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 作者 |  伊拉克戰後重建 大陸看好分包商機(zt) |    |   
		| 黄河浪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本報北京訊】當各國忙著爭搶伊拉克戰後重建商機,大陸商人也不落人後,尤其看好傳統輕工業在伊拉克市場的前景,光是小五金商品市場就有10億美元。
 
 
 
 國際金融報報導,伊拉克戰後重建,對建材需求量非常大,但可能會被以美英為主的參戰國所瓜分,中國大陸在伊拉克拿到大單的可能性很小。
 
 
 
 大陸在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具有價格優勢,戰前也曾獲許多項目,但這次戰後重建受到政治因素影響,大陸大型企業再次得到承包大型項目的可能性很低。
 
 
 
 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公司中東分公司總經理說,大陸公司很難透過正常的國際招標拿到伊拉克的大工程,但可從總承包商那裏分包到具體項目,一些大型土建項目的維修,大陸企業也有機會。
 
 
 
 大陸商人認為,像鋼鐵等大宗建材將很難進入伊拉克市場,但美國離伊拉克遙遠,經濟上原因可能會給大陸的建材企業帶來商機。寧波工商聯合會一位人士表示,小五金產品在伊拉克市場可能占較大比率,粗估有10億美元市場。
 
 
 
 中國大陸向伊拉克出口的商品主要是食品、醫藥及醫療器械,機電產品成為主要商品,包括水泵、挖掘機和石油機械等。
 
 
 
 大陸商人戰前已在伊拉克周邊地區形成幾個商品集散地,如杜拜就是很大的大陸商品市場。浙江義烏外經貿局外貿科一位人士說,義烏小商品在中東地區銷售情況一直不錯,戰爭爆發後義烏出口也受到一定影響,但還有許多公司仍向中東發貨。
 
 
 
 業界人士認為,目前一些公司在杜拜等地囤積貨物,也是看到戰後伊拉克旺盛的需求力。伊拉克戰後對日用品需求量將大增,一位溫州外企負責人認為,戰後伊拉克對服裝、日用品需求肯定會大幅增加。大陸大米想進入戰後伊拉克市場的難度不小,主要是面臨東南亞大米產區的競爭。
 
 
 
 中國經濟時報引述寧波海田國際貿易公司副總經理劉飛龍的話指出,伊拉克戰爭使航運風險大增、運費和保險費上升;原油價格變動劇烈,大陸傳統出口產品如玩具、鞋、紡織服務、塑料等行業成本的不確性增加。
 
 
 
 劉飛龍說,企業為避免風險,不敢貿然交貨、下新訂單,將造成大陸對歐美尤其是中東的出口下滑。
 
 
 
 劉飛龍所在的公司透過總部在大陸境內的阿里巴巴網站,成功進行多筆國際貿易,目前已是這家全球最大網上貿易市場中上千家「中國供應商」的一員。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 返回顶端 |  |   
		|  |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