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评《局部不信,全般可疑》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评《局部不信,全般可疑》   
所跟贴 评《局部不信,全般可疑》 -- Anonymous - (5884 Byte) 2001-12-22 周六, 上午11:57 (1382 reads)
秋实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局部不信,全般可疑 /delphi (775 reads)      时间: 2001-12-22 周六, 上午11:5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局部不信,全般可疑

  ----有关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非正常死亡人数的统计(一)



delphi





  有位二傻子先生说「偶知道毛主席非常伟大,把59-62年的问题统统推给

苏修和老天爷」,我回答他说:「是的,偶准备这样做,很实事求是地,也很

容易做到的。」话是说出口了,很后悔。现在我不得不骑驴子硬上了。因为是

硬上,乘的是霸王架势,比不得请客吃饭,文质彬彬,所以难免有离谱的地方。

但是我一心所秉持两条,第一就是实事求是,第二就是知行统一。



  为此我去翻了书,首先自然是翻秋实先生的大作。我十分佩服秋先生在对

待大跃进们问题上所采取的做学问的态度,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他苦心劳作的结

晶,即《大跃进期间各省非正常死亡人数估算表》。虽然说书生从书本到书本

吧,功夫还是很不凡的,气势很恢宏,数据码的特齐整,言出有据(据说数据

都是采自国家统计局1990年的),看上去很有说服力。



  「让数字说话」这是时下网上流行的一个套句,我不反对。但是本人从来

对于使用人手编写出来的数据,有着天生的反感。简单地讲,众所周知不管是

什么统计数据,都存在有局部的和系统的误差。自然观测得来的数据,比如观

测到的天文曲线,我们知道它的噪音或干扰的分布(一般是Gaussian),所以

在提取它的斜率曲线的时候,我们常采用定型的Strack(微分高斯)滤波法,

这在天文界是个常识了,能保证一定的精度。而对于来自有噪信道上的通信数

据,需要搞个相关检测什么的,然后再加上最大似然判别什么的,也能够方便

地得到比较真实的原始数据。但是对于人工得出的数据、也就是由散在的人们

所收集得来、再经过人的誊抄转录,再经过一一级级领导的审批,然后报到中

央的“统计数据”,经过了这么多人为手脚的过程之后,我们还能知道存在于

其中的误差作什么样的分布吗?显然,答案经常是:不知道!我不是说衙门里

的人不懂统计,谁都知道这里面政治的水分太大了。一般,我们懂得使用什么

样的数学方法来去伪存真,比如讲无偏模型啦、方差分析啦,假设检验啦,但

是首先我们需要有用来精确地描述数据的统计模型(分布和参数),而这一点

基本上做不到的。既然不可能精确,那怎么会没有误差?而误差到底有多大、

误差可控吗?这些真是天晓得!所以,根据这些不可靠的数字码出的表格,看

上去似乎井然有序,它的置信度总是可疑的。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好比我们

小的时候玩泥巴过家家,情趣是有的,但不定真实。



  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人工数据本身不会说话,会说话的全在它的背面。

连毛主席当年也不得不派手下的人化了名到基层去做调查,一调查才知道根本

不是那么回事。可见一个欺上瞒下的官僚阶层(现在成阶级了)有多么的厉害!

不搞文化大革命还行吗?报上来的数字都已经事先被各级领导人、经委计委的,

最后是国家统计局的做了手脚,而这种手脚如果无法在在当时被拆穿,被修正,

那么经过数十年的尘封之后再拿来使用,结果还可能是精确的吗?答案显然是

否定的。那么,还有没有补救的办法?我认为多少是有的,那还是毛主席说的

「知行统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一只麻雀」等等等。真正

地、不加意识形态地了解和运用真实的情况,才能逐渐缩小统计误差的范围。



  说了这么多,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所谓的《大饥荒档案》不尽可靠真实。

写作的人如秋实先生很抱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的,但是我判断,如果没有错的话,

只是从书面到书面,从数字到数字,那么其结果充其量只具有部分参考价值,

而无有用来做最后结论的价值了。





一.解剖一只麻雀──只谈扬州的情况



  尽管我很讨厌人工数据,但是我还是愿意从数据入手。我声明在先:第一

我不是扬州人。我的上上辈是在那付近工作过不下十年的(包括三年期间)。

第二我在网上找到了比较详细的扬州地区从1960年到1969年的“大事记”,我

就叫它《扬州大事记》好了。第三,丁抒等人貌似有根有据的描述后面掩藏着

明显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对数字的膨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我不认为数字

本身有多少意义,这在后篇里面会有详细分析的。我对于丁抒等人在关于局部

地区存在的描述性错误,多少从别人那里听到过一点真实的情况,拿到这里来,

或可以起一点甄别的作用吧。





1)宝应县到底饿死了多少人?



  丁抒在他有名的《从“大跃进”到大饥荒》一文中,是这样描述宝应县的

情形的。



「宝应县情况更严重。因为忙于各种“大干”,顾不上农活,一九五九年

一半以上的稻田是白水插秧(未施肥),还有的稻田干脆抛荒,结果大减

产。“当年粮食实产十七万吨,而县委主要负责人却坚持核定产量二十七

点五万吨,以至征购过头,社员口粮全年人均只有七十六点五公斤,造成

农民非正常死亡的严重问题。”四万人饿死,事情闹大。江渭清亲自出马,

逮捕了县委书记徐向东。江虽自我检讨说“宝应事件,省委要负一定的责

任”,但“死者长已矣”,再也不能复生了。」



  另外,在不知作者是谁的《饥饿的三年》一文中,也有如下类似的描述。

http://huajun.sq.sh.cn/zhaohua/article248.html



「由于“反右倾”运动清洗了一大批体察民情、敢讲真话的干部,许多干部打

肿脸充胖子,宁可让老百姓饿死也不愿向上级承认缺粮。饿死四万人的江苏宝

应县就是一个例子。若不是县委书记徐向东“死官僚主义,省里拨给他粮食他

不要”(当时的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语),宝应的四万农民是不会被困在

家中活活饿死的。」



  那么,宝应县在中共江苏省委发现了问题的1961年5月份之前、或者具体

地说在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到达宝应解决问题之前(5月25日),到底饿死有

多少人呢?我们看到上面的两篇看都言之凿凿地称饿死了四万人。我们知道上

面的两篇出自于民运人士之大手笔。



  我们再来看,在一篇由南京大学高华撰写的带有学术探讨意味的文章《

跃进运动与国家权力的扩张:以江苏省为例
》中,是怎样给出这个数字的。



「在1959年冬至1960年春,江苏的兴化、宝应、高邮、高淳、宜兴等县虽然相

继发生因缺粮而导致的严重死亡事件(仅宝应县就死亡35,391人,占农村人口

的6.2%,该县因死亡、病亡、外流而丧失的劳动力就约占农村总劳力的30%),

但由于江苏省领导机关采取了救灾紧急措施,农村情况迅速得到缓和。」



  数字35,391据说是登在当时的一份内参上的,所有文章当引用自同一个来

源。究竟是四万准确还是35,391准确,相信大家不难作出判断。注意,这里丁

抒的误差已经达到13.0%了。换过来理解,丁抒等人要是有一点统计上的严肃

精神的话,是不会大笔一挥就轻易地把3.5万改成四万的。



  那么,宝应县在1959年冬至1960年春饿死的农民就是35,391人了?不是的,

这里面其实还有隐情。下面是一段《扬州大事记》的记载:



「5月25日,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在宝应县部、委、办、局负责

干部和公社党委书记会议上,针对宝应县从1959年底到60年初发生严重的

人口死亡、生病、外流和弃婴等问题,严肃批评了县委主要负责人的错误

(宝应县从59年10月至60年4月,非正常死亡数万人之多,最严重的黄塍

公社徐甸大队死亡人数占总人口的21.9%。全县患浮肿病、青紫症、消瘦

病最多时达6万多人,外流人口最多时达2.3万多人,丢弃在县城的小孩

就有851名,全县丧失劳动力30%左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也受到严重破

坏)。8月24日中共江苏省委决定给宝应县委第一书记徐向东开除党籍处分

(1979年经省委复查,改为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扬州大事记》当成文于90年代,以连续几年一页的形式在网上发布。

可惜我从网上只下载到了60年到69年的这一页。从上面的文字看,作者对

宝应县在大跃进的三年是持批判态度的。但请特别注意下面的几个表述:



1)「非正常死亡数万人之多」,这是个模糊性的表述,而在其它地方都是精

确加以表述。



2)「外流人口最多时达2.3万多人」。



3)「徐向东……1979年经省委复查,改为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我经过向知情人了解,才知道徐在被处理后不服,他的申述理由,第一,饿

死的人数不是3.5万而是2万以下,第二,外流人口(最多时达2.3万)都被算作了

死亡数,所以部分正常死亡数也被算做了非正常死亡数,第三,高指标乃是省、

地下达并批准了的,责任在上头。



  外流人口确实是造成61年非死亡人口陡然增加和三年灾害之后人口统计又陡

然上冲的一个主要原因,官方把它解释成是常有的在大饥馑之后的生殖高峰,其

实并不尽然。因为在那时外逃一般被认为是违法行为,所以很多外流户家属都不

敢直说是外出了,而谎称死亡。这些外流人口到了外地,比如上海,自然是黑人

黑户口,他们怎么敢到当地的派出所、居委会去出头露面呢,当然不敢。所以,

他们不可能出现在外流所在地的人口统计里面。于是这部分人里面很大的比例就

对三年「非正常死亡人口」作出了贡献。可是后来形势好转了,黑人黑户在外面

混总也不是回事,于是他们又返回到原籍地农村, 这一下, 造成了人口数字回

流(高腾)的假象。从《扬州大事记》里可以得知,1961年扬州全区外流人口达

12.7万,大约有一半(63,133)的人没法混了又返回到了乡下。到了63年,全区

的外流人口仍高达12万之多。这个冰山一角的隐情后面看看再细说吧。



  监于徐向东的实情和上述的隐情,1979年经江苏省委复查,改为撤销党内职

务处分。鉴于79年末80年代初否定毛泽东的大势,要给他完全平反也难,所以就

从轻发落吧,当时已改任省人大主任委员的江某如是说。



总结:



 - 丁抒等人所谓宝应县在1959年冬至1960年春饿死4万人的讲法是不正确的。



 - 实际数字可能在2万以下,换言之,丁抒等人的误差可能至少在50%以上。

那么还有什么信用可言呢?饿死2万人,90%的罪责罪在苏、美、和自然灾害。



 - 考虑至外流人口所引起的“卯吃寅数”的现象,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存在有

很大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





2)高邮县呢?



  。。。。。。。。。。。。。。。。。。。。

  这回我得说说夏雨同志,他在60年春受到了错误批判和处分。夏雨同志还是

比较熟的,还来做到了江苏省农委主任和农林厅厅长。。。。我就先不摆了,累

了,过两天再写得。



  还有一个议题,就是谁该负责任?民运们一口咬定饿死三千万是中共的罪责

不放松。而我将半定性量又信服地证明,中共只有一成以下的责任。按照三成以

下不算帐的成例,中共和毛泽东都是无罪的。那么是谁之罪呢?是必曰,第一,

苏联修正主义有罪,第二,长时间的全国性的自然灾害有罪。第三,美帝国主义

有罪。关于这些个话题容我有时间再表。



  我声明在先,我没那么多的时间泡这无底洞里的。所以我也没法像秋实先生

那样纵观九州,下笔如有神。我只是指出一些明显的错误,我相信这样的错误在

那里比比皆是。还想指出分界可能在哪里和应取怎样的思考。偶们从来就不亡命,

所以没必要跟在民运后面不负责任地乱讲话,跟在一些伪装在数字后面的不太光

明的东东后面以讹传讹。要能多少起到「正本清源」的用处,本人很心满意足了。



2001.5.2







局部不信,全般皆疑



──有关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非正常死亡人数的统计(二)





  前天贴出一帖,叫《局部不信,全般皆疑》,原以为右派们会按捺不住跳

出来揪偶算帐什么的,结果没有,就梁哥儿给叫了声好。于是偶想,照一般论

坛流例,这得要么就是没意见,要么就是没兴趣,要么就是等着瞧的意思吧。



  这一来偶也没了兴致。就好比一乡下进城里来的,把个《大饥荒档案》的

橱窗拍遍了,也没人理会你好奇。想来城里人都是看惯了的,反过来一定会笑

偶执著。大概也因了在那橱窗里面摆列的,原本不过是些书呆子们用来作秀的

炒作,本意也不是在教人学习统计学,所以也没人认真得,呵呵。



  偶就不准备太认真往下接。可自个儿窝着又怕糟馑了?所以行文当画符,

续哪算哪了。请看下面。



──────────────────────────────



……………………



一.解剖一只麻雀──只谈扬州的情况



……………………



1)宝应县到底饿死了多少人?(续)



  我上次总结到:



  一,丁抒等人所谓宝应县在1959年冬至1960年春饿死4万人的讲法是不正

确的。



  二,实际数字可能在2万以下。



  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不准确,理由是『外流人口』造成了『卯吃寅数』

的现象。



  这两天我有点空,又继续做了点调查了解,终于解剖到麻雀的『心脏』部

位了。结果得到的信息更惊人:宝应县在1959年冬至1960年春,饿死才不到

600人!



  因为徐向东是冤枉的,他在宝应工作多年,同情他的人大有人在。他们早

在文革之前就分头做了挨家挨户的调查,手里攥着小本本,列着精确的名单和

数字呢,就着为徐翻案的这一天了。当然省委定下的案不是说翻就能翻,大形

势还在那里摆着呢,做这事的,谁都会掂一掂自己的分量。所以这一拖就拖到

1979年,才由江苏省委做出了复查,恢复徐的党籍并改逮捕为撤销党内职务处

分。这个结果,一是表示徐有冤情,二来碍于时局,再说宝应县委当时也确实

搞了高征购,饿死了人。



  省委是有新的结论了,但此事时过境迁,对于管理文档的部门来讲,政治

上挺敏感的事儿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并没有反映到已经形成的各种文

件中去。这意思就是,作为历史,你徐向东就认了吧。所以在相应的文献中,

还是留下原来的数据:『宝应县非正常死亡35,391人』。到了写《扬州大事记》

的人手了,则采取了模棱两可的写法,这就是『非正常死亡数万人』。数万人

也好什么的也好,党籍给恢复了,而死者亦长已矣,谁还会认真地计较订正的

彻底不彻底呢。



2)高邮县呢?



  丁抒在他的文章中讲,高邮县前后饿死了37,000人,其中17,000人是在

1959年里饿死的。丁文说:



 『长江北边的高邮县是又一个典型。该县在一九五九年已死了

  一万六千多人。一九六○年二月,县委第一书记夏雨和第二

  书记洪坚一并成为反右倾的靶子,被定为“犯有反党、反社

  会主义错误”而撤职。新上任的县委忙着召开万人大会批判

  “右倾机会主义”,顾不得救人命。结果一九六○年又死了

  一万七千多。饥荒持续到一九六一年,又有四千多人去。』



  夏雨等人被定为『犯有反党、反社会主义错误』而遭撤职是真事。但是与

宝应县委的被打成『左倾』不同,高邮县委是被打了『右倾』典型。为什么中

共江苏省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会对这两个互相毗邻、都饿死了人、但形式

上一为『左』另一为『右』的两个县的领导层,采取同样的处分即撤职呢?这

不是很矛盾吗?难道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中央的政策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

大转弯?事实不是这样的。



  事情到了后来,在平反问题上,夏雨还不及徐向东来得幸运。《扬州大事

记》里记载着,对夏雨等人,『1982年3月,江苏省委、扬州地委给予彻底平反

纠错。』上面说过了,徐向东问题的复查和再处理是在七九年的八月份,而夏

雨的平反反而晚了差不多三年。在这之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早已召开,整个

形势向「右」转。夏雨不是党内反『左』的英雄吗?这一点让人很不好理解。



  限于涉及个人,我就不在这里细解释了。说到底都是政治和人事因素起决

定有所的事物,谁不知道党呀政府呀社会呀这些都是极大极大的复杂系统,哪

里会象书生们想像的『1+1』或『1+2』似的简单。只说一点,就是在复

查高邮县59年非正常死亡的一万六千人当中,包含了有大约六成左右的『人口

外流』和二成以上的正常死亡的人数。这样一来正确的统计,因缺少粮食而死

亡的应该在4,000人以下。这下下到具体什么个数,本人不得而知。这是夏雨

等人故意做出来的吗?当然不是,这个失实有它当时的历史背景,为政治的因

素也多,而统计做得急促,方法也不很对头。



  夏雨的名字富于诗情画意。而我从长辈那里听来的,其人脸上还真的是夏

『雨打芭蕉***』呢,呵呵。我在十多年前,竟有一次见到其千金,天仙般的可

人儿一个。只恨自己当时还是一不大点儿的辰光,呼尔嗨呀!在官途上,夏雨

不吃亏,他还是做他的县长书记,只是换换地儿而已。至于后来混到省农委主

任和农业厅长的位置,那是升官了。



  上面所举只是一两个局部的例子,反映了真实的内情。那四万对六百可就

是67倍、而一万七千对四千也有4.25倍。我们还会相信那些所谓『统计数据』

的真实性吗?



  我时常想,真要是象书上写的饿死那么多人,那农民们为什么不起来造反

呢?它中共为什么不曾被推翻呢?搞高征购,毛主席他老人家就吃得了那么多

的粮食?



  其实我们都看到了,尽管有一些反共文人和『统计专家』们在网上列出一

堆又一堆的数字、控诉中共官员们对待老百姓比当年的国民党还要『残无人道』

(比如写『信阳事件』的那篇),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啊!可是得到的印

证呢?为什么在网上,应声而起振臂高呼:『我我家里死了谁谁』、『我我家

就是这样遭受迫害的』,这样的个例,与文章里所揭发出来的所谓『事实』相

比较,为什么让人感觉是少得如此不成比例呢?



  事实和公理自在人心。



3)天灾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确实饿死过人。不要说是在灾害年头,就是在平年,

饿死人的事我也亲眼见过。那是十年前了,我陪我爷爷去扬州玩。就在运河边

上,我看到了一具『路有冻死骨』,回想起来到现在我都觉到惊惧和震撼!而

当时更使我感到惊愕的是,艳阳之下的整整三个小时里,没有一个人向公安或

政府部门报告,也没有人前来收尸!



  五、六十年代的共产党人会这样吗?绝对不会。



  那么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饿死了一些人原因何在?我想,一个主要原因是,

天灾。



─────────────────────────────



下面只列出了《扬州大事记》里所记载发生在60年~69年间的自然灾害和政府

发放了多少救济款的情况,不加评论。此文就写到这里,偶做饭去了,民以食

为天。



《扬州大事记60年~69年》摘录





灾害及救灾情况



1960年

  5月3日全区除靖江、泰州外,其余各县市均遭受狂风暴雨袭

  击,部分地区落冰雹,三麦受灾面积35.3万多亩,油菜5万

  多亩,早、中稻秧苗2.7万亩,房屋倒坍5900多间,损坏3.5

  万多间,压死16人,压伤155人。



  省委增拨专区救济费100万元,安排社员生活和春耕生产。



1961年

  2月8日据统计,全专区浮肿病人、消瘦病人不断增加,已达

  到21万人,占全区580万农业人口的3.6%。当时,全区共设

  1400多个治疗点,医务工作者3800多人,治愈病员13,000

  人,后逐步全部治愈。



  5月3日,全区除宝应外又一次遭大风袭击。损坏房屋39万多

  间,伤亡223人。



1962年

  9月5日~7日全区遭特大暴雨和14号强台风袭击,受涝479.5

  万亩。芽烂和被雨水冲走粮食350万斤,住房倒塌35.4万

  间,倒墙、掀顶79.9万间,死亡88人伤2508人,损坏流失农

  具7000多件,倒塌损坏桥梁25357座。



  省、地委先后下拨救济款674万元、棉布132万米、絮棉17.5

  万斤以及药品等,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和治疗疾病。



1963年

  省、地委先后下拨救济款608万元、棉布22.7万米以及一批

  药品,解决困难户生活和治病问题。



1965年

  春,久旱不雨,江都抽水机站抽引江水2.4亿立方米,由运

  河灌溉江高宝三县100多万亩农田,并抽引江水6.5亿立方

  米,通过通扬运河补给江都、泰县、兴化、东台、泰州等县

  (市)的灌溉水源。



  同年7月,里下河高宝湖地区,连降7次暴雨,平均降雨600

  多毫米,局部地区在1000毫米以上,超过1964年同期的降雨

  量,受涝面积达900多万亩。江都抽水站日夜抽排涝水9.3亿

  立方米,使该地区减轻了损失。



1966年

  省、地委先后下拨救济款523万元以及棉布、絮棉、木材等

  物资,解决群众生活困难,恢复生产。次年4月8日,军分区

  生产办公室增拨救济款173万元,用于解决重点灾区、贫困

  地区的困难。



1969年

  7月3日~18日,全区连降暴雨,雨量达400至550毫米,里下

  河和沿江圩区全部围水,340万亩农田受涝。又8月以来全区

  受台风袭击。



  专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拨发救济款60万元,毛竹2.5万支,

  支援灾区救灾。



2001.5.5



-----------------

Q:为什么不把关键数字的出处标清楚?



》宝应县在1959年冬至1960年春,饿死才不到600人!



没有看到你的证据嘛?你的出处在哪?



》只说一点,就是在复查高邮县59年非正常死亡的一万六千人当中,

》包含了有大约六成左右的『人口外流』和二成以上的正常死亡的

》人数。这样一来正确的统计,因缺少粮食而死亡的应该在4,000人

》以下。



这个“六成”的结论也有证据嘛?为什么就一定肯定复

查的结果是更准确的?至于正常死亡的人数,一直是在

统计数字里面的,最后的结果都会考虑到。



你举了两个局部的例子,却都没有证据来证明是对的。

为什么不把出处标清楚?



凑热闹的





A:

嗨,当年给少奇平反,哪位见过写怎么就不是叛徒内奸工头的啦?

送交者: delphi

来啦?您吃了吗?偶刚刚用完。



>>》宝应县在1959年冬至1960年春,饿死才不到600人!



>>没有看到你的证据嘛?你的出处在哪?



徐向东已去世,但知道此事的人不少。偶是向其中一人打听得到的。其人称:

徐的复查是有江苏省委文件的,但在其中写明这个“600人”了没有他不知道。

偶正在请求他帮助搞到复写件。要知道,对省委来说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本

来嘛江渭清亲自把徐打下去的,罪名就是饿死了35,391人。结果呢又不是,

搞了个冤假错案。600人算过鸟!可那时江渭清在台上(江在四人帮倒台后从

江西调回江苏,时任人大主任),所以这600人的真实也不见得写在省委文件

里了,偶估计。即使如此,人家是一家一户挨着统计过来的,放我我也不会

甘心,没那回事不是?据说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这和你们反中共可有忒信国家

统计局数据的先生比起来,哪个更准确?我就不多说了。



>>》只说一点,就是在复查高邮县59年非正常死亡的一万六千人当中,

>>》包含了有大约六成左右的『人口外流』和二成以上的正常死亡的

>>》人数。这样一来正确的统计,因缺少粮食而死亡的应该在4,000人

>>》以下。



>>这个“六成”的结论也有证据嘛?为什么就一定肯定复

>>查的结果是更准确的?至于正常死亡的人数,一直是在

>>统计数字里面的,最后的结果都会考虑到。

>>你举了两个局部的例子,却都没有证据来证明是对的。

>>为什么不把出处标清楚?



说是省委文件。可惜偶不在能够立即获得复写件的地方。另外县志什么的也有

记载吧,偶都拜托人搞复写件,人家也不是很情愿的事,反「右」英雄是不假,

怎么着当时抬出来作反右武器的数字是不实的,就这么个,人家也不是很愿意

提起得。



(欢迎转贴,但最好注明原作者,谢谢!)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082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