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马克思主义批判——什么是国家 |
 |
徐水良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2 文章: 546
经验值: 3156
|
|
|
作者:徐水良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关于国家问题
对国家问题,我已经在过去的文章中,多次谈过。等以後有机会再详细论
述。在这里,再作点非常简单的解释。
目前民运中的不少朋友,谈到国家时,总是在马列的国家概念中打转,前
一段谈到爱国主义时就是这样。以为爱国就是爱统治阶级的国家。其实,
马列的国家概念,是错误的。爱国主要就是爱祖国,或者爱地域意义上的
国家,其次是爱民族意义上的国家。除马列主义者及少数受马列主义影响
很深的,浅薄的民运人士以外,很少有人把爱国说成是爱治权意义上的国
家,更少有人说成是爱统治阶级的国家。
一般说来,汉语中的国家概念,是从古代“国”的概念演变而来的,象祖
国这个概念一样,是以地域为主的一个概念。有时它也带点治权的含义,
例如把国家和老百姓对立起来时,就是讲治权意义上的国家。有时也带点
民族意义。因此汉语“国家”翻译成英语时,有三种意义、三个单词:country,
state, nation。而当印欧语言中的三个单词都翻译成国家时,有时就会
产生一些问题,例如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书名在俄语中很得当,但汉
语就难免有点别扭。而一些民运朋友受马列书籍影响,往往只在治权意义
上讲国家,并且用的是马列的意义。这就颇不妥当。
其实,即使是治权意义上的国家,马列的观点也是错误的。马列把国家说
成是阶级组织,说成是阶级的国家,把法,法律,说成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这是不对的。国家,恰恰不是阶级组织,相反,恰恰是具有排他性的全社
会的组织,全社会的唯一代表,法和法律,则表现为全社会的意志或全社
会唯一代表的意志。在社会中占优势的社会势力,当然往往在国家中也占
优势。越是民主的国家,越是代表全社会,越是专制国家,就越是倾向于
某些社会势力,包括阶级,阶层,集团,家族,个人。但是,再专制的社
会,皇帝的绝对专制,朕即国家,国家依然是全社会的代表,皇帝仍然不
可能完全排除被统治的臣民。中共是党即国家,但仍然要说成是劳动人民
的国家。
以全社会代表的面目出现,这就是治权意义上的国家的特点。
至于法和法律,也是同样,它们往往是全社会各种意志较量和综合的结果。
我们的一些朋友,尤其是主张马列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朋友们,习惯于
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往往造成一些可笑的错误。我曾经一
再指出,阶级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异化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马
克思错误地把经济异化,包括阶级异化,当作人类社会的本质,并以此为
立足点,建立起一个完全错误的,颠倒人类社会真实情况的颠倒的理论体
系,结果,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作者:徐水良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