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美国国会的改选与今后的外交路线而言,许多观察家均忽略美国国会的外交政策往往比四年一任的政府要更具指导性和稳定性。以1990年之后的巴尔干纷争为例,一般人的理解是:南斯拉夫政府迫害少数民族,由是导致内战与民族清洗,而美国为了维护人权便进行了人道干预…。实际情况却是,早在1990年11月5日,当南斯拉夫还没有任何一个争取更大自治权的加盟共和国考虑到分裂之时,美国国会便通过了"对外手段授权法"(Foreign Operation Appropriations Law 105-513)。其主要内容是:美国政府将在6个月内撤销对南斯拉夫的所有援助,断绝一切贸易关系和信贷;南斯拉夫的6个共和国必须分别举行选举,同时其程序与结果必须获得美国政府同意;只有在符合上述要求情况下,个别共和国才能重新取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勒令所有在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服务的美国公民执行上述规定(即撤除信贷)。
该法案通过后,同年11月27日的《纽约日报》(New York Times)便援引中央情报局的预测,即"该法案必然会引发血腥的内战"。果不其然,若干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国为了继续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一个月后便提出了独立要求并导致严重的内战和美国的"人道"干预。有鉴于此,无论是共和党执政的老布什政府,或其后接任的民主党克林顿政府,前后所执行的巴尔干政策均脱离不了国会安排的谱,而由此一例便可说明为何欧洲国家对美国国会的继续右倾感到忐忑不安。20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