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改良国计之三:解放思想、利地建都、南北和中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改良国计之三:解放思想、利地建都、南北和中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改良国计之三:解放思想、利地建都、南北和中 (845 reads)      时间: 2003-3-07 周五, 上午3:16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请大家审阅、传播、讨论、和参与、修改、试验十六项改良国计。改良国计之三:解放思想、利地建都、南北和中



本系列改良国计抛砖引玉杂文首发水利部黄河网黄河论坛:www.yrcc.gov.cn/bbs 欢迎转贴和传播。



旨在解决就业、腐败、环境、发展和统一问题的——第十届政协和第十届人大议事报告

旨在探索新思路、新突破、新局面——第十届政协和第十届人大议事报告



您是新世纪最有成功希望的人。请您行使第十届人大正式和非正式代表的权利认真审议这份旨在解决就业、腐败、环境、发展和统一问题的十六大议事报告,看看中国的社会如何才能以最小的社会和环境成本将宏大的"三个代表"要求落实到人人有份、三代人有福的实际改良行动上。您最好还能花点时间对比一下十六大政治报告,评估和宣传分时、聚金、划地、易职、兴学、开河、移民、建都、租港、统币——十六大正事建议是不是实践和代表"三个代表"的最好战略路线。本议事报告居首位分时的核心想法来自圣经启示录,启示录上写有“我在主里跟你们分担患难,一同忍耐,也要分享他的主权。”启示录上还写有“读这本书的人多么有福啊!听见这预言并遵守书中所记载的人多么有福啊!因为这一切事发生的日子快要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政协全国代表大会,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位代表们:



首先祝贺第十届政协全国代表大会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顺利开幕。

  

可以预见各位代表们将按三个预定的议事日程紧张有序废寝忘食地为人民连续工作数日。三个重要的议事日程:第一,关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大讨论;第二,关于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大决定;第三,关于三、四、五代国家领导干部班子的安排和调整。



为了能够更好地讨论和制订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世纪战略部署,与时俱进,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推进党和政府的廉政建设,人人更上一层楼,开一次更有成果的大会,本议事报告建议各位代表们充分利用开第十届政协全国代表大会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个好时机,积极响应十六大提出的在新世纪的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伟大号召,增加一项议事日程, 也就是自由讨论添时、利地、移民新世纪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三大任务——第十届政协和第十届人大议事报告。



第十届政协和第十届人大议事报告在此抛砖引玉提出新世纪要添时、利地、移民三大任务和分时、聚金、划地、易职、兴学、开河、移民、建都、租港、统币十大建议,希望各位代表们都能积极参加探索有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的大讨论,以便新一届党和新政府领导人能按照民主集中的原则制定和执行好让新世纪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可以超速平衡发展,生态环境能够得到全面保护和恢复,全体官员和全国百姓都能按部就班,升职、上学、就业和养老的新内政和相关法规和制度。



“讲”主席提出,“无“党要与时俱进“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笔者认为在第十届政协全国代表大会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应该认真讨论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面临的经济、政治和人口环境如何平衡的根本性问题,统一对劳动时间制度改革的认识,明确开放都市化发展的大方向,促进教育和培训要面向三亿移民需要的根本性转变,以便全党全国人民能团结合作,创新和实践中华民族在新世纪改革、开放和建设过程中可以协调发展的添时八轮、建都利地、移民三亿的三大任务。



为了开创都市大发展、环境大改造、城乡大移民的治国、兴企、安民的经济文化发展新局面,代表们还有必要探讨租港、统币、亲台、学欧、联美以争取新世纪长期和平建设和发达一个华币流通的大中华经济文化共同体之最佳国际和地区大环境的可行性及利弊,让全体华人社会上下内外都通气,好共同探索大中华复兴的道路和追求人类和民族的光明前途。改良工程师在此替中国人民感谢“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启示,感谢十六大制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找寻全民发展之路的正确路线。在新世纪的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伟大号召。“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了达到发展的目的,“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添时八轮、建都利地、移民三亿的三大任务可以简要表述为:按照劳动的二八规律改革劳动制度,从时间表上添加可以扩大三倍社会有效大生产和大服务的总时间。按流域经济资源优化组合的原则从新划分三大行政特区都市带,调集世资和国力全力发展北京津都市带、南上海都市带和中西通都市带。顺应工业化、城市化的文明潮流统筹安排三亿农村移民的社会化大教育、大培训、大就业和安家落户。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完成三大任务将是执政党和中华民族在新世纪面临的新挑战。讨论和执行分时、聚金、划地、易职、兴学、开河、移民、建都、租港、统币十六大建议必将有利于中华民族赢得挑战,顺利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实现民富国强的中华复兴大业。具体支持完成新世纪“添时八轮、建都利地、移民三亿”三大任务的十六大建议如下:



建议三,利地。中国农村和城市的现有土地政策必需改良。以集体名义占有造成无人长期关心的农村土地资源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土地制度的不合理和短期行为过度掠夺性开发是造成全面土地流失和生态毁灭的根本原因。全部都收归国家所有的城市土地也不能为当地政府和社区提供稳定的地租和房地产税收,影响了社区的可持续增长和发展, 限制了当地政府对居民应该提供的多种服务。



中国的行政区域的从新划分和相应政府机构的调升应该是最容易实现的无弊改革。过去的二十年大型城市的行政区域设置就有深圳和重庆二个成功的先例。为了促进流域经济的大发展和都市带的成型,笔者建议代表们讨论设立北京津都市带,南上海都市带和黄河下游的“中西通”都市带。用设立三个超级都市带行政区和集中力量统筹规划大力发展流域经济和文明城市都市带来带动21世纪中国的人口、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如果能顺利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津都市带应规划安排一亿人口总容量的文化教育、信息产业、卫生保健、交通旅游和北方商业中心的超级大市场。南京和上海沿长江联成一体建设二亿人口总容量的都市带,发展文化教育、机电航空、汽车海运、卫生保健、交通旅游和南方商业中心的超级大市场。北京津都市和南上海市都市相应政府机构合并和调升,旧城区改造所需的巨额资金、新旧城市的交融、党政部门富裕人员的合理流动和出路,以及现有普通市民对来自农村移民的接受能力将是考验南北二大都市带顺利发展的关键问题。北京、天津、南京和上海市都是国家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占居领导和统治地位的老城市大都市,故基本的改造和建设还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这二个超级都市带行政区的设立因为会涉及到大批党政高级领导人员和几千万普通市民的出路和切身利益问题,故这二件重要的事情要花时间充分调查、讨论、酝酿和论证,所以这是不会马上动工的长线工程。相比之下规划在黄河下游建设“中西通”都市带是可以马上操纵的最好的首选战略方案。



笔者认为中国还没有走到需要倾国力搞西部大开发的阶段。目前最合民心、最有利聚集世界资金发展沿海大都市现代化大市场的战略部署应该调整为保护大西北集中力量决战沿海地区大河流域南北中三大都市黄金地带。关于探讨中国东西南北中开发的战略部署问题人民网强国论坛登过“靓狮”的一篇表达广大中部地区现状和人民盼望过城市化现代文明文生活的请愿书“中部的危机——中部大开发”。



认真思考和负责任地讨论本议事报告将有利于全面贯彻实施"三个代表"的要求,有利于:团结全党全国人民,有利于明确目的凝聚人心鼓舞精神焕发斗志,有利于争取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组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利于集中力量全面规划建设和发展大河流域经济,有利于全面建设文明都市带为中心的社会化大市场,有利于突破改革的瓶颈真正做到精简党政机构,有利于做到敬政兴企减税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动中国城乡剩余生产力的全面解放,有利于实现国土、人口和信息资源的优化组合,有利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工业、商业、服务和科教事业在新型都市带的立足和发展,有利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全日制社会劳动制度实现全员就业,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险问题全面建设健康社会,有利于增加城市居民的劳动收入和休闲学习的时间,有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和养生的需要,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建设现代化城市吸纳农村人口保护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增长道路,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有利于促进二岸经济和文化的大交流大发展完成大中华经济共同市场和华币的建设和统一,有利于解放思想推动现代化人才的培训、流动和快速成长。因此,不失时机讨论、规划、实施和实现添时、利地、移民三大任务是新世纪执政党和政府应该关注的党务、内政和外交的实事、正事和大事。



在新的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执政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 “三个代表”要求执政党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执政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敏锐地把握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流域都市带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执政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为帮助执政党达到上述目的,笔者向参加第十届政协和第十届人大会议的全体代表们和关心中华民族未来的所有同胞们和海内外的朋友们发出倡议,行使您们的代表和公民权利广泛传播、认真思考和负责任地讨论第十届政协和第十届人大议事报告和提出的十六大建议,以便执政党和新政府领导人能按照民主集中的原则制定和执行好让新世纪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可以超速平衡发展,全体官员和全国百姓都能按部就班,上学、就业和养老的新政和相关制度。



第十届政协和第十届人大会议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希望代表们不辜负全球14亿华夏子女的期望和重托,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分析问题、总结经验,订好国策、选好领导,把第十届政协和第十届人大会议开成光明的大会、进步的大会、团结的大会、议事的大会和誓师的大会。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愿天佑大中华!



作者信息:旅美华人 改良工程师 邢国鑫

联系地址: [email protected]

2003/3/3于美国 佛罗里达洲





网络参考资料:中部的危机——中部大开发



文章作者:[靓狮] 2000-11-18, 05:01:15



坦率地讲,我们说中部大开发就是针对西部大开发这一政策的。这两年中央总是讲要给西部多少优惠政策,要给多少投入,要怎么扶植高科技企业。可是,中部呢?



可以说,建国以来最没有得到重视的是中部。中国以前乱了一百年,五十年战火,损失最惨重的是中部。(在这里,中部指的是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这些地方本已元气大伤,却又没得到必要的补给。五、六十年代,国家大量投入到西部,搞三线。要壮大国防嘛!咱没话说。中部几乎全是农业大省,没有多少像样的现代工业。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中,有八千亿是通过农业“剪刀差”获得的(社科院数据)。而当时的东北尚未怎么开发,这笔钱是从哪来的?就是从中东部的农民手中抠来的,伤农啊!改革开放了,中央讲“两个大局”,让东部先富起来,大量资金又用来扶助东部企业,给优惠政策。现在东部富裕起来了,按照小平同志的说法,该扶植我们中部这些欠发达地区了吧?谁料又搞了个西部大开发,又轮我们没份,一分没有。中部铁路就一条京广(大部还是解放前修的)京九(才修成几年)和横贯东西铁路。而江西安徽在京九修成前几十年,大多数地方不通火车。而大量的资金去修宝成、成渝、等。中央讲,等东部西部都发展起来了,自然就带动你们中部了!



凭什么?凭什么让我们等在西部后面?凭什么让我们靠别人的“恩典”施舍一份残羹?我们中部就是二等公民?闹革命,打天下,抗美援朝死的最多的是我们中部人,贡献原始积累的是我们中部人,等到分享果实的时候,别人讲,你们应当顾全大局,你们可以精神丰收嘛!(我们又不是阿Q,也不能画饼充饥)以前搞三线,我们支持,要扶助西部少数民族搞好中华大团结,我们也没话说。可其它的呢?我们中部人的确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祖国,战死沙场为国尽忠,不让他人,可我们一样深爱着养育我们的那方热土和父老。我们没有理由自己勒紧裤带来帮助别人奔小康。资料显示,中部城市人均收入甚至低于西部(可以去查,报纸上公布的)我们能没有情绪吗!没道理“送死你去发财我来!”



不讲情绪,讲道理。中部有多少人,西部有多少人?中部人口密度有多大,西部多大?没有道理不去解决大多数人的生活问题而专解决一部分人。有人讲,你们中部不是还可以嘛,到城里转转也没有西部荒凉。我请这些老爷到农村去看看,中部人绝大多数在农村。不用多远,出城两里路就行。苦啊!湖南江西很多地方的农民的房子是用土垒的(当地称打墙层)。一年到头省吃俭用,种那两亩地,还不够交那苛捐杂税(这样你们就会不难理解《南方周末》中登的湖北农村妇女因交不起税,而发生多起自杀的事是为什么)学费又那么贵,要供上高中非常不容易(湖南县城高中每期学费800多元)。而中部企业又多是中小型企业,国家叫放,说不管了大批大批下岗没法再就业。财政更是可怜

,我认识一名管财政的副市长,一到月底发工资就去其它市借钱。中部很多地方公务员、教师月工资才三、四百元。于是中部人只好去四处打工,找碗饭吃。湖南江西跑广东,安徽跑上海,河南河北跑北京,被人看不起。我刚来北京上大学那年,就被一经济发达地区同学指着北京的三环路用一种不无蔑视的语气说:“你们那有这么宽的路吗?”我们尚且如此,一般民工受的待遇可想而知。没办法,家乡经济不发达啊!人在外地也挺不起腰杆来。再说从经济效益上讲,谁都知道在中部修一条铁路成本远低于西部。在中部建产业基地能大大缩减运输成本,大量吸收劳动力。为什么不给中部一些原始积累资本,为什么不给中部一个机会?可中央说,没办法啊,东、西部都要钱,顾不上你们中部,你们自己解决吧,党相信你们。



从长远看,中部前景不容乐观。中部的经济类型远未得到合理调整,第一产业(农业)占经济比重过高。当经济学家在大谈加入WTO对中国工业的冲击时,有多少人注意到其实受损最大的是农业!中国中部的农业大都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生产方式,远未实现机械化。加入WTO后,中国农业远不是外国对手(外国的谷物小麦比中国便宜,质量也好些)。这无疑对中部经济将是雪上加霜。如不采取措施,将使中部自身本已捉襟见肘的财政陷于瘫痪。为什么那么多经济学家不去管?



中部都在讲:“科技兴省”,实际上大批科技人员外流,没法留;以前一些小城市唯一多见大本学历的地方是学校。可是现在呢?我的母校是一所湖南省重点中学,可老师几乎全是专科生。本科生要么刚毕业就被广东抢走,要么就后来调走。连四十多岁的老师都调走了。人家给的条件太优惠了,给全家转特区户口,高工资,安排住房,这是中部那可怜的财政所无法办到的。



现在一些报纸又在鼓吹西部建硅谷,并举例说美国的也建在西部,还说西部科技人员多。他们就不去看看美国西部也就是加州经济强大,因为那里有着舒适的气候,迷人的海滩,众多的名校。中国的西部呢?我不说了。西部的科技人员有多少是本省籍的?现在的人你让他来为国家作贡献吧,不现实,年青人很少有去西部的。西部的生态要治理,我们不求能逼退荒漠,能保持现状就不错啦!



其实中部是个好地方,大片宽广平整的土地,丰富的劳动力,庞大的市场便利的交通,平均文化素质也还可以。它最需的是推它一把,给它一个原始动力——资本投入。上海为什么现在还超不过广东?就因为对它征收的过多,资本来源不如广东的多。中部那么多外出打工的,多少会学会一些生产技术,接受一些新观念。只要有资金投入,完全可以把西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移往中部。而且,部分商品还可以就地消费,节约运费。市场经济讲究的是利润,没有多少精明的老板会坐着飞机把材料送到西部,完工后又花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大的精力来运出西部。在这方面,应该说中部比西部优越得多。



中部人该清醒啦,是该干些事情的时刻啦!麻将少打点,空谈少说点,办起实事来,挺起腰杆来。现在我提几条开发中部建议,欢迎大家讨论:



㈠加快城市化步伐。中部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农业人口比例过高,就不可能普遍地富裕起来。中部不是城市太多了,而是城市太少了,大城市太少了。只要有更多城市,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不要怕乱,乱不起来。建城市要有计划,最好是在依傍铁路干线、交通要道的平坦地区形成网格状的建设城市法。从开始就规划好,按最先进,最合理的布局建。同时,要转变管理城市的观念,变为“经营城市”。城市也是一个大企业,一个大集团。只有外部有源源不断的投入,内部资金能够盘活,才能好起来。要像重视企业盈利一样,重视城市收益。官员的职能也不只是管管老百姓,更重要的是经营好这座城市。



㈡在与沿海省份形成捆绑经济结构的同时,加强中部省份之间的内部合作。毗邻经济发达地区,这是我们中部比西部优越得多的一个条件,要利用好。我们可以帮别人搞配套加工嘛!不要怕别人比我们赚得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管是加紧与沿海的合作还是中部内部合作,开通省会间城际特快列车很重要。不要搞那种丁点大的小站也停一停的列次。提高车速,中间不停站,完全有可能让武汉到长沙两小时左右,长沙到广州三个半小时左右(五百多公里)。只要运行时间大大缩短,那么之间的合作就变得方便得多。如现有铁路满足不了,完全可以在现有铁路旁再建一条轨道,成本比新修铁路低得多。



㈢依托科技实力,留住科技人才。武汉现在要搞“光谷”,很好嘛!中部中心一动起来,大家就跟着动起来。中部科技最大的问题是:①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比例低。②科技人才留不住。我看,中部的改革可以自己动起来,只要不和中央法令抵触,,大胆地搞,科技入股比例可以提高,高科技也尽量降低税收,让它壮大起来。要争取尽可能多的科技企业上市筹资,不要给过多约束,让他们放开手脚搞。当然要防止皮包公司。中部大学要与社会、与企业相联系,以利科技发展推动企业前进,以企业利润促进科研开发。教育投资要跟上,尤其是高等教育,要提高录取比例,保证高教质量。希望中部效益好前景好的企业与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签定定向协议。企业出钱,学生毕业后至少在此企业干几年。企业不要目光短浅,认为划不来。要积极搞好省会城市大学园区附近的经济开发区。中央现在不是搞了十五个高校科技开发区嘛!要好好利用啊!在这方面,湖北武汉是搞得最好的。虽然它也有很多和军工相结合,但军转民用转得很好,大学与企业结合得很好。而长沙、安徽虽然也在动,但效果不显著。中部不一定要出什么硅谷,能搞出两三个点像美国的得克萨斯州那样就不错了。



㈣改革步伐放大一些,官员工作勤快一点,踏实一点。中国经济改革从中部开始,政治改革就不行?只要不违反中央大方向,政治改革可以搞快一点嘛!现在政治改革明显落后于经济改革,阻碍经济发展。改革先从党的内部搞起,党内再民主一点,群众监督作用再加强一点,政务更公开一些。中部官员的“革命小酒”要少喝点,歌舞厅、桑拿室少去点,省点钱。不要小看“婊子经济”的危害啦!据报载,中部某省会一整顿娱乐场所,打发小姐回家,那些小姐们一下子就取了五亿元。哪个省市的婊子经济最发达,不点名了。要注意这样将导致大批财富外流,并带来诸多疾病。对“婊子经济”要坚决摧垮。社会主义国家搞这些东西不像话。光当清官还不行,还得办点事。当官不只是管人,一天吆五喝六。要抓好经济,要经营好你的辖区,尽好职责。这需要经常到下面看看,了解情况,不要瞎指挥。你们头脑又不简单,多学点经济学,搞搞可行性评估,不要政治热情一上来就瞎拍板。资金有限,要注意合理利用。只有经济上去了,你们脸上才有光,外出也不会被别人看不起。



㈤既要会引资,又要会盘活内部资金。中部先天不足,资金是大问题。解决资金问题有几条路径:①欢迎东部来投资,让它的资金进来,不要怕比别人赚得少,更不要三天两头敲竹杠,欺负人家外地人。②要尽量守住内部资金。财政审批制度要严,不准拿公家的钱去沿海炒股票炒房地产。对农业、工业征收提留少要点。你得先把母鸡给养肥了,才会有蛋吃嘛!中部每年报那么高经济增长率,水份大得很!你骗中央,中央不清楚?正好落个口实,赚得多还不多交点中央财政?还要什么增加投入?中部人就是好面子,既不愿意像西部省份一样向中央各部门“跑”钱,还要充大款,可悲啊!③现有资金要盘活。几年不开工的工厂,尽早公开向全国拍卖,剩点钱银行分点,职工分点,存货也是这样。不要舍不得,症结在哪里,困死资金。开动脑筋,把钱投在最能赚钱,最能增加就业机会的行业中去。④政府机关裁员,减轻财政负担。一个局里,一个正局长,六七个副局长,要这么多干什么?能下去就下去,不能下去就下岗。下岗先下没用的领导(群众投票决定谁下)。一家人哭,好过一路人哭。巨大的财政包袱拖垮了中部经济。⑤奖励反贪。哪个地区抓到贪官,罚没家产绝大部分直接转到抓获市财政。不要先上交,再下拨,调动一下反贪积极性。⑥中央既然已下大决心向西部投钱,那么我们中部就要想办法为我所用。要向中央施加压力,要求开发西部资金相当大的比例要用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同时大力提倡南水北调。西部生态不搞好,中部要受大损失。要想想注意,怎样使西部大开发的资金在中部也见到效益。



中国历史上历来是经济上东部强于西部(不包括政治、军事),由东向西过渡,这是由中国地理环境决定的你硬要搞一个美国“X”型经济翻版,花大力气,赚小钱,根本就是违反经济规律。光凭一时的热情办事是不行的。中部富不起,西部就能发展起来?我不相信。中国现在并非是某些人所讲的东部经济饱和了,所以应该转到西部来(你是用数据说话还是凭空估计出来的?)中国去年投入百分之八十的资金用到了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收益的方面去。资金利用根本不合理。如果仍然不顾经济规律办事,会出大问题。



以上是我的看法,欢迎留言批驳我的观点,也欢迎更好地开发中部的意见。



为探索和促进农村和城市土地资源的最有效保护和最大增值开发,改良工程师建议结合黄河流域治理开发的需要,为黄河“中西通”都市带划定新的行政区,制定新的土地法规,支持股份制民营企业集团承包黄河“中西通”都市带的整体建设和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笔者有关于黄河流域治理开发的三篇相关论文登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网论坛上。简述如下。



黄河是一条横跨九省(区)的大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出现了诸如人口压力、植被消逝、洪水威胁、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水质污染日趋严重等自然和社会问题。 黄河的问题主要是中上游人类活动失控、植被严重不足、生态不平衡所造成的问题。只要我们能认识到社会发展和自然保护的规律,顺应人愿城里住、水往低处流的社会和自然规律,把上、中、下游人们的利益和水沙的问题汇集在下游两岸建设的超级都市中,把问题分开,把蛋糕做大,满足和摆平大家的需求。黄河的事情是可以办好的。



我们可以参照改革开放大政方针指导下特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沿黄河上、中、下游画两条线设立黄河特区市。在黄河下游南北两岸各30公里的范围内规划建设二岸三河四堤的大都市上下水道和可以容纳三亿人口的超级都市。设立黄河“中西通”特区市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可以确保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当成是安民兴邦的大事,能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能大量吸引全球的投资,领导全社会共同来投入到治理黄河和建设超级都市的事业中来。改革开放没有特区建设之举事业可能不会这么成功,根治黄河不设黄河“中西通”特市,大小事情恐怕都很难办顺利。从廉政建设和争取经济实效着眼建设超级都市最好由股份制公司中华黄河-长江集团来承担。



中央政府应该划拨出黄河下游南北两岸各30公里,中游两岸各60公里,上游主河道两岸各120公里的土地,作为黄河特区市的发展、治理和保护用地。中华黄河-长江集团公司可以股份、现金等有偿转让的形式取得这些地区现有土地使用者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假设20年内每年的平均投入是500亿人民币,那么1万亿人民币的投入换来黄河的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以及黄河下游超级都市的初步成型,其带来的政治安定、经济发达、环境净化和文化进步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将是不可估量的。实施下山建城和大泄小蓄的建设和治理方案还需要掌握合理的资源分配比例, 一个建议的在下、中、上游的建设和治理投资比例是7:2:1。 有领袖人物的带领,有人民的积极投入和大量财物的支持,依靠科技和管理我们完全有可能将黄河下游地上悬河改造成保平安的三道河,把亿万吨黄沙滞留在中上游的淤地坝内,让黄河变清,让亿万劳动者都能参与和享受现代化超级都市的建设和新文明。



新时期黄河流域人、水、沙、资金流向的战略性思考



原文首发水利部黄河委员会黄河治理新思路论坛和黄河论坛



邢国鑫



解决黄河洪水威胁、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水质污染等日趋严重的问题应从战略高度着手分析主要矛盾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略。在黄河流域中,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交错出现着人与水、水与沙、土与人的复杂关系。善用资金理顺这三者的关系将是我们解决关键问题的金钥匙。



黄河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主要是历史上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过度的人和水的逆向流动造成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从历史可以考证出黄河中、上游森林和禾草植被的侵占、破坏和消逝是和上山剿匪的“绿林好汉” 放火和越来越多逃荒避难的贫民吃山、烧柴、刨地不止等“人祸”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人们应该知道草木不存,水土也就难保。由于黄土高原的严重水土流失,造成黄河下游平均每立方米水中含沙量高达35公斤,再加上下游地平水缓泥沙大量淤积在河道内,下游河道平均每年淤积量高达6亿吨。泥沙淤积造成河床逐级抬高。水向“高”处流,形成令人惊心的地上悬河”—— 黄河的下游河床普遍高出背河地面3到5米。



黄委提供的数据标明,黄河下游河床比新乡市地面高出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5米。近几年断流现象出现后更加剧了泥沙大量淤积在中、上游水库中和下游河床升高的速度。为了应急,下游的堤坝越垒越高。而堤防越高,决口的危险就越大。可以预见一但黄河决口洪水将威胁到中国三分之一的行政区域。



专家预测一旦黄河中上游暴雨形成大于1958年的洪峰,下游河防必溃无疑,携带大量泥沙的洪水向北横扫华北平原,危及北京、天津(天安门广场海拔43米、天津海拔1米);向南则夺淮入江,在海水顶托下,黄河泥沙淤积在太湖扬州一带的长江尾上,两水相交,很可能淹没南京,并波及整个长江三角洲。不论黄河向南或北溃堤都将是损失万亿可令全国瘫痪的世纪大洪灾。



还有专家指出,即使近几年黄河经常断流,但黄河也正在进入丰水期,距1843年特大洪水(36000立方米每秒)已150年了,根据黄河150年左右一个水旱周期规律,黄河流域特大水患日益迫近。觉醒的时候已经到来,充分利用信息和社会资源制止人和水的逆向流动,大规模开放和拓宽人和水的人工和自然流通渠道是中国领导人和全体社会成员应该充分认识并积极参加的一项从根本上消除黄河灾难的伟大社会工程。



治水先治山,古今中外皆然。清人赵仁基《论江水》一文说:“水溢,由于沙积,沙积由于山垦”。日本、欧洲、北美根治水患的共同经验都是治山。日人更称:治水在于治山,治国在于治山,“能治山者才能治国”。中国新时期的领导人将能超越古人和洋人的禁锢,他们将更有智慧开创出一条治水、治山也智人的强国富民之路。



过去的实践表明一大二公大跃进式的全民上山大炼钢铁、土法上马全面蓄水法曾经停滞了人和水的流动,但是付出的代价是森林和沃土的殇失,其后患和教训是巨大的。而反向的上山下乡和自发正向的下山下海,仅让很小一部分人经历了不自由和自由流动的感受,今天中国更多的靠土地和老天吃饭的人们正在体会着盲流的艰难和信息流的宝贵。



新时期的领导人应该考虑这样的建设和治理黄河流域的方略。全国动员、信好志民、黄城千里、三亿共勤、工薪学机、禁污封山、轮网减洪、汲水导沙、三河并流、兴国安民。具体的方案可以是沿黄河上、中、下游画两条线设立黄河特区市。在黄河下游南北两岸各30公里的范围内规划和建设可以容纳三亿人口的超级都市。新设置超级都市和组建一支建设大军中华黄河集团有助于将黄河全流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直接运作,创造财富。



现代化的投资和管理是必须要安排和重视的实际问题。根治黄河需要大的投入。中国政府现在有非常有利的条件引导国民的正向投资以及发行国债、吸引境内外人、财到整治国土的工程上来。中央政府应给予黄河特区市最为开放和优惠的政策来保证所有投资人和劳动者的利益。



为争取最好的投资收益,减少贪污受贿和浪费,治理开发黄河的工程应该考虑成立由数千万超级都市建设者作为主要股东的企业集团。中央政府应以提供无息贷款和支持发行黄河建设国债的方式支持这家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为更好地吸引全球的投资,长期管理和经营这项新世纪的工程,笔者建议将黄河水利委员会改制成中华黄河集团公司并邀请李嘉诚的长江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中华黄河-长江集团公司。为保障全体建设和治理黄河劳动者的共同利益中华黄河-长江集团应保留30%的股份给黄河特区市的建设者和普通居民。



中央政府应该划拨出黄河下游南北两岸各30公里,中游两岸各60公里,上游主河道两岸各120公里的土地,作为黄河特区市的发展、治理和保护用地。中华黄河-长江集团公司可以股份、现金等有偿转让的形式取得这些地区现有土地使用者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假设20年内每年的平均投入是500亿人民币,那么1万亿人民币的投入换来黄河的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以及黄河下游超级都市的初步成型,其带来的政治安定、经济发达、环境净化和文化进步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将是不可估量的。实施下山建城和大泄小蓄的建设和治理方案还需要掌握合理的资源分配比例, 一个建议的在下、中、上游的建设和治理投资比例是7:2:1。



有领袖人物的带领,有人民的积极投入和大量财物的支持,依靠科技和管理我们完全有可能将黄河下游地上悬河改造成保平安的三道河,把亿万吨黄沙滞留在中上游的淤地坝内,让黄河变清,让亿万劳动者都能参与和享受现代化超级都市的建设和新文明。关于开挖数千条除淤隧道(洞)和闸门,用水力运泥沙到南北两岸新河堤处筑堤修路, 形成中河排洪、排污,南北两岸新河储运清水三道河布局的方案可参阅笔者的另一篇文章。中游禁污封山和采用钢索和轮胎联网减洪滞沙的方案可参阅笔者的另一篇文章。



在黄河下游建设超级都市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吸引全国各地富裕的三亿城乡劳动力从偏远的山区和落后的乡村到沿河的大城市。这将是一次符合绝大多数人民利益并且有利于确保恢复长江和黄河流域生态平衡的一次正向移民。安排和吸引全国各地三千万到三亿城乡劳动力成为整治黄河和建设超级文明都市的生力军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目前的就业不足和城乡差别巨大的社会问题。



巨大人口的迁移,首先可以缓解人类活动对中上游植被的破坏和水土资源的掠夺。其次,人口在下游的集中会产生对上、中、下游平衡水资源,清除水质污染源,确保堤防不决口提出急迫的要求和产生强制执行正确方案的巨大作用力。黄河下游建设超级都市可以拉动城建、环保、水力、交通、通讯、卫生、教育、林业等各个方面的内需和产业大发展。通过对数千万劳动者的教育培训和参加工程实践,我们还有可能加速中国从农业和工业文明向城市和信息文明的转变。



设立黄河特区市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可以确保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当成是安民兴邦的大事,能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能大量吸引全球的投资,领导全社会共同来投入到治理黄河和建设超级都市的事业中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共和国第三和第四代领袖们能继续发扬光大夏禹的治水风格,亲自带领三亿治河、建城大军奋斗三十年。黄河的命运肯定会有根本的改变。这项天、地、人共和的世纪工程必将在中华和人类的文明史上留下灿烂辉煌的篇章。



(邢国鑫 2001/11/28于美国 佛罗里达洲)



网络参考资料:行政区与经济区脱节 中国经济向三城市群集聚



2003年03月05日 金羊网-新快报





http://image2.sina.com.cn/cj/g/20030305/1_31-1-46-142_20030305124237.jpg” border=1>



图:昨天,中央电视台记者王小丫在采访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姜恩柱。侯恕望/摄





专家认为,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势在必行



据新华社电 庞巨丰和牛文元,一个是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一个是可持续发展研 究专家。在政协大会上,他们同时呼吁:我国城市化的客观发展,已对现有行政区划提出严 峻挑战,适当调整,将为城市群的崛起,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





区域一体化须早日列上日 程



庞巨丰委员来自陕西西 安。西安、咸阳两市仅距36公 里,但人为的条块分割严重阻 碍了两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 展。



牛文元委员认为:“现在 我们必须改变控制大城市发展 的传统观念,大力发展城市群 和城市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 的带动、辐射功能。在城市群 和城市带中,城市互补共生, 区域经济资源可以实现最大化 的整合。举例说,京津唐一体化趋势势不可挡,必须早日列上日程。”



规模越大城市发展成本越低以牛文元委员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在对城市化进行深入研 究后提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这三个大城市区(群)将成为我国城市化三 大“亮点”,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向各个大城市区,特别是这三个城市群集聚。“研究表明, 城市经济实力越强,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财富集聚越高,城市发展成本就越低。”



现有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脱节



刚从广州讲课回来的牛文元委员告诉记者,珠江三角洲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城市群,以有 效减少交通拥堵、环境较差等城市病,实现珠江三角洲的又一次起飞。然而,城市群的发展 对现有的城市规划提出了挑战,因为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自然区划往往相互脱节。



庞巨丰委员深有同感:“当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下,打破行政区划分割,实现 共同发展,已成为共识。因此,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势在必行。”



相关新闻



苏南浙北应融入上海



陈守义委员建议国务院设专门机构协调长三角发展



据新华社电“以上海为龙头,苏南、浙北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问题业已‘叩 门’,但地方利益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却构成了横亘在面前的一道高门槛,这可能推迟长 三角变成国际级区域经济中心的时间表。”陈守义委员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说。



“建议国务院专门设立长江三角洲领导协调机构,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着眼于构筑 区域经济总体优势,对这一地区经济的总体发展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和控制,加快一体化进 程。”陈守义说。



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苏州、宁波等15个城市,它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 造了18%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



陈守义委员指出,上海应以其龙头的地位,更远的眼光来审视长三角一体化问题;同 时,苏南、浙北各城市则应以上海为中心,积极融入上海。



网络参考资料:作者劉福垣﹕各自為政阻礙長三角的發展 02月20日



一份由20位市長共同簽署的《市長論壇紀要》認為,長三角地區是全國發展速度最快、投資環境最佳、經濟內在素質最好、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中國新聞週刊19日刊載馬韜的文章說﹐但長三角遠非到了可以高枕無憂的地步。正如很多專家所指出的,目前長三角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各自為政。(chinesenewsnet.com)



曾任寧波副市長、現任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的劉福垣,對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親身的體會。他表示﹐長三角地區的歷史積累是比較好的,如江浙的民營企業現在的實力非常強大,像寧波1400億的GDP,有1000億是民營企業創造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比較開明、經商的歷史基礎比較好。地少,造就了經商的歷史環境:耕地缺乏,即使勤勞也不一定能產出足夠維持生計的糧食,所以如義烏地區很早就出現了走街串巷的貨郎。(chinesenewsnet.com)



這種地理原因造就了這個地區人民的勤勞和經商優勢。這種不能複製的獨特歷史環境,是長三角地區民營經濟發展的根本因素。歷史形成的經商底蘊,使當地的政府也能很開明地“藏富於民”,兩者相互促進,形成了長三角目前的繁榮局面。(chinesenewsnet.com)



此地區的民營經濟相互不合作,或者說合作關係的不協調。民營經濟是此地區的堅實基礎,但也正是因為民營經濟的強大,導致此地區的合作意識非常弱——單打獨鬥都是高手,合作起來就很麻煩。寧波有一個大橋項目,有四家企業參與,但誰都想當董事長,談了半年也沒談出結果。此地區的民營經濟的主要特點就是家族化的管理非常普遍,缺乏全局的合作眼光。再如寧波地區與臺商展開的合作,臺商來了一年後,就會出現這種情況:要不你收購我,要不我收購你,合作很難維持下去。(chinesenewsnet.com)



從城市角度講,體現這一點的就是寧波和杭州不合作,和上海也無法展開合作。寧波的北侖港和上海現在正在建設的大小洋山港,就是兩城市無法展開闔作的例子。北侖港原本就是為上海準備的,但現在上海卻又要自己再建一個大港,這就脫不了重復建設的嫌疑了。這是地區相互不合作最大的一個例證。(chinesenewsnet.com)



上海在大小洋山建設新港項目投資非常大,而且十年後才能投入使用。暫且不提這個新港在功能上與北侖港的重疊,就發展趨勢來看,前景也不樂觀。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港是香港、新加坡。為什麼大的集裝箱港全在亞洲?是因為亞洲在世界分工產業鏈的低端,以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為主,單箱的產值卻不一定高。(chinesenewsnet.com)



十年後,江浙地區會出現研發為主的局面,因為外資也會把其研發機構遷到這個地區,產業結構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技術集成度高的產品出現,必然會改變目前這種以量為主的產品結構。(chinesenewsnet.com)



上海現在又要修一個1000萬箱量級的集裝箱港,是不現實的,總不可能把香港的、新加坡的?#92;輸量全搶過來吧?而且如果獨聯體那邊的關係理順後,透過陸路向歐洲地區的集裝箱?#92;輸,比從海上到美國再到歐洲要省一個月的時間,這些都說明上海修港的前景並不好。(chinesenewsnet.com)



劉福垣說﹐長三角地區產業結構的雷同,及這種不合作的現狀,容易出現重復建設。此地區的產業結構雷同是最大的問題,你上什麼我上什麼。長三角如果想大發展,必須解決地區的產業格局問題,這點非常重要,但現在還沒有人太多關注。(chinesenewsnet.com)



現在浙江地區的產品,70%是消化在長三角地區,剩下30%中的70%是出口東南亞,而且產品多為地攤產品低價位的,這種產品銷售地區的單一依託性及產業結構的低級構成,是發展中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否則在這種脆弱的產業結構下,在此地區發展過程中還停留在低級產業的建設及相關“競爭”上,發展趨勢很難看好。但該地區現在別說全球化意識,連全國化的意識還沒實現。如果任由這種不合作的態度延續下去,將會成為非常大的隱患。(chinesenewsnet.com)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在於中國的行政區劃和經濟區劃是相互矛盾的,有非常尖銳的問題,行政區劃定下的官員在執行經濟區劃的功能,完全割裂。現在中國的行政體制,有15個行政級別,一個人在仕途上要有成就,那只能在每個級別上待兩年左右,這就導致其為了爭取自己的政治成績,多搞形象工程,搞短平快項目,很難穩定心思從長遠角度進行地區規劃﹐長期項目的短期效應不好,政治成績就沒有了,這導致在客觀上沒有鼓勵地方官員進行長遠規劃的動力。譬如現在把城市搞得比較漂亮,公路也修了,但有時候這種項目的延伸實用性不大。(chinesenewsnet.com)



現在需要長三角地區的領導要有大眼光,要有大區域意識。江浙地區就要拜上海為大哥,上海的這種龍頭地位是不能取代的,所以這些地區不能和上海同類競爭。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4933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