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王希哲答网上所有关心文革问题的朋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王希哲答网上所有关心文革问题的朋友   
所跟贴 正义的“两种文革论”,恰恰来自王希哲的理论。王希哲入狱后,人们把它当作郑义的。请看王希哲1980年的 -- Anonymous - (444 Byte) 2002-12-14 周六, 上午7:07 (161 reads)
CHELIS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郑义确有一个不好,当他提到人家的研究成果时,不提人家的名字(特别是这个人还在狱中),使人家以为是他的 (140 reads)      时间: 2002-12-14 周六, 上午7:2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郑义确有一个不好,当他提到人家的研究成果时,不提人家的名字(特别是这个人还在狱中),使人家以为是他的成果。









后记



晋君同志:



  我终于还了一笔债。这笔债已经欠了一年了。当去年底收到您

给我的那封著名的信(题为《谈毛泽东后期可贵思想》)后,我就打

算写这篇东西了,但一直拖到现在。



  不,应该说我还的这笔债已经欠了不止一年了。一九六九年,

当文革的高潮已经过去,社会又归于平静的时候,我常常痛心地

回忆起那些在我身边一个一个倒下去了的伙伴们。我们究竟为谁

而战,为谁而死呢?那时我便想,一定要把文革的来龙去脉搞清

楚,把它写出来,否则就对不起死去了的同学,这是我们的责任,

死去了的不能白死,现在这笔债终于算还了。



  一九六七年湖南“省无联”杨曦光们的《中国向何处去》以

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我们的使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杨

曦光们是中国“思考的一代”的理论先驱。但我不满意他们对当

时中国社会政治形势所作的估计。这个估计把周恩来视为保守派

官僚的总代表,把毛泽东、林彪视为激进的革命者。这个估计还

影响了后来武汉的“北、决、杨”,

但我不满意,我认为,它不能解释我已越来越感觉到的事实,人

们对“激进的革命者”林彪、中央文革的憎恨是远远高于对“走

资派”的憎恨的。相反,每当他们在谈到“走资派”们过去的政

策时,总是那么津津有味。因此,当在讨论中我向朋友们提起这

个事实,并以赵紫阳为例谈到农民对他的欢迎时,这便成了我的

罪状遭到了残酷的批斗。这场批斗至今还在我身上留下了痛苦的

伤痕。



  当然,我的罪状还有“反对毛泽东思想”,那是当时任何一

个倒霉的人都不会没有的。但其实,我对毛泽东是忠诚的。我总

是愿意从最好的可能去理解他。一九七三年,由我执笔写了《关

于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那时,我对毛泽东的认识便相当于

你和其他一些青年民主派现在对毛泽东的认识。



  但是,当运动的过程越来越使毛泽东暴露出了他本来的面目,

当我接触的越来越多的材料证明我对毛泽东原来的认识并不正确

的时候,我便决心重新清算我过去的认识了。



  这篇文章对毛泽东的评价以及对其他一些历史的和现实的人

物的评价,在今天的官方和民间的理论家中间还是不多的,我准

备着迎接大的非难,甚至是再一次的厄运。(果然,十四年牢狱-王

希哲今注)我想过,是不是写得吞吞吐吐一些好呢?那样也许少一

些风险,但它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战斗的风

格。恩格斯说:“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

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躲躲闪闪了。



  只是还有两个问题,文章中不好安排,放在这里再说一下。



  我对党内改革派的评价是不是过高?一些青年朋友认为,邓

小平与毛泽东、“四人帮”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他们都不过是中

国官僚制度的正式代表,因此,指望他们能够领导一场彻底的改

革,不过是一种改良主义的幻想。



  看来,我确是带着这样一种改良主义的。我的改良主义是从

这样的分析出发的:中国共产党毕竟不是一个一般的小资产阶级

革命党或农民革命党,她是一个以彻底革命的意识形态——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我们今天已经看到,意识形态和传统对

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治团体有着多么巨大的决定作用。

是的,’存在决定意识”。但是,存在,决不仅仅是现实的经济

条件的存在,它是一切社会存在包括意识形态的历史传统的存在

的总和。这样,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就在这样一种矛盾状况中运动:

一方面,她是一个有着长期的革命传统的党,这个革命传统是以

实现人民民主为宗旨的;她是一个至今仍然以彻底的革命意识形

态——马克思主义为法定意识形态的党,另一方面,在集权的国

家所有制经济体制中,这个党的干部几乎无例外地处于官僚的地

位。中国共产党这一存在方式的内部矛盾就不断地转化为这样一

种外部冲突:党内一部分人坚持党的革命传统和意识形态,不断

要求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经济体制和官僚制度,而另一部分人则力

图抛弃革命传统和意识形态以适应他们现

实的官僚地位(例如,毛泽东把巴黎公社原则视为没有实际意义

的东西,就是如此)。



  但是,这种集权的国家所有制经济体制,并不是由现代生产

力所生产出来的自然结果,它只是一种行政强制的结果。因此,

它是一种没有效率的,不合理的经济体制,在国际资本越来越不

可遏止的冲击下,它一定要瓦解。这就为党内改革派提供了一个

更强大的内在改革冲动,因为这种体制不但从党的革命传统和革

命意识形态方面看是不合理的,甚至从经济效果方面看也是不合

理的了。

而且,中国的党内改革派还有一个极大的优点,就是二十多年来

,特别是文革十年来他们一直处于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对基层民

众的疾苦有着更痛切的感受,对官僚制度的弊病有着更深刻的了

解。因此,他们比一般共产党国家的改革派们有着更坚

定的决心,也比一般共产党国家的改革派们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群

众支持。因此,在中国,在党内改革派的领导下实行一场比较彻

底的改革,应该是可能的。



  再说,除了共产党之外,在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有组织的政

治力量能够领导一场改革呢?事实上,在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

里,没有任何一次改革不是由共产党内的改革派发动的。这是一

个规律。也许人们会说,这是一党专政的缘故,如果允许别的政

党存在的话,它们也会大显身手的。这确是一种假设。但一个不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能够领导完成一场符合以多数人民利

益的改革吗?如果苏辛尼津有党,如果萨哈罗夫有党,如果魏京

生有党他们能够领导这样的改革,我是不相信的。ㄍ跸U苷馐窃谙?共产党讨好,以求生存.但一样没有好下场-王希哲今注)



  什么是彻底的改革?彻底的改革并不是看它能够把理想实现

到什么程度,而是看它能够把那些已经提出了解放的要求,并且

已经具备了解放的客观条件的社会关系解放到什么程度。布尔什

维克革命的历史已证明,无论是这个革命当初的目标是多么激烈,

但它毕竟不能逃脱这历史的铁律。搞得不好,那些经过了布尔什

维克革命的国家比那些改良的国家还要更糟糕。柏林墙不是西德

社会民主党人筑的,而是东德墓膊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6897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