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汪永晨: 北京抗非典瘟疫的情況與當局媒體所報導差距太大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汪永晨: 北京抗非典瘟疫的情況與當局媒體所報導差距太大   
菩萨蛮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汪永晨: 北京抗非典瘟疫的情況與當局媒體所報導差距太大 (545 reads)      时间: 2003-5-02 周五, 下午9:4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記者汪永晨今晨給朋友發電子郵件,披露關於北京對抗非典瘟疫的情況與當局所公佈、新聞媒體所報導差距太大:中國建工出版社一位朋友說他住的“一個樓裏,一人已經死亡,一人住院,四人發燒,可這個樓的人還在自由出進,醫院還堅持讓發燒者回家。樓里士只好在這家人門上貼了張紙,說此家有‘非典’,但立刻被街道的人給拿下,還說是‘擾亂人心’”。 (chinesenewsnet.com)



她接到消息立即打電話給北京電臺、《南方周末》、鳳凰衛視等媒體的記者朋友,請他們查證採訪或者反映,卻都無功而返。不得已,通過電子郵件向朋友們通報。 (chinesenewsnet.com)



汪永晨在中國是以關注生態、環境問題而著稱的新聞工作者和社會活動家,獲獎無數。1994年廣播特寫《這也是一項希望工程》獲中央電臺優秀節目一等獎,中國環境新聞一等獎。《中國紫金山天文臺》的廣播節目獲1996年中國廣播新聞獎一等獎,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chinesenewsnet.com)



1998年夏,汪永晨隨中國女子長江源科學探險漂流隊進入長江源區。採訪後製作的廣播特寫《走向正在消逝的冰川──寄自長江源家書》獲亞洲太平洋廣播電視聯盟廣播節目大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自建臺以來,在亞廣聯節目比賽中,只獲得過兩次新聞信息類節目大獎,這兩個節目都是由汪製作的。 (chinesenewsnet.com)



1999年開始,汪永晨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開辦了《環保熱線》、《動物天地》和《走進綠家園自然保護區》等欄目。 (chinesenewsnet.com)



1996年,汪永晨和朋友創辦“綠家園志願者”民間環保群體,在中國開展了民間觀鳥、“領養樹”、沙漠植樹。1999年,汪永晨獲得由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地球獎”。她將2萬元獎金全部捐給中華環保基金會,設立“綠家園志願者”教育基金。 (chinesenewsnet.com)



她的高度責任感,使她寫下的這封信具有非同尋常的分量。多維全文發表她的信如下: (chinesenewsnet.com)



各位朋友: (chinesenewsnet.com)



今天早上我接到中國建工出版社一位朋友的電話,說他住的那個樓,已經死了一個他的同事,那家的其它兩人也發燒,但因為不到38度,醫院不收。而前兩天他們樓上又有一位女孩被確認為非典住院了,家裏的其他倆位也有熱度,但醫院還堅持讓他們回家了。樓裏的人沒有辦法,只好在這家人門上貼了張紙,說此家有非典,但立刻被街道的人給拿下,還說是“擾亂人心”。 (chinesenewsnet.com)



建工出版社已經死了人,和那人密切接觸的人有十幾個,但沒有任何隔離措施,頭頭只 戴著口罩到死人的辦公室看看了,還繼續讓各位堅持工作崗位。死於非典的那位所住的樓旁也有香港桃大花園一樣的問題,下水道上溢,可這事到現在還沒有人過問。 (chinesenewsnet.com)



朋友來電說:一個樓裏,一人已經死亡,一人住院,四人發燒,可這個樓的人還在自由出 進,這和目前新聞媒介的報導差距也太大了。 (chinesenewsnet.com)



接到這個電話後,立刻開始了我的行動。在我的記者朋友中,我第一個打給的是北京電臺的×××,他立刻給市長辦公室打了電話,得到的回答是“查查”,到現在兩個小時已經過去了,還沒有得到回音。 (chinesenewsnet.com)



另外兩個電話,讓我在這就不提他們是什麼媒體的了吧,(他們)說汪永晨,你也是老記者了,還不知道這裏的事嗎,現在北京比你說的這事嚴重的多了去了。然後我又打電話給鳳凰臺的朋友,她讓我給市長辦公室打電話,說昨天他們的記者陪了一天王歧山,說有事就打市長辦公電話一定會解決。我說我打了半天,老是佔線,這位朋友說他會轉達在北京採訪的他們臺的記者。 (chinesenewsnet.com)



我又給《南方周末》北京記者站的朋友打電話,已經好幾年了,我訂南方周末。接電話的朋友,馬上要了為我提供信息的朋友的電話,並立刻開始他們的詳細的調查。此時調查還在繼續中。從南方周末的朋友處我還聽說,這幾天他因為是領導在北京辦公室接到無數電話,特別是外地讀者的電話中,多是講外地現在對此事的處理實在讓人遺憾或是氣憤。北京一位因發燒被強行收住304醫院的人出院後給他們打電話,既不敢說自己的單位,也不敢說自己的名字,只是說,他作為疑似病人,住院期間還是兩人一屋他也不知道那位是不是就真是。而且住院期間也根本不像媒介說的那樣,他的親身經歷是,根本就沒人管他們。 (chinesenewsnet.com)



這個電話中,《南方周末》的朋友說,現在北京的作法是,各單位和街道要負責所管轄地段出了隔離人群的各種費用。如果是這樣,不知道建工出版社出了這麼多死亡、住院、發燒的人後,此樓仍還不封的原因所在。 (chinesenewsnet.com)



此信,只是基本事實。未加評論。 (chinesenewsnet.com)



那座可怕的樓地址為:新大都飯店後面,朝陽庵甲11樓6門。國家環保總局西面,二環路車公莊橋附近。 (chinesenewsnet.com)



寫此信,希望你能和我一起,讓更多的人知道此樓、此事。 (chinesenewsnet.com)



汪永晨



title_b5http://www.chinesenewsnet.com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1760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