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从萨达姆想到蒋介石(转载)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从萨达姆想到蒋介石(转载)   
所跟贴 从萨达姆想到蒋介石(转载) -- Anonymous - (9884 Byte) 2003-3-31 周一, 上午6:53 (380 reads)
牛满江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萨达姆和他的伊拉克》摘要(ZT) (125 reads)      时间: 2003-3-31 周一, 上午6:5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萨达姆和他的伊拉克》

『埃及』艾米尔·亚历山大著,王贵发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今天刚买到一本书《萨达姆和他的伊拉克》,作者为埃及著名记者艾米尔·亚历山大。

  我特别的不相信美国人,我发现美国人很爱撒谎。按美国人的说法,萨达姆是恶魔,伊拉克简直是人间地狱。有关萨达姆的种种“恶行”,归根结底都是来自美国媒体。一些中国人自以为很了解萨达姆,其实不过是在嚼美国人嚼过的馍罢了。



  手头这部书对萨达姆的看法就与美国人很不一样,我不敢说它是很真实的,但它能使我们知道一个阿拉伯人是怎样看待萨达姆的,其码它不会比美国人说得更不真实吧。我想一个埃及人总不会迫于伊拉克大独裁者萨达姆的“淫威”而专门为他歌功颂德吧。



  说实话,我也不了解伊拉克,但我知道萨达姆是阿拉伯世界里少有的穿西装的领袖;伊拉克妇女不用戴面纱;伊拉克人民包括妇女在内没有文盲,伊拉克的妇女全都受过教育。这在伊斯兰世界当中是很不容易的。如伊拉克的邻国沙特,石油并不比伊拉克少,文盲却达95%。这场战争打了五天,也没见伊拉克人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不是摆明了不给挺战派面子么?)。我依此可推定,伊拉克即便是专制政权,那它在阿拉伯世界中也不仅不会是最糟糕的一个,甚至还可能是最开明的一个。



  (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阿拉伯诸国的文盲率如下:埃及68.7%,阿尔及利亚78%,利比亚76%,约旦67.7%苏丹86.5%摩洛哥86%,沙特阿拉伯95%,黎巴嫩13.9%。

  伊拉克扫盲运动开始前,伊拉克十个省共有文盲221万人,其中妇女占绝大多数,约150万人。1978年伊拉克成立全国扫盲最高委员会,由各部部长组成,萨达姆任主席。到1983年底,伊拉克成为阿拉伯世界第一个无文盲的国家。为此联合国曾把伊拉克扫盲运动拍成电影。1979年,联合国还向伊拉克颁发了“克鲁比斯卡亚”奖。)



  可惜书太长了,有十万二十万字,别说全文打下,即使看一遍也要费些时日,更谈不上概括。我只是随着兴致东抄一点,西抄一点。现贴出供大家参考。

  相信有不少人会不服气,但千万别找我麻烦,有本事自己买本看看,有谁觉得是造谣请去找艾米尔·亚历山大算帐,我概不伺候。(吴秀夫)

  

  《萨达姆和他的伊拉克》摘要:

  “萨达姆的童年生活十分艰难…在童年时代,他就象男子汉一样面对艰难困苦的生活。早年生活环境一艰辛—贫苦农民为收获一次要付出整年的辛勤和汗水—使他懂得了伴随他一生和将要进行的斗争所需要的忍耐、勇于克服困难、坚毅、果敢、自力更生、敢于冒险、严厉、遵守道德规范、热爱穷人、不脱离贫苦农民等这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因而,萨达姆从小就给人一种”“阿拉伯骑士”的形象,为他后来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奠定了叫做性格的基础。他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政治道路是同他的出身、经历和在生活中遇到的困苦分不开的。’



  萨达姆对自己最早的‘群众基础’—童年的伙伴—十分友好,从不对他们发脾气、撒野。他是一个很有教养、循规蹈矩的孩子,他对伙伴往往采取利他主义态度。当他看见有的小伙伴穿的长衫破了,就立即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相赠…。

  “萨达姆从小养成”骑士“的性格,而且的确喜欢马,对马非常亲切。一骑上马,就什么都忘了…

  “他对马的感情几乎超出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友爱…一天他的马死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他站在马的尸体前,从内心感到无限的孤独、迷惘、他的双手因此而神经麻痹达10天之久。家里人用民间药方给他治疗,双手才逐渐恢复知觉。萨达姆后来回忆说:‘那是他一生中最悲痛的日子,不知流了多少泪水!’”(P6)



    《萨达姆和他的伊拉克》

  萨达姆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想实现的是阿拉伯式的社会主义。萨达姆是站在穷人一边的人。

  “社会主义的雏形曾在三大宗教教旨里出现过。由于时间、地点不同,历史条件不同,社会主义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但作为人类的一种梦想,这一社会的实质是:取消剥削、政治和社会的压迫;根除种族歧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才能。但是社会主义的形式在每个国家都不一样,也不应该一样,因为每个国家的现实不同…。



  “萨达姆是当代第三世界国家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他执掌着自己国家航船的船舵,扬起风帆,正朝着社会主义的彼岸破浪前进。社会主义最初的形象在他脑海里被勾画为公正、根除压迫、平等、人与人之间充满兄弟关系的图景。从小,社会主义在他眼里就是这个样子。(P108)

  “当他领导的斗争最终将他推上领导岗位以后,他才了解到在他的国家里有上百万儿童为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感到害羞,他们破烂的衣服不足以抵挡严寒!但他现在不能再脱下自己的长衫施舍给别人了!因为他已认识到要使所有的穷人、要使他的国家每个村庄、每条街道和狭窄的胡同就是穷困潦倒的人都着摆脱困境的惟一方法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驱散幻梦,在祖国的大地上实现不是梦想的梦想…”(P108)

  

  

  “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朝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对所有制的态度是一个基本判断。关于所有制问题,萨达姆说:‘我们认为所有制是我们党中心原则的基本部分,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所有阶段,这就是制止和战胜剥削,反对那些将个人占有和私人活动作为脱离社会主义价值的孤立价值的各种倾向…他在以《私有制和国家责任》为题的一次报告中说:‘实施社会主义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以革命的头脑和精神处理私有制和私人活动问题。’



  “那么萨达姆对待私有制的立场如何呢?在他看来,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私有制的地位如何呢?萨达姆说:‘社会主义建设最重要的责任是控制生产资料,变私有制为一定程度的公有制,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公有制和私有制及其作用间保持平衡,并发挥私有制活动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服务……允许私人活动和私有制在社会主义实践允许一范围内存在,同时拒绝剥削。对私有制的种类、规模和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都要根据社会主义在各阶段可以接受的程度予以重新考自力更生虑。’”

  

  萨达姆和复兴党维护的是包括库尔德人在内的伊拉克民族国家的利益。

  “从自然资源、物质潜力方面来说,在所有阿拉伯国家中,伊拉克并非是一个穷国。它漂浮在一个巨大的石油湖上面,石油是当今最重要的财富之一。但是这一财富过去为外国人所有,伊拉克就好象站在井边快要渴死的人一样,可望不可即,因为殖民主义给它双手套上了枷锁!

  “萨达姆·侯赛因果敢地收回了国家的财富,打碎了殖民主义的枷锁,让伊拉克人民痛饮甘泉!”(P109)

  

  “在纳赛尔执政时期,不管他正确与否,将大批政治人士、秘密的地下组织——共产党人和穆斯林兄弟会——的成员投进监狱和集中营,直到1964年才将他们释放。共产党最后宣布解散,并入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但纳赛尔对此并不满意仍不允许共产党加入社会主义联盟,因为这个联盟只不过是贵族和政要坐在里面纳凉的一个庞大的帐篷。

  “这就是当时埃及和整个阿拉伯地区的政治状况。

  “但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对其它政党包括伊拉克共产党采取了合作与联合的态度,并非反对共产主义。1966年复兴党的创使人米歇尔·加法拉格曾说过:“复兴党并非这样的政党。”

  

  “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在伊拉克掌权时,不仅遇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各种问题,被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而且也面临着伊拉克国内各爱国主义、进步力量之间的心理隔阂。这些困难挡住了它前进的道路,它必须越过这条鸿沟,搬掉这座大山。

  当时,在伊拉克国内,各政党都从事自己的活动。的确,不管当时的伊拉克社会内容如何,但它毕竟从奴役制度过渡到了另一个制度。从1968年7月17日革命以来,伊拉克人民曾一度享受了思想、言论、结社的自由。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一步跨越这条鸿沟谈何容易,必须在布雷区小心前进,并具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因而从一开始,复兴党朝关心群众组织方面努力,努力创建工会、农民协会学生联合会、妇女协会及各种职业组织、复兴党派代表参加这些组织,以联合的方式形成各组织的领导。

  

  “而后,复兴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宣传方面,宣传民主气氛,允许所有的政治力量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各政党可在官方报纸和复兴党中央机关报《革命报》上发表意见,允许库尔德斯坦民主党出版发行政治日报《兄弟》(现改名为《伊拉克》),给予伊拉克共产党出版发行文化、政治月刊《新思想》(后改为《政治日报》)、《人民之路》的特权,还允许一些左翼人士创办政治、文化月刊《文化》。到现在,在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共产党人从来都没有掌握过这么多新闻、文化阵地,在广阔的地平线上自由地呼吸,公开地表达他们的意见。这充分表明了伊拉克复兴党在伊拉克的土地上建设自己的民主秩序的真诚愿望,以作为其它阿拉伯国家的榜样。

  

  “萨达姆是伊拉克复兴党忠诚的儿子,他的思想体现了伊拉克复兴党思想的发展。1968年7月17日至30日革命,由于他在领导这一历史性的革命中发挥的作用,不可避免地被推上了最高领导地位,担任了伊拉克国家的总统。但他不止一次地向他的同志表示放弃领导岗位的真诚愿望,因为他非常珍视自己过去的光荣称号。一天,军事法庭庭长问他:‘你的职业?’他回答说:‘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的战士。’”(P152)

  

  “通过民主的方法解决北部少数民族库尔德的问题对于伊拉克任何一位政治家来说都是一个重大问题,从阿卜杜拉·克里姆·卡赛姆到阿卜杜拉·萨拉姆·阿里夫和阿卜杜拉·赫曼·阿里夫的阿里夫家族时期都是如此。在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斯坦的山区,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每天都在流血。

  

  “复兴党对于解决这样一个重大棘手的问题,从理论上、行动上提出一顶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在复兴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一致通过。报告指出:尽管伊拉克的库尔德民族运动有一些历史背景,具有分裂主义的倾向,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种民族运动,要求库尔德人民在伊拉克共和国的范围内享有合法的民族权利,首先是自治权。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伊拉克整个民族运动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作为一个民族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民主的政党理所当然地理解库尔德人民群众对这种合法权利的要求,并为之进行斗争。1968年复兴党掌握国家政权以来,为保证这些权利担负了基本的责任,并也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为了保证这些权利,复兴党采取了和平的、民主的方法,通过同库尔德人民群众中进步的、爱国的力量进行积极的诚实的合作来实现。

  在伊拉克全国统一的范畴内,复兴党给了库尔德人民全部合法权利,但却遭到库尔德方面和某些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因为库尔德某些阶层围绕在同伊拉克国外的殖民主义、犹太复国主义有联系的穆拉·穆斯法塔·巴尔扎尼的领导之下,他们所要求的并非自治,而是从国家分裂出去。

  

  “1970年3月11日,复兴党发布这项有关库尔德的合法民族权利的声明之后,革命指挥委员会又通过一系列法律,以保障伊拉克其它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这些少数民族不仅可以学习、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而且还允许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但库尔德运动的领导人不仅反对3月11日声明,而且以武力同中央政府进行抗衡。

  尽管伊拉克革命坚持按期实施库尔德族自治的计划,但没有得到库尔德方面的积极的响应,他们反而谈论在阿拉伯和库尔德人之间划分边界和石油利润分成问题,就好象要建立一个新国家似的,并非是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实行少数民族自治。

  1974年3月11日12点,伊拉克革命政权宣布了库尔德斯坦地区自治的法律,并限库尔德斯坦民主党的代表在两周内加入全国进步民主阵线,以表示尊守自治的法律。

  

  “但巴尔扎尼的代表一直没有下山,而同革命政权发生了武装对抗。在一年的武装冲突中,双方伤亡6万人,而伊拉克武装部队伤亡人数只占16万人。14年来,大批库尔德人被投入到对他们毫无意义的内战之中,鲜血流在一望无边的沙漠上,大量的金钱白白消耗掉,于国于民有害无益。

  

  “萨达姆是不主张用武力的办法来解决库尔德问题的。

  1975年在阿尔及尔召开石油输出国首脑会议期间,萨达姆会见了伊朗国王巴列维,伊拉克和伊朗签署了解决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这一协定为两国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睦邻基础上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这一协定签署之后,伊朗停止了对库尔德族的武器援助,巴尔扎尼的势力开始士崩瓦解,他自己也逃往伊朗。

  

  “这一协定签署后三年,卡斯特罗对萨达姆说:‘你们同伊朗达成一致意见是非常英明的。’

  萨达姆回答说:‘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尽管我们很痛苦,但这仍不失为一项英明、大胆的决定。’

  在伊拉克政府对库尔德族的武装抵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之后,国内外不少人认为库尔德族的自治计划可能会被废除。甚至一些国家领导人问萨达姆:‘1975年你们取得胜利后,自治的命运将会如何?’萨达姆的回答是:‘我们不是作为复兴党人,也不是作为阿拉伯人获胜的,我们只是作为伊拉克人,作为阿拉伯和库尔德人获胜的,是我们自己纠正错误的胜利,是在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领导下,在各民族进步力量的支持下以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的意志战胜为外国人服务的代理人的胜利XXX自治并非权宜之计,这是我们一贯的政策。’”(P15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1695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