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theorein)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它作为完满真理和不可动摇的核心,已经以诗的形式由巴门尼德阐明在他的《真理之路》里了。他指出,这种认知方式之所以能成就完满,保持其不可动摇,由于它是思维。而思维只能是概念思维,而概念本身却同样是思维的产物。所以可以在这里说:思维和被思维的是同一回事情。这一思想在古希腊哲学里被概括为一个公式: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togar auto noein estin te kai einai,由于theorein的名词形theoria在现代语里习称为理论,所以思辨在现代意义上也就是理论思维。它是一种主体和对象处于同一中的认知方式。由于两者同一互不陌生,故能成就其完满;由于两者同一互不排斥,故保证其不可动摇,无三心二意。须应说明的是,对同一这个词尚应作更深层的理解。古希腊语里to auto的本意是自身,自身的东西固然是同一的,但更深于同一,更广于同一。在理论思维、概念认知里,概念就是思维自身,主体和对象浑然一体不相排斥,形成了真理之路。理解思辨就须把握toauto这一核心,它不仅是关系,更显示着中性,意味着实在。
to auto是思辨哲学的拱石,漫步学派的伦理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构筑起来的,它把思辨贯穿于实践和行为,使之成为关于属人事务的哲学(hee peri taanthropeia philosophia),可简称为“人事哲学”。它与形而上学、物理学三足鼎立,可以毫不犹疑地称之为吕克昂讲坛上的第三哲学。它的第一个范畴、最高的范畴就是最高善。善是一切活动的目的,万物都是向善的。但目的不同种类不同,而且等差悬殊。那一目的之目的,一切活动所同趋的目的,就是最高善(to aristion)。这一目的为一切它物所选择,自身却不为着任何它物。如若为了它物,它就是有所为、有所依而非最高的善了。如若它确乎存在,有所选择,那就只能是就自身而存在,为自身而选择。所以,自身(to auto)这一理念,不但是思辨哲学的拱石,同时也是思辨哲学的标记。它不但开拓了西方的思辨哲学和理论思维传统,同时也孕育了整个基督文化。人们经常引用一句费尔巴哈的名言,思辨哲学的秘密是神学。但反过来说,基督教神学的秘密是思辨哲学,也许更合乎事实,顺乎情理些。最高的东西是普遍的东西,普遍的东西当然是唯一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它独立自主,不依它物,就是自身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