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老狼、老明、老马、老罗通请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老狼、老明、老马、老罗通请
芦笛
老明那盖棺组织结论(或曰总理亲致之官方悼辞)昨天就看见了,也看见老狼问我是否同意当作序言收入,但前昨两天一直不太舒服,没精神开口。今早起来觉得精神好多了,赶快来写此文,免得他的大作没给编辑就收进去,嘿嘿。本已罢网,但有如给老狼老明写信,还不如在这儿公开讨论,何况我还不知道老明的邮址。谈正事之先,说点废话。
如果说老芦有七步之才,那有学问没文化的老闰土便有三步之才,这点我早就知道了。他写的既比我快,又比我好,只是这家伙比我偷懒,不愿动笔而已。我上次挖苦他的“西门大官人赞”,他不旋踵就贴出一篇雄文来驳斥我,广征博引,洋洋洒洒,显示了深厚功底,那应对之快,不由人不服。说到应声和人家的诗,他的速度大概是全网第一吧。不过饶他奸似鬼,喝了老芦洗脚水:我早就知道不刺激他两下,这小子就忙着去实行多夫多妻制的远大理想,根本就不会写得这么勤。
这办法其实马大师弟此刻也在用,不过这小子水平不够。我跟你说,老马,你别露怯了,我上次就跟你的帖说(只是那帖是在全版上的,主坛不显示),我那是现代戏曲,不是元曲。看来你既没看过元曲,又丝毫不懂戏曲。其实戏曲的唱词写法比元曲宽松多了,根本不用像后者那样得套曲牌。常见的格式除了经典的七言外,主要是“三、三、四”,如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之人”(<借东风>[?],诸葛亮唱)
“听对岸,响数枪,声震芦荡”(<沙家X >,郭建光唱)
“叫一声,五通神,大王在上”(此典故大概所有网友都知道出处,嘿嘿)
所以,你那特别“讲逻辑”的大作的立论基础根本就错了,此其一。其二,罗贯中和施耐庵都是元朝而非明朝之人。所以,你写元代说部,我写革命现代京戏,其中相隔明、清、民国三个朝代。所以,是你高我三个朝代。据说你是网上最乐意认错的人,所以请你赶快到文集里去,把文章题目改为“我高芦笛三个朝代”,声明你我所有的文章捆在一起,都比不上你那“诸葛堵孔死周瑜”,嘿。
还是说正经事吧。我说老明,你那文章的确写得很好。不过嘛,与其说那是文学批评,不如说是人品评论。当然,这“人的因素第一”也是咱们的传统了,还是很符合中国国情的,作为序言也很合适,因为中国读者最关心的不是作者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而是作者为人如何。
最了解我的人当然还是我自己,如果要让我写你那篇文章,我只需说几句话就够了:
芦笛是网络这个舞台上最本色的演员,从来没谁像他那样,把性格中的美好之处与丑恶之处淋漓酣畅地表演在五洲四洋的读者面前。无论是展现深沉的人文关怀,还是暴露自家那顽固的劣根性,他都同样地投入,同样地充满激情,同样地真诚。而这大概就是他最吸引人的地方。
芦笛是时代造就的一种“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奇特典型。上山下乡“再教育”运动造出了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深知民间疾苦、和工农大众同命运共呼吸的知识分子,文革造就了“解放”后第一代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作为其中一员,因为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特殊遭遇,芦笛便成了“奥勃摩洛夫+ 罗亭”式的矛盾怪物:他既善良又恶毒,既天真又世故,既聪明又愚蠢,既真诚又狡猾,既谦虚自卑又傲慢狂妄,既爱国又恨国,既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血肉相连,心心相应,息息感通,在作了“洋学者”后回国时还去和当年的铁哥们一块抽廉价烟、喝劣质烧酒、骂经过文学功夫提炼而无比精彩的下流脏话,为他们个人的不幸遭遇“象忧亦忧,象喜亦喜”,内心深处却对人民那不可救药的愚昧怀有一种贵族式的鄙视,对一切群众运动怀有入骨的轻蔑。他痛恨中共当局,却又在绝望之余无可奈何地把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他崇拜西方文明,希望中国迅速抛弃夜郎心态,实行彻底西化,却又对传统文明一往情深,而且特别鄙视那些到了外国或是入了外国籍后就鄙视前同胞的冒充贵族的暴发户下三滥。
这就是我的“夫子自道”,当然,这说的是芦笛这个人,不是他的作品。我真正希望的,还是读者把注意力放到我在文章中讲的道理上去。
我这里不揣冒昧,为老明编辑一下他的文章,作为跟帖贴在楼下。所谓编辑,其实只是改了几个错别字。是否妥当,当然是老明说了算。我没那本事用粗体字标明改动过的地方,只好在前面说明了一下改动之处,拜托仔细看一下,再据此弄出你的最后版本来,让老狼拿去作为序言。
我在此向老狼大声呼吁:请注意,一个简化字可以对应于多个繁体字,所以,在把国标码改为大五码后,就会造成大批错别字。我看<彼岸>杂志就有这个问题,而且非常严重。例如,“人云亦云”字改成繁体后,如果变成了“云彩”的“云”,那就是笑话。两年前我在<大家论坛>贴<新北勇南怯论>,用国标贴出,一位台胞用大五码看,看见“皇太后”的“后”字成了“前后”的“后”字,还以为老芦不识字,上帖置疑。所以,我这次整理书稿,花了大量时间一一校改由简体转为繁体后出现的别字。但我记得老狼说寄去的繁体本无法打开,让我又寄了一次简体本,所以我真不知此书是否是用简体本编辑的。如果是,则我当初校正的心血全白花了。这是我最担忧的事。文化界就是比不得科学界。如果发表的是科研论文,人家在排好清样后还要寄给作者校对完毕,这才正式出版。但文化界似乎没这规矩,叹叹!
总之,本人在此disclaim:以后书出来了,如果里面有简体转繁体造成的别字,如“干部”成了“乾部”,可别笑老芦不识字。
另外还要告诉老明,给老芦写序可是有稿酬的。不过你是大教授,绝对看不上这点小钱,而且,我想你也不愿暴露真身,所以,建议你还是把那点钱捐献给奸坛算了。你可别心疼。须知老芦此书的稿酬已经全部捐献给了奸坛。我在此号召大夥儿学习我的光辉榜样,慷慨输将,赞助大夥儿自己的论坛! (请14弟不要因为这里含有广告内容而将此帖删去,嘿嘿。)
最后跟罗雀门先生说,闹半天,你原来是<大家>跟过来的老网友啊,居然连老芦两年多前在那儿讲的“大田”废话都还记得。你可害苦我了。我离不开这里,完全就是因为你。昨天晚上人不舒服,心里很不自在,于是就上网来进你的文集放那些老歌。可让我倍感挫折的是,许多曲子听来断断续续,无声rebuffering 的时间远远超出有声的时间。一个两分钟的歌或曲,平均需要20至30分钟的播放时间,当然,放完第一次,重放时便无此问题。这问题在“红太阳的光辉把炉台照亮”最严重(顺便说一下,你可是把那曲名写错了)。这曲子是我当年最爱之一,开头那段颇有点巴赫“G 弦上的咏叹调”的味道。可放了几次,都因为等不得而中途放弃。
我想建议:
第一,以后贴歌时,凡是用real player的,你能否用连接的方式而不用现在那种在坛上贴real player的方式。这样以后如果我重放,便可以在上网后,不用进奸坛,直接使用real player上的记忆就能重放那些歌曲。你现在这种贴法,完全是逼着用户反复进入你的文集,反复点击那些帖子,每次想听都得这么干。这在你当然极大地增加了点击率,不过我实在觉得麻烦。我实在不想再进奸坛来了,可你却成了个勾魂铁锚,唉。
第二,如果能用window media player贴出,就是最理想的,因为可以存在自家电脑的硬盘里(如你惠赠的梁祝)。当然这大概也不由你控制。
第三,在标题上直接给曲名比写什么“金曲第一辑”之类更informative。 后者完全是“大鸣大放,挖坑下象”,我昨晚还以为那是器乐曲,进去一听大为懊丧,原来是流行曲,唉。当然,这可能是你增加点击率的一个商业花招,呵呵。
总之,多谢你的无私奉献。以上建议,当然只是一厢情愿。本来受你恩惠,我不该叫化子进门,得寸进尺,惭愧阿。另外,你能否找到以下曲子?
小提琴曲:
一、新春乐
二、新疆之春
三、山区公路通车了
四、渔舟唱晚(是提琴曲)
五、海滨音诗
六、红河情歌
七、千年的铁树开了花
八、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小提琴齐奏)
九、苗岭的早晨(可能是器乐曲?记不得了,没拉过,旋律倒是记得)
器乐
一、二泉印月(不是二胡曲,而是招待尼克松访华时中央乐团奏的改编作品)
二、春江花月夜( 在说道时和老锺叔争论,他说那是小调不是大调,我不服,所以想听听,证实一下,呵呵)
三、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特别是小战士抢走老伙头军的烟袋那段,记得那阵厂子里的工人弟兄们给配了词“还我老头的烟袋来,还我老头的烟袋来,不要开玩笑,不要开玩笑”(骚骚骚米骚米到到。。。)
四、芭蕾舞剧<白毛女>。记得厂子的弟兄们也给大春送白面配了词:“送白面送白面,送媳妇嘴里省下来的白面”(骚拉骚骚拉骚。。。)。中国人普遍不懂也不喜欢纯器乐,像芭蕾那种洋货,尽管加入了大量伴唱,还是不符合国情,必须由老百姓自己填词进去,并加以自己的解说。例如送白面那段,弟兄们就说,大春在那年头就知道哄媳妇光靠甜嘴不行,还得用白面收买才成,咱们得跟人家学学这手。
歌曲:
一、北京颂(?),70年代的老歌,全国流行,但记不住词了。
二、挑担茶叶上北京(湖南民歌风,歌颂70年代的政治倒爷)
三、电影<决裂>主题歌
四、“手握一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
五、军港之夜
六、航标兵之歌
七、一首很老很老(50年代?)的歌唱海军的歌,不知道歌名,只记得词:“银色的月光,照亮了无边的海洋,勇敢的水兵,焦急地等待祖国的呼唤。到那水天相连的地方,去打击敌人保卫海防。。。”
开出这么长的单子来,真有点像八国联军了,不好意西。我也知道这是为难你,如果没有,也没关系拉,一样拜谢!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请老狼用此修改稿:我看芦笛 (代序) -- 易明 - (4768 Byte) 2002-11-03 周日, 上午7:34 (218 reads)
- 老明, -- 然然 - (766 Byte) 2002-11-03 周日, 上午8:45 (230 reads)
- 然然,你比我强多了。 -- 烟然 - (86 Byte) 2002-11-03 周日, 上午9:39 (150 reads)
- 好久没来了,一来怎么就听见芦老师要罢网呀?留下来教教小弟如何?:) -- 湘山居士 - (0 Byte) 2002-11-03 周日, 上午7:13 (88 reads)
- "罢网"这两字就别再提起了吧?要来就来,想去就去。 -- 青牛 - (54 Byte) 2002-11-03 周日, 上午4:28 (144 reads)
- “春江花月夜”在这里,原来你也是个老土冒儿。哈哈 -- 锺 舟 - (300 Byte) 2002-11-03 周日, 上午3:15 (171 reads)
- 让我再休息两天,然后反击翻案妖风。 -- 锺 舟 - (0 Byte) 2002-11-03 周日, 上午3:06 (93 reads)
- 美人迟暮,将军白头 -- 马悲鸣 - (734 Byte) 2002-11-02 周六, 下午8:58 (391 reads)
- 请老芦把这篇文章编辑一下拿来当自序吧 -- 狼协 - (0 Byte) 2002-11-02 周六, 下午8:14 (98 reads)
- 好好好,慢慢找!但你居然不知俺是谁?真是的! -- 罗雀门 - (0 Byte) 2002-11-02 周六, 下午7:37 (113 reads)
- 我知道你是谁 -- Mew2 - (30 Byte) 2002-11-02 周六, 下午8:06 (190 reads)
- 老歌老哥来哼哼 -- 李有才 - (784 Byte) 2002-11-02 周六, 下午6:51 (215 reads)
- 决裂歌词 -- 狼协 - (272 Byte) 2002-11-02 周六, 下午8:09 (168 reads)
- 你有自知之明,所以这自序写得也不错 -- 易明 - (544 Byte) 2002-11-02 周六, 下午6:15 (234 reads)
- 老明大作的编辑稿 -- 芦笛 - (5512 Byte) 2002-11-02 周六, 下午5:43 (299 reads)
- 是特立独行 -- 随便 - (48 Byte) 2002-11-02 周六, 下午10:11 (164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