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吾尔开希:从中国人的洋名字谈起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吾尔开希:从中国人的洋名字谈起   
lczt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吾尔开希:从中国人的洋名字谈起 (1065 reads)      时间: 2001-12-09 周日, 上午8:0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从中国人的洋名字谈起



                ·吾尔开希·



  我知道这篇文章准得得罪不少人,可不说出来我可能会憋死。



  以前,我对中国人起洋名儿有股说不出来的腻味,刚出国的时候,甚至下决心自己说

什么也不起洋名儿,似乎唯有这样才能保住中国人的人格国格,这样才能对得起至圣先师

孔子及列祖列宗,这样才能对得起四大发明,这样才能对得起八国联军烧掉的圆明园,这

样才能对得起论斤流汗的中国女排……想着想着,似乎就会热血沸腾,甚而会有点莫名其

妙地义愤填膺了。



  反感中国人“丧失堂堂中华泱泱大国风采”地起洋名儿,当然也就不喜欢那些已经起

了洋名儿的中国人,任由思绪发展,把他们和抗战期间的“汉奸”联系起来也说不一定。



  好几件事改变了我的想法。



  第一是我刚逃出不久,在巴黎,我们一批流亡人士受法国政府邀请观礼法国大革命二

百周年庆典活动。从给我们安排的座位、负责安排此次活动与我们联系的法国外交部官员

的级别、这位官员告诉我们中国政府未受邀的情况以及在进入巴黎市中心的协和广场观礼

台时受到法国军警的敬礼,我感受到一种殊荣,继之而来的是作为一个被尊敬的中国人的

骄傲。进场坐下不久,庆典就开始了。以骄傲得几乎偏执而著称的法国人在他们最为骄傲

的协和广场举行他们最为骄傲的法国大革命的二百周年庆典,其盛况可想而知。而令我这

个刚刚亡命异国的中国学生震撼的不是庆典的隆重热闹华丽,而是法国人居然安排由中国

学生(驻法留学生)所组成的簇拥着一面巨大的中国鼓的自行车方队作为整个庆典的第一

支方队!当沉默的、写著“自由、平等、博爱”的中国式红鼓随低泣的自行车铃声缓缓进

入协和广场时,人们站起来,密特朗总统、布什总统以及众多国家的元首、使节、法国民

众一起肃立向中国学生致意,向在“六四”屠杀中被杀害的中国学生致意,向法国革命的

精神致意。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那天晚上,全场起立只有两次,为中国学生是一次,另一次是为“马塞曲”而起立。

令我感动的是,通过法国外交部官员的解释,我得知,唱“马塞曲”的这部分占全部庆典

三分之一的单元就叫作“天安门广场”!演唱“马塞曲”的也不是骄傲的法国人,而是一

位来自美国的黑人女歌唱家!



  这是何等的胸襟!



  我进场时所怀有的强烈民族自豪感被另一种情感所取代:一个伟大民族完全平等地对

另一个伟大民族的尊敬。这种情感是对方以同样的情感赢得的。



  也许就是从那时吧,我开始检讨自己的民族观,慢慢发现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不是自

卑就是自大。要么瞧不起自己,要么瞧不起人家。如果中国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自己最骄

傲的庆典把法国人放在第一支队伍会有什么结果呢?大概组织筹划者会被骂成“汉奸”“

卖国贼”,至少是“崇洋媚外”吧。



  无论在法国在美国,我都碰到不少起着洋名儿的热爱中国的华侨、留学生。这些我曾

怀有些许敌意的“Nancy Lee”,“David Ma”们都成了我的好朋友,

赢得不仅是中国人也是所住国朋友们的尊敬。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保留着祖宗的姓的“

汉奸”们比固执地拒绝起洋名儿的某些中国人赢得了更多的尊敬,就和我们会更尊敬(至

少是喜欢)那些起了中文名字的洋人是同样的道理。



  我实在没有理由继续这种中国人起洋名儿是大逆不道的荒谬理论。即然我更喜欢李洁

明而不是詹姆斯·李里,可心底里一种怪怪的感觉还是让我回避这个问题,直到后来又有

几件令我深思的事情发生。



  一件是在纽约。我得到一个殊荣会见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南非黑人主教图图。那天,

大主教居然穿了一身中山装!他笑着告诉我这是他在中国时一位中国的教士送给他的,今

天他为了和我见面而特意穿上。感动之余,我又想,有哪位中国的德高望重人士愿意穿上

其它国家的民族服装去见客人呢?我在八九年底访问日本时,一位日本政坛高层人士打的

领带上居然有中国国旗!他解释是访问中国时中方送的礼,今天接见中国客人,为表示友

好而特意佩带的!目瞪口呆之余我想起我也有一条领带上有日本国旗和富士山,是日本青

年世界和平之船在法国与我见面时送的礼品,为什么没想到打上那条来见日本客人呢?



  我想起在北京与外国友人同去国际俱乐部被守门的中国人因我也是中国人而被挡在门

外之事,我曾痛恨这种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事!我想起我的一对美国教授夫妇朋友从中国回

来之后跟我说:“中国很美,但我们不会再去了,因为我们受不了你们的官员对我们比对

中国老百姓好那么多,我们会觉得对不起中国人。”我想起,在纽约见到一个美国商人刚

从中国回来,眉飞色舞地对我说:“Shanghai is great,girls

 are easy there!”我恨不能揍他一顿!我想起,北师大一个女生与一

个北朝鲜的小伙子相爱,想嫁到平壤,被别人,包括她父母看作疯了,“不划算”,“鲜

花插到牛粪上”,那个挺棒的朝鲜小伙子甚至遭到恐吓,可另一女生与一个法国留学生同

样真诚相爱则被骂成“崇洋媚外”“丧失国格”。



  我糊涂了,那些不属于“崇洋媚外”的人到底是看不起外国还是看不起自己?我不肯

起个洋名儿是不是也属于这一类人?



  我开始认真地考虑要不要给自己也起个洋名儿。当然,起洋名儿不是要把中文名字忘

掉。毕竟我们的父母叫起“铁蛋儿”、“大宝”、“二妞儿”要比“阿诺史瓦辛纳格”要

来得容易的多。起个洋名儿不仅让洋人叫起你的名字容易,好记,更主要的是表示对你所

在的这个国家的一种尊重。我渐渐明白了这种至今存在于中国人头脑中对于洋名儿的不屑

,实际上是一种最不能表现出自尊的深深的自卑。



  时间一晃,我完成了在民阵的工作成为了在美国的一个中国留学生,为生计必须打工

,这不成问题,我在国内从上初中就自己打工挣钱,吃苦咱不怕。去加油站打工,第一天

见习,老板问我名字。“Wu'er Kaixi”我用汉语拼音拼法拼出我的名字。可

是很多美国人很坚持地叫我“开克希”,或者教了好多次之后勉强叫出了“开施”或“开

斯”。“取个英文名字!”老板发话了,“你没时间教你的顾客怎么发音!”



  第二天上班,老板拿了一件旧制服扔给我,新的需再等几个礼拜,于是我穿上制服,

胸前赫然写着“Kevin”,这件衣服以前的主人的名字。



  “Kevin!”我的同事向我挤眉弄眼,于是我就有了自己第一个英文名字。



摘自《新闻自由导报》总134期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012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