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崩溃的社会主义阵营唤醒了打盹的中国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崩溃的社会主义阵营唤醒了打盹的中国
张三一言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2675
经验值: 56583
标题:
崩溃的社会主义阵营唤醒了打盹的中国
(227 reads)
时间:
2002-12-13 周五, 下午12:17
作者:
张三一言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崩溃的社会主义阵营唤醒了打盹的中国
张三按:
经济上,大概谁也无法否认民主阵营的美欧打败了专制社会主义的苏联了。怎么回事,专制不灵了?或者仅仅这一例不灵?网上经济学家,政治学者,快来指点迷津。
像和合马悲鸣那样说假话,捏造歪曲事实,不是辩论高手。会选真话,能说半话,才显辩论高招;随便是也。
张三一言
----------------------------------------------------------
作者: 随便 崛起的中国唤醒了打盹的印度 [ZT] 12/11/2002 22:24 [Click:23]
转者按:经济上,大概谁也无法否认专制的中国打败了民主的印度了。怎么回事,民主
不灵了?或者仅仅这一例不灵?网上经济学家,政治学者,快来指点迷津。 -- 随便
=======================================
崛起的中国唤醒了打盹的印度
【万维读者网】参考消息翻译报导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网站12月3日文章:中国唤醒了印度(记者 威廉•佩塞克)。
文章说,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喜欢把亚洲形容为大型喷气式客机,东南亚10国是底座,印度是一个机翼,中国及其它东亚国家组成另一个机翼。吴作栋的这一比喻遇到的麻烦是亚洲的机翼之一印度是否可靠。虽然按照全球标准来看,印度这边的引擎还没有熄火,但是,它已被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甩在了后面。这无疑是对这个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调敲响的警钟,而对投资者来说,这可能是个好消息。
如果印度有时为在亚洲经济中的地位感到烦恼,那就是上月在柬埔寨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上。那是印度首次应邀参加东盟首脑会议,瓦杰帕伊总理发现自己在充当中国官员的副手,中国人抢尽了风头。这一场景提醒人们,中国在经济上已经遥遥领先。20年前,中国和印度是不相上下的竞争对手,双方都在为如何使其迅速膨胀的人口摆脱贫困而苦苦挣扎。如今,中国的迅速崛起更突出了印度的经济落后。
过去只是喜马拉雅山把中印两国分开,现在,将它们分开的是纷纷避开印度而直接拥入中国的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北京接受资本的速度比新德里快得多,而且中国经济发展极快。现在,中国的人均收入(近900美元)是印度的两倍。中国的崛起既是印度的危机,也是印度的机会。说它是危机是因为印度10亿人急需外资和在全球化年代创造财富的贸易流量;说它是机会是因为中国可能会使印度不再感到沾沾自喜。
瓦杰帕伊上月在东盟首脑会议上的表现使人们看到了印度面临的机会。他出席此次首脑会议是为了使印度赢得免税进入东盟国家5亿消费者市场的途径。但是,印度实际上是在追赶中国,中国已经开始了在该地区获得零关税的进程。
印度将东南亚市场输给中国的威胁迫在眉睫。当印度1991年开始取消其苏联式的对贸易和投资的控制时,中国早在13年前就这样做了。去年当中国和东盟决定在10年内创造一个拥有17亿人口的免税市场时,印度又一次受到打击。印度迫切地想赶上中国,但这并非易事。
任何一个到过中国的人都会对中国修建的现代化公路网、新机场和高效率的港口赞不绝口。这些工程使中国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
印度也在尝试做同样的事情,例如,它到2007年将耗资112亿美元修建13145公里的新公路。但是,想赶上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投资者仍在抱怨印度陈旧的机场。这些抱怨解释了印度吸引不到投资而中国能够吸引到比美国更多的投资的原因。
中国的崛起几乎没给印度留下多少选择的余地。中国所提供的大量廉价而有技术的劳动力以及低土地成本是对新德里突然敲响的警钟,并促使它赶快采取行动。我们希望投资者不会发现印度又在打盹。
海纳百川 (http://www.hjclub.com)
--------------------------------------------------------------------------------
其实俺一直觉的中国与印度比最大的优势是中国有香港,台湾这些华人先进地区。 -雪浪横江- [246 bytes] -12/11/2002 23:05 [Click:20]
至少表面上看是有道理的,证明则需要数字 -随便- [58 bytes] -12/11/2002 23:26 [Click:9]
外经贸部的数据更全,但只有资料的link,点进去说档找不到。只好找这么个来凑合,应该能看出个大概。 -雪浪横江- [198 bytes] -12/12/2002 00:05 [Click:6]
这是2000年投资的数字,港台占10多亿,40%强,有一定说服力 -随便- [66 bytes] -12/12/2002 00:13 [Click:5]
加帖
如果你还没注册笔名,请注册
作者:
张三一言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6415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