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从教育说到偏见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从教育说到偏见
哈歪刃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从教育说到偏见
(421 reads)
时间:
2003-1-11 周六, 上午2:01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个台湾朋友曾经对我说,看一个华人写的论述(不包括叙事性)文字,不出两行,
就能从语气或用语中立即大致地判断出作者是否来自大陆。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
但其实我也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了。你看吧,有些中国人的文章中少不了什么“解放
前(后)”、“新”中国、“人民”、“辩证”、“同志”、内因外因、质变量变等,
还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以及无数在“革命”环境熏陶下
的独特语气。
一个人使用的语言或术语虽说还不至于完全局限其思维,但至少也反映了他的思维
框架。这样的人虽然在追求具体的个人利益时一点也不会含糊不清甚至过犹不及,
但谈论起“大”局时总是一副政治家的风范:眼里尽是“国家利益”,而社群的具
体个人以及他们的命运是没有多少空间的。
比如,不管是否经过允许,动不动就拥有代表中国政府或全体中国人发言的豪迈。
讨论起中国的情形时他们的眼光似乎总是盯在大城市,而占绝大多数乡村人的状况
在他们看来是不存在的。一涉及台湾新疆西藏等问题,张口而出的理由除了说什么
“自古以来”就如何如何,再也道不出个所以然了。当然他是不会操心自哪个“古”,
以及即使“古”时如此是否就必然意味着将来就依旧,反正在她看来,只要“自古
以来”就可以如同太阳明天还要升起一样铁板钉钉了。
一些人文社会学科的人或者具有类似情结的人写出的论述文字,通篇除了一些自吹
自擂,抒发空泛的感情之外,没有实质的内容。那样的文字,除了认同类似自大心
理的人,别人难以卒读。在他们眼里,先不管自己的思路是否清晰,起码写出的文
字是不需要逻辑与引述论证的,只有高呼的口号与自说自话的结论。有时候甚至让
你觉得,那些话语似乎出自他的肺腑,分不清他是真的相信自己所说的话还是被教
化而成的结果。
这也难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里几乎所有的学校课本(包括语文、历史、生物学、数
学、物理、化学等)里的例子都要尽力与所谓的“政治”挂上钩,比如四则运算的题
目先加段毛的话语或联系“阶级斗争”。如果这些姑且算中国二十世纪历史中的非
常时期,就是现在你也可以看到不少的残余。在中国的人文社会学科教材以及媒体
文字里,充斥着多少政府需要灌输给学生和民众的垃圾,又有多少论述与结论不是
按照某个模式套出来的?你还能指望中国的教育官员和绝大多数教师会明白,教育
最重要的不是塞给学生堆积如山的结论,而是启发学生学会思考与判断,从而自己
得出结论?
如此教育的恶果就是,绝大多数人的眼界只有当初在学校里获得的框架,比如张嘴
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那一套,再也跳不出马列毛那块地盘,即使很多反共的人在只
会在如来佛的手掌上跳舞(不妨参看本论坛上一些人的言论与行为方式)。这样的井
底之蛙看到的世界就只有中国地盘以及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并且,越是这样,说话
就越是底气十足,自以为是。
比如,中国政府花费巨资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很难说没有中国人自己顺口成章的
中华“五千年”文化说法上的“政治正确”因素,就是在有关美洲印第安人起源的
纯学术研究,也要置现代生物学知识和考古证据于不顾,引北京猿人为祖先,拼命
煽动民族情感(布服,专访王大有:中国人发现美洲诸问题(
上
、
下
)。
再随手摘上一段如下比比皆是的文字:“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作为具有五千
年文明史的一代后人,我知道自远古至史前,我们这个星球上出现了几个自成体系
的人类文明,巴比伦、埃及、罗马和中国。其范围之大、人口之多、成就之丰、延
绵之久远者,没有那个能与中华文明相比。”(相炳,“忠魂为何守辽东”后语,
《枫华园》第三八零期,2003年1月10日)。
为什么就那么豪气冲天?自己高喊“没有那个能与中华文明相比”,是不是自说自
话就成了真理?“中华文化”不是号称具有“谦逊”的美德吗,怎么在这种时候就
毫不掩饰“种族主义”的面目啦?类似的言论在希特勒的嘴里是一种情形,在中国
人说来就是自然而然?
本来,谁的知识和智力都不可能到达一个真正理想的境界,问题是,人还是诚实为
好,知道自己的局限和说话的范围。本来,一个文明能够生存延续有很多因素,也
包括地理特点。一个文明假如长期孤绝于外界,没有多少机会获得与外部世界的竞
争、融合或渗透,很可能就自我延续下去,单纯与别的文明攀比寿命又有什么意义
呢?因为地理特点而自豪?
再说,其他文明就真的灭亡啦?文明的定义是什么,是固定僵死的东西?是人“种”
基因上的遗传,还是世代生存土地的固定?你的食物、用具(扣子、服装样式、皮鞋、
手表等)、有多少是真正纯粹100%“中华文明”下的产物?你作为汉人的遗传基因又
能够保证是100%的中华纯“种”?如果说养狗,有追求纯“种”的嗜好,那么人
“种”和文化不“纯”,又怎么样呢?
难道亚述、巴比伦、埃及、古希腊、罗马、中南美洲文明中的合理因素没有传递下
来?难道别的文化没有通过丝绸和海上之路融入中国土地之上(比如小麦、高粱、辣
椒、红薯、土豆等)?而火柴、圆珠笔、导弹、爱滋病毒、汽车、摄影、电影、计算
机、民主体制、人权观念等属于杂“种”文化产物,不是也没有被中国人所鄙视,
正在或将要被大多数中国人毫无顾忌并快乐地使用着吗?难道人“种”越纯越好,
文化越孤立自足越值得提倡,否则就是“数典忘祖 ”?
作为一个具体的个人,生存在什么环境,使用什么语言,采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儒
家、道家、禅、佛、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法轮功、严新气功等等
),难道不是个人的事情,非要贴出“中华文明”或“中国特色”的标签才让那块土
地上的人具有生活的信心?心胸与气魄就那么狭窄或微小?在美国和欧洲的华人后
代,假如不再使用汉语,不再生活在严格意义下“中华文明”的土地上,不采取
“中华文明”泾渭分明独一无二的人生态度,更不生活在中国的土壤上,会怎么呢,
世界就翻天不成体统啦?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中国教育在学生心目中的信用度越来越低。
--
bottlee
- (116 Byte) 2003-1-15 周三, 上午11:55
(108 reads)
說得好。人豈可以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老是按獨栽政治口徑說話。不羞嗎﹖
--
海外逸士
- (0 Byte) 2003-1-13 周一, 下午11:59
(10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63966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