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美《外交事务》文章:正视美国优势地位(上)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美《外交事务》文章:正视美国优势地位(上)   
岗奋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美《外交事务》文章:正视美国优势地位(上) (412 reads)      时间: 2002-10-03 周四, 下午6:0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发表布鲁克斯、沃尔弗斯原作、龚晓晏、赵春珍编译的文章,全文分两部分转载如下/十多年前,政论专栏作家查尔斯·克劳斯赫曼(Krauthammer)在论文中宣称了其所谓的"单极时代"的到来,在这个单极时代里一个超级大国即美国明显凌驾于国际社会其他各国之上。(《"单极时代",美国和世界》1990/1991)。











在随后的几年中,苏联解体,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迅速下降;日本处于衰退状态,然而美国在这个时期却经历了其历史上最长期和最强劲的经济增长。然而在上一个世纪末,人们可能会发现,政治科学家萨谬尔·亨廷顿认为单极已经被一个"单极-多极"结构所取代,最终将会演变成为绝对的多极。(《孤独的超级大国》,3/4,1999)尽管美国官方对此不屑一顾,但亨廷顿的观点并不是孤独的。民意测验表明,40%之多的美国人认为,美国仅仅是几个主要大国中的一员,这种大国的数目几年来一直在稳定增长。



为什么即使美国的力量似乎在增长,而单极主义的观点也好像不能令人信服呢?主要是因为原先已认可的条件已经改变了。克劳斯赫曼的单极概念作为只有一极的体系在冷战刚刚结束之时是有意义的,冷战显然是曾因两极的存在而形成的。人们凭直觉意识到,一个世界没有能够与美国直接对抗的大国,在许多方面将是截然不同的。



但十年后,看起来日益突出的是势均力敌对手的缺乏要比世界上持续存在华盛顿单独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次要得多。这就是亨廷顿新单极概念的前提条件,它是"一个超级大国,不太重要的大国和许多较小国家"的体系。他认为,在这个体系里处于支配地位的大国将能够"独自有效地解决重大的国际问题,并且其他国家的任何联盟将没有能力阻止它这样做"。美国不具备这个能力,因此不具有这个大国资格。



据某些人看来,去年秋季的恐怖主义袭击似乎加强了这种观点,不仅暴露出美国易受攻击的显著程度,而且暴露了全球深刻的反美愤恨情绪。整个世界忽然似乎变得更加可怕,每个角落都潜藏著危险,自由的代价是永远保持警惕。然而正如阿富汗军事行动的成功所表明的,恐怖袭击在较传统的国内事务中对美国大国力量几乎没有作用。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美国对恐怖袭击的反应仅仅增强了其独特地位,这种反应表明了美国同时在全球几个地方显示了其大国力量的能力,并且基本上是单方面地,而且毫不费力地增加了大约500亿美元的国防开支。



如今天美国的首要地位不是单极主义构成的,那么将一事无成。剩下来值得争议的事情只是它将持续多久和美国的外交政策蕴涵著什么。



选择一种措施,任何有效措施



要了解美国在当今的首要地位如何,人们需要分别了解构成国力的每个标准要素。在军事方面,2003年美国的国防支出将比排在它后面的15-20位的国家支出的总和还要多。美国拥有绝对的核优势,世界上占支配地位的空军力量,唯一的真正远洋海军,以及在全球显示力量的独特能力。并且它的军事优势在质量方面比在于数量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美国在开发运用先进的军事通讯技术方面领先于世界,并且已经显示了协调和处理战场信息以及以特殊的精确性打击远程目标的能力。华盛顿现在是不会轻易让其它国家掌握这些技术的,此外,在军事研究和发展上的支出也存在巨大差距。美国在这方面的支出是排在其后6个大国之和的三倍多。看看另一方面,美国目前在军事研发方面的开支比德国或英国的国防开支总和还要多。



在国际政治的现代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达到这些数字所表明的军事优势。并且美国赢得这种卓越的地位,仅用了其GDP的3.5%。正如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说的:"以巨大的代价成为第一是一回事,以很少的代价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惊人的"。



美国的经济优势,同时--相对于次于它的其他几个大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或世界其他联合体--超过了现代历史上任何大国,但是1945年后其自身的经济地位除外(当时二战暂时摧毁了其他每个重要大国的经济)。美国经济目前是其最大竞争对手(日本)的两倍,单单加利弗尼亚州的经济就在世界上排第五位(使用市场交换率估计),领先于法国,仅落后于英国。



二十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的确已经衰退了,但是它将以诸如日本在那十年中的经历为例--那就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和格外长的国内经济萧条,同时其他地区的经济却十分强劲地增长--对美国来说,却仅仅落后于其在1991年的经济地位。然而,这种相对经济下滑造成的差异是长期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美国是在利用全球化中处于最佳地位的国家。还作为外国科技熟练工人的优先目的地的地位在二十世纪90年代进一步巩固,并且它是最受外国公司欢迎的投资地。1999年它吸引了1/3之多的世界国外直接投资。



美国的军事和经济优势根本上植根于国家的世界科技领先大国的地位。虽然衡量国家研发的开支在诸多经济活动跨国界的时代里日益困难,但是美国仍然尽力继续遥遥领先。来自20世纪90年代末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在研发方面的开支约是仅次于它的七个最发达国家的开支之和。



衡量美国在各方面的优势程度是正确地观察事物的开始。但是目前国际体系的真正特征是美国同时在全方位的优势。在历史上领先的大国不是大的商业和海军大国,就是大的陆地军事大国,从来没有两者都兼有。例如在英帝国的全盛时期和冷战时期的美国,每个国家都有与之在某些领域相匹敌甚至超过它们的其它国家分享世界。在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虽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商业和海军大国,但甚至在英国统治之下的和平之颠,英国还是被法国和俄国共同超过、制胜和击垮了,并且在19世纪20年代早期,在六个领先大国中的24%的GDP被美国赶上。俄国和法国紧随其后。



与此类似,在冷战之始,美国虽然在经济上、空军和海军能力方面处于绝对优势,但是苏联保持了全面的军事均势,并且得益于在陆地大国的地理位置和投资,它具有控制欧亚大陆地区的优势能力。相比来说,今日美国在任何重要的大国力量方面都没有对手。从来没有一个主权国家体系里包含具有这种优势水平的国家。近来使单极倾向与单独地获得所有问题期望收入同等的趋势,仅仅加强了这种观点,在从前的国际体系中,从来没有人会想到运用这样一个衡量标准。



它能持久吗?



然而承认美国力量范围程度地许多人将那看作是必然自我否定的。其他国家说,传统上他们联合起来共同遏制潜在的霸权,并且在现在这也将没有区别。正如德国政治评论员Josef Joffe所指出的:"历史书上说老大先生通常引起它自己的垮台,第2、3、4位的国家将联合起来反对它,形成对抗联盟,策划它的垮台,这发生在拿破仑身上,正如发生在路易十四和势力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直到希特勒和斯大林身上所表明的。"权力导致相应的优势大国,这是世界政治最古老的规则。



这种争论不能得到公认是美国冷战后地位的特征,这种地位使美国可能打破这种历史规律。由于其地理位置东西濒临大洋,地势平缓,南北是弱小而友好的国家,美国既比从前的渴求霸权者易受攻击,对其它国家具有的威胁性也少。同时对其单极化倾向的主要潜在挑战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和德国处于恶劣的环境之中。他们不能在平衡美国力量而增加他们军事能力的同时,不对其邻国造成即时的威胁。政治甚至在国际政治中也具有地方性。虽然美国的优势力量引起了全球诸多的关注,但是国家通常更关注其邻国而不是全球均势。假如潜在威胁中的任何一国向美国展开认真的较量,地区平衡努力将当然帮助牵制他们,那将成为美国大国力量均势的潜在巨大的能力,可能必然消除一个刚浮现的威胁。



当分析家们提到对抗的潜在优势大国的时候,他们很少注意到这些事例,像哈布斯堡王朝的支配地位、拿破仑一世的法国,冷战时期的苏联等等。以自称的霸权为特征,这种易遭受攻击的、威胁性的,中心主义,并且仅仅在一两个大国力量要素中处于优势。另外,那自称的霸权都指明确的大国力量形式--控制地区之力--可能主要使其他国家恐惧,并结成一个反霸权联盟。相比之下,美国潜在能力是相对巨大的,并且比过去的那些霸权者更加全面,他们都位于安全的近海岸,并且未来的力量均等者彼此是近邻。美国力量也是由一个政府控制的,然而假定的力量均衡者都将集体行动,组织和联合他们的军事能力,以对抗更强大的挑战者。



另外,先前的力量均衡的历史经历包括众多力求牵制一个新兴的挑战者、维持现状的国家。如果挑战者的霸权得逞,力量平衡者将会十分恐惧。然而,今天美国的优势地位是这种情况。此体系中的几个主要大国已经与美国紧密联盟几十年了,并且从他们的这种地位中获得了巨大利益。如果他们试图使力量均衡,他们不仅必须放弃既得利益,而且必须在美国处于观望状态时找到某种方式使他们联合成一个持久、稳固的联盟。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观点,因为虽然可能会有阻止霸权形成的力量均衡者联盟的几个继承者,但是一旦霸权业已形成,都没有一个次级大国能推翻它,这是今天可能发生的事情。



最后,美国国力的综合特性使得没有任何重大努力的机会形成力量均衡,更不用说一个成功的机会了。美国既是大国也是富国,然而潜在的挑战者要么是富国,要么是大国,没有哪个是两者兼备的。今天任何其他一个大国(例如中国和印度)成为富国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时间,至少在出生率降低的条件下,另一个富国不会成为大国,至少在相应的条件下,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口增加了3270万--这个数字相当于法国或英国目前人口的半数之多。



一些人或许争论说欧盟是一个大国或富国规则的一个例外。的确,如果布鲁塞尔试图发展惊人的军事能力以及像一个大国一样行使其潜在的集体权力,欧盟显然将构成另一极。但是形成一个可以与美国相竞争的自治的和统一的国防及国防工业能力将是一个巨大的任务。欧盟正在努力组成一支60000人强大的、快速反应力量,这种力量本意是为较小行动规划的,例如人道主义信仰、维持和平行动和危机控制,但他们仍然缺乏军事要素,如情报收集能力,空中补给,制空权、空中加油、海上运输,医疗和战斗搜索及抢救能力--并且即使当它具有了那些能力,或许在10年以后,它将仍旧依赖北约指挥和控制能力以及其它的军事资源。



另外,不论欧盟最终武装的能力如何,事情所达到的程度也仅仅是在如同一个国家的控制下权威决策以欧盟的名义快速而果断的做出行动,这种权威机构,即使为国际金融事务也不存在,或许只有以对欧盟国家的中心主权的直接袭击为代价才能换得。并且所有这一切必须发生在欧盟扩大到10个或更多的新成员之时,这是一个将更加复杂化的进程。在这些障碍因素条件下,欧盟不可能在军事领域里作为一个支配角色长期出现,如果曾经出现过的话。



因此,致力于寻找与美国相匹敌的竞争对手的大多数分析家们注视著中国,因为中国是未来几十年内有潜力拥有与美国经济量相当的唯一大国。然而即使中国在夸大GDP的情况下赶上了美国,两国其它大国条件间的差距依然存在,那就是科技、军事和地理优势方面。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战略家们自己对他们的国家在短时间内很快就能弥补所谓的"综合国力"差距的能力变得明显不太乐观了。根据中国的智囊机构的最近估计提出2020年,中国将拥有美国的1/3到1/2之间之多的能力。中国50%的劳动力使用在农业领域,只有少量的经济与高科技相关。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耗费是中国的20多倍。中国的武器大部分是几十年前的陈旧品。并且中国不可能改变自己被一些国家所包围的地缘环境。假如中国开始扩展自己的军事力量,这些国家就会有动机和能力平衡自己与中国的军事能力。



这不仅仅是目前体系的因素,他们是被参与其中的主要大国所公认的。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出现对抗美国的全球挑战。没有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希望自己进入一种局势,在这种局势里它必须与美国直接争斗。



(未完待续)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397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