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青黄杂糅〕 西 方 左 派 的 政 治 朝 圣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青黄杂糅〕 西 方 左 派 的 政 治 朝 圣
皇甫茹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青黄杂糅〕 西 方 左 派 的 政 治 朝 圣
(681 reads)
时间:
2002-10-29 周二, 下午11:06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对西方左派,我觉得,说得最好的是法国战后的第一任总统克雷孟梭。他本人是右派,人家问他:为什么他的儿子是共产党员?他回答说:如果二十岁时不是共产主义者,你这人缺少良心(Heart);如果三十岁时还是共产主义者,你这人没有脑筋(Mind)。套用一位网友的话,二十岁时在台下叫叫,“是一股非常有益的制衡力量,有助于限制既得利益的过份膨胀和社会的两极分化”;三十岁时,有了点生活经验,开始处在比较负责的位置,仍是左派就“使他们容易做出不顾现实推行理想的蠢事”。
马萨诸塞大学(Amherst)教授Paul Hollander写过一本出西方左派知识份子洋相的书,《政治朝圣》:
POLITICAL PILGRIMS
Travels of Western Intellectuals to
the Soviet Union, China and Cuba, 1928-1978
by Paul Hollander
Oxford Univ. Press, 1981
在五十年的时间里,西方左派知识份子先是相信苏联是人类的希望;当斯大林的种种暴行被揭露后,他们又把古巴当作加勒比海的一盏共产主义明灯;但是卡斯特罗不过是苏联大国政治棋盘上的一枚卒子,所以他们又把目光投向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我看第七章里那些左派访问中国大陆的感想,有一个词他们经常用:purposeful。他们惊异地发现,即使是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也充满了“目的性”,总是说自己从事的工作就是世界革命的一部份,多打一斤粮、多炼一吨钢,就是为解放全世界劳苦人民作了贡献。这种无私的“目的性”——美国大左派乔姆斯基所批判过的制造出来的“共识”——深深地感动了西方的或有良心或没脑筋的傻客们(sucker)。
这就是很典型的二十岁的“浪漫”了。新鲜面包大学生,青头菜籽小公鸡,总觉得自己父母那种辛辛苦苦把他们拉扯大了的平常生活只是浪费生命,毫无“目的性”,是无法忍受的庸俗的“物质主义”。他们自己是要干一番改造世界的大事业的。
这本书去年出了修订本,副标题改为“西方知识份子对美好社会的寻求”。我没看过新版本,估计增加了些内容,比如西方左派对八十年代反美新锈尼加拉瓜左翼军政府的赞扬。如果有人要找西方“学院左派”的资料,可以查查这本书的新版,在索引里能找到西方最左最蠢的知识分子的大名和著作。
加拿大有位华裔女士,六十年代读大学时是坚定的左派。她和美国华裔数学家任之恭的女儿,是文化大革命时周恩来亲自同意招收的两名最早的外国留学生,同在北大中文系。后来她以自己的经历写了一本《神州怨》,被《时代》周刊评为1996年十佳图书之一:
RED CHINA BLUES
by Jan Wong
Doubleday Canada, 1996
她是执意去大陆改造自己的,对下乡劳动兴致很高。但她很奇怪地发现,她那些工农兵同学却没有什么热情。系里派来和她同住一室的女党员还抱怨说:上大学本来就是要跳出农门,爱敲土疙瘩还用来北京?
她的班里有两位文工团员,是向毛主席讲了她们要读书,御笔特批送进来的。当然她俩常常还要去中南海慰问,很多班级活动都不能参加。同学们开头很吃惊:咱们最多只有聆听伟大领袖言教的资格,她俩居然有深入体验红太阳身教的运道!后来么当然也见怪不怪了。书里有作者拍的两位宫妃游览长城的照片。长得还行,但也不觉得特别出色。
待的时间长了,看到自己的偶象原来也就是这样的人,而周围的同志们满嘴谎话,孜孜以求的只是要在奥威尔式的《动物庄园》里做那种“比别的动物更平等”的特殊动物。原来厚厚的涂了满脸的左派红妆,也就失去了青春的滋润,一块块干裂,坠地,粉碎。
对付这类左派傻客的最好办法,是送他们去理想的“天堂”锻炼锻炼。实地体会一下,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到底哪个更人道。
我在这里碰到坚信共产主义的洋左派,就介绍他们看看这种“过来人”写的书。他们读的时候比较能联系自己。如果他们去中国大陆,我总是强烈建议:在参观了名胜古迹之后,一定要去八宝山革命公墓朝圣。去读读那些墓碑,上面有死亡日期和死亡时的职位。量量他们的官位高低和坟墓大小的比例——一级官员有一级官员的墓葬规格,改为火葬后,甚至骨灰盒的大小也是不同的!毛泽东时代的遗迹,至少在八宝山还是好好地保存着。请和北美的墓园比较一下,再想一想莎士比亚在五百年前就已经说过的话:乞丐和国王在死后就平等了,需要的都只是三尺墓地。然后就该洋左派回答我了:如果领导层在死了之后仍然坚持等级森严的排场,我们怎么能指望这些人在活着的时候会真心建立一个众生平等的社会?
还是右派有眼光,基辛格一到北京,就发现大陆是个过时了几百年的封建社会。要说毛泽东时代有什么“平等”的话,那只是下层民众在贫穷面前的一律平等。所谓的“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实是从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一个很长很痛苦的必然阶段。
〔1999年6月21日〕
http://www.hjclub.com/TextBody/95772.asp?od=1
>〔青黄杂糅〕新华社记者的水平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60459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