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西安事变前周恩来在哪里?一答朱学渊先生 (改错重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西安事变前周恩来在哪里?一答朱学渊先生 (改错重贴)   
秋实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西安事变前周恩来在哪里?一答朱学渊先生 (改错重贴) (1041 reads)      时间: 2001-12-04 周二, 上午3:2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在中国现代史上,西安事变最为扑溯迷离,各方评价也最为两极化。事件的真

相,不仅当事人一直秘而不宣,而且海峡两岸还作了不少充满党派偏见的宣传。

直到今天,中文网上对此一事件和有关当事人的评价,仍然充斥着情绪化的议

论,而对历史事实的曲解,也比比皆是。有感于此,我写《一掷乾坤为哪般?

---也谈张学良的扣蒋动机》一文,主旨在介绍若干新公布的第一手档案资料,

澄清某些网上流行的史实曲解,自然也触及到对张学良和事变本身的评价。



朱学渊先生的大作《蒋介石对不起张学良》,对拙文提出了不少批评。这些批

评有史实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在对张学良其人其事的评价方面。只是朱先生文

中似仍有误解史实之处。在我看来,没有对历史真相的全面了解和澄清,我们

对人对事的评价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想先集中回应朱先生

关于事实方面的批评,以正本清源,消除误解,同时借此机会,进一步介绍若

干鲜为人知的重要史实,然后依据这些史实,谈谈对张学良等人的评价,或可

不致流于空泛。



朱学渊先生认为,早在西安事变前,周恩来就已经数度去南京、上海与陈立夫

谈判,也见过蒋介石,而且双方已达成了合作协议。他举出张国焘与陈立夫二

人的回忆为证: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日,张国焘率四方面军总部抵达保安;十日后即

发生西安事变,近午时分消息传来,中共要员聚集在毛泽东的窑洞中商

量对策,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一书中,描绘了收到张学良的电报后的

场面: 这个突如其来的电报,使我们都大为激动。有的人说:“蒋介

石也有今日!”有的人说:“张学良确实干得不错!”平素持温和和又

不多发议论的朱德竟抢先表示:“现在还有甚么别的话好说,先将那些

家伙杀了再说。”这时已经回到保安几天的周恩来较为冷静,他表示:

“这件事不能由我们作主,主要是看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态度。” 这正

说明周恩来此前有一段时间不在陕北。这也就和陈立夫的说法: 在西

安事变前几天,我奉命准周恩来经西安去延安覆命,由张冲同志陪其到

西安,顺便同往见张学良,藉以告张我人谈判经过大要,……故在西安

事变前,周与张冲之所以均在西安者,其原因在此。 有合拍之处。而

周恩来经过西安的时候,蒋委员长正在对东北军和西北军将领开“训话

会”,周恩来自然不便打扰,迳自回了陕北去汇报。】



简言之,朱先生引张国焘回忆,以印证陈立夫关于周恩来在西安事变前曾飞到

南方与他谈判,直到事变前几天才经西安回到保安的说法。



我读此段,不免大感困惑。朱先生引述张国焘《我的回忆》中这段文字时,不

知有没有查一下前一章的内容?那一章写得明明白白:在西安事变之前大半个

月的时间里,周恩来确是“不在陕北”,不过呢不是去了南方与陈立夫谈判,

而是去了甘肃与张国焘会合,直到11月底或12月初才分手。计算时间,周恩来

绝无可能在与张国焘分别后,赶去南方与陈谈判,然后还能赶在12月12日发生

西安事变之前几天回到保安。



关于他与周恩来的会面,张国焘说,当时他率领红二、四方面军到达陕甘边区,

在打拉池一带作战失利,退往同心城。



“毛泽东等知道我们从打拉池退到同心城之后,来电告诉我们敌军胡宗

南部主力正由南向豫旺县前进,企图抄袭同心城的后路,主张我军撤离

同心城,向山城堡、洪德城、河连湾集结,以便在豫旺以东地区消灭进

犯的敌军。他们并派周恩来驰至洪德城迎接我们,并与我们共商作战,

我们复电表示赞成这样办,并即率全军向洪德城移动。”



“在河连湾这个集镇的大路口上,我和朱德与保安派来的‘迎接大使’

周恩来握手言欢。”



按《周恩来年谱》,周恩来是在出席完11月13日的政治局会议之后,于11月15

日离开保安,18日到达甘肃洪德河连湾(今环县河连湾)陕甘宁省委所在地,不

久与张国焘等人会面。当时红军正遭到国军围剿,情况紧急。



在这一带与红军作战的,左翼是中央军胡宗南部,右翼则是东北军王以哲部。

胡宗南勇于进取,步步进逼,于11月18日占领同心城,红军退却。胡宗南于是

下令其两个主力师追击。然而王以哲却奉张学良之命,一面设法迟滞胡部进军,

一面不断将胡宗南各部的进军路线和行军时间通报红军,还令其军械处长给红

军送去步枪数千支和子弹70万发。等到红军根据王以哲提供的情报,以主力部

队在山城堡设伏,王以哲便关闭电台,中断与胡部联络。此时胡宗南的78师却

自以为有右翼王以哲部配合掩护,大胆前进,结果撞进伏击圈。激战中78师声

撕力竭呼叫王以哲求救,但王的电台始终“故障”不通,致使其79师一个旅被

红军歼灭。



此战首开红军到陕北后全歼中央军一个整旅的记录,张学良闻讯后特地向中共

发电祝贺。胡宗南遭此败绩,十分吃惊,锐气大挫。他不知道正是王以哲背后

捣鬼出卖,还特意致电王以哲,告诉王以后跟在红军后面要小心行事,不要急

进。于是国军进展趋缓,牵延日久,给养渐生困难,红军面临的进攻压力大减,

稳定战局已然在望。



关于周恩来在这一带战斗中的作用,张国焘说:



“这次战争的胜利,周恩来的贡献最多,他熟悉当地情况,实施坚壁

清野的工作。他一面调度人力兽力来运输粮食,供应我军前线,有时

要从几百里路的远方运粮食来,另一方面他组织游击队赤卫军,到接

近敌人地区去活动,将所有的粮食运出,并拉空那里的人力兽力,使

敌人困于给养。敌人主要就是为了这一点,不能不向豫旺退却,俾能

接近公路线,获取补给。”



“当前战事告一段落后,我和朱德周恩来即举行会议,检讨局势。由

于我的提议,我和朱德率红军学校学生驰往保安,与毛泽东等会商今

后工作,前线军队(包括我们率领的第四军及第三十一军)暂交彭德怀

指挥,从此,总司令部便不直接指挥部队了。周恩来则须先赴各县,

料理这次战争所未了的事务,然后再返保安。”



张国焘回忆他与朱德到达保安的时间是12月2日。周恩来则因“先赴各县,料

理这次战争所未了的事务”,比他晚几天到达。这就是朱学渊先生前述引文中,

张国焘特意提及周恩来“这时已经回到保安几天”的缘由所在。朱先生似未察

此事前后关系,以为这就证明周恩来有一段时间不在陕甘边区,谬矣。



《周恩来年谱》的记载与张国焘回忆稍有不同,称周与张国焘和朱德于11月30

日同时抵达保安。然而,无论是根据《周恩来年谱》还是张国焘回忆的记载,

周恩来与张国焘分手,都应当在11月30日以后。这时候周已绝对没有时间可以

飞到南方去谈判,然后还能及时赶回。当时保安不通飞机,到西安最快办法,

是从保安先到延安,再乘飞机到西安,路上需要三天左右。再从西安经洛阳中

转到南京或上海,又要一天多。来回路程就要八九天,再加上谈判时间,起码

也得十几天功夫,如此则绝不可能在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之前的几天回到保

安。



由此可见,陈立夫之言,完全不能成立。



其实,早在1994年陈立夫回忆录《成败之鉴》刚一出版不久,台湾、大陆以及

海外的众多历史学家,如吴相湘、苏[土登]基、杨天石等等,就撰文从多个不

同角度指出陈说之误。对这些批评,陈立夫先生很不服气,曾撰文反驳,自称

“虽年已九十六,记忆力并不衰退”。然而历史学家却指出他自己回忆录中就

有诸多记忆错乱之处。比如西安事变时他自己的行踪,他在《成败之鉴》说,

当时张冲在西安,而他正在南京,事变第二天他就立即找潘汉年致电共产国际,

请斯大林干预,助蒋介石脱险。然而他后来辩论周蒋会面时间的《被人误解,

事件差别一年》一文却说,蒋介石被囚之时,他与张冲正出国在外。毕竟岁月

不饶人,陈先生连自己的行踪都不大记得清楚了,如何能保证他关于谈判时间

的记忆准确无误?



从现有档案资料看,陈立夫先生几乎从一开始与中共接触,就不停地邀请周恩

来出来与蒋介石直接会谈,一而再,再而三,期待之殷,溢于言表。中共方面,

确曾决定让周恩来出来,然而却因种种因素,直到西安事变前仍迟迟未能成行。

很可能,当时陈立夫先生对周蒋会面盼望至深,也对周恩来曾回电答应出来印

象至深,以致几十年后写回忆录时,错把愿望当现实,误将承诺当实际,竟至

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把1937年的事都算到1936年去了。



朱学渊先生说:“周恩来本人于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在重庆大公报上发表的《悼

张淮南(冲)先生》一文中说的:淮南先生伴我一登莫干,两至匡庐。更是他

抗战前三次见蒋的字据。” 这里说的三次见蒋,其实都在西安事变之后,乃

1937年事,一次是3月24日张陪周赴杭州登莫干山,另两次分别在6月4日和7月

14日,周与张同赴庐山。这些不仅有中共资料作证,亦且有台湾和莫斯科档案

资料作证,恐不能以“中国正史历来有篡改文字的坏习惯”为由,轻率否定。



至于周恩来为何没能在西安事变前与蒋介石会谈,说来话长,我将在《二答朱

学渊先生》中详加说明。



2001年12月3日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616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