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六四反思与释疑之十:中共极权四世而亡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六四反思与释疑之十:中共极权四世而亡   
北京小左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六四反思与释疑之十:中共极权四世而亡 (736 reads)      时间: 2003-5-10 周六, 上午5:0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六四反思与释疑之十:中共极权四世而亡

北京小左

2003.5.10



1989年时,俺扮黄大仙模样,预言说:“邓小平主席年纪大了,可以善终。李鹏总理如果不幸而长寿,将难逃审判。”那时俺的同学、师长们都做“愤青”状,以为这铁血政权用不了2、3年就要玩儿完。俺是悲观主义,估计中共很可能渡过危机,那么它至少还有20年寿数。无疑,只有中共极权寿终正寝之际,“六四”才能翻案--毕竟“六四”不同于“文革”之类,“文革”中搀杂了很多中共内部派系斗争,而“六四”是老百姓直接挑战中共极权,几乎就是一场人民革命。



1992年邓小平稳定住政治局面之后,搞“南巡”继续经济改革。现在中国大陆繁荣倡盛,分崩离析的可能前景似乎太遥远了。很多“六四”时代的愤青们都“与时俱进”了,以为中国可以“先经济、后政治”,可以“五十年不动摇,一百年不改变”了。俺还是老观点,就是“六四”以后的20-30年间中共极权政治一定垮台。虽然俺的想法没变,但时代变了,俺从“保守党”变“左”了、成“激进党”了。



俺不变,因为俺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读政治学,听历史故事,就建立起坚定的信念,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_^)。现在时髦“猫抓老鼠”之类的动物理论,俺也赶时髦,俺的政治理论就叫“黄鼠狼世代交替理论”,简单地说就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列位看官且听在下一一道来。



中共的榜样是老大哥苏共。但建立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人不是列宁而是斯大林。斯大林在列宁死后,利用阴谋手段排挤同志,在1920年代中后期,爬上了独裁者的位置,斯氏的权力越来越大,1930年代把老同志全部清洗,成为拥有绝对权力的大独裁者。斯大林当政20多年,其业绩就是建立苏联体制。斯氏于1953年去世。之后经过3年内斗,赫鲁晓夫成为苏共第二代领袖的老大。赫氏政策大约有三件大事,一是“经济体制改革”,改善农业。二是苏共20大报告批判斯大林的错误,部分平反老干部。三是和美国改善关系、“和平共处”。农业改革,如“种玉米”之类,都是官僚命令式的胡搞。批判斯大林,赫氏固然一时过了嘴瘾,但他自己也是斯大林提拔,他们这帮第二代领导人本身并不干净,而国际影响(国际共产主义阵营)又极坏,导致了西欧共产党出现大退党,东欧的波兰和匈牙利都闹翻天。中国的毛主席又要玩垂帘听政,就是要篡权做国际共产主义阵营老大。1962年又出了古巴导弹危机,赫氏没胆子玩儿,苏联丢了大脸。总之,赫氏“望之不似人君”,1964年被他的同志赶下台,当政不足十年。其后苏共第三代是所谓“三架马车”集体领导,其中的勃日列夫最后脱颖而出,成了“第三代领导核心”,勃氏的女婿、儿子们也混到副部级,后来“泰山其颓”,这些小太子们才纷纷失势。勃式国内政策是“稳定”第一,外加一些物质刺激的经济小改革。国际政策表面上虽然是“扩张”的模样,其实是防御性的进攻。因为当时美国、中国、西欧携手,共同围堵苏联。而且中国又在“文革”,毛主席行动吓人的很。例如“珍宝岛事件”,苏联军队不过是用棍子,我们就热兵器埋伏给他个偷袭。吓得俄国老毛子只好两线作战,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勃氏1982年善终,和他一起维持的一批老同志,也先后玩完。到了1985年,“第四代”新人全面登场,戈巴契夫搞全面改革。但积重难返,苏联于1991年解体,苏共垮台。



以上所述是苏共极权的政策运作。再看这些苏共极权领导人个人资历。第一代斯大林是俄共最初的参加者和领导人,是本土派土包子,小知识分子。最后因为擅于阴谋诡计,战胜了俄共中更高级的留洋派领袖,成了独裁者,斯大林是职业革命者。第二代赫氏则参加了十月革命,但当时只是地方党政官僚,因为老干部被清洗太多,赫氏才能在“二战”中爬上来。苏共第三代领袖则大致出生在1917年十月革命前后,没有这个革命经历,但多参加过“二战”,即所谓的“卫国战争”,这时候升上来的”技术官僚”,他们已经没有”革命理想”,只想保持权位(当代披露的苏共档案材料证明这一点)。其第四代领袖们则是”二战”之前一点出生,成年后几乎没有经过这种”血与火”的考验。也属技术官僚。



看完以上材料,熟悉中共历史之人应该立刻明白,中共与苏共的情形太相像了。第一代领袖毛泽东是中共最早的领袖中的幸存者,没有留过洋的土包子,小知识分子,善搞阴谋诡计。他以绝对独裁者的实际身份统治中国27年,建立了中共政治经济体制,不断的整肃老哥们儿、老同志。他死前的政治局,也就是一些无用而听话的老梆子和小年轻。第二代领袖邓小平也是打垮了毛的指定接班人上台,之后搞经济改革、国家开放、反对”文革”,为老干部、右派“平反”这几项政策。胡耀邦、赵紫阳等第二代领导也和赫鲁晓夫一样,参加过早期的”革命”,曾经长期做地方封疆大吏,有全面的统治才能,思想比较灵活。中共第二代也只有10多年的统治期。第三代江泽民、李鹏、朱容积等基本上都是40年代抗日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入党,之后在各部委做技术官僚。他们年轻时只有统理一个部门的经验,没有管理整个地方经济的实际经验,所以比较死板、没有眼光,也没有什么理想。经济上继续改革,政治上则力求”稳定”。本来是集体领导,最后也是其中一个脱颖而出,由第三代核心压倒了其他人。这和苏共勃氏时代又很相似。邓”南巡”后,第三代主政也有10多年了。中共第四代还没有全面接班,政策如何不知道,但其组成和苏共第四代也差不多,生在建国前,长在红旗下,是没经历过战争洗礼的技术官僚。只因为老成凋零,他们才被急速提拔上来。



中共苏共当然也有不同。例如,因为中共建国过程中,毛泽东是真正”打江山”的人物,功劳极大,他的同志对他更服气,所以毛泽东不需要学斯大林,把所有老哥们儿都整死。毛泽东没有把老同志全部斩尽杀绝,留下了邓小平、陈云等一大批。中共第二代领导人就由邓小平牵头。邓小平和他手下的胡耀邦、赵紫阳等都比赫鲁晓夫更有政治经验也都更有治理才能,况且时代也不同了。1980年代时候中共几乎没有人相信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了。所以中共第二代的改革可以更大胆。简言之,中共第二代领导人更为成功。中共老同志没死光也有一个劣势,就是他们的后代中产生了一个“太子党”,作为现成的统治阶级。“太子党”一方面当惯了“大少”,深宫大院中奶妈妈手里长大,不知道世事艰辛,往往“成事不足”;另一方面他们往往有”我家江山”的观念,比一般共产党当权者更加不肯放弃其既得利益。中共建国起始就是毛泽东领导,受农村流氓无产者思想影响很大。结果中共与苏共相比较,直接的不同就是中共更为流氓--就是更加没有理想、奴性(服从性)强、不重视理论思维。所以中共领袖中也更难于产生戈巴契夫、叶利钦一类人物。



苏共中共虽然很相像,但灭亡道路却不一样。除了不能得到平民百姓支持、经济无效率等的一般原因外,苏共大致有四个原因不能维持政权。第一是和美国军事竞争,经济被拖垮;第二是地方势力多极化--苏联境内俄罗斯人只有50%略多,共100多个民族;第三是新一代领导人中有人要彻底改变旧体制;第四个原因是东欧卫星国家老百姓不断的反抗作对的榜样力量。



如果中共极权崩溃,那么我个人认为的可能原因,第一是太子党以及各级官僚挖空国库,大家都为个人利益拆船,最后国库空空,没人愿意出力维护其集体共同利益,结果遭遇意外时、自动散架子。第二是地方分权形成多极权力,地方势力为自身利益反对中央集权。这些都是必不可免的趋势。



中共、苏共领袖的世代交替及其政策行为都太相像吻合了。难以用巧合来解释。其大致规律是第一代革命家打”江山”雄心万丈,建立强化体制;第二代改革家坐”江山”改革开放,积极进取;第三代目光短浅”吃老本”力求稳定,无所作为;最后第四代”废物蛋”失去控制,全面崩溃。



苏共从斯大林建政起,其统治共60多年。中共从1949年建国至“六四”事件是40年整,若以苏共经验,就是还有20多年的生命,这是我“六四”后的估计。从现在算起,估计十年左右应该有结果。但我需要提出一点,极权(TOTALITARIAN)不是威权(AUTHORITARIAN),中共极权垮台后,中国可能分裂,如果还是”大一统”,则很有可能建立起威权体制。那么中共也许会威权体制下的一支政治力量,而不会彻底消失,想在在极权体制后直接建立稳定的民主政治,这几乎不可能。



现在中共极权确实在弱化,是极权向威权的过渡阶段。但这种过渡是”无意识”的,很多中共领袖还在自觉的抗拒这种变化。结果不但社会转型的成本很高,最终还很可能不能成功,造成社会动乱的局面。所以我反对中共之做法,希望不要玩”摸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的瞎子游戏,而是要明确出路何在,减少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等社会转型成本。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88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