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南方周末:一个副省长的“政绩”观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南方周末:一个副省长的“政绩”观   
狼协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215

经验值: 12262


文章标题: 南方周末:一个副省长的“政绩”观 (566 reads)      时间: 2002-8-24 周六, 上午7:25

作者:狼协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个副省长的“政绩”观



--------------------------------------------------------------------------------



作者: 曹勇



  中纪委办案人员面前的“三步曲”



  2002年5月底,一个闷热得“仿佛咳声嗽都能将空气点着”的下午。



  200余名官员神色凝重,鱼贯进入安徽省阜阳市委会议大厅里。空气中散布着

焦虑和不安,人们心事重重,纵然碰着平时熟悉的同僚、上级或下级,也视而不

见,连招呼也不打一个。



  这些官员是阜阳市的市委书记、市长和各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下辖各县市的

头头脑脑们。他们是应中纪委、安徽省纪委相关负责人的召集,前来观看一部令

很多人心情沉重的资料片。



  屏幕上,一个“看起来状态不太好”的男人坐在一把椅子上,把脸扭向一边

;镜头切换之后,这个50多岁的男人开始双手蒙脸,哭泣起来;镜头再换,那人

“扑通”一声“趴”在地上———观众们感觉到他是想跪下去,却好像身体不适,

跪不下去———以头叩地,颤抖着声音说:“我愿意认罪,我愿意认罪,请求组

织饶我一命……”



  喊饶命的“男主角”是大家熟悉的阜阳市委前书记、安徽省前副省长王怀忠,

他正在中纪委办案人员面前作检查。



  去年4月,王因为被中纪委发现跟与成克杰案、胡长清案、厦门远华走私案等

重大案件相提并论的阜阳前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作新贪污受贿案有牵涉,在北京

开会期间被宣布“双规”,不久之后,即以涉嫌经济犯罪被中纪委立案审查。与

此同时,中纪委的大批人马源源不断地进驻阜阳市。



  片中所展示的,就是广为人知的“王怀忠三步曲”———第一步是什么也不

讲;第二步是痛哭流涕;第三步是跪着求饶。



  王怀忠的失态在观看者中引起了极大震动。



  王怀忠喊饶命之后,接下来开始交代问题。他将自己的问题归结为几点:经

济问题、买官卖官、好大喜功、生活糜烂腐败。



  王怀忠到底贪占了多少钱财?目前中纪委正在调查,数字尚未公布。民间流

传,王怀忠绰号“王三亿”,意思是肖作新贪占了2000万,王怀忠更是数以“亿”

计。王怀忠与许多大款朋友关系密切,形成了官款合流的政商利益集团。



  阜阳市纪委大要案处一位负责人说,在王怀忠众多的经济问题中,倒卖国有

土地、贪污受贿的问题显得最为突出。据阜阳有关部门介绍,自1996年以来,经

王怀忠之手批出的土地,明显属于国有资产流失的就高达10亿元。在国有土地收

益的源源流失中,至少有10个大款应运而生。根据一些媒体报道,在已经查明的

案件中,仅数名大款朋友行贿就在数百万元以上。当听到王怀忠被立案审查时,

阜阳的一些大款叫嚣,就是倾家荡产也要保王过关,有的人更是一次拿出200万巨

款欲为王“解套”。



  王怀忠的经济问题,带出了一大批权力系统的关键人物。根据透露出来的消

息,中纪委办案人员在谈到审查王怀忠案件时一共说了几个没想到:没想到涉案

数额如此之巨,没想到牵涉的官员如此之多———到目前为止,王“咬”出来的

官员已多达160多名,而据记者了解,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扩大。



  “王怀忠三步曲”播放完毕后,中纪委负责王怀忠案的专案组负责人向阜阳

市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宣布:凡与王怀忠问题有牵连的干部,必须主动交代问题,

否则一旦查出将从重处罚。



  与此同时,阜阳市郊外数公里一个周围长满庄稼的宁静庄园突然变得戒备森

严,过往的车辆被告知一律不得近前,除了一群使用特殊证件的神秘人物,其他

人一律不准进入———这是中纪委大队人马在阜阳调查的大本营。



  据说,到目前为止,王怀忠专案组的办案人员,一共增加到了六七十名。8月

12日,记者透过庄园的铁栅栏,看到了停在里面的一溜黑色轿车,一些知道内情

的人悄悄说,这些车的每次进出,都将在阜阳引发一场地震。在阜阳市区内,中

纪委还设置了一个传唤调查人的前哨站,非经传唤,任何人不得入内。



  升迁的欲望



  在阜阳,不管是恨他的人还是逢迎他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他是个极端聪明

的人,是官场中不可多得的“奇才”。



  王怀忠属上世纪60年代回乡青年,父亲早故,家境贫寒,靠乡邻赞助勉强念

完了初中。市委前副秘书长黄刚(化名)说,幸亏王怀忠没有多少文化,否则以

他的聪明,加上他所受的教育,怕不做出更多、更加惊人的坏事来?



  熟悉王怀忠的人说,王怀忠早年曾当过生产队记工员,那时他在官场中的天

赋就已经显露出来。每次只要上级领导前来,总能看到他比别人更加卖力地在做

着事情;别人干出来的成绩,到了后来总能不着痕迹地成为他的功劳。因此,没

过多久,并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什么资历的王怀忠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大队党支

部书记、公社团委书记。



  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靠着聪明,王怀忠历任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并顺

利地进入了亳县常委。王怀忠的聪明,在很多人看来,首先就在于他善于做足表

面工夫,博取领导的赏识。



  亳县的经济历来在阜阳地区举足轻重,因此阜阳的领导们常常要到亳县视察。

那时,领导们发现,王怀忠很少在晚上10时以前睡过觉,星期天也常常不休息。

时任阜阳地委书记、已经过世的李某被认为是王怀忠仕途的领路人,王从公社团

委书记到乡镇党委书记、县委常委、县长都是李某一手提拔的。李生前一位好友

对记者说,李是一位相当清廉的老干部,他之所以要提拔王怀忠,是因为王给他

的印象一直是“勤勤恳恳、务实肯干”的。



  黄刚说,别看王怀忠文化不高,但他对中国的干部体制研究得很深,“甚至

比很多从事干部体制研究的干部研究得还深”。王那时比很多人都更明确地知道

一条最基本的原理,现行的干部体制,实际上是上面领导说了算,一把手说了算。

因此,攀交上级领导就成了王怀忠的头等大事。



  黄刚回忆,估计王当时就像很多小说描写的那样,暗暗地在心里边将周围那

些领导和实权人物排上了号,作为走动勤疏的参考。



  黄刚说,与聪明相匹配的是,王怀忠还具备“胆大”的政治心理素质。这个

“胆大”首先就体现在王怀忠敢于出手,以不正当、甚至是歪门邪道的手段来拉

拢、腐蚀上级领导,获得领导的欢心。



  在黄刚的记忆里,王任亳县县长时,就已开始向安徽省某位领导频递秋波。

一次,王命黄随同他到省城去看望那位领导,带了一份重礼:两瓶精装的古井贡

酒———那时物质匮乏,生活水平低下,一瓶古井贡酒不仅名贵而且要靠县领导

的批条才能买到。王此举使当时的黄心惊不已。黄说,那时的官员们相当廉洁,

没有请客送礼的风气,王如此做法,可谓开风气之先。从那时起,王和那位领导

的走动开始频繁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的胆子越来越大,出手也越来越豪阔,

因此被人送了一个外号“王大胆”。



  1986年底,上面准备将时任亳州市委书记的王怀忠选拔为阜阳地委副专员,

因为一些老干部的反对,民意测评没有通过。安徽省那位领导特意赶到阜阳视察,

在一个会议上为王说好话:“看一个人要看全面嘛,现在改革开放,重要的是他

有没有开拓的精神。”过不多久,省委组织部再次组织考评,王怀忠顺利通过。



  关于王和那位省领导,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王当专员时,有一年那位

领导的儿子结婚,王和时任副专员的徐合迎、肖作新三人计议,要给领导“表示

表示”。肖说,那我们一人送5万吧,徐赞同而王不置可否。后来三人分别送礼,

肖拿了5万,徐给了10万,而王给了20万。



  许多熟知这段故事的人说,虽然肖作新文化程度高,背景比王怀忠深,资历

比王怀忠老,平时看不起王怀忠,但是说到心计之深,实在比王怀忠差远了。



  王怀忠大胆的另一方面体现在他善于揣摩领导的意图,敢于按照领导的意图

炮制虚假的典型和业绩,而且一般都能成功。



  在王任亳县县委书记的时候,正是安徽唱“发展乡镇企业”调子唱得最猛的

时候,曾经当过王下属的亳县一位官员说,有一年,亳县向安徽省上报乡镇企业

的产值,当时全县乡镇企业产值只有几千万,但是王怀忠大笔一挥,上报材料上

产值就变成了几个亿。这个“成绩”很快成了安徽省的典型。



  黄刚说,王怀忠善于“变魔术”,他吹牛作假的手段,简直令人又好气又好

笑。他可以将一个乡村里最贫穷的村民一夜之间变成一个“小康之家”———他

在任亳州市委书记时,一位中直机关的工作人员前来考察,王怀忠探知消息,令

人将太和县某村最穷的一个村民找来,令他搬到一间事先腾空的房屋里,把别人

家的牛、羊、猪以及家具等统统借来,再让村长、村支书等教那村民说一套“由

贫致富”的经过,并在言辞中体现出“感谢现任市领导的帮助”等。



  1995年,王怀忠任阜阳市委书记。当时亳州以产黄牛著称。王突发奇想,要

将亳州市“塑造成闻名全国的黄牛金三角”,提出要使农民们“赶着黄牛奔小康”。

王怀忠和他的下属们用了半年的时间筹备开一个全国性的黄牛工作会议。一些官

员说,本来政府牵头搞一个黄牛会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好事,但是到了王怀

忠的手上,一切都变了味:他的目的并非促进经济发展,而是为自己捞取政治资

本。



  这个会议的会场布置在从蒙城到涡阳、利辛三县的公路边上,临开会前夕,

王怀忠下令,要村民们几天之内在公路两旁搭建很多牛棚,每户村民必须牵一头

牛到指定的牛棚里,以供上级的领导们前来参观。很多村民自家没有牛,只好花

钱从别处租来,租金是一天一头牛10块钱。据说当时每户村民搭建牛棚、租借黄

牛的花费,平均在数十块以上,而当时这些村民一年的收入,不过一两百块钱。



  王怀忠造假到极致的是,有一年阜阳市上报的财政收入竟达400多亿,而在涡

阳县则出现了纳税人为秦始皇、克林顿、叶利钦等古今中外政要名人的假纳税发

票。



  但是这些虚假的政绩毕竟为王怀忠带来了好处,王怀忠的官越做越大,而且

升迁的速度相当惊人。1993年他当上阜阳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后,两年之内就

升任地委书记(次年撤地改市后成为市委书记),而当上市委书记仅三年之后又

一下成为安徽省的副省长,平均两年多升一次官。



  一个在王怀忠“身边”很近的县委书记说,王书记一次酒后让他附耳过去,

说了“只要你能搞出政绩,就算你能,能上,但关键不是让百姓看到政绩,要让

我(领导)看到政绩”。



  “繁荣娼盛”的怪论



  20世纪90年代中期,王怀忠任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发展经济成为他的主

要职责。阜阳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缺少工业基础,要搞好经济并非易事。曾经

担任过阜阳地委副书记的一位老干部对记者说,急功近利而肚子里没多少货的王

怀忠动起了歪门邪道,开始推行“繁荣娼盛”之道。



  1997年夏,阜阳市一派出所在打击色情活动的一次行动中,在一宾馆中捉住

了正在房间里进行性交易的一名外商。派出所按程序对这名外商处以罚款,当晚

王怀忠得知此事后,暴跳如雷。第二天便派人到外商那儿做安抚工作,并责令派

出所写出检讨。



  后来在一次大会上,王怀忠当着下属各市县的头头们批评那个派出所:这个

卖淫女咬着谁就是谁了?你知道这个妓女是个好妓女还是坏妓女?阜阳市委一位

前秘书长说,王怀忠此话一出,众人在短暂的惊愕后,全场哗然。接下来王以此

为例谈了自己的“一点儿想法”:人家外商到我们阜阳来投资,带来了项目、资

金和效益,就是没带老婆和女秘书。住在宾馆里,时间这么长,找个人陪陪,可

以理解嘛。再说两厢情愿,我看不是坏事嘛。王宣布,以后这类事不准再查,“

谁要是查,就是影响阜阳的政策开放,破坏阜阳的投资环境”。



  这几句话后来成了王氏“语录”经典,在政界和民间传为笑柄。



  王怀忠嫌原来的公安局长“脑筋不灵活”,将时任亳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副

县级)的傅洪杰———此人在王怀忠被立案审查后不久也被“双规”,旋即跳楼

自杀———调到阜阳市任公安局长。据说,傅当时对王怀忠说的一句话立马将二

人的距离缩短为零:“市长,我这个公安局长没什么头脑,你咋说,我咋干。”

傅对王的“繁荣娼盛”理论心领神会并着力推行,走马上任后下大力气做的一件

事就是:给为数不少开办色情服务的宾馆、娱乐场所挂上了“阜阳市重点保护企

业”的铜牌子。记者在阜阳采访期间,发现这些铜牌一直沿用到现在。



  不仅如此,王怀忠还通过傅洪杰营造红灯区。阜阳最繁华的地段,长达数百

米的古商城一条街因为开发失败,显得很萧条。有人反映给王怀忠,王大咧咧甩

出一句话:要繁荣起来有什么难?整条街挂上红灯笼(色情场所的暗号和象征)

就是了。阜阳的一位老领导说:有段时间,阜阳大街小巷走不了几步便可看到高

悬着的醒目刺眼的红灯笼,整个阜阳城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大的妓院。



  “娼盛”后,阜阳经济未见大的起色,倒是宾馆服务业受到刺激,蓬勃发展

起来。在阜阳这样一个消费相对低廉的小型城市,装饰豪华的大型宾馆竟多达十

余家。在当年王怀忠经常光顾的白金汉宫大酒店,客源常常爆满。



  “造孽”的形象工程



  2002年8月18日傍晚,记者一个人走在阜阳飞机场空旷的跑道上。



  在标有起降标志的一块草坪上———严格来说,它已经是一片野草疯长的荒

草地了,记者碰上了翻过院墙进入跑道草坪的邻村村民老张,他正忙着追赶几只

他放养的小鸡。



  “谁说阜阳飞机场没有飞机?你看,那不是?”嫌记者耽误了追逐小鸡的工

夫,老张的口气有点不耐烦。



  透过一人高的茅草,顺着老张手指的方向望去,跑道的尽头,一群黑点缓缓

飞近。记者哑然失笑:这哪是飞机,分明是白鹤嘛!



  老张咧嘴一笑,说:“它们可不是飞‘鸡’是什么?”旋即正色道,这里真

的有野鸡、野鸭,还有野兔,他有时翻墙过来,还能看到野兔在跑道上打架。见

记者不信,老张弯腰拾起一块土块,随意向身后数米远的地方一扔,只听得呱呱

两声,草丛里飞起一只形如野鸭的飞鸟,落在不远处的草丛中。



  这个荒芜了的、投资3.2亿元的飞机场,是王怀忠当上阜阳行署专员、地委书

记后精心打造的“杰作”。



  20世纪90年代初,王怀忠提出了一个将阜阳建成淮北大都市的设想。王常拿

阜阳跟上海比,他常对下属们说,阜阳是中国第一大市,人口1220万,比上海还

多20万,“我这个市委书记,丝毫不比上海市委书记弱嘛”。



  与“大都市”计划相匹配的,是“大机场”计划。阜阳飞机场原先是个很小

的飞机场,只飞阜阳到合肥的专线小飞机,王认为这有损于阜阳大都市的形象,

必须扩建成一个可以开通国际航班的大机场。王在跟幕僚们讲述扩建机场的种种

好处诸如提升阜阳的“国际形象”等等后,还讲了他的“亲身经历”:“我到深

圳以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去招商引资,经常有大老板和外商问我:有没有从

当地飞往阜阳的航班呀?”



  王怀忠不顾市委前副秘书长范玉山的反对,圈地数千亩作扩建机场之用。他

向安徽省民航局提出,保证上座率在60%以上,如果客源不足由阜阳地方财政补

贴。范玉山说,当时他算了一笔账,机场如果启动,阜阳财政每年将要补贴700万

元以上,以阜阳连工资都发不起的财力,如何可行?



  范玉山叹气说,可笑的是,一直到飞机场扩建完毕,王怀忠连扩建机场的可

行性报告都没有看几页。



  1995年,飞机场扩建工程正式动工,阜阳市的政府工作人员、教师、农民每

人被摊派了数百元钱的机场建设费。从当年起,阜阳市委市政府开始下达硬性财

政收入指标,这给下面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某乡镇曾经发生过一起乡长带

枪强收提留款打死村民的事件,而王对此不闻不问。



  范玉山记得,当年跟阜阳一同申请建机场的有江苏的南通市,在一个方案、

一个图纸、批文几乎同时下达的情况下,南通市的飞机场不到两年就完成,耗资

近1亿;而阜阳的飞机场直到1998年才完成,耗资从预计的6000万追加到3.2亿。

由于客源严重不足,在勉强营运了1年后,飞机场被迫关闭,成了野鸟们的乐园。



  除了大机场外,王怀忠还有几个“大”的形象工程:大电厂、大油田、大动

物园。黄刚介绍,这里边最荒唐的是大动物园。



  1994年,王怀忠到东南亚诸国绕了一圈,回来后脑子一热,提出要建一个世

界上最大的动物园“龙潭虎穴”,要在动物园里养千只老虎万头巨鳄。王设想,

这将使阜阳成为中原地区的一大观光旅游中心。他对幕僚们说,老虎全身都是宝,

活着可以让人观看卖门票,宰了更值钱———虎骨是名贵的药材,虎皮是珍贵的

毛皮,虎肉是可口的山珍……听得众人瞠目结舌。



  王怀忠没有经过规划和设计,甚至没有一个成熟的思路,就圈地数百亩,发

动数万干部、教师、学生去做开挖“龙潭虎穴”的义务劳动,毁了不少良田,以

至于被占土地的村民们成群结队地前往市委市政府上访请愿。最终动物园工程历

时三年,耗资千万,半途而费。王怀忠允诺给村民的赔偿到现在也没有兑现。



  与动物园相比,电厂可说是最令人伤心的工程。阜阳电厂是安徽省“九五”

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按照当时安徽省一份正式文件里的说法,电厂准备利用亚行

的5亿美元贷款筹建。但电厂从1999年开建后,目前几乎处于停建状态,先期投入

的几亿资金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目前中纪委正着力查处这个问题。



  黄刚说,几大形象工程使阜阳经济大伤元气。根据一份调查,几大形象工程

至少透支了阜阳未来10年的财力,阜阳的前景殊堪忧虑。



  被改变的政治生态和游戏规则



  提起阜阳的未来,阜阳人普遍感到忧虑。这是因为王怀忠改变了阜阳的政治

生态和游戏规则,当地大部分正直官员说,王怀忠“至少坑了一代人”。



  他们说,在如今的阜阳,一小部分人就学习王怀忠的习惯,不“贪污受贿、

买官卖官”,就不算“能办事”的官。有这样一件事,蒙城县一乡长欲买官做,

回家向妻子索要含辛茹苦积攒下的3万元养猪存款,不料妻子不舍。乡长承诺,3

万元拿去买官后一定加倍偿还。无奈妻子不谙“官市”,就是不献存款。急红了

眼的乡长文武相加,硬是取走了存款,又贷款2万元,果真如愿以偿买到了镇长官

职。半年后,新镇长连本带息还给妻子5万元,还嘲讽妻子头发长、见识短,不会

投资以钱生钱。



  按当地一个老干部的说法是,在受“王书记”影响的地方,不少人形成了一

个思维定式:要想当官就要花钱,当上官就要搞更多的钱,有了更多的钱就要当

更大的官。在阜阳,买官卖官甚至有一个众人皆知的行情:买个乡长、镇长要10

万,买个局长要花50万,买个副县长就要更多的钱了。



  在阜阳某个县里,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是必须到相关部门“走动走动”

的,为此,上门的人须做好“孝敬”的准备。这也是有行情的:一般来说,给县

局级的正职要“孝敬”1万元;副职则是5000元。



  本报的一篇报道曾揭露了发生在阜阳地区的一种怪现状:一些领导干部积累

了一套经验———无病住院。下级干部轮流到医院看望,一次住院的“纯收入”,

少则5万元,多则数十万元。



  部分地区基层领导的浮夸风,也是愈演愈烈。他们争相在当政期间搞些“形

象工程”作为升迁的本钱,久而久之,形成“谁不造假谁吃亏”的现实,而继任

者面对烂摊子有苦难言,索性也变着花样搞政绩,结果债台越筑越高。



  一位老干部摇头说:“实在想不到,不就一个王怀忠,咋就能影响到这么大

的一个城市呢?还能影响好几年呢,谁给他这么大的能量呢?”(实习生袁进涛、

曾茜对本文亦有贡献)



  南方周末





作者:狼协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狼协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00819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