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外“妇女地位”讨论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外“妇女地位”讨论   
所跟贴 中外“妇女地位”讨论 -- Anonymous - (372 Byte) 2001-11-29 周四, 下午9:20 (1051 reads)
兼听则明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丹阳:走红西方的“中国文化”析 (321 reads)      时间: 2001-11-29 周四, 下午9:2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学友交流】

             走红西方的“中国文化”析

              ——《友人书简》之十



                 ·丹阳·

文琪:



  刚发出给你的回信,又有一些想法,如骨鲠在喉,就这样匆匆地写下来,图个一吐为

快,也想一并听听你的见解。



  记得以前你说过,我这个人是相当唯心主义的,凡事常常一厢情愿,相信名流文人表

白过的“良知”,艺术弄潮儿宣称过的“追求”,太少地注意在这人世间,“利”这个字

在社会生活包括文化生活中千变万化的魔力。其结果,往往不是发现自己上了当,就是虽

然身心受损,却只是困惑万分也苦闷万分地“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感觉如此不适甚至痛

楚;所谓“别人把你卖了也不知道”,就是这样的状态。



  活了三十来年,跑了五、六个国家,已经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强权世界上有多少次不知

道自己的被卖、被损、被伤害;但到底也渐渐地悟出了中国是属于“第三世界”,女子是

属于“二等公民”,第三世界加上二等公民,这历史划给我的身份先就将被侮辱与被损害

的可能归入我的生活范畴;不加倍地警觉,努力地自卫,坚韧地自强,是很可能遭到各类

见血与不见血的摧残,肉体的或精神的凌辱,却只能自吞下去,而无处去“申张正义”。

当这类摧残与凌辱来自原本是自己的“同胞”,而且是“同胞”中被某些中外宣传媒介尊

为“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标出了成功之路的风云人物,这份警觉、自卫与自强就更是加

倍地紧要了。大导演张艺谋先生近年来“国际性”的大走红,尤其是《大红灯笼高高挂》

这类电影在西方控制的国际影坛掀起的“中国文化兴趣热”,对于在白人种族主义的文化

压迫中辗转奋争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姓,就是这样一种精神上的蹂躏欺辱。而大诗人

顾城先生近年来在“国际诗坛”上的频频爆光,尤其是在其一妻一妾的“美丽诗剧”以妾

的逃亡与妻的被杀在大洋两岸揿起的“中国悲剧诗人热”,则分明是对所有中国女姓生命

与尊严的暴力践踏。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饮誉世界”的这一类“中国文化的代表者

”,也许并没有预见到自己的“国际声誉”,是带有很难洗刷的血腥气,当然更不会承认

他们喧嚣一时的艺术人生“大手笔”,则是带着深刻的殖民性与次殖民性的“鸨儿文化”



  鸨儿,是将人本身作为有钱有闲抑或有势的贵客肉欲满足的物质对象进行调弄与推销

并从中牟取暴利的人,与被调弄被推销的人们不同,鸨儿不仅极富商业头脑,而且具有千

变万化的经营手段,对于轻信者是愚弄,对于软弱者是胁迫,对于贪婪者是诱惑,对于抗

争者则是推毁;见了必须仰杖的主子便是天生的孙子,见了能够凌辱的对象则是当然的老

爷,只要能使自己的地盘扩大,人世间的一切都可以被阄割损害、被出卖蹂躏了的人们伸

出强横的手臂,索取报偿,索取感激。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过来的人们应当熟悉这

样一种人。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茶馆》中的小刘麻子便是这样的鸨儿,他开的“托拉斯

”,就是这样的鸨儿业。而当小刘麻子们在廿世纪末转世再生,变得更为精明也更为强横

,操弄起更为高级的“文化”沸沸扬扬地“走向了世界”,阄制出来的就是这类内涵又复

杂又简单的“鸨儿文化”。在当今西方强权当道的世界林里,这种文化“成功”的代价是

全体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姓个人与民族的生命真髓;这种文化的匠心所在是使西方自十

六世纪起代代相衍的旧式或者新式的殖民主义者、种族主义者,以及深具殖民心态与种族

偏见的人们正中下怀从而褒奖有加;这种文化的经营结果,则是鸨儿艺术家日益沉重的腰

包,日益看涨的行情,挟洋人以自重的“国际影响”,与从此发达的“事业”。



  这些话,我在心里压了整整两年多,也许听上去过于激烈,但实在也是由于对这种“

鸨儿文化”给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女姓所带来的损害与侮辱无法忘却;而压的

时间越久,说出来的时候就越难心平气和的缘故。



  我很难忘却《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北美白人主流社会中“一炮打响”之时,旧中国腐

烂的纳妾制度是如何被作为“中国文化”、“中国魅力”的代名词,兴奋了一大批充满“

世界一等公民”优越感的白种男性的“中国想象”;北美各种报刊纷纷登出广告、报道如

何充塞着对现代中国无知而肆意的贬损,对中国女性带有蹂躏气息的眼光与赏玩。纽约一

家大报的广告是这样写的:“一个中国男人,为数名性感的中国女人围绕;美丽的小老婆

与大老婆及二老婆不顾一切地争夺她们丈夫的宠爱,演出了一场极富诱惑力的悲剧。从这

部电影里,你不仅可以得到强烈的具有异国风味的感观享受,而且可以知道什么是中国文

化及其性制度。”配着广告的,是女主角裸露着肩膀,不知道是由于性冲动还是性苦闷引

起的昏昏然状的照片。一位美国学术界研究妇女问题的白人女学者,把这张广告剪下来寄

给了我,并附了一纸短笺:“丹,看看这张照片。这是我们的社会里男性至上与性别剥削

者日思夜想的女性。这位女性在说:‘来呀,请把我占有了吧!我多么需要你的占有呵,

因为这证明我是美貌的,是有存在价值的!’这种形象,合乎一切公开的和潜在的肉体的

和心理的强奸犯的胃口!”一位从泰国来的博士生,当时正在进修我开设的《现代化与廿

世纪妇女文学研究》课。看完了电影之后,跑到我的办公室,冲动地说:“东南亚次殖民

地的女性,一向是被西方……白人男性看作是发泄兽性的对象。他们在本国内部不敢公然

对白人妇女干的事,到了东南亚,到了第三世界国家,就能丝毫不受法律限制地去干了。

他们在玩弄了我们的妇女之后,得到的不仅是肉欲的满足感,而且还有西方种族优越的满

足感。‘白种女人可不象你们这样廉价,无论如何她们是受文明的一夫一妻制的保护’,

他们在扔下几张美钞的时候,心里这么说;然后又道貌岸然地回到他们的‘文明世界’,

理直气壮地做西方社会的“栋梁’,当世界文明的主宰去了。中国这些当代艺术家怎么对

这种心理需要如此心领神会?你们中国人喜欢这样的电影吗?你们是怎么看的?”



  我们是怎么看的?想到国内某些文化界、新闻界名流、新贵们向张大导演献上的阿谀

与赞美,我的心,沉重如铅。



  在国外生活了八、九年,我深知我的这位泰国学生与我那位美国同事所指所说的是什

么。是的,在世界首富、经济超强发达的美国,女姓的独立与尊严却在唯利是图的社会运

作中常常被踩入私欲与暴力构成的泥潭。记得还是刚到美国不久,有一次与一位搞雕塑的

美国女青年支参观一个画展,其中有一幅画,画的是一位白人女子,手里拿着一枝玫瑰,

然而被剥光了衣服,脖子里拴着一根绳子,象小狗脖子上的套圈。画中透出的那份强烈的

残忍,使我呆在那里,说不出话来。注意到我的神色,同行的朋友冷笑着解释道:“这就

是我们这里许多男子汉们如何对待我们的。他们向我们送上鲜花,把我们变成一种可怕的

、没有自尊的、只供消费与占有的垃圾。”那时,我只觉得她的话言之过分,太过偏激。

美国中产社会表面上的升平、富有与彬彬有礼,使这样的作品,这样的语言,在初来乍到

者的眼里耳里,显得失真而耸人听闻。



  然而,时日的流逝,使我渐渐地看到美国妇女所受的性别歧视与凌辱的深度,广度,

隐秘度,与精致度。在我教过的美国女学生中,不少于四分之一的人受过后父的污辱,母

亲男友的侵犯,雇主或顶头上司的骚扰,以及相识或不相识的男性的强暴。一位曾经与我

做过同屋的搞应用物理的女研究生,常常在半夜从实验室回来后独自饮泣;多次问她怎么

了,才慢慢告诉我,同实验室的男性——其中包括一位技工与一位教授——日复一日地用

专业术语对她说些极不堪入耳的话,“他们在骨子里把我当作街上的妓女”,她切齿痛恨

地说。然而痛恨过后,仍然只能忍受,而别无他法,因为她没足够的经济力量与社会自信

去与这些人进行法律较量。在众多的美国妇女带着孩子单身生活的“独立精神”背后,是

无数难以启齿的痛楚遭遇;而在我认识的职业妇女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升学、就业、与

发展的过程中,经历过形式各异、暗中或公开的性别歧视,排挤,乃至打击。



  从这种社会性的歧视与压迫中得到最大好处从而身居高位的,自然是那些在美国主流

社会中左右逢源的男性,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自然是白人。正是这些人最积极地鼓吹美

国社会的“个人平等”与“个人自由”;而当他们有机会向从第三世界来的妇女鼓吹这“

平等、自由”的时候,根深蒂固的自视优越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盛气凌人,也更加

无知与虚伪。我碰到过相当数量的这一类的美国“精英”男性,开口是“我知道中国跟这

里不同,中国人没有个性没有自由”,闭口是“中国文化对我们来说很难理解,中国女人

真是神秘而不可思议,你们为什么容忍你们的丈夫再娶其他的女人?”也正是这类在全世

界通行无阻的白种阔人,不仅在本国内对自己的妻子毫无忠信可言,而且最为经常地把第

三世界的“有色妇女”当成他们具有“异国情调”的廉价消费对象,正如他们在那些国家

与地区发现的廉价劳动力一样。美国有起码识字能力的人都知道泰国是西方男性旅行漫游

的“天堂”,是世界上第一“妓女国”,犹如整个第三世界的旅游业,对他们说来是色情

业的同义语。美国从菲律宾撤兵之前,每年借助菲律宾政府与妓院老板的通力合作,对驻

地周围所有的菲律宾妇女进行公开的“体检”,发现有梅毒、爱滋病与其他性病的,就立

即把她们“解递”出兵营所驻地区,以保护美国官兵的“健康”;虽然人人都知道,把这

些性病带给菲律宾妇女的,正是这些美国人。



  与这种种美国国内与世界范畴的现实相辅相成,西方世界的消费文化中,包括好莱坞

千变万化的商业电影里,全世界各种肤色的妇女,正如我那位女雕塑家朋友所言,往往是

被编弄成一种“没有自尊而只供占有”的物质垃圾。与白人妇女的遭遇不同的是,这些“

有色妇女”并不简单明了地直接从属白人男性,而是被她们同种同族的“有色男性”驯成

性奴隶,用种种“野蛮”并因此“极具异国情调”的手段百般蹂躏;那“野蛮”的程度与

“情调”的怪异是西方白种阔人在自己的文化本土上只有从想象中才能得到,也只有在他

们的想象中才存在的。这类女性形象因此具有一种双重的功能,她们在满足白种阔人意淫

的同时,还向他们提供了全体“有色人种”与“有色文化”野蛮、非人道、不文明白证据

,让这些“主流”看客过足了暗瘾的同时,更能堂皇地宣称自己的优等。这是一种在奸污

他人之后,还要斥对方是妓女的心态需求,是北美白人“主流社会”里藏得很深却无处不

在的心理习惯。对于践踏其他民族的主权,还要声称自己是“世界文明”领袖的西方强权

者们,这种心态需求与心理习惯,正是他们强权政策的社会文化基础。于是,在欧洲,在

北美的商业文化中,包括商业电影院与录相出租处,常见满足这类需求与心理的影视之作

;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则是这类作品中更为新异,更为刻意雕琢,也更为自觉

的一种。张导演以其“具有强烈异国情调”的大手笔,为西方白种阔人对中国有意识或者

下意识的文化奸污,对女性生命粗恶或者精致的娼妓化,提供了催欲剂,从而分得了一杯

羹。



  比起在泰国、菲律宾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寻欢作乐、消费品尝当地“人种与女生特

色”的西方白种阔人,《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制造者要精明而有心计得多,他摸透了这些

洋“大款”的“中国口味”,更看准了这“口味”所能带来的各类奖赏;比起那些殖民地

、次殖民地的政府与妓院老板,《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制造者则要风雅高深得多,他操弄

的是“美学化”了的“东方文化”;不是那一目了然的奴才政治,更非赤裸干脆的皮肉生

意;而比起美国社会中侵略性毕露的白种男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制造者要含蓄、圆

熟得多,虽然在电影里中国女性的生命内涵与中国文化的本质精神不过是大、小老婆之间

的争宠撕打,其中姿色出众的小老婆与风韵犹存的二姨太不是分明地得到了导演先生的同

情与叹息了吗?中国历来就有流氓加才子的传统艺术,有鸨儿加买办的洋场文化,谁能说

它们已经过了时,绝了种呢?



  当张艺谋导演携着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赴奥斯卡大奖颁布会,兴冲冲、眼巴巴地

盯着那份“最佳外国故事片奖”的时候,海外为数不多的中国人以冷漠与沉默表示了他们

的评判;影片竞争失败,无人感到任何意外。某些文人政客竭力炒起来的“大陆禁放、禁

送此片竞争奥斯卡”的“政治风波”,到底无济于事,本来,“鸨儿文化”再精致、再圆

熟,得到的也只能是有限度的赏钱,而非平起平坐的资格,因为这于热衷享用消受它的白

种阔人被前台巨大彩灯照亮的脸上,原也并非增色的东西。而当这种“文化”不仅是作为

感观与心理的消费品,并且变为活生生的人命案,始作俑的西方主子,就更不愿意让世人

看到自己与这类“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顾城血案”的前前后后,便是明证之一。



  当顾城把《大红灯笼高高挂》编造的故事演化成廿世纪末中国人生活中血淋淋的现实

时,西方各类报章杂志是顿时兴奋,争先恐后地解说、渲染男性“纳妾”与“杀妻”是东

方尤其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而没有任何明晰的报道去告诉公众,那位大不列颠的白人汉学

家(注),是如何想借顾城诗人之名设法获取资金而将顾城、谢烨俩人从北京诱到澳州,

在资金未能到手之后又是如何将他们抛在一边,甩手回了英国。当然更没有人揭示顾城编

造“与世隔绝的王国”,只是生计无着状态下的自欺欺人;那终至逃亡与终于被杀的两位

女性的生命,只是成为他维持自己“走向世界”的诗名与制作血色花边的材料;而自八十

年代起便从这“诗名”上讨回生活、谋升迁的大英国汉学家,以及他那依靠私欲与金钱维

系,毫无信义可言的世界,正是这血案的起因之一。当这样的起因在西方文字记载中被极

其有效地隐去之后,整个世界看到的,是一出“你们中国人”杀人与被杀的野蛮闹剧。西

方世界的优等国民宽容地、怜悯地、惋惜地叹息着,洗净了自己双手上的血腥。



  顾城到底只是个自恋至疯狂的自毁者,他没有“鸨儿文化”操弄者的深谙主顾兼主人

心性的精明与算计,虽然他有着同样强烈的占有攫取欲;顾城到底只是个一意孤行的犯罪

杀人者,他没有“鸨儿文化经营者借刀杀人、借势压人的老练与强横,虽然他有着同样深

刻的对弱者生命的蔑视与更为直露的残忍。如果说顾城直接毁灭的是两位中国女性的活路

与人格,《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制造者阄割、凌辱和出卖的则是全体中国人,尤其是中国

女性,在这白人与强权当道的世界上自尊自强、辗转抗争的人生。无论张大导演及其追随

者变幻出怎样的“说法”,攫取怎样的“成功”,其损不足而补有余的“大手笔”《大红

灯笼高高挂》,在一切真正的中国人心目中,都会有压不下、抹不掉的历史公论。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这也就是说,“时代英雄”的内核正说明时代本身特质。当仿

在西方世界大走红的中国文化鸨儿与“鸨儿文化”,也许正是最无情地揭示出这个世界和

它的宠儿们唯利是图与弱肉强食的根本。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求生存、求发展;文琪,我们

不得不做的,是告别轻信,告别软弱,告别幻想,告别畏惧,睁大了眼睛去正视这个世界

的真实面目,正视中国人的全体在这个“世界村”具备受歧视与阄割的历史处境,正视已

经发生、正在发生,并且将继续发生的血腥的现实,从这现实中踏出一条炎黄子孙自立于

民族之林的真正生路。                                                            想念你的朋友



                                丹 阳

                              一九九五年元旦清晨



注:这位英国汉学家John Minford,是西方汉学界的知名人物。一九八

七年,他想在新西兰建立一个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心,自己任中心主任,极需中国方面的

名流为他在西方筹资作押,顾城便是这筹码之一。但当资金未能到手之后,Minfor

d便将顾城抛在一边,自己离开了新西兰。身无分文、上天入地都无门的顾城、谢烨,自

此开始走向毁灭。

                       (转载《中流》1995年第5期)

(《中国与世界》960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7196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