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大師對《論語》的釋說都錯了?學者新解引爭議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大師對《論語》的釋說都錯了?學者新解引爭議   
笔名123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4/02/21
文章: 884

经验值: 5992


文章标题: 大師對《論語》的釋說都錯了?學者新解引爭議 (292 reads)      时间: 2003-2-12 周三, 上午4:20

作者:笔名123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笔某按:不知道真相如何,这种精神是传统上所缺乏的,应该提倡,是学术界健康发展的表现。谁都有权利不受讥笑地计算歌德巴赫猜想,只是有个制度不要让他这么容易到中科院数学所找人。;-)



大師對《論語》的釋說都錯了?學者新解引爭議



  中新網2月11日電 如果有人說,迄今為止歷代大師們對於《老子》、《論語》等經典著作的解釋都錯了;如果有人說,對於全部建立在漢代以來的先秦經典解釋基礎之上的關於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知識體系都錯了,你一定會認為這個人是“瘋子”。(chinesenewsnet.com)





  今天光明日報發表文章介紹說,楊潤根就是這麼一個“瘋子”。他的著作《發現老子》、《發現論語》中充滿了新奇的解說。而且,由此引發了學術界的議論紛紛。(chinesenewsnet.com)



  比如《論語﹒微子第十八》第7章中:“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通常翻譯為,“你這人,四肢不勞動,五谷不認識,誰曉得你的老師是什麼人?”而楊潤根的譯解是,“我這個人的四肢已不再適合於那些艱苦的勞動了,眼睛也不管用了,我已經對我每天要吃的這幾種主要糧食都分辨不清了,我哪裡還能在路上這麼多的過往行人中分辨得清哪一位是你的先生呢?”(chinesenewsnet.com)



  先秦典籍此前已流傳千年的詮釋,被楊潤根斥為“制造了種種愚昧無知的煙霧”,“他深為現代和以往時代的那些望文生義、牽強附會的毫無理解力的解釋及其所犯的種種觸目驚心的錯誤所震撼!”(chinesenewsnet.com)



  楊潤根稱,他記得魯迅有這麼一句奉勸:年輕人不要讀中國書,要讀外國名著。“那時,我不太明白:為什麼偉大的魯迅也說‘中國人不要讀中國書’?”楊說,“經過這些年的研究,現在知道魯迅先生的真實含義了──漢代以來的先秦經典,已經被經學家們宰割得支離破碎,中國人在社會科學領域裡已經弄得思維混亂。要獲得有條不紊的思維,隻有讀國外的科學著作。”(chinesenewsnet.com)



  1987年,楊潤根以中專生身份直接考入雲南大學中文系文藝美學研究生班。這時他突然對李約瑟產生興趣。他把早幾年收集的《參考消息》上刊登的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連載文章找出來,一篇篇反復研讀後認為,如果承認李約瑟著作展示的中國古人所作出的眾多傑出的發現與發明是無可爭辯的,那麼,漢代以來人們對先秦典籍所作出的表明古人在思想理論方面如此低劣無能的全部解釋就必然是錯誤的。因為,一個民族不可能在一個重要的領域(發現與發明的領域)表現如此卓越,而在另一個更為重要的領域(哲學或思想理論領域)卻表現得如此低劣。這個推論從此引導了他的全部思考和研究。(chinesenewsnet.com)



  楊潤根稱,一部《老子》大大超過了黑格爾全部著作的內涵,而一部《論語》則囊括了全部倫理學和政治學的主要內容。可兩千多年來,先哲們的思想精華被埋葬了。他在充分尊重先秦典籍中每一個文字和語句的基礎上,探討其語法邏輯關系和表情達意規律,“但我徹底摒棄自漢代以來的全部解釋理論、方法和結果,而隻以自己最純樸的心靈直接省視先秦典籍自身”。他說,做這一切的原動力,是想告訴人們:對於一個有真正思辯能力的人來說,中國哲學具有完全有別於以往任何一個注釋者所注釋的面貌,而作為中國人,並不是從自己祖先那裡沒有任何引以為豪的精神財富可以繼承的窮光蛋。(chinesenewsnet.com)



  1994年,約50萬字的《老子新解》書稿的大部分,由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表。楊潤根托人把《老子新解》及另一部《論語新解》書稿交給著名作家王蒙。王蒙的評價是:“此書有系統完整的思想,很有見地。”他稱讀楊潤根的書“好像吹來一陣春風,為人們開拓了新的思路”。(chinesenewsnet.com)



  四川聯合大學哲學系給楊潤根來信說:“書的使用價值很高,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復旦大學教授申小龍指出:“《老子新解》用現代哲學的語言闡發《老子》的深廣內容,是我國《老子》研究的重大收獲。”江西師大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萬萍教授認為:“楊潤根對《老子》、《論語》的思想邏輯的發現,可謂前無古人,石破天驚。”更有欣賞者稱,兩部書“把幾乎被窒息的中國古代文化全新地復活過來”,“中國古代文化充滿了民主、科學、平等、法制的精神,而不再是被後人所誤解和歪曲的專制、愚昧、野蠻的象征”。(chinesenewsnet.com)



  文章說,但批評的聲音同樣不絕於耳。早在2000年,楊潤根在安徽社科院出版的《學術界》雜志第五期發表了近3萬字的《對傳統的解釋方法的批判與反思》,很快招來了權威專家的批評。2001年第三期和第四期的《學術界》上,分別發表了黃易青的《繼承與發揚考據的實事求是精神──楊潤根<對傳統解釋方法的批判與反思>辨正》和周光慶教授的《中國古代解釋方法論反思──兼與楊潤根商榷》。(chinesenewsnet.com)



  該文稱,在鮮花與棍棒之外,一些人看到楊潤根的努力之於學界的另一層意義。著名古籍整理研究及辭書編纂專家舒寶璋指出:“楊君以其獨具的視角、獨特的見識和獨樹一幟的方式方法而自成一家。所解所釋,新意迭出,罕與人同,容或有可商之處,倘能引出些爭議,將是學術界的一樁盛事。”(陳娉舒 周雙豐)(





作者:笔名123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笔名123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13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