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提上来:谈古迷与青牛争道之失,兼论老子是如何变成孔子的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提上来:谈古迷与青牛争道之失,兼论老子是如何变成孔子的   
余大郎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提上来:谈古迷与青牛争道之失,兼论老子是如何变成孔子的 (318 reads)      时间: 2002-9-26 周四, 上午9:2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先列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原文如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古迷称,首句应作“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断。此言大谬。



从构词的本义讨论,奈本是大表示,如何-对付之意。无奈,即为没办法。

奈X何,便是拿X有什麽办法,紧缩为奈何。但最早却是“怎么”之意。

所以,连结下半句符合老子那时代的用法。倘要作怎麽办解,死字后不当断句,

是“民不畏死奈何”(见九歌“愁人兮奈何”)为前句。

但纵观韵文为主的子五千言,此用法未之尝闻;自问马上自答,也非老先生习惯。



从文意逻辑来讨论,民既不畏死,回答“奈何”(按古迷解,此处当怎么办解)的,

应当是如何才能使民惧死才对,孰料古迷的办法(当然非老子的办法)

却是“以死惧之”!这不是废话麽?

夫以死惧不畏死者,无用功是也,

明知不畏死,反劝人以死惧之作无效劳动,老子岂白痴哉?!



老子实际上是两个假设:

如果民不畏死,连死都不怕,不要命了,不必讨论,无解。

如果能使民常畏死,那么还能治,但请勿越俎代庖。

纵观全文,老子哪有拿出“如何使民常畏死”之妙计?可知奈何只能随下句

而决不能跟上句,更不能单列句!



老子这家伙一向滑头,是按事物本性格物致知无为而治,

那象他弟子XX那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既知民不畏死,硬要以死惧之!

古汉语的不通,此所以古物篡位,关公战秦琼,古人被迷不知所云了之故也!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1803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