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从白洋淀、海河到淮河、田纳西》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从白洋淀、海河到淮河、田纳西》   
所跟贴 《从白洋淀、海河到淮河、田纳西》 -- 郑义 - (6920 Byte) 2002-11-21 周四, 下午9:59 (1083 reads)
搬运工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76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郑义先生,这里有一篇文章是质疑您的文章的,我转过来您看看 (349 reads)      时间: 2002-11-23 周六, 上午8:13

作者:搬运工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作者是文学城的nuance78,目前在北美某名校学习环境保护(可能是,我不确定他的专业但名校是肯定的)由于他刚刚同我有过一场争论,所以语气比较冲,希望您不要介意。











回老搬,关于水库



------------------------------

,在汇入白洋淀的各条大河上,建起了百余座大小水库。华北平原上,大部分河流变成了季节河(另一种说法是,整个华北地区已不存在一条常流河),入淀的河道基本断流。这下好了,人类终于战胜了大自然。时隔不久,被战胜了的大自然开始报复,“根治”了的海河出现了缺水和无水的危机。华北平原开始从湿润、半湿润地区向干旱、半干旱地区演变。河北省衡水、保定、沧州等地区的年降雨量已从600毫米下降到400毫米。水灾消失了,旱灾逐年加重,荒漠化的趋势正在严重地威胁着整个华北平原。反过来,白洋淀等湖淀河塘的干涸,又极大地降低了华北平原的水面蒸发量,缺乏足够的水气去补充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锋面雨、地形雨和对流雨大大减少。想不到,水库这种“水利”工程居然成了湖泊河流的杀手。

------------------------------



俺不明白这和兴建水利工程有什么关系。整个人类都是二战以后遭受报复,难道其他国家没有吗?明显的后此错误(时间再后,就是它引起的?)。我要是举个数字因为二战后中国不相信宗教了,不拜龙王庙了,所以龙王惩罚,老兄你也信吗?



------------------------------

1988年秋,一场罕见的暴雨横扫华北平原,上游水库开闸放水,洪水沿着干涸的河道流进已干淀五年之久的白洋淀。这颗“华北名珠”又开始光彩闪烁。在湖底新开垦的土地和新建的公路房屋被大水淹没了,人们又逃回了旧日的家园。但是,此时的白洋淀已无寸板片桨,人们只好卖掉了电视机和猪崽,重新造船。——至此,这场悲喜剧尚未收场——船有了,但人们很快发现:自来清澈见底的白洋淀已经被严重污染。发黑发臭的污水,从保定,从周围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工厂源源不断流来。在水乡风光再现三年之后,白洋淀开始大量死鱼,“华北明珠”再次遭到毁灭性打击……——这已经是另一个故事了。

------------------------------



1988和厄尔尼诺和拉你那现象有关。“在湖底开垦”底土地被淹和兴建水利工程的错误有关吗?而且既然以前河道干涸,那水库还不开闸放水?竟然是满的,到了洪水来了竟然要开闸?这位大哥懂不懂水库干啥使得?如果洪期水库需要开闸泄洪,那说明水库容量不够,建少了,而不是相反。



至于污染那更加是另外的故事。



------------------------------

平原地区以蓄为主,重蓄轻排,对自然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地表积水过多是涝灾,地下积水过多生渍灾,地下水位过高则成了碱灾,三灾并生,使大量耕地退化

------------------------------



这倒是,这个问题是兴建水利工程没有想到的。外国也同样没有想到。这些问题是70、80年代才认识到的。



------------------------------

其二是:同海河流域一样,淮河流域、黄淮平原甚至更大的范围,主要的问题不是水多,而是水资源匮乏(其严重之程度,已不是增加水库数量所能解决的了);过于密集的水库,不断造成淮河断流,致使全流域生态恶化。

------------------------------



那这和水库有什么关系?没有水库就不水资源匮乏?没有水库淮河就不断流?



------------------------------

从七十末年代开始,淮河摇身一变,又成了一条举世闻名的“毒河”。水污染问题,我们将专章详细讨论,现在要谈的是水库变“毒库”。在近万座水库闸坝的控制下,河流的自然水文性质被改变,水体稀释自净能力急剧下降。

------------------------------



早说过了,这个问题连模型都有,不新鲜。而且自净能力靠流动维持,没有流量什么河也不行,和水库没有关系。



------------------------------

从中共建政时30来座发展到8.5万座,已有滥建之嫌了。水库多得可以把一条大河碎尸万段,洪旱污染一齐来,还不算滥建吗?

------------------------------



这就叫栽赃。洪旱和水库有什么关系?没有水库就没有洪旱?没有水库洪更厉害。旱也更可怕。



------------------------------

世界上最著名的水库群在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淮河流域可与之相比。田纳西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是淮河流域面积的将近40%,只建了37个大中小型水库。

------------------------------



最著名,呵呵,俺咋没听说呢?美国水库的容量它怎么不提呢?和淮河如何比较?俺很想听一听。



------------------------------

按降雨量计算,田纳西河流域年均降雨1 320毫米,而淮河流域不足700毫米

------------------------------



这个数字还有点说服力。不过田纳西的数据待查。我认为不准。再有,就是植被与水库的关系。中国的问题在于乱砍滥伐,记得以前学的“一亩林具有××蓄洪量,是天然水库……”这就是影子工程法。田纳西的森林覆盖率是多少?淮河呢?





作者:搬运工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搬运工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338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