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敢问洪哲胜一个台独问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敢问洪哲胜一个台独问题   
所跟贴 敢问洪哲胜一个台独问题 -- 马悲鸣 - (150 Byte) 2003-3-31 周一, 上午3:03 (432 reads)
不锈钢赶马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说个题外话, 马悲鸣, 你常扭曲他人原意,再进行诬蔑, 这种恶劣品质应改. (170 reads)      时间: 2003-3-31 周一, 上午3:2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丁子霖原文的另一面--关于道义责任



封从德



丁子霖教授关于六四反思的话,一直都是中庸而平衡的,总是一体两面很周全。她对八九学运和民运的组织者“承担道义责任”的期待也是一体两面的,希望“运动的领袖们”承担起两方面的道义责任:



  一、“期望当年运动的参与者尤其是运动的领袖们向我们提供事实﹐

     原原本本、没有经过任何筛选和加工的事实。”



  二﹑“要求运动的发起者尤其是运动的领袖们对运动所带给民众的

     苦难负起道义的责任。”



很显然,“提供事实”和“担负责任”是丁老师对运动骨干的基本期望。为此她特别赞赏郑义「一律和盘托出﹐主动承担责任」的诚实和勇气: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最近我终于读到了一篇用讲事实来参加讨论的文章﹐这就是作家郑义写的《等待审判我在八九民运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我并不认识郑义﹐也并不了解他在运动中做过哪里些事情﹐但我相信他是说了真话的﹐也相信他在文章里讲述的事实。我赞赏他的诚实和勇气﹐尤其是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一个人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无论对错﹐也不管美丑﹐一律和盘托出﹐主动承担责任﹐这种诚实和勇气今天实在太稀缺了。」





但是,郑义却立即成为一些人的批评对象,尤其是马悲鸣竭力攻击和抵毁的对象。他们或是因为误解或是怀有特殊目的,片面摘引丁老师的话来扭曲甚至丑化诬蔑八九学运和民运,对此,丁老师这样批驳道:



「我还不至于胡涂到那样的地步﹐即认为我儿子的死﹐以及所有我知道的和至今尚不知道的所有无辜者的死﹐要由几个学生领袖来负责……我一直认为﹐既不能因为当局的残暴而原谅学生领袖们的过错﹐更不能因为学生领袖的过错而为当局的镇压开脱。如果得出结论说﹐当局的镇压是迫不得已(这样的话不仅出自中共官方﹐而且出自某些民运“精英”)﹐屠杀是学生逼出来的﹐那就是对历史的歪曲。」



「罪与过﹐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不能搅合在一起。如果依照现在有些朋友所作的那样的“反思”﹐那么中国的老百姓永远只能做中共暴政下的顺民﹐成为万劫不复的奴隶。」「我谴责政府对89民运的血腥镇压。我也不能容忍任何对那场运动的诋毁﹐那怕运动的参加者犯有千万条错误。」



「我发现﹐我两年前的那段话竟一再被某些民运理论家(马悲鸣早期在民运刊物上支持和分析民运算不算民运理论家呢?--作者注)引用来支持自己的论点﹐似乎我也是主张把运动导致镇压的后果归咎于激进派学生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我觉得﹐现在去争论运动是否“激进”﹐是否需要“见好就收”﹐以及学生领袖的功过究竟应该是“三七开”还是“二八开”之类问题﹐总让人有一种“隔”的感觉。」



「最令我感到失望和寒心的﹐并不是来自各个方面对89民运的诽谤、诋毁甚至谩骂﹐而是对这场运动尤其是“六四”流血惨案的冷漠和遗忘﹐特别是当这种冷漠和遗忘发生在当年参加过运动的人身上时。」



「要知道﹐中共权势者感到恐惧的不是您们的那种“争鸣”﹐他们甚至会觉得您们的“争鸣”很可爱﹔他们真正感到恐惧的是他们曾经做过而又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彻底被揭露。一旦运动的真相(包括民运方面的)大白于天下﹐他们就再也无法靠谎言和欺骗过日子。 」





我们看见,马悲鸣在引用丁教授这一文章时,上面这些话都不见了。读者不得不问:马悲鸣自称“最相信”《丁子霖名单》和丁老师的话,却一再如此扭曲丁教授原意,在网上免费(?)写大量造谣和诬蔑的文章,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本来,对这样丧心病狂以六四屠杀为“善”的人,我大可不必理会。但面对丁子霖教授这样的死难者母亲呼吁承担的道义责任,我内心一直不安。虽然对于外界加上的“学运领袖”这样的头衔我一直不敢领受,有时还苍白地申辩那不过是“历史的误会”,但我在运动的组织和决策过程中确实起过一些作用,对六四的悲剧性结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丁老师的期望,对我来说就是最高的指令,不是什么政治的而是人道的,是良知和道义最基本的要求。面对丁老师两方面的期望,我自认做得不够好,自身的缺陷太多,许多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到。但我会尽我绵薄之力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无论是去中共法庭申诉还是在国际空间呼吁,都是为六四和八九澄清事实真相,这是我永远不弃不离的对死难者极其亲友的基本责任,也是对自己人格尊严和完整的维护。我会记住丁子霖老师的话:



「不放弃当年千百万示威者曾经追求过的理念﹐不忘记曾经声援过、帮助过﹐甚至用鲜血和生命保护过自己的人们。死去的已经死去了﹐活着的应变得成熟起来﹐为实现死者的遗愿、为继续受中共暴政蹂躏的人们作更坚韧、更有成效的斗争。」







丁子霖原文:「多一份道義,多一份承擔——為“六‧四”事件中的死者和生者而作」,1996年5月4日。



http://gb.hrichina.org/gate/gb/big5.hrichina.org/big5/article.adp?article_id=1244&subcategory_id=198



http://www.64memo.com/asp/asp/catalogStatus.asp?Id=7919



http://www.geocities.com/SiliconValley/Bay/5598/01/sd0108a.txt



丁子霖原文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895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