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成其林先生(关注刘荻的签名者)的女儿Anna在父亲追悼会上的颂词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成其林先生(关注刘荻的签名者)的女儿Anna在父亲追悼会上的颂词   
不锈钢茉莉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成其林先生(关注刘荻的签名者)的女儿Anna在父亲追悼会上的颂词 (573 reads)      时间: 2003-2-10 周一, 下午7:5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成其林女儿Anna在父亲追悼会上的颂词



  我们今天在这里怀念我的父亲成其林先生。他不仅是父亲,更是我的

知己,也是今天在坐的许多贵宾的知己。我们今天在这里不是追悼,而是

庆祝,庆祝他的一生。父亲一定会为此感到欣慰,我替父亲谢谢各位的到

来。



  我在这里和各位分享父亲的故事,这样能使你们更完整地了解我的父

亲,也帮助我们重温那美丽的记忆。



  父亲1929年11月11日出生于汉口,也就是现在的武汉,他是祖父成关

荣、祖母沈阿翠唯一的儿子。祖父早年居住在上海。国共内战其间,他们

逃难到离上海一千英里远的汉口。在窍困交迫的情况下,祖父掌握时机,

毅然加入美国海军,负责长江流域的巡航。



  父亲三岁时,抗日战争爆发。为了保持中立,美国撒走它的海军,祖

父被调到美国西海岸的海军基地,而中国却在孤独无助地抵挡着日军的侵

略。



  在强大的攻势下,沿海地区均己沦陷,而且日军继续西侵。祖母和父

亲也随着日军的西侵往西逃难,最后终于在临时首都重庆安顿下来。小小

年纪,父亲就己目睹家园饱受催残的惨剧,日军整日的轰炸,死亡和摧毁

是司空见惯的事,父亲的许多朋友和亲人就这样消失在灰烬中,防空警报

已成了家常便饭。每当警报响起时,祖母都会带着父亲随着慌乱的人群躲

进防空洞中。在防空洞的几个钟头是那么的难熬,那么漫长。被大水淹没

的防空洞中,父亲和祖母常常不得已和死人为伴。父亲也因此患上了内风

湿。战争夺走了人们许多权利,包括治病。父亲因此病况一天天恶化,他

的脚关节渐渐僵硬,而且延伸到腿部和胯部。父亲从为向自己身体的不便

屈服,即使是在战争时期,年幼的父亲仍坚持上学,并完成了六年的正规

教育。



  1939年,当父亲10岁时,二战全面爆发。祖父被派到 U.S.S. Marble

Head, 在一次战役中,祖父的舰队被日军击败。军舰被拖回到美国。祖父

祖母也因此失去了联络。



  祖母带着身患重病的儿子不停地逃难。从14岁起,父亲就开始靠拐杖

走路。他的关节,包括脊椎,胯骨,膝关节,脚关节都已僵化,他只有手

臂和脖子的一部分可以动。身体的不便并未摧垮他的精神。父亲渴望阅读

,他读了大量的书籍。其中使他备受鼓励的是翻译成中文的<<罗斯福总统

传>>。父亲被象罗斯福这样伟大的人所感动。他为人类,为地球做了那么

多。凭他的成就,谁能猜到他也是个坐着轮椅行动不便的人呢?2001年,

父亲此生最大的愿望之一终于实现了。他在我的两个妹妹的陪同下参观了

罗斯福总统纪念馆。他最自豪的一张照片就是和罗斯福总统铜像合影。两

人双双坐在轮椅上,肩并肩,微笑着。



  二战结束后,祖母和父亲回到上海。五年后,祖父得知妻儿仍然活着

,欣然地期待能与他们相聚。当时共产党已经统治了中国。要想出国难于

登天。若干年后,历经波折,祖母才以美国公民家属身份和祖父在香港团

聚。



  父亲23岁时,经人介绍,结识一个美丽的女孩,18岁的Maria(兰英)。

想必是一见钟情,两人在一年的热恋后,Maria不顾家人的阻拦,冒着被家

人逐出家族的风险,毅然答应了父亲的求婚。在两人美好的婚姻中,他们

养育的五个可爱的孩子给那本已色彩斑斓的生命增添了更多的乐趣。



  婚后不久,父亲和母亲看着这被战争摧残的支离破碎的祖国,决定和

其它爱国的青年人一起重建家园。他们变卖了祖传的古董,投入祖父寄来

的所有资助,和朋友们一起开了一所小学校,取名“陪青”小学,报名学

生最多的时候超过1200人。



  父亲一贯好学,他通过广播和字典自学俄语。我对俄语之精通足以使

他能教授俄语。这于是成了他的第二职业,除了管理学校之外,他还教俄

语。



  1960年,在祖父不懈的请求下,中国政府终于答应允许我们全家出境

。于是,我们全家移居澳门。



  在澳门,父母被迫又得学一门外语-广东话。他们最终能用广东话进

行简单对话,仅此而已。



  1971年,父亲母亲拿出他们省吃俭用下攒下来的一生的积蓄,和一部

分向朋友借的款,开了一间商店。由于雇不起助手,我们全家人都在店里

工作。这可能是澳门的第一家自助商店。客人们自己挑选商品,然后拿到

前台付账。父亲有惊人的映像记忆的能力。店里有许多商品都未标价,或

者货品是否有库存,只要问父亲,都会有答案。家人们从不会抱怨因为询

问价格而耽误时间。逐渐地,他们都成为我们家的朋友。父亲是第一个允

许用信用购物的店主。他只要记录下价格,朋友们就可将货品取走,以后

再付钱。这个小小的商店渐渐地成为左邻右舍的活动中心。每一天,都有

无数的朋友进出于小店。他们有来拜访的,下棋的,聚会的。他们在这里

讨论政治,讲述旅行故事,家庭活动。一切的一切,都会在这个小店中讨

论。在这里,没有一刻是冷清的。今天在坐的很多朋友就是当年小店的光

顾客。



  1984年,父亲母亲终于退休了。他们离开了火红的小店和房地产生意

,移居 Sacramento和本已在这里的儿女们一起,又开始了新的生活。父亲

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他欣然地接受了学习新语言-英语的挑

战。他走到哪儿都带着字典和单词卡。他最爱读的专栏是“Dear Abby”,

从中,他了解了美国生活的点滴。父母很快就适应了祥和的美国生活。对

美国的了解使父亲成为美国多党制的崇拜者。他敬重美国人的友善和同情

心。1990年,我的父亲母亲骄傲地成为美国公民。



  1989年,当坦克碾过天安门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的身躯时,我们全家

震惊了。从此,父亲和妹妹们踏上了一条不归路──申讨89年屠杀天安门

爱国学生的中国政府。父亲加入了许多由中国学者和人权主义者组成的组

织,遣责中共暴政。他积极参加民主论坛,发表文章,招集人们参与活动

,促进中国民主的运动。他最大的梦想是将来有一天,中国也能象美国一

样,成为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父亲在参与推动中国民主化的活动中有幸

结交了许许多多的良师益友。他非常感谢你们今天在这里为他送行。



  1998年,进入垂暮之年的父亲再一次投入另一场捍卫人权的活动中。

眼见中共对法轮功信徒的迫害与折磨,父亲再次遣责暴政,捍卫宗教自由

。他将非常荣幸你们在这里和他道别。



  这就是父亲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永远的乐观主义者

。父亲的一生历经磨难。他完全可以轻易地放弃,把一切归罪于命运,可

是他没有。他总是微笑地去迎接所有的挑战。他从不认为也不记得自己行

动不便。他从一开始就已经下决心要克服一切困难。他总是对弱者充满无

限的同情心,并为他们的权利而奋斗。上帝没有给他完好的双腿,却赐予

他准确地辨别对与错,分辨善与恶的能力。他广交天下朋友。他热爱他的

家庭。你们当中有不少人会认同他惊人的语言天份。无论他去任何国家的

餐馆,他都能用该国的语言和大家问候和致谢。这也使他能结交那么多的

朋友,不论国籍,不分老幼,他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你最好的朋友。然

而,你们只知道他是好朋友,你们可知道他是多么好的丈夫吗?一直到他

倒下那天起,他每天早上都会站在母亲的照片前面祈祷。每次他出门回来

,他都会告诉母亲自己出去做什么了。天天如此,从母亲去世的那天起,

已经有9年了。在5个孩子心目中,他是个出色的父亲,在6个孙儿女的眼里

,他是伟大的祖父,是所有祖父的榜样。父亲的这一生是多彩多姿的。我

们从他身上学到的是坚强,执着与同情心。他鼓励我们要积极的面对人生

。父亲喜欢参于慈善活动,而且淡泊名利。他的人生旅程在此结束,他的

生命触动了在坐的每一颗心。我们不要为他的离去而伤感,我们应该珍惜

有幸结识了他。安息吧,我的父亲,我的知己。



(这是作者Anna在父亲葬礼上的致词)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69577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