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十年后谁宰上海于马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十年后谁宰上海于马下   
人猿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十年后谁宰上海于马下 (455 reads)      时间: 2001-12-25 周二, 上午11:4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不出三年,广州的GDP总量将完全超过排位第二的北京,斩上海马下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广州的肩头。 上海的城市形象,通过九十年代初浦东新区开发的启动,两浦大桥、浦东国际机场、上海歌剧院、上海图书馆、体育新馆、亚洲至高的电视塔、高架内环、地铁1-2号线、高架轨道等一批市政重要设施的相继建成,以超高层大厦为景观核心的林立高楼群,宏大繁华的外滩、筹建中的磁悬浮高速列车以及系列产业、人才政策纷纷出台,在国内国外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相反,表露在国内国际人前的广州城市形象要比上海弱得多。



上海的各项经济指标如GDP、财政收入、吸引外资、港口吞吐量等都是广州的近两倍或两倍多。十年来上海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强大的国家意识、密集的主流媒体舆论导向和高强度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今年城市基础建设投资高达487亿元,是广州142亿的三倍强。在广州轨道交通开通里程尚未足上海的三分之一之际,上海今年又有六条轨道交通线同时开工,并且,文化公益设施、会展设施、重点高新技术又一大批项目的建设全面铺开。上海,在即将进入的国内国际的关键十年的城市经济竞争中,势头凶猛。 长三角与珠三角同为中国大陆最发达地区,是中国大陆的两个经济龙头,两者的竞争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及国家经济文化总体的进步,有利于以两大城市为核心的超级城市的形成,提高上海和广州两大经济城市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上海和广州分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龙头城市,长三角与珠三角总体经济实力旗鼓相当,然而作为各自的核心城市,广州比上海薄弱得多。在省外的影响,特别在是青少年间的影响甚至弱于深圳,使广州这个有着比新兴城市深圳更系统更优良的教育文化卫生基础的中心城市对珠三角产业结构等协调能力和导向功能的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制约了珠三角、广东省及华南地区在高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 广州虽没有上海受国家长期器重的政策优势,但广州自古也是中国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在国内时局不稳时期是少有的仍能运营的出口口岸。



解放初至今五十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一直设在广州,改革开放广州也先于上海近十年。十年前上海的GDP仅700多亿,连上海人也说这是广州最好赶超上海的机会,然而广州没有抓住。现在WTO新的一轮机遇又将降临。 从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看,广州都可以上海为榜样为目标重新端正自己的战略姿势,首先,广州的整体形象要强化。 提出和强化开发建设广州南沙高科技新城的概念,犹如上海浦东,引发广州进入新的一轮高速发展阶段。由于南沙与南沙群岛易于混淆,若将南沙改为穗东,则容易使外界得到类似浦东的理解。由于南沙离现中心城区稍远,目前尚是一个概念上战略性的新区域。穗东则可包括二年后的大学城新造化龙一带及连至目前灸手可热的南村大石一带。



口号可以是:开发穗东,建设一个新广州。 广州总体经济指标若与上海差距太大,会削弱广州对外形象及对外吸引力。现新的港资台资及欧美投资有大量流向上海的动向,此外也有大量高级人才流向上海的趋势。种种有利迹象不无因为上海以其突出的经济总量指标和新的城市建设形象表明是中国第一号城市。香港商家心理上已视上海为重要的竞争城市。 上海并非无懈可击。如果说那个版图象只鸡,北京靠嘴近脖嘴尖牙利,喜欢死鸡撑硬颈,那么上海便是鸡胸了,骨头多过肉,还经常爱拍自己的胸脯。如大量的高架路高架轨道以及许多官僚意识的产物-空置率远远高于广州的华丽高层写字楼等等,这就是骨了。广州近肚,虽肚无大志,但踏踏实实有油水,正应俗话所说“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君曾见上海的游客满世界跑?事实上,广州地区的城市化程度及人均经济指标与上海没有什么差距,不少指标甚至还高于上海。



由于广州不是直辖市,所辖人口不到上海一半,所辖区域的划分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如南海和佛山与广州建成区接壤,最近广州。佛山和南海两个市政府相距不足2公里,它们与广州政府直线距离不到18公里,两地的建成区更是几乎连成一体。而广州中心城区与原番禺、花都及从化、增城四市中心城区距离分别是:30,40,60,70公里,目前广州东西连成一体的建成区最宽处约五十公里,东抵东莞中堂镇建成区,西连南海黄歧平洲盐步三镇建成区。佛山南海两地市民的工作生活与广州的关系十分密切,有广州公交线通达,已事实上享受广州的公共基础设施。目前南海黄歧城区商品房的业主大多来自广州。广州最南端地处珠江主水道出海口要隘的南沙开发区则隔江与东莞虎门守望。 从优化广东省、珠三角的经济关系及对外竞争考虑,珠三角城市需要在行政区域划分上进行调整。广州为华南中心广东省中心和珠三角的中心,广州的辖区划分就应利于体现这一三中心的要求,利于强化这一三中心的形象。



近期,可以考虑将整个地级佛山市版图划入广州。可暂增设佛山、石湾、南海、顺德4个区,增三水、高明2个县市。将东莞虎门划归南沙新区管辖,设南沙区,使广州总辖达15个区,4个县市(上海是16个区4个县,北京是13区5县)。中期将东莞纳入。大体上符合将整个三角洲划分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的三个城市群组团的设想。这样做也许会有人起哄,并完大学并城市,是,现在是并城市的时候。浙大的凑靠勇,广州的并在理,两者都有效。 初期调整后的广州,户籍人口约1100万,经济总量将有较大的改变,GDP约达3800亿(2001年末,与同期上海相差约1200亿),若能保持13%增长,持续高于上海3个百分点,只需8年1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便可与上海持平或超出。 广州不仅要在经济总量向上海看齐,交通文化教育科技方面也要以上海为战略竞争目标,在城市竞争的关键十年,首先需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



今年上海487亿的投入,80%是政府外资金,广州也要继续保持和发扬改革开放初期搞公路桥梁建设那么一股大胆创新的精神,广开投资门路,加快中心区与新设各区和珠三角各城市联系的轨道交通的建设、巩固商贸地位设施的建设和突出文化教育科技中心的设施的建设。 广州有着上海不可比拟的地理气候优势,冬寒不过上海,夏热不及上海,有风不狂,爽而不燥,润不湿,煦不炽。就在上海为南京的风沙又起的季节思虑的时候,广州坐山望水,享白云春风拂脸徐徐之爽酷,叹珠江九龙入海腾腾之牛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二十一世纪人口的80%生活在南方,素来有广纳百川胸怀的广州必定进一步成为各方热趋的乐土。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1436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