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插一嘴说:"姚明在中国饭都吃不饱",拜托,您要反共,也别信口胡诌啊?不觉得丢人吗?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插一嘴说:"姚明在中国饭都吃不饱",拜托,您要反共,也别信口胡诌啊?不觉得丢人吗?   
所跟贴 插一嘴说:"姚明在中国饭都吃不饱",拜托,您要反共,也别信口胡诌啊?不觉得丢人吗? -- Anonymous - (1010 Byte) 2003-3-29 周六, 上午6:27 (201 reads)
搬运工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76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你不知道就别说:姚明打球的重要原因是为了“每天早上能喝一瓶牛奶”。 (85 reads)      时间: 2003-3-29 周六, 上午8:37

作者:搬运工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父母双亲的欣慰与感慨--《姚明之路》

(2003-1-14 14:18:01)

  姚明赴NBA打球后,一张照片曾打动了很多人:已见衰老的母亲方凤娣把头靠在儿子肩上,满脸欣慰与感慨;而姚明神情恬淡,一张脸朝气勃勃。



  这是中国两代篮球人的生动写照。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方凤娣与姚志源打篮球的时候,已经隐隐约约听说在遥远的美国有个NBA,但那时候,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如今能亲身到NBA赛场看比赛,更想不到能看到自己的儿子在NBA打球。



  姚志源与方凤娣的运动生涯,都依附于中国体育特有的“一条龙”体制。只是姚志源上至“龙身”而止,他未能打入国家队;而方凤娣则达到了“龙头”,她曾是当年中国国家女篮的队长。



  “一条龙”确实让一批批中国运动员跃上运动生涯的巅峰,摘金夺银;但更多的普通运动员却长年封闭于一个“金牌至上”的小环境中,错失了获得文化知识的最佳年龄。当他们退役时,茫然四顾,不知自己能干什么、要干什么。



  退役运动员如何安置,一直是中国体育界的老大难问题,这也正是中国大量的体育家庭不愿意儿女从事体育的重要原因。当今天姚明日益显示出他在篮球上的出众天赋、高超技艺,还有他的光明前景时,人们都很佩服姚志源夫妇的长远眼光。但是,姚志源、方凤娣当年并没有打算让姚明打篮球,他们只想让姚明好好读书,考一个好学校。



  “我当时叫他打篮球,只是希望让他活动活动,”姚志源说。即使他送姚明去了少体校,算是开始了从“龙尾”向“龙身”的过渡时,他也是这么想的:会打篮球,将来考重点中学和大学,有加分优惠。



  国家队选手、姚明在上海东方男篮的好友刘炜也证实了这一点:当年他苦练篮球,是为了日后进一个好学校,“可没想到要当职业球员”。



  姚志源退役后,分配到上海海事局;方凤娣算是“专业对口”,进了体育科研所。姚明出生后,夫妻俩工资的大部分都用在伙食上:一对亚洲身高第一的夫妻,再加上一个猛长的儿子,那点儿工资愈发显得菲薄了——即便是前国家女篮队长,方凤娣很长一段时间每个月只有40多元的收入。



  “姚明长身体的时候,食量很大,一只红烧蹄膀,被姚明一顿吃光。方凤娣这时又得为下一顿发愁了……”东方男篮领队俞小苗回忆说。为了保证姚明的营养,姚志源夫妇只得自个儿省吃俭用了。姚明进入少体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少体校的学生有伙食补助,起码每天有一瓶牛奶供应



  像姚明这样拥有出众身材的好苗子,从少体校到青年队,都得到了重点照顾。当时的国家体委和上海市体委、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都给予了这个难得一遇的少年选手政策倾斜。但是在当时倚仗财政拨款的条件下,经费毕竟有限。



  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上海的篮球环境也让姚志源夫妇灰心:一支乙级队,半死不活,即使姚明“子承父业”,又能有多大作为呢?他也许打几年球,一身伤病,年纪轻轻就退下来,从此湮没无闻。



  “那时候,在企业业余队打球的队员,都比专业队赚得多得多。”东方男篮主教练李秋平回忆当年他接手上海篮球队时,很有一番感慨。队伍成绩差,队员收入低,上海篮球只有“离心力”,哪有“向心力”!



  “向心力”来自体育改革。东方篮球俱乐部的成立,给上海篮球带来的不仅是球员待遇的提高,还有对这项运动以及职业球员身份的重新认识。上海篮球队从乙级打入甲级,从全国第六名打到总冠军决赛。2002年4月19日,东方男篮夺得CBA总决赛冠军,创造了上海篮球运动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成绩。而姚明,一个勤奋的上海少年,也成长为一颗光芒四射的巨星。俞小苗说:“正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让姚明和更多像姚明这样的人,才智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



  姚明生于1980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一年。拨乱反正已卓见成效,而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开始试办经济特区。沉重的历史结束了,姚明沐浴的阳光日益灿烂。

新华网





作者:搬运工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搬运工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944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