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接受失败的decency──写给Novell先生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接受失败的decency──写给Novell先生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接受失败的decency──写给Novell先生 (441 reads)      时间: 2002-10-14 周一, 上午7:46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接受失败的decency



──写给Novell先生



芦笛



在一般人特别是国人心目中,拿破仑和希特勒很相似:两者都是战争狂人,都攻城掠地,创建了大帝国,把文明世界打得半残废,要靠几个强国的合力,才能把那魔鬼收回到胆瓶中去。这些类似其实只是皮相的。据斯大林在卫国战争演讲集中说,老拿代表先进历史潮流,而老希代表反动潮流。此话当然是共党宣传,不过它正如其他的共党宣传一样,含有三分真理。这“潮流”云云当然是胡扯,但似乎可以说,老拿打的都是政治上不如法国先进的国家,而老希打的除了俄国外,全是政治上比德国先进的国家。



这两人的才能和素质也不同。老拿正如他自己说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是一个正方形的两个等长的边。作为政治家,他的才能丝毫不逊于军事才能。当然,他在外交战场上最后输给了老狐狸梅特涅,不过如果后者不和他的外长塔列朗勾结,他本人不因虚荣心娶了奥地利公主的话,则胜败还在未定之天。而老希根本没有什么军事才能,除了个别例外(如力排众议采纳曼施泰因计划),胜仗都是元帅和将军们打的。他的政治才能除了玩弄阴谋诡计外,似乎乏善足陈,特别是他毫无全球战略眼光,在20世纪思路还局限在欧洲大陆上。



这两者最大的区别,我个人觉得,还是老拿有接受失败的decency,而老希根本就没有。用大白话来说,老拿是个赢也赢得起,输也输得起的好汉,而老希则是一个只能赢不能输的流氓。



光凭这个区别,我看就足以区分两者在历史上的不同地位。是英雄还是流氓,不由成败判定,而由他们是否有足够的decency 决定。众所周知,老拿在第一次由列强围攻不敌之时,乃毅然承认失败,自动退位,踏上流放的征途。后来他得知复辟的波旁王朝搞到天怒人怨后,乃逃回巴黎,再就帝位。然滑铁卢一战,他又再次承认失败,再度被流放直至病死。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老希在二战中,从来就没有正视现实接受失败的勇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他不许陷入重围的保留斯集团军在来得及时突围后撤,却令曼施泰因去增援,结果两军在相距30公里处被截断,导致保指挥的30万德军被全歼。这一重大失败成了二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进入反攻态势,德军开始王小二过年去了。犯了这么大的错误,老希居然还毫不醒悟,将这种输不起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越演越烈,命令德军不许后退一步,直到第三帝国彻底倾覆。在这种时候,他还不接受失败而向盟军投降,居然说出历史证明德意志民族既然不配作主子民族,就只该毁灭的昏话来,把全民族拖进了毁灭的深渊,想让所有的同胞跟着他一块死,去作他的殉葬品。



如果谁要以为人类有史以来,再也没有过像希特勒这样输不起的恶棍,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其实老希害死的同胞比起咱们那位输不起的伟大领袖来只能算小巫见大巫。1959年,大跃进宣告失败,各地饿死人的消息已经透入了中南海的高墙,伟大领袖已经知道这事干得不妥,不料彭德怀孟浪地一上书,温和地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让他觉得丢了脸,于是彭倒霉不说,原来的错误还非得坚持下去,全国“反右倾,鼓干劲,实现今年的更大跃进”,直到弄出几千万的饿殍来才不得不接受失败。即使如此,那也只是暂时的,待到全国喘过气来,他又立马把敢于在7千人大会上承认“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刘少奇打下去,为此发动了几乎毁灭了整个国家的文化大革命。如果他能有三分接受失败的decency,又何至于在历史上留下这么丑恶的形像?



接受失败,不仅是道义上的decency,也是功利上的高明策略。老拿在眼见打不过的情况下乖乖认输,法国人民也就不至于为了毫无希望的挣扎而陪他送命。这不仅对人民来说是件好事,也给老拿挣来了“神圣同盟”对他的宽大处理。相反,希特勒见坏还不收,一直闹到全国灰飞烟灭,不仅说明此人之凶狠,更说明他的愚蠢。西方规定指挥员在毫无希望时指挥员有权投降,我想就是出于人道和策略上的双重考虑。



不幸的是,专制国家的统治者一般都是流氓,而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人民,于是人民当然也就成了流氓,而流氓是从不讲什么decency的。在此民风熏陶之下,就连海内外学人也难免受影响。老芦上网来与人论战多次,除了个别例外,还从未见到过有谁在被驳得理屈词穷时主动认输的。相反,“打不赢也要打,争取最后住嘴”似乎成了普遍规律。



论战输赢还是小事,最让人齿冷的,是有些人在千方百计从政治上控制奸坛的企图被挫败以后,竟然恼羞成怒,跑到别的地方去造谣诬蔑诽谤奸坛。这种毫无decency的行为丝毫无伤于奸坛的形像。奸坛不但没被他们骂倒搞垮,反倒蒸蒸日上,无论是政治坛子还是文化坛子都初步有了海纳百川的恢宏气象,而那些捣乱者反把自己弄得身败名裂,从此为有正义感的观众不齿,甚至以“弃妇”的可笑形像成了天下人的笑骂对象。这个反面教训,值得每个网人记取。



我与Novell先生在台前幕后有过数面之缘。从私交来说不算坏。上次先生出来自己承认曾以楚无邪的化名蒙面攻击网友和同仁,我非常佩服先生的胆气,因此,有些话想跟先生说,听不听当然在先生。



我想说的第一件事是:要有接受失败的胸襟,不要因此形成一个驱之不去的奸坛情结,由此因怨生仇,纠缠不休,堕入“弃妇”们的魔鬼道。真要那样做了,只会身为天下笑,对先生其实没有任何好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天下自有无数坛子,以先生雄才,何处不可大显身手,却非要来此纠缠,为世人描出一个输不起的形像来?窃为先生不值。



想说的第二件事是:年轻人心雄万夫,我完全理解而且欣赏。不过,成名自有正道。老芦在网上挣得些许微名,靠的是写了点正经文章,而不是独挑“少林”(诸如前年圣诞期间去痛打《多维网》,何频出来说好话还不饶,一直打到人家答应了我的要求撤去专栏为止)之类的“壮举”。相反,那些恶战极大的损害了我的名声,让我失去了许多同情者。这个沉痛教训,想提供N先生参考。极而言之,就算你本事大,把本坛一举摧垮,那又便如何?难道江湖上从此就只会称颂先生何等神勇不成?只怕恰好相反,先生从此落下万古骂名,恐怕这辈子再不敢用NOVELL的名字写文章。



其实,本坛就有老芦非常佩服的年轻人,徐家阔少和出家恶少和先生年龄也相去不远。人家在江湖上闯下名声,靠的不是去纠缠谁谁,殴打谁谁,驳斥谁谁,而是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我想,以先生雄才,真要写起文章来,又岂会在此二竖子之下?老夫日夜拭目,专待先生在本坛贴出水平远胜徐出二少,达到你编辑过的那些西洋名作高度的大作来。是盼!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4465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