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数字化战争--世界军事革命进入新纪元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数字化战争--世界军事革命进入新纪元
寒树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数字化战争--世界军事革命进入新纪元
(1015 reads)
时间:
2003-4-28 周一, 上午1:25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刚刚结束的美伊战争为世人展现出一幅全新的画面--世界军事革命进入了新纪元,即
数字化时代。这场战争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在第一时间让人们领略到数字化战争的
风采,使人对高技术在现代战争中起的作用心悦臣服。
然而,在战前,几乎没有几个人能想象出这样的结果,即使是五角大楼的决策者们对
数字化战争的理念仍处于争论阶段。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首的改革派倡导
以高科技代替大规模的地面部队。然而,在传统军事学派看来,拉氏的构想近乎天方
夜谭。在美国军方,能够理解拉氏的军事思想的人寥寥无几,因此,军方对拉氏所提
的新战法的反对声浪极大。可是拉氏非等闲之辈,他是美国鹰派的代表人物,是布什
总统倚重的重臣,在美国内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拉氏在担任防长前是一家成功企
业的CEO,具有非凡的管理才能,特别是对大局的走向独具慧眼。他手下的一批谋士
为他的构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次战争出人意料的结果证明,拉氏所领导的现
代军事革命获得空前的成功,拉氏堪称数字化战争之父。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对数字化战争来一个全方位的审视。
数字化战争的精髓是所谓的拉姆斯菲尔德教义,包含以下四条:
1。使用较少但装备精良的部队,以闪电般的速度攻入敌人领土纵深。
2。大量使用精确制导的炸弹和导弹摧毁敌人指挥系统,震摄敌人使之投降,同时减少
平民伤亡。
3。增加使用特种部队,为攻击部队标示目标,从而削弱敌军的抵抗。
4。依靠侦察飞机,间谍卫星,及预警飞机对敌人阵地实行监控。
这四条在战争中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使我们看到了一场全新的战争。
联军统帅法兰克斯将军精熟于传统的作战方法,对拉氏的新战法将信将疑,不能全盘
接受。拉氏提出只要少量地面部队就够了,法兰克斯将军坚持要求派大规模常规部队,
拉氏做了妥协,给将军派了25万大军。但这已经比鲍威尔在沙漠风暴战争所用的55万
部队减少了一半以上。拉氏的另一个石破天惊的想法是,空中和地面同时攻击,快速
挺进巴格达。这一招出乎绝大多数军事战略行家的预料,拉氏给行家们上了一课。
拉氏的少用地面部队的理论是基于特种部队的使用。由于特种部队深入敌后,准确测
定敌人目标的方位,坐标通过卫星传给空中打击力量,敌人瞬间便被消灭,根本无需
大量地面部队。战场的现实完全符合拉氏的构想。高技术的使用,如先进的通讯,隐
形技术,机器人,和精确制导也可减少地面部队和大口径火炮的使用。
拉氏的战略在军方阻力不小,一些军事专家从传统的思路出发质疑拉氏高科技战法的
有效性,他们担心拉氏吹嘘的高技术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在战争中期,有些
人站出来指责地面部队派少了,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应当指出,第四师的派遣是计
划中的部队,而不是新增的部队。本来第四师准备从土耳其进入伊拉克,开辟北方战
场,由于土耳其的不合作,使第四师进入战场被耽搁了。这也从侧面说明,此战根本
不需要用第四师,也就是地面部队还可减少。
让我们来看一下,数字化武器是如何在战斗中发挥威力的。
1。海军陆战队员潜入敌后,使用激光望远镜和GPS定位装置测量计算出敌军目标的
坐标,然后通过卫星把坐标传到位于卡塔尔的联合行动中心。
2。无人侦察机飞抵目的上空,以更好的视角拍下照片传到卡塔尔的指挥中心。
3。分析师和指挥官在指挥中心分析情报并做出决定,立即把命令发给早已在空中待
命的B2轰炸机。
4。B2轰炸机在接到被攻击目标的坐标数据后,输入炸弹的导航系统。
5。B2轰炸机于地面防空炮火的射程之外的高空投下精确炸弹。
6。GPS与炸弹保持信息联系,引导炸弹飞向正确的目标。
7。海军陆战队员观测炸弹的攻击效果,并把评估报告发回指挥中心,完成一个攻击
周期。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前后只需几分钟。
美英联军的数字化战争是由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维系的。每一辆坦克和装甲车
内都有一个笔记本电脑,通过无线联网形成网络。这个网络是由两台COMPAQ的伺服
器驱动的,而这两个台伺服器分别装在两辆厢型车上,其中一辆位于距离前线60哩的
地方,而另一辆要与这一辆保持相当距离,以防万一其中一辆被打坏,另一辆可以马
上接上。如果两辆都被打坏,那么网络就会瘫痪,这时美军将改为传统的无线电通讯。
坦克车内的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电子地图,己方车辆以蓝点标示,而对方目标由预警
飞机确定后传到电脑里,用红点标示,这样联军可以一边包围敌军目标,一边协调攻
击行动,于是经常出现全歼敌人目标而自己毫发无损的场面。
联军经历了恶劣的沙暴天气的考验。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伊军趁机发起进攻。联
军在肉眼看不见的状况下,利用卫星和预警机来识别敌我,并能有效地对敌人发起空
中精确打击,使伊军占不到半点便宜。
由于战场监控系统的改进,爱国者III型防空导弹的效力也大幅提高。在第一次海湾战争
就大显神威的爱国者导弹在当时的拦截效率并不高,伊拉克发射了47枚导弹中只有4枚
被成功地拦截了;而这次伊拉克发射的10枚导弹中就有7枚被拦截,而未被拦截的两枚
导弹掉在了偏远的荒漠,无关痛痒。
美军的很多高技术是从民用市场上现拿现卖。美国由于民用电子业非常发达,许多军
用技术无需专门开发,只要到市场上转一圈,就能买到所需的技术。有的民用技术甚
至比军方想要的技术还要好。正是由于有大量的高精尖民用技术可以选择,军方持续
不断地给军队注入最新技术,这样也造成了,部队在上前线的最后一刻还在填加新技
术,而大量的新技术还没有经过演习就进入了实战,不能不让指挥官们提心吊胆。
数字化装备在美军内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前线部队的数字化水平较高,而后勤部队的
数字化程度就相当对低。那一小队因为部队临时改变计划而走错路的后勤分队就是因
为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无法与主力部队联系而遭到伊拉克军队的伏击,损失惨重。
美军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实行全军的数字化,地面部队的规模将更趋减小。
(如有人对本人所写内容表示怀疑,可参看近几期的美国《商业周刊》。)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这次战争中威力最大的是广播和心理战
--
不锈人权
- (254 Byte) 2003-4-28 周一, 上午3:24
(298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38618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