣彼德堡市,最后流入芬兰湾。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圣彼德堡河网纵横,岛屿交错,全市共有大小岛屿一百多座,其中著名的有华西耶夫岛、十二月党人岛、克里斯托夫岛等,共计有500多座各式桥梁把这些岛屿联成整个城市,因此也被称为“北方威尼斯”。现今圣彼德堡保留有1000多个各式的名胜古迹,基本完好的保留了自彼德大帝以来,历代沙皇、欧洲各国的著名建筑师和勤劳的俄罗斯人民三百年来对这个城市所倾注的心血,是俄罗斯的文化首都。

我一边听着介绍,一边观察着车窗外的风景。只见连片的建筑都是十八、十九世纪的建筑风格,高度不高,一般都是2—4层,但界面却极为连贯,颜色、造型也非常和谐,让人在心里由衷的赞叹。回头望了望B君,只见他一边听着导游的介绍,一边不停地晃着他那头发有些稀疏的脑袋。看来他也和我一样,乐得有些发傻了。

突然客车慢慢地停了下来,车的左边出现了一座花园,虽然时已秋季,树木萧瑟,草坪枯黄,但花园四周围绕着的铁制围栏极精致,局部的雕花图案甚至还镀过金,透过围栏可以看见里面沿道路安放着一些精美的大理石雕像,整个花园显得雍容而华贵。谢妮娅转过头介绍到这个花园叫“夏日庭院”,修建于1704年,是彼德大帝的御用花园。花园正门装饰的花岗岩柱、矛型的锻造栏杆以及点缀其中的花篮形镀金装饰花纹是著名艺术家尤利-费契尼的杰作。整个花园的建筑风格是法国式的规整型庭园,里面摆放的一些大理石雕像都是当时根据彼德大帝的个人喜好,由帝俄驻外使者从西欧购进的,共计有250座之巨,其中甚至有一些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艺术精品,现在这些精品已经移放到埃尔米塔日博物馆里了,但这里还摆放有89座雕像,也很珍贵,是当时维也纳一批著名雕塑家彼德-巴勒特、乔万尼-巴纳茨、安东尼奥-塔勒西亚等人的作品。我们本来以为要入园游览,都站起身准备下车。B君忙告诉大家由于现在“夏日庭院”不开放,我们只能在车上窥视。客车继续前行片刻,谢妮娅立起身,指着汽车左边的一排三层高的房子说:这就是著名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包括冬宫、大埃尔米塔日宫、小埃尔米塔日宫、埃尔米塔日剧院、新埃尔米塔日宫。她好象有些兴奋,眼神里好象折射出无比的自豪,一边象朗诵长诗般动情地介绍,一边有节奏地挥动着纤细的右手。我有些疑惑,什么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于是回过头问A君:“你听说过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吗?”A君也摇摇头,回答说:“我只知道有斯莫尔尼宫和冬宫。”话音未落,路边一幢三层楼的长方形建筑却使我们目瞪口呆。在墙面浅绿色的背景上,两层一头装饰有镏金底座、一头装饰有镏金花纹的雪白圆柱支撑起整幢建筑,窗户上也点缀有镏金的窗花、天使的头像以及各式花卉的浮雕,屋顶上是座花园,栏杆的立柱上矗立着一座座青铜的雕像和花瓶。整幢建筑气派宏伟、富丽堂皇、层次丰富、质感细腻,就连一些人们不太注意的细微处也处理得极为妥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全世界最完美的巴洛克风格建筑。B君侧过脸对我和A君说这幢建筑就是冬宫。

虽然我们从电影《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里知道了冬宫,也从B君的嘴里听到一些关于它的溢美之词,但还是为它的宏伟、精致所惊异,被它的华丽、气派所折服。我很想就地下车好好观赏一番,可按照计划却是下午再来游览,我们有些依依不舍目送它那丽影渐渐消失在车后……。一会儿车子停了下来,大家都下了车。谢妮娅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做着解说。由于紧靠皇宫,所以这一带的涅瓦河岸被称为“皇宫河岸”。在河岸的里面是一个广场,被称为“十二月党人广场”,广场正中是个椭圆形的花坛,坛中一块巨石上就是法国著名雕塑家法尔卡奈于1768年所创作的世界闻名的彼德大帝骑马塑像。只见彼德大帝头戴橄榄枝编做的冠冕,身披斗篷,腰悬长剑,神色坚毅,目光如炬,左手紧握缰绳,右手挥向前方,仿佛在号令千军万马蜂拥向前。而胯下所骑的雄骏,前蹄扬起,两个后蹄紧紧钉住一条蜿蜒的巨蟒。这尊雕塑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彼德大帝在创建圣彼德堡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超人远见和壮志豪情。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在他的长篇叙事诗《青铜骑士》里颂扬彼德大帝,雕像也因此得名为“青铜骑士”。我们在塑像前拍照留念,然后向南穿过马路,来到了著名的圣依萨克大教堂。教堂四面的造型一样,是帝俄时代最重要的宗教圣地。因为圣徒——圣依萨克的纪念日与彼德大帝生日相同,都是五月三十日,所以按照传统,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圣依萨克大教堂和梵帝冈的圣彼德大教堂、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并称为世界三大教堂,是由法国著名建筑师奥古斯特-蒙地费朗设计并组织建设,从1818年动工,到1858年才竣工,历时40年。据说光装饰用金就耗费140公斤黄金,总造价达2300万卢布,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它的外形仿圣彼德大教堂,呈四方形,巨型大理石圆柱支撑着金光闪闪的穹形教堂圆顶以及主殿四角上的四个钟楼圆顶,高102米,四边边长100米,占地10150平米,可容纳10000人。在教堂的外部墙面、四个门廊上面的三角门楣、铜门以及穹顶周围装饰着天使和来源于《圣经》里面福音故事的青铜雕塑或浮雕,使得整幢建筑充满了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息。教堂内矗立着孔雀石、叙利亚石、热那亚石、意大利白色大理石制成的各种大小不同的圆柱,所有的线脚都由镀金的铜饰制作,四壁是几层神龛,摆放着天使和圣徒雕像,天顶绘满了大幅的壁画和镶嵌画,显得既富丽辉煌,又缤纷璀璨,令我有些踯躅和惶恐。

在国内佛教寺院里,其渲染宗教的气氛的重点大都是集中在一些佛的金身塑像,慈眉善目,硕大无比,让人感受佛的伟力和庄严;而在包括俄罗斯的东正教在内的各种教堂里,我感觉各类塑像仅仅是一个方面,重要的却是由塑像、柱饰、地面图案以及天顶和墙上那些色彩艳丽的大幅壁画所整体营造出的一种氛围。我在这里切实感觉到这种氛围弥散在教堂整个空间,甚至于每个角落,包括每一个身临其境人的心里,而这或许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圣依萨克大教堂屋顶的列柱区是观赏圣彼德堡整个风貌的绝佳处,可是非常不巧,由于为了庆祝圣彼德堡市成立300周年(1703——2003),包括教堂要内的一些著名建筑都要进行全面整修,屋顶的列柱区暂不对外开发,所以只好“望顶兴叹”。我们有些依依不舍地走出教堂的南门,门外是圣依萨广场,广场正中是一尊青铜雕塑,一位威武的骑士像迎面而立,只见他头戴鹰冠,手勒马缰,威武而坚毅。谢妮娅告诉我们这是由雕塑家彼德-克洛特所设计的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塑像,在塑像下的基座上有四个雕像,分别代表着信念、睿智、力量和平等。有趣的是据说这四个雕像的面貌形象与尼古拉一世的妻子和三个女儿极为相似,看来这位雕塑家彼德-克洛特深谙溜须之道。在尼古拉一世雕塑的后面,是圣彼德堡最宽的一座桥——蓝桥。蓝桥横跨莫依卡河,桥长约90多米,宽达40米左右,整个桥面和圣依萨广场连为一体。临桥是一幢造型优美,有柱廊、雕饰等饰物装帧的浅色建筑。谢妮娅说这座宫殿名叫玛丽斯基宫,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女儿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女公爵的住所,据说由于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女公爵抱怨每天看见他父亲的马屁股,后迁他处居住。玛丽斯基宫是十九世纪中叶俄罗斯最具典型的建筑,是著名建筑师安德烈-斯坦最杰出的作品,现在为圣彼德堡市议会的所在地,宫殿楼顶正中悬挂着俄罗斯联邦的红蓝白三色旗。大家在此纷纷留影,然后登车向北前往涅瓦河右岸的纪念灯塔游览。

汽车跨过宽敞的涅瓦河,来到了华西耶夫岛的东端灯塔处,我们下了车,跟在导游小姐的后面。由于长期以来华西耶夫岛东端一直都是繁忙的贸易口岸,因此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专门处理商务的交易所。就象游戏《大航海时代》里面所描述的一样,运载货物的船队靠岸后,商人们一般就到交易所里商洽卖出自己带来的货物,再购买一些当地出产的货物运往其他港口,这在十七——十九世纪是货物贸易的一种常见方式。因此,可以说交易所是当时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所必须的重要基础设施。这座交易所就建在码头后面的广场上,它的造型及建筑风格来源于古希腊。从外形来看,几乎和雅典的神庙一样,由44根陶利克圆柱组成建筑体的基本框架,形成四围的柱廊,在正面建筑的顶端,有一组雕塑,其中有手握三叉戟的海神,据说象征着俄罗斯海军及商船队的繁荣和发展。现在该建筑是俄罗斯中央海军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伯河和涅瓦河的河神雕塑,他(她)们是伏尔加、伏尔霍夫、第聂伯河神和涅瓦河神。在俄罗斯商船队各式商船模型。在交易所前面的广场,矗立着两座高达32米的拉斯特莱利导航纪念灯塔,每个灯塔的基座上分别有象征两个俄罗斯三大河流——伏尔加河、第聂每个灯塔的圆柱上,各有六个船头形的装饰,据谢妮娅介绍这种习俗来源于古希腊的传统,在每一场海战胜利后,都要在圆柱上增加一座名为拉斯特莱利的船首雕塑,以资纪念。在港口岸边的花岗岩壁坎上,均匀地散布着狮头的浮雕,狮子口里衔着粗粗的用来系留商船的锻铁圆环,班驳而古朴,涅瓦河水轻柔的拍打着河岸的壁坎,仿佛在向我们倾述往日的喧哗和繁荣。

A君、B君和我在一个纪念灯塔的前合了一张影,然后站到一边抽起香烟,等着大家拍照留念。我们突然看见谢妮娅也站在一边,纤手上夹了一支香烟,平静地享受烟草带来的氤氲,那神色有些风雅可人,真看不出她也是位熟练的“氧友”。

车子穿过广场,向右开过一座桥,再向右弯,来到了一座小木桥边停下,谢妮娅告诉大家:彼得保罗城堡(兔子岛)到了,原来一桥正在维修,车子不能开过去,大家要从这个木桥步行进入城堡。于是统统下车,信步过桥通过进入城堡。兔子岛位于涅瓦河中,北面与彼得岛相隔于克朗维尔克水道,西与瓦西里岛的东端灯塔相对,南与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新埃尔米塔日宫、埃尔米塔日剧院、大埃尔米塔日宫、小埃尔米塔日宫、冬宫)相望。由于地处十分独立,所以被彼德大帝选定为兴建要塞的理想之地。要塞的大门被称为“彼德门”,上面有雕塑、浮雕和帝俄的“双头鹰”国徽。最初要塞是由木材建造的,到了1706年——1740年,改用石材修建。整个城堡的城墙高约十数米,内面均为房屋,里面用做驻兵之用。城堡的外形总体呈六边形,而六个角又扩展为带尖角的“A”形,没有死角,看来在当时真是一座易守难攻“堡垒”。我们沿着甬道前行,走到一座彼德大帝的雕塑前。这座雕塑有些特殊,只见彼德坐在一把椅子上,双手平放,整个人的比例好象有些不大协调,四肢修长,特别是一双手纤细得象女人,但头部却很小。谢妮娅介绍说:这是俄罗斯现代一位著名雕塑家的作品,名字我忘了,好象此人现在居住在英国。他的这尊雕塑寓意彼德大帝的改革是不成功的,虽然彼德大帝推行了许多改革措施,不过他的思想过于简单(脑袋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时,只见两位身材柔美身着俄罗斯贵妇裙装的PLMM走了过来,其中一位MM主动拉着A君做了个华尔兹的舞蹈动作,示意大家拍照。于是大家兴趣昂然,纷纷和MM合影留念,当然一次要付30卢布。城堡内的建筑不多,最著名的是建于1732年的彼得保罗教堂,从彼得大帝开始这里就成为俄罗斯皇家宗祠,用于安葬罗曼诺夫家族的成员,教堂里就陈列着彼得大帝等沙皇的银棺,后来在教堂边又加盖了一座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寺院,用于安葬皇室公爵,所以有人把彼得保罗城堡称为“唯一能够陈述圣彼德堡完整历史的地方”。

晕!还是不巧,虽然听说彼得保罗教堂内部的装饰极为有名,是由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的,特别是带有沙皇之门的圣像壁和由极精致的木雕制作的神坛最负盛名,但又是为了整修不开放,就连教堂的钟楼顶上那被视为圣彼德堡守护神的手持十字架的天使也由于要整修而被罩在脚手架中,无缘得见其“庐山真容”。唉!人之不如意者常八九,尽善尽美之事鲜有。沿着甬道前行,穿过水门,我们来到了要塞的码头。从码头向南远眺,冬宫和大、小、新埃尔米塔日宫尽收眼底,依河而建的各式建筑、海军部大厦的尖顶和圣依萨克大教堂的金顶错落有致,在涅瓦河水和天空的映衬下,组成了一道极富韵律的天际线,令人赏心悦目。在码头两侧的城墙里是当时的国家监狱,号称“俄罗斯的巴士底狱”,在这里关押的第一个人就是彼得大帝的儿子。看来在封建社会里,无论那国的皇家,内部都是充满了险恶、狡诈和兽性,回想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亲手用剑砍断自己亲生女儿长平公主的手臂,嘴里还说着令人心悸的话:谁让你生在帝王家!!!!这和彼德大帝关押自己的儿子,真是异曲同工。导游接着介绍,说这里还关押过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等人,看来野蛮和文明、血腥和艺术总是交织在一起,为人类社会的历史长卷抹上各自浓重的色彩……。正当我沉静在胡思乱想中,突然一声巨响把我惊醒,原来是放午炮!据说这个传统一直从彼得大帝那个时期延续至今,已经保持了近300年。虽然炮声依旧,但早已物是人非,换了人间。回顾历史,人类往往是在不断出现的困惑中摸索前进,社会则在不断出现的波折里螺旋上行。

上午的游览至此结束,大家登车前往中餐馆就餐。

餐馆的店名叫“唐人餐厅”,由一对来自徐州的夫妇开设。夫妇俩一见到我们就非常热情,连忙亲自端茶倒水,还陪着我们聊了好一阵。由于没有大餐桌,谢妮娅和A君、B君、我四人坐在一张桌子用餐。经过一番打听才知道谢妮娅是兼职导游,本职在国立圣彼德堡大学当教师(普京也是圣彼德堡大学毕业的)。大学所学专业是东方文化,曾在上海的华师大留学过一年。哈哈,怪不得她说起中文来带些上海口音。看来有些地方的“推普”工作力度不大,老师授课惯用地方语言,结果连老外也跟着五音不全,真是遗祸不浅。 :)

餐后大家略微休息了一会儿,然后登车继续旅程。在车上,谢妮娅告诉大家说是由于没有买到亚历山得拉斯基剧院俄罗斯经典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的票,晚上改在玛丽斯基剧院看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玛丽斯基剧院同样是圣彼德堡的著名剧院,演出的演员同样是世界级的知名舞蹈家,票价是60美金/人。 反正我们也看不出好歹,于是大家都没有说什么。

车子转过几个路口,开过几座桥。在经过一栋三层高的房子时,谢妮娅说这里是圣彼德堡最高的房子。这不可能!仅仅三层楼怎么会是圣彼德堡最高的房子呢,我们都有些疑惑。谢妮娅解释说在苏联时期这里原是KGB的办公楼,普京就曾经在这里工作过,大楼的地下层是个监狱,专门关押政治犯,而且这些政治犯大都流放到西伯利亚。有人开玩笑说在这里可以看见西伯利亚,所以楼房高度是圣彼德堡最高的。最后,她说现在噩梦已经结束了。是的,噩梦结束了!

片刻,我们就来到了皇宫广场。广场的南面是总参谋部,西面就是有着高耸的俄式尖顶的海军部大楼。海军部大厦被称为圣彼德堡的地标,高高的镀金尖顶在天空中闪闪发亮,大门是一排白色的圆柱,大门的造型有点象凯旋门,在门的两侧有天使托护着金色地球的雕像,门廊的上面有一些天使和海神的浮雕,正中还有双头鹰徽,显得十分壮观。这里从1711——1917年是俄罗斯海军部的所在,现在是海军学院。由于无法进入,只能在门外观赏。在广场的中心,是一个顶部为天使和十字架造型的纪念柱,被称为“亚历山大纪念柱”,据介绍此纪念柱由一整块花岗岩制成,重约700多吨,塔基下没有基础,全靠自身的重量保持直立状态,真是神奇,此柱据说是为了纪念俄罗斯战胜拿破仑而立。随后我们跟着导游进入冬宫,参观埃尔米塔日博物馆(hermitage museum)。埃尔米塔日(hermitage)来源于德语,意思是“隐士”。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德国人,她把自己存放各类珍宝的地方称为埃尔米塔日(hermitage),以后延续至今。该博物馆据说与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不列颠博物馆、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包括冬宫、大埃尔米塔日宫、小埃尔米塔日宫、埃尔米塔日剧院、新埃尔米塔日宫。馆内现有各类珍贵艺术品300余万件,单单是油画就有15000余幅,其中有达芬奇、提香、拉斐尔、伦勃朗、鲁本斯、梵高、高更、莫奈、马蒂斯等画家的真迹,甚至在新埃尔米塔日还有拉斐尔敞廊,是在拉斐尔的亲自指导下,由他的学生完成的;还有12000件的雕塑,其中有米开朗琪洛的作品。谢妮娅还夸张地说假设一个人每天早九晚五来博物馆,在每件展品前停留一分钟,需要七年的时间。仅冬宫就有1050个房间,117个楼梯,1886扇门,1945个窗户。看来这个博物馆实在太大,一个下午的参观时间不过是飞鸿一瞥罢了。

一进入冬宫,里面是个穿廊式大厅,挤满了人。厅里摆放着一些大理石的雕塑,我们快步穿过人群,走上了一个台阶,谢妮娅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的约旦楼梯,是冬宫主要入口,由拉斯特雷利设计。楼梯的栏杆、扶手和台阶都是由白色大理石制成,在墙壁、楼柱上用金色的花纹和大理石雕塑进行装饰的,天顶是一幅巨大的画,画的是奥林比亚山的众神,由意大利画家迪奇阿尼所绘。整个楼梯间被装帧成洛可可风格,左右对称,与窗相对的墙壁也制作出窗户,只不过上面镶的是镜子。真可称为精巧奢华,美伦美焕。一时间,大家仿佛都被这从为所见的景象惊呆了,连步子都有些迈不动。据称原来的楼梯在1837年的一场大火里毁坏,后来依原样重修。上了楼梯,继续前行进入一道门,就是彼得厅,厅不大,有一张宝座,整个天顶满是都是帝俄的双头鹰,墙壁上挂着暗红色的金丝绒壁毯,上面也是双头鹰。再穿过一道门就是元帅大厅,里面陈列着由彼德一世1717年访问巴黎时从高布林厂订做的大马车,这辆马车后专门用于各代沙皇在莫斯科圣母安息大教堂加冕时使用。









作者:加人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加人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1054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