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为马悲鸣向封先生讨点材料:请教封从德先生四个问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为马悲鸣向封先生讨点材料:请教封从德先生四个问题   
Cisco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为马悲鸣向封先生讨点材料:请教封从德先生四个问题 (278 reads)      时间: 2003-4-01 周二, 下午11:0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首先声明,本人对当年六四事件几乎一无所知,对六四的关注,还是最近从网上的笔战得到了一点点粗略的印象,所以,如果提问方式不妥,尚请见谅!



第一:在军队大规模镇压前(大概是6.4那天或者最多6.3或者6.2吧,姑且算在6.2吧——根据事件命名为6.4这一常识判断,不知道对不对),

是军人或者警察先被“市民”(搞不清参与者的成分,姑且称之为“市民”吧,本人的意思是包括北京市民,学生以及外地来京人员,下文除非不带双引号,否则均用此定义)打死,还是“市民”尤其是“市民”中的学生先被打死?

如果军人被“市民”打死,是军人挑衅或者动武在先呢,还是军人仅仅只按条例在例行勤务时被打死?

如果“市民”被打死,是“市民”挑衅或者动武在先呢,还是“市民”仅仅只和军人有轻度接触之类的冲突的情况下被打死。

如果军人被“市民”打死,是不是施暴者的手段非常残忍,场面也很血腥恐怖?如果是“市民”尤其是学生被打死,是不是施暴者的手段非常残忍,场面也很血腥恐怖?

如果是军人先被“市民”打死,并且手段残忍,那么“市民”中的学生领袖和学生,是否需要为谋杀他人负有道德或者法律省的责任呢?

同理,指挥军人开枪者也当承担同样的道德和法律责任。



第二:和封从德先生进行讨论的人,并且是旨在通过辩论,让后人从“微观”到宏观(本人尤其着眼于微观,微观着,当年事件中个人之表现,尤其是学生领袖们的个人表现)认清该事件,那么参与变论者的身份或者背景,是否很重要呢?我的意思是,尤其指那些就单个事件或者单个人物希望封从德先生表态或描述事件真相的网友,起码在劳动量上,回答这些单个的问题,相对会令你比较轻松。

如果参与辩论者的身份或者背景很重要,请说明为什么重要?

可以给你参考的意见是,相当一部分网人或者民众对于海外民运人士基于极大的仇恨而导致一边倒的和六四有关的著述并不满意,譬如区区在下。我们希望从你们的对手对你们的诘难中了解更多更接近事实的真相或者观点。



第三:封从德先生对于你所不喜欢或者不齿的人的善意提问或者恶意诘难,为什么会采取诸如避重就轻,王顾左右,甚至靠揭人身份或背景的不入流的手段呢?

对于那些相对简单,歧义甚少的“一句话”提问,我想封从德先生至少可以有五种选择:

1.回答“是”;

2.回答“否”;

3.“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或多方面)看,简答如下”;

4.“我没有把握,暂时不予回答”;

5.“我不愿意和阁下讨论,抱歉!”

为什么封从德先生要舍易求难呢?不解,请指教!



第四:任何一个民运人士来此,本人对其个人在六四事件中的经历的兴趣远远超过其作为“六四代表”而发的任何“宏大叙事”,本人曾经提议封从德先生写个个人在六四事件中的“大事记”,为何迟迟不见提交呢?既然先生写过鸿篇巨制的回忆录,区区一最简单的日记体裁(区区在下也曾经建议封从德先生参考《吴宓日记》,文采暂且不论,至少其简约明白可风)的大事记难道就如此难产吗?

否则何以每日。。。。。。。。(不忍心说也)



谢谢!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0764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