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谨防重蹈旧中国农村破产的覆辙——从工商、金融资本对农村的过量剥夺谈起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谨防重蹈旧中国农村破产的覆辙——从工商、金融资本对农村的过量剥夺谈起   
藏獒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谨防重蹈旧中国农村破产的覆辙——从工商、金融资本对农村的过量剥夺谈起 (519 reads)      时间: 2001-12-02 周日, 上午7:40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温铁军 冯开文



《战略与管理》杂志1999年第1期



  引言:



  本文 [1] 与已经发表的“农村土地问题的世纪反思” ( 见本刊 1998 年第 4 期——编者 ) 为上下篇。



  上篇说明:解放前我国农村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矛盾制约下,逐渐出现了土地占有权逐渐分散、而使用权相对集中的趋势。由于高地租率的压力,土地使用权实际上只能向生产能力强的自耕农(亦即中农和富农)集中。因此,早在解放前土地产权即已经是“两权分离”了,这其实也是使资源配置相对合理从而稳定农业生产的重要的制度因素。小农的基本行为取向是尽可能多地租种土地,以“劳动替代资本”投入来增加剩余,从而稳定农业生产;但同时又会使人口随之不断增加,落入发展经济学指出的“增长陷阱” [2] 。我们认识到,土地占有上的不平等不是农村贫困、小农破产的主要原因。



  本篇的分析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旧中国发生农民革命的直接原因是农民贫困和农业破产,但从本质上看,最主要的原因是工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农村的过量剥夺。国家以工业化为目标必然会从农业提取剩余,然而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剩余太少且高度分散,与工业化目标相冲突。在工商业发展的拉动下 , 农业商品率不断提高,为商业和金融资本进入农村经济打开了大门。而在这两种能够与地主经济结合的大资本过量榨取小农剩余的作用下,农村经济必然衰败。因此,真正造成农民贫困和农业破产的主要因素,其实是商业资本的“剪刀差”和金融资本的高利贷。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大幅度调整、商品率不断提高,农村高利贷多有发生,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国内流通的问题也愈益复杂,这些都曾在本世纪初叶发生过。因此,研究中国发展问题的人们有必要以史为鉴。无论今人采取什么途径追求现代化,都应记取工商业和金融资本剥夺农民导致农村衰败的历史教训。



  一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9966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