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前诈骗犯的私人通信被媒体公布,谁该受谴责? |
 |
古迷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近几天,英国媒体根据私人通信“有罪推定”,指责与前诈骗犯通信者对自己的私人关系说谎,并批评政府发言人帮其圆谎,因此应该受谴责。该通信者为此两次发表书面声明,虽然继续否认说谎,并重申其隐私权,但不得不承认私人通信中的部分事实,对 “引起政府发言人和媒体之间的误解”道歉,并表示个人承担全部责任。舆论大哗,纷纷加入谴责。
前诈骗犯及其通信者的隐私权没人在意,连他自己也只是澄清他把部分电子邮件转发给私人朋友传阅,证明自己与重要人物来往不是吹牛而已。两个通信者及其支持者除了撇清以外,谁也没有提出要追究媒体擅自公布私人通信而“侵犯隐私权”的问题。
那个道歉的通信者就是目前英国政坛丑闻的主角、其隐私一再成为媒体热点的首相夫人切丽·布莱尔。
这个“丑闻”的确是起于首相夫人的私事,即她不久前托人在大儿子刚上大学的城市买了两套住房,一套给大儿子住,另一套留待二儿子将来上大学用,共花了52万5千英镑,买卖完全合法,费用也是自己支付。但英国《每日邮报》却挖出了问题:1。首相夫人的买价低于市价,两套房杀价达7万英镑之多,很有利用首相身份谋利之嫌;2。帮首相夫人杀价的当事人是著名的前商业诈骗犯佛斯特,此人不久前成为首相夫人好友的男朋友。媒体怀疑佛斯特利用帮首相夫人做事动机不良,指责首相夫人唯利是图到了居然请前诈骗犯帮忙的地步。由于首相家事也涉及首相本人声誉,自上月底此事被披露后,政府发言人从月初起连续向媒体否认佛斯特对布莱尔夫妇提供过任何财务咨询,坚称买房谈判是由布莱尔夫人及其律师进行的。由于政府发言人坚决态度,且首相夫人与《每日邮报》有昔日恩怨也众所周知,所以英国多数大媒体都没有跟进加入此“丑闻”炒作。
哪知,《每日邮报》昨天却发表了首相夫人与佛斯特之间的私人电子邮件通信,明确显示出佛斯特帮首相夫人杀价的过程,虽然没有具体细节,但至少这个前诈骗犯的信中词句有些上述嫌疑。由于“有罪推定”从来就是西方媒体对待公众人物的原则,据此电子邮件中的嫌疑“上纲上线”就让首相夫人和前诈骗犯不得不认倒霉了。于是,就发生了本贴开始的情节,尤其那些相信了政府发言人的亲工党媒体和大众更感到受骗,出现了英国历史上少有的各媒体一致批评的局面。不少媒体指出,无论事态如何发展,近年来最得人望的切丽·布莱尔的政治潜力恐已不复存在,其法官职业的发展前途也可能因此夭折,至少她目前正在争取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是没指望了。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