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郑义:《中国之毁灭》第14章、矿物资源耗尽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郑义:《中国之毁灭》第14章、矿物资源耗尽   
资料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129

经验值: 5282


文章标题: 郑义:《中国之毁灭》第14章、矿物资源耗尽 (848 reads)      时间: 2002-6-25 周二, 下午5:27

作者:资料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之毁灭》--中国生态崩溃紧急报告



郑义





第十四章 矿物资源耗尽



华北油田惊爆(略)



个案:扑不灭的西部煤田大火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郊外,一到晚上便可以看到火红色的壮观,那就是一些煤矿

不按开采规程采煤之後引起的煤田自燃,地火分分秒秒自燃不熄……谁见了谁都想

哭! ……有的火区以每秒8米的速度向四周扩张。谁见过火的扩张吗?那是真正的

吞噬一切,可以把石头烧红,火苗从岩石的缝隙间舔进去,让被包裹的煤块跃跃欲

试,胡杨与沙棘更不在话下,在冰冷的暗夜,甚至能把戈壁滩烤得发热。 就这样烧

掉的煤,仍以每年1亿吨的数字累积著,1亿吨是60亿元,相当於新疆两年的财政收

入。”(2)



西部煤田大火延续时间之长、火势之猛烈,都令人不寒而栗。新的烧了几年,老的

烧了百年以上。据专家估计,在自燃中化为灰烬的21亿吨煤,相当於全国两年的煤

炭总产量。分布於准葛盆地、吐哈盆地、塔里木盆地及伊犁广阔地区的西部煤田,

共88个煤炭产地,其中约42处是自燃火区,燃烧面积为100多平方公里。西部煤田的

古火区,因天山新构造运动已基本自灭。目前的煤田自燃,大多源於不规范开采。

天山北麓的铁厂沟井田,面积13平方公里,有47层储煤,可采12层,探明储量11.2

8亿吨。县、乡、村、个体纷至 来,边挖边扔,造成大面积坍塌,引发自燃。16个

矿井燃烧,明火点28处。近5千万吨煤被燃尽,剩余的近3千万吨处在大火的严重威

胁之中。熊熊大火昼夜不停,滚滚浓烟四季不断。



乱采乱掘就是西部的“规范”,哪儿的煤层浅就在哪儿打井,发现一处富矿就马上

转移,毫不犹豫;大块的运走,小块的扔下,毫不心疼;废弃的矿井不做封闭,任

凭富氧的空气自由流通,种下祸根;煤窑起火自燃了,拔腿就跑,不灭火不报案,

想燃你尽管燃。前面有一支专业灭火队拼命扑,後面有无数小煤窑自动燃。有人称

这是“烧得尽的煤,扑不灭的火”。



西部的煤田在白白燃烧。以胡杨、索索、沙枣为主的珍贵的沙漠林带和草原被活活

烤焦,沙漠戈壁无可阻挡地迅速挺进。



——这一切到底是为甚麽?



“‘反正不是烧我的!’”始终关爱著中国生态环境的诗人徐刚准确地捕捉到灾难

的根源,“这是一种共同的心态,而在这种心态下西部煤田的大火看来在眼下是扑

灭无望了!”(3)



这是一种集体冷漠:公有制下的资源,是“众人的儿子没人爱”。经济学上有一个

辞汇,叫“公有财产的悲剧”。



个案:血本无归的“煤中之王”



著名的“太西煤”也在熊熊地火中燃烧。



宁夏汝箕沟所产的“太西煤”有“煤中之王”的美誉。“太西煤”用一根火柴就可

以点燃,是一种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是国际市场上售价最

高的煤种。同新疆一样,自燃加乱采滥掘,严重的煤田大火正在吞噬这片宝贵的资

源。至1987年,火区达17处,年烧损量近百万吨,大约价值美元近1亿。1988年,在

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的亲自干预下,开始实施总投资为人民币7 500万元的灭火计划

。资金来源为用煤单位,即谁不出钱灭火就不给谁拨煤。六年之後,4处火区完成施

工任务。但由於煤价开放,调拨计划作废,用户停付灭火资金,工程停顿,已熄灭

的火区出现死灰复燃现象。(4)



然而,从数字上看,乱采滥掘对资源所造成的破坏超过了煤田自燃。在沿矿区11公

里的浅煤层线上,小煤窑星罗棋布,井口多达200多个。矿区煤层厚度达20多米。汝

箕沟国营煤矿设备先进、实施分层开采,回收率一般在75%以上,而技术设备落後的

小煤窑采取掠夺式开采,回收率多在20%以下。【从1966年算起,二十年以来动用了

储量7 000万吨,实际采出的煤不过1 500万吨,丢失5 500万吨,实际上的资源利用

率仅21%。】以每年浪费掉223万吨(50%出口换汇率)计算,年均损失1亿美元。



按照官方媒体报导的资料可为太西煤算一个大账:



首先,目前该矿区可达到的资源回收率为75%,实际仅30%,因人为因素丢掉45%,等

於得不偿失,做了一个亏本生意。



其次,以1985年为例,共生产原煤156万吨,人为丢掉约230万吨,再烧掉近100万吨

,粗算下来,就是得一失二。如果再算上资金、设备和人力的投入,更是一个大大

的亏本买卖,可谓血本无归。



在市场经济里,资源短缺会造成价格上涨;在消费端,价格上涨会刺激企业技术更

新设备换代以降低原材料消耗;在生产端,价格上涨会反过来促进生产单位加大资

源保护的力度。在计划经济里,政府人为压低矿物资源价格,甚至低於开采成本。

如中国原油每桶售价仅5美元(1992),同年国际市场价为18美元;中国的煤价一般

仅有国际市场价格的1/5~1/6,“在北京拉一车河沙进城比拉一车煤进城还值钱”

。亏本买卖做不下去,政府就发放钜额补贴。据世界银行报告,中国政府直接用於

能源价格补贴的钱,一年就有170亿美元(1987)。当然这也算是一种调节:“看得

见的手”的调节。只是这只“看得见的手”和那只“看不见的手”比起来,动作太

慢,也太愚蠢。



严重的资源破坏是计划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一种已纳入国家计划的资源破坏。



基本国情与数字



资源的原始意义仅指人类生产活动所直接需要的自然资料,如土地、河流、近海、

森林、草原、矿产、能源、动植物等。环境意识的深化,使资源的外延扩大到包括

海洋、大气、沙漠、湿地、冰川、极地在内的整个生物圈。这些过去被认为极其遥

远的因素,实际上都参与了对人类生存权的裁决,任何一环都是生命之环。任何一

环断裂,都可能造成人类社会的崩溃。



本章所涉及的,仅为狭义资源概念中的矿物资源,以及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能源





中国作为国土面积与矿产资源均居世界第三的大国,并不算一个资源和能源贫乏的

国家。相反,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品种较齐全,自给率较高的国家。

但人口基数太大,人均矿产资源和能源却远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大约不到世界平均

值一半,居於世界後列。如比较世界主要矿产国45种主要矿产的人均产量,中国不

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5)



……



一些有关生态环境的文件及著作,都未对能源进行专门讨论。但对於中国这样一个

能源极为短缺的大国而言,能源不仅在一般意义上是基本生存条件的重要构成,而

且是和饮水、粮食同等重要的基本生存支柱。



中国能源的基本状况是:人均可采储量极小,地理分布不均匀,需求量长期大於生

产量,单位产值能耗极高。



……



中国能源长期处於危机状态。……



中国能源利用率极低……



中国单位产值耗能极高……



……



——中外专家的数字出入不大,大体一致的结论是:



中国单位产值能耗不仅高踞世界榜首,而且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上下。



一位对中国矿产资源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的作家写道:



“据调查表明,作为中国基础工业支柱的现有的6 000多个大中型矿山(包括煤田)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大部分已进入中、晚期,相当一部分已濒於枯竭。我们一直

引为自豪的大庆、胜利、开滦等油田与矿山也都进入了开采量的负增长状态。新的

可以接替的大油田、大矿山近期内尚未发现。按照我国目前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

到二十一世纪的十个年头之後,所拥有的资源含量将全面趋於紧缺与枯竭阶段。(

28)



向末日高速前进



产业革命以来,原先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球资源迅速减少,部分重要

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日益显露。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

,宣告了浅薄的乐观主义之破产。“末日”这个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宗教问题,终

於有了定量的数学解答: 资源总量飨

作者:资料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资料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12096 seconds ] :: [ 21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