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郑义:“怪鱼事件”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郑义:“怪鱼事件”
转贴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郑义:“怪鱼事件”
(572 reads)
时间:
2002-10-02 周三, 下午6:31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郑义:“怪鱼事件”
最近,我客居的马里兰州出了件轰动全美的“怪鱼事件”。据说此事件暴露了美国人对中国的戒心与偏见,被戏称为“新一波‘中国威胁论’”,无论“左中右”,但凡是中国人,大多义愤填膺。事情是这样的:一位马里兰人钓到一条未曾闻见的怪鱼,细鳞玄色、蛇头尖齿、凶悍无比。有关机构迅即验明正身:此怪鱼原系中国北方一种食肉鱼,叫“鳢”,中国人俗称“黑鱼”,其生性凶猛,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可以“把一个池塘里的当地鱼类吃个精光”,“连自己的鱼仔都能一口吞了”,更为奇特的是,这种怪鱼能够直接呼吸空气,如果保持湿润,离水也可存活数天,甚至可以“用它们坚强的胸鳍一瘸一拐地进入新水域”。又说,黑鱼不是一两条,而是“成百上千”;发现此种怪鱼的水塘,又惊险万分地紧邻帕塔森特河,为防止怪鱼通过河流进入更广阔的水域,从而给美国带来一场“巨大的生态灾难”,马里兰州自然资源局要求每个钓到怪鱼的人皆不准放生,而应将其当场击毙。
消息传出,全美哗然,几乎所有著名媒体都发出大量报导。10日之内,《华盛顿邮报》发了6篇,当地的《巴尔的摩太阳报》发了8篇。来自各地的摄影小组、记者、生物学家、看客、垂钓者齐集那一方四英亩水塘。马里兰州自然资源部每天接获数十通媒体电话,称无论死活,只希望一睹芳容。现场热闹非凡,当地警方加强警戒巡逻。州议会迅速通过一系列相关法律;州政府则准备使用一切手段,誓将黑鱼一举杀灭。
很快,当局查出中国北方黑鱼落户马州的故事:两年前,马州克罗夫顿市一位华人致电纽约唐人街鱼市,订购两条活黑鱼,为其姊妹进补。鱼送来时,其姊妹已然病愈,且黑鱼体态不俗,算得上观赏鱼类,便养起来,偶而喂几条金鱼。黑鱼生长迅速,不久便需要每日喂12条金鱼,终于成为负担,只有找个水塘放生了事。虽此君造成恶劣后果,但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因无法可依。美国有十三个州立法规定不能饲育或拥有黑鱼,但马里兰与邻近的维吉尼亚、首都华盛顿府均不在此十三州之列。
灭绝行动迅速展开。人们想得到的种种措施,如使用鱼网、通电、爆炸物、其他食鱼生物,以及抽乾塘水等方法全被排除。最后采纳了专家组的方案:投毒。先用两种除草剂杀死塘内水草,使所有鱼类失氧。继而,再投入某种毒剂“异苦栋藤根脂酮”,株灭九族。邻近的两个水塘虽未发现黑鱼,亦采取同样措施,以期万无一失。
那边厢美国人急急如救灾救火,这边厢中国人怪话连天。来自中国南方的同胞们马上就认出这正是他们熟悉的“生鱼”,煲汤大补,美国东西两岸华埠皆有售。一旦“真相大白”,发言权便有了,中文的媒体、互联网上嘲讽之声四起。
有人觉得“啼笑皆非”、“少见多怪”、“小题大做”,是不懂中国文化习俗的美国人又一次“炒作新闻”。有人辩解,黑鱼并不凶猛,如何能把其他鱼类吃光?有人则进一步提出恳切见解:“美国的生物学家都是酒囊饭袋”!
有学问的华人则更有高论。《世界日报》上有化名“计安”者写道:“我们看到美国某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在大力制造和鼓吹了中国军力的‘中国威胁论’之后,现在又出现了‘中国鱼的威胁论’;这种歇斯底里式的近乎疯人的精神错乱举动,难道是‘911’灾难袭击重症后的‘后遗症’?但是我希望它不是,我希望这只是一则笑话,一则令人捧腹的笑话!”(《世界日报》金山论坛“笑谈中国鱼的威胁论”)就连某家民运电刊也忍不住卷入讥讽之潮,称“美国大小媒体大肆炒作此事,实在过份了,也就是因为这个鱼来自中国,美国对‘残酷’、‘凶狠’这些形容词和‘中国’联系在一起,有天然的兴趣。这是共产党把美国人吓出来的毛病。”
且容我讲几句公道话,“怪鱼事件”既不是一个笑话,也不是叫共产党吓出来的毛病,而是具备生态平衡知识之人的正常反应。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本地区的生态平衡,已是一项常识。有人嘲讽美国人把黑鱼说成是妖怪,“离开水还能活”,最省事的办法是查《辞海》,咱中国人自己编的,大抵没有“中国威胁论”:
“黑鱼”条目仅有二字:即“鳢”。再查“鳢”——“亦称‘乌鱼’、‘黑鱼’、‘乌鳢’。……长达50厘米以上……咽头上方具一宽大鳃上腔,能呼吸空气……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故为淡水养殖业的害鱼……“——何谓”能呼吸空气“?不就是短期离水也死不了吗?似英文媒体并无夸大。我早就知道黑鱼极为凶猛。在太行山插队务农时,曾参与修建的一中型水库,后发现有黑鱼,副县长叫苦不迭,说养的鱼这下全完蛋了!至于黑鱼吃自己所生幼鱼,中文媒体的解释是:黑鱼衰老后捕食困难,幼鱼自动游进老鱼口中供其充饥,因此黑鱼亦称“孝子鱼”。呜呼,这真是我们中国文字游戏之机巧变通!幼鱼诚然是“孝子鱼”,那老鱼又当如何称呼?虎毒不食子,称之为“地狱鱼”或“妖魔”或不为过矣!
据中文媒体报道:卖鱼超过20年的唐人街“格兰街鱼市场”店主刘先生说,根据他的经验,黑鱼不是最凶狠的一种,鲈鱼吃其他鱼类还要严重。现英文媒体把黑鱼说成“魔鬼”一样,他认为主要原因是黑鱼为大陆鱼类,洋人不识,因而产生误解和偏见。——拿鲈鱼与黑鱼作比,似乎有点儿说服力,但缺乏环境保护知识,完全文不对题。
黑鱼是否比美国鲈鱼更凶狠?洋人是否有偏见与误解?这些问题都不重要,关键的是,对美国来说,黑鱼是外来物种。物种之间相生相克,一个较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总是大致平衡的。然而,外来物种之进入,往往会对本地原有物种造成威胁,祸福难测。成功的例子自然不少,比如中国引进西红柿、马铃薯、红薯、玉米、辣椒等等,但惹来大祸的恐怕也不少,比如,为了解决饲料短缺问题,中国曾经引进了空心莲子草与水葫芦,在缺乏制约因素的新环境里,水葫芦和空心莲子草疯狂生长,霸占了半个中国的湖泊、水库和池塘。近年来引进或入侵的植物,如大米草、豚草、紫茎泽兰、飞机草、薇甘菊等等,目前已经蔓延至全国。这些物种疯长成灾,侵入草场、林地、荒地和各种水域,毫不留情地排挤掉本地植物,形成灾难性的单种优势群落。现在倒是想控制了,悔之晚矣!
外来昆虫和动物就更危险了。印度当初为了控制猖獗的鼠类,从西印度群岛引进了一种很会捕鼠的蛇,不料把当地的许多“土著”鸟类、爬虫类和两系类动物也捎带着被吃光。还有一种来自澳洲和印尼的有毒的棕色树蛇,藏在飞机的轮舱里“搭便机”,悄悄入侵关岛,将关岛森林的大部分鸟类吞噬殆尽,并成功地向整个太平洋地区蔓延。一种亚洲蚂蚁神秘地越过大洋,神速吃掉了耶诞岛上的数百万只陆蟹,据生态学家说,这种陆蟹在生态平衡系统上起作关键作用,灭绝了这种陆蟹,就等于间接毁掉了当地的热带雨林。
去年(2001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就是“生物多样性与外来入侵物种监管”。在这天,中国国家环保局发布统计资料,介绍了中国遭大量外来物种入侵的惨况。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松干蚧等森林害虫的危害面积,已经达到每年150万公顷。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非洲大蜗牛等农业害虫的危害面积也达到每年140至160万公顷。外来生物一旦立住脚跟,要驱逐就太难太晚了。仅对付美洲斑潜蝇一害,中国每年就需要投入4到5亿元人民币。据美国政府估计,一种经常阻塞管道的斑马贝,耗费了美国公用事业公司30亿美元。而棉籽象鼻虫已经入侵美国10年,使棉花种植业遭受了130亿美元的损失。有鉴于此,一切有知识的(即知晓利害的)、能看严自家门户的政府,莫不战战兢兢,把种种外来物种拒于国门之外。
1997年9月29日,美国加州一位昆虫捕猎者发现了一只干枯的地中海果蝇尸骸,加州“虫害检查与紧急计划局”如临大敌,即刻进入临战状态。次日,由17名昆虫学家组成的特别小组就开始在发现死果蝇地区装置捕蝇设备,其范围有81平方英里。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之内,只要再发现一只活的果蝇,杀虫剂就会漫天喷洒。如若再发现的果蝇不是一只,而是一个小小的有繁殖能力的种群,哪怕只有几只,州政府当局就会放哨设卡,划出农业检疫区,对农产品实行苛严检查,直至禁止采收,予以销毁。亏得是地中海果蝇,与中国无涉,否则又是“中国威胁论”了。美国人并非过度反应,加州吃过大亏。1992年,被称为“水果头号杀手”的地中海果蝇就曾入侵加州,危害了250种水果和农作物。加州农业是年产值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大买卖,加州人当然要和地中海果蝇拼命,一只死果蝇也不敢掉以轻心。也许这只果蝇是实验室培育出来的不育品种,放出来干扰果蝇自然繁殖的,因坏死到无法检验,当局只好从最坏处设想,严加防范。
中国海关同样严密防范外来物种。近年来,北京机场多次从旅客携带的水果中截获地中海果蝇,最惊险的一次,是在一箱芒果中查获28只活果蝇,令检查人员失色,并载入中国动植物检疫史史册。
昏热止于智者。
平心而论,“怪鱼事件”与所谓“中国威胁论”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说它能够给我们以某些教益的话,就是不必杯弓蛇影、自心生魔,被虐感过于旺盛。有精神了,学学美国人多好——像他们那样有知识,像他们那样守护自己可爱的家园。
2002年8月27日(民主中国)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0098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