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马汉奸大战方爱国(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马汉奸大战方爱国(一)   
所跟贴 马汉奸大战方爱国(一) -- 马悲鸣 - (9378 Byte) 2001-11-02 周五, 下午11:50 (1842 reads)
马悲鸣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文章标题: 马汉奸大战方爱国(三) (870 reads)      时间: 2001-11-02 周五, 下午11:51

作者:马悲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马汉奸大战方爱国(三)



马悲鸣



~~~~~~~~~~~~~~~~~~~~~~~~~~~~~~~~~~~~~

【马悲鸣】∶方舟子的确是汉奸的严密证明



方舟子在网上抓汉奸也抓了好多年了,挺无聊的。不料他近日越抓越上瘾。咱们

大家也帮他一起抓。这第一名该抓的汉奸就是方舟子自己。



根据方舟子自定的汉奸标准是,凡替汉奸说话的都是汉奸。物以类聚嘛。怎么别

人都不替汉奸申冤,偏你说话?比如近替汪精卫、周作人,远替秦桧、吴三桂说

话的就都算汉奸。既然一千年前的秦桧算汉奸,那么两千年前战败降敌的李陵更

算汉奸。而且是货真价实,定义严格的汉奸。因为李陵不但是「汉族之奸」,而

且更是「汉朝之奸」;可以算作汉奸鼻祖了。说不定能考证出来,汉奸这个词当

初就是专为说李陵而现造的生词呢。



方舟子在《汉奸低能学》开头第一段便态度明确地替汉奸鼻祖李陵辩护∶“李陵

(这人大概是算不得汉奸的,因为并没有将屠刀调转过来对准自己的族人。硬将

他拉入汉奸队伍,不过是借以讨得读者对“汉奸”的同情)”



我当即指出方舟子漏怯,因为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说过,李陵曾“率匈奴十

万,追汉军九日”,确实是汉奸。没想到我随便这么句话,一石激起千重浪。正

在大抓汉奸的方舟子立刻感到自己也有当汉奸的危险,这下可吓傻了,不但赶紧

说松话,声明∶“如果李陵真的‘率匈奴十万,追汉军九日’,那么我可以删掉

那条小注,收回李陵‘大概不能算是汉奸’的话。”而网上诸君子都知道,方舟

子是从来不认错的。



认了松,方舟子赶紧回家去翻书。还真让他给找到李陵确曾率匈奴三万,追汉军

九日的历史记载。



王船山的书我是在「评法批儒」时读的。因王夫之被内定为法家,所以他的书可

以在文革中出版。但毕竟由于年代太久远,又手头无书,我的记忆有误。比如把

三万匈奴军错记做十万,把不救李陵而致其败绩的李广利误记成李绪。但这都只

是枝节问题。在李陵确曾率领匈奴军「追汉军九日」的原则问题上,我并没有错





方舟子说李陵“并没有将屠刀调转过来对准自己的族人”是原则性错误,也即大

方向有问题,属于包庇汉奸。按照方舟子自定的规矩,方舟子自己也是汉奸。



当年司马迁因为替汉奸李陵说情,便被判为同党而施了宫刑。方舟子和司马迁的

罪行一样,怕也被援例上了宫刑,所以在查出李陵确曾“将屠刀调转过来对准自

己的族人”,“率匈奴三万,追汉军九日”之后不但不履行他自己的承诺,声明

收回“李陵‘大概不能算是汉奸’”的话,反而继续替李陵辩护,非说∶“率军

的主将是匈奴大将军,而不是李陵。”…“对李陵是出于什么动机(是被动的随

军行动,还是马悲鸣所描绘的为报仇主动出征?),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我

们仍然不知道。反正匈奴打了败仗,李陵即使不是身在胡营心在汉从中作梗,至

少也没有为匈奴立功。”



方舟子替李陵的辩护和司马迁一模一样。多亏有网友将王夫之的原文贴了出来∶

“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

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



这话翻译成白话文,正可以用来驳斥方舟子的狡辩∶如果说李陵身在胡营心在汉

,从中作梗的话,单于怎么可能信任李陵而委以重兵去和汉将对峙呢?



王夫之又说∶“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迁之书,为背公死党之言,而恶足信

哉?”不但完全一样的说词,而且针对的就是同一个人物李陵,司马迁死后两千

年,中国又出了个为李陵的汉奸行为辩护,“文过若不及”的方舟子。方之文,

岂不也“为背公死党之言,而恶足信哉?”



既然方舟子与司马迁同罪,按汉武帝的刑法,同罪同罚,也该进蚕室。要么方舟

子为什么如此醉心于翻史书呢?大概也想效法司马迁,写本《史记》以流传千古

吧。



其实汪精卫从来不曾“率皇军三万,追国军九日”。日方想让汪精卫派兵协同日

军作战,被他一口回绝。汪声称,若调他的部队去作战,必阵前倒戈,掉转枪口

打皇军。日方才不得已而作罢。可按方舟子的逻辑,“率匈奴三万,追汉军九日

”的李陵不能算汉奸;而明确拒绝“率皇军三万,追国军九日”的汪精卫倒算汉

奸。这么一来,方舟子不是故意鼓励国人“率匈奴三万,追汉军九日”吗?



替汉奸说话的是汉奸。鼓励国人“率匈奴三万,追汉军九日”者更是汉奸。特别

是提倡效法汉奸鼻祖的更是大汉奸、老汉奸。所以方舟子的的确确是汉奸。证毕





我们这个汉奸团伙正在招人。我辈的行为特征是替秦桧以降的汉奸说话,并且都

不打算回国,就此当蛮夷了。



考方舟子不但和我辈一样想叛国投敌,永居国外,而且超过我辈,将这种打算写

成大块文章发表了出来,以影响更多人效法他以便赖掉中国政府替代支的学费,

拒绝回国做贡献。在替汉奸辩护的问题上,方舟子也同样超过了我辈,替的是自

古以来最大的汉奸鼻祖李陵辩护。



方舟子的汉奸功力远在我辈之上,所以特邀请方舟子出任这个汉奸团伙的掌门人

。汉奸山寨里的头把交椅非方舟子莫属。我辈拱手让贤,就此下山了也。

~~~~~~~~~~~~~~~~~~~~~~~~~~~~~~~~~~~~~



【方舟子】∶马悲鸣不打自招



马悲鸣不打自招,承认自己是汉奸团伙的成员了,以后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称他

为汉奸,而不必小心地加上“候补”两字了。至于方某人是不是汉奸,却不是马

悲鸣能够决定的。他只能招认他自己是不是汉奸。



马汉奸用的其实还是汉奸低能学,胡搅蛮缠把别人都污指为汉奸,自己当起汉奸

来就心安理得了。李陵是不是汉奸,因为史料太少,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汉

朝的人多不认为李陵是汉奸,汉昭帝还曾派人偷偷去请李陵归汉,许以高官厚禄。



但是我跟马汉奸的基本分歧在于:我对李陵是否汉奸,持存疑态度,乃是由于史

料的缺乏,而不是出于宣传汉奸有理的价值观。马汉奸认为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

,李陵就应该当汉奸,还幻想出他把杀得汉军“落荒而逃”,下意识里嫌李陵还

不如他那么汉奸,个人、家族利益高于民族利益,这正是马汉奸的汉奸心理的写

照。



方舟子

~~~~~~~~~~~~~~~~~~~~~~~~~~~~~~~~~~~~~

【马悲鸣】∶方舟子再一次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汉奸





拙作《方舟子的确是汉奸的严密证明》贴出去以后,方舟子立刻回了一个帖子,

再一次以实际行动证明他自己是汉奸。



方舟子仍是拒不认错,在这个新帖子里又替汉奸鼻祖李陵狡辩,胡说什么∶“李

陵是不是汉奸,因为史料太少,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汉朝的人多不认为李陵

是汉奸,汉昭帝还曾派人偷偷去请李陵归汉,许以高官厚禄。”



李广、李陵祖孙是中国文人说了两千多年的话题。不但司马迁作《李将军列传》

,王夫之论「通鉴」,辛弃疾还在所制之词“故将军饮罢夜归来”和“将军百战

身名裂”里两度说到过李将军祖孙。方舟子为了掩盖李陵的汉奸行为,不惜睁眼

说瞎话,愣说“史料太少”。



方舟子胡说∶“我对李陵是否汉奸,持存疑态度,乃是由于史料的缺乏,而不是

出于宣传汉奸有理的价值观。马汉奸认为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李陵就应该当汉

奸”。



汉朝人并非不认为李陵是汉奸,而是觉得李陵之败在武帝的舅子(李夫人之弟)

,作为中军主将的李广利坐视不救,而其当汉奸是因武帝不反思自己用人唯亲,

反杀李陵全家给逼出来的,所以颇值得同情。用现代语言说,就是汉朝人认为李

陵当汉奸有理!而这正与方舟子的观点相左,却和我的观点一致。我认为李陵是

情理所至,就该当的真汉奸。方舟子却替李陵开脱汉奸行为。



不但汪精卫,连周作人都不曾“率皇军三万,追国军九日”。秦桧不曾“率金兵

三万,追宋军九日”。甚至吴三桂也没有“率清兵三万,追明军九日”。他率的

是本部换穿清兵军服的明军,追的是闯贼。如果这些人都被方舟子定为汉奸,李

陵当然更是确凿无疑的汉奸。



“汉昭帝还曾派人偷偷去请李陵归汉,许以高官厚禄。”也不难理解。毕竟汉武

帝亏待了李陵,才把他逼走。所以昭帝想以实际行动赔偿李陵,以树样板,收人

心。这是当皇帝的惯技,并被李陵断然拒绝。只有方舟子这种低能汉奸才拿这种

下三滥的权术来证明李陵不是汉奸。不知方舟子又要如何替李陵断然拒绝回国的

行为狡辩。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说得很清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

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馀无可浣也。”方舟子至今还在为

李陵浣两千年已缁之素,岂非证明方舟子的汉奸立场坚定不移吗?



方舟子给我栽赃,说我是“个人、家族利益高于民族利益”。而其实我说的是“

个人、家族的满门性命高于皇亲国戚的面子”。先逼死李广,再袭杀广子敢(李

陵叔父)的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而卫青是武帝的舅子(卫子夫之弟),致败李

陵的李广利又是李夫人之弟。都是皇亲国戚。



方舟子其实还是个低能的汉奸,胡搅蛮缠把别人都污指为汉奸,自己当起汉奸来

就心安理得了。比如他打算永居国外,好赖掉中国政府代付的学费,所以才到处

抓汉奸。



方舟子若想以实际行动否认自己是汉奸,只有一条路,就是回国做贡献去。



证毕。



【附录】~~~~~~~~~~~~~~~~~~~~~~~~~~~



李凌诗与辛弃疾词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

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年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贺新郎 . 辛弃疾



别茂嘉十二弟,鹈[鸟决]、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



绿树听[鸟是][鸟决]。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李陵与苏武诗



(三)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忄良)(忄良)不得辞。

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



马悲鸣不受欢迎



xys-friends is not a free forum and Ma Beiming

is not welcome in the list.





作者:马悲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马悲鸣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4636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