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有一片回复老芦的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有一片回复老芦的文章   
漢姦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有一片回复老芦的文章 (202 reads)      时间: 2002-6-18 周二, 上午11:3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海纳百川上不去了! 老金在线 15 0 2002/6/18 14:12

海纳百川上不去了!



从今天上午10时左右,“海纳百川”已经上不去了。有一片回复老芦的文章,只好先发在这里,有可以与老芦联系的朋友,拜托转贴一下,不胜感谢。





老芦曰——



“因为自以为与芸芸众生在血统上划然而别,所以在行为举止上处处要流露出高贵气度,不能纡尊降贵,做出和平民一般不成体统的事来。从这个根本点出发,便导致一系列的特殊表现:勇敢 (还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勇敢,而是蔑视和嘲笑死亡),慷慨,彬彬有礼,酷爱运动,学养深厚,高度的艺术素养和品味,言谈诙谐深刻,等等。最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使感情严格处于理智的控制下。所以,哪怕是在痛失亲人的那种非常状况下,都不能让感情突破理智的堤防,更不可在公众面前显出痛不欲生、一副让灾难彻底压垮的模样。这些行为规范不但在大革命前和大革命中的法国贵族中得到了淋漓酣畅的表演,而且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英国王室---在电视上,你根本看不到女王为她妈死去泣不成声,因为那不是decent的behavior。一言以蔽之,欧洲的贵族精神就是升华到极致的decency。”



老芦这里所论贵族,其实不过是些“老牌贵族”。这样的“贵族”,在今日看来,也许不过是些“伪贵族”。我理解的贵族应该是南丁·格尔,特蕾莎,昂山素季,老托尔斯泰,左拉,圣雄甘地,索尔仁尼琴,绿色和平组织,以及911期间,在联合航空公司93航班客机以杰瑞米·格利克为首经由民主程序投票决定与恐怖分子决斗的乘客等类人物。



总是“端着”,以为自己“贵族”的断非贵族,有几个银子,有一个爵位,也算不得贵族——这类“老牌贵族”的嘴脸,在18世纪以来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已经画了不少了。我已经把这一点儿看死了:今日中国,所有的依恃话语霸权,以为自己天生优越,拒绝在“交往中“真诚宣称””(哈贝马斯语)的傲慢者,都在试图挤入贵族行列——但那不过是些措大而已。由这类措大“建构”起来的什么东西,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贵族,是以个人的而非团伙的价值观和人格力量,与当局或流行观念对峙着的。



所有的贵族,都是个人化的。



贵族的质的规定性是:个人自由,以及人道主义精神。



假如贵族们若欲获得人们的尊重,就只能是这样子的。老牌贵族正在而且已经没落了。



中国人少有这类贵族精神,其原因我以为曾经讨论过的三个因素还可以再坚持一下——



一·文人精神的堕落之途

二·宗教精神的匮乏之因

三·族群人格的萎缩之谜



——已经具见老金的《读书与随想004·人可能不犯错误》跟贴中。



此外,老金另有一贴,论及老托尔斯泰,似可作为一个注脚,也一并贴在下面。

  

梧桐楼随笔058·李远庵与托尔斯泰

  作者:老金在线

  

  

  明张岱《快园道古》载一事:

  

  “李远庵居官清介,即门生故吏,不敢以一物馈之。郑晓,其得意门人也,袖一布鞋,逡巡不敢出手。远庵问:‘袖中何物?’郑晓曰:‘晓之妻手制一布鞋,送老师。’远庵遂取而着之。——生平受人馈,只此而已。”

  

  老托尔斯泰的女儿在她的《回忆录》中说到父亲的一件事:

  

  托尔斯泰沿铁路徒步旅行,在一个三等候车室被一位坐在车上的老太太认作了普通人,她支使托翁为她到候车室取回一个提包,并付给托翁一枚铜板作为小费。当有人告诉那位太太,这位流浪汉打扮的人乃是大名鼎鼎的托尔斯泰时,太太明白自己做下了蠢事,急忙恳请托翁原谅,并要求收回那一枚铜板。托翁回答她:“您干嘛这么激动?您又没做坏事。……这个铜板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两个故事并不相同,李远庵与托尔斯泰也不可同日而语,但在这两件事上,人物境界有相通之处。

  

  李远庵一生不受人馈赠,但得意门生的一双布鞋,如此轻微的礼品,事实上只是执弟子礼的一点儿心意,若是拒不接受,固然可以成就他的清介之名,但那也确实未免不近人情,过于造作了。托尔斯泰若是摆出名流的架子,拒绝为人临时当差,拒绝收受小费,那也不再是托尔斯泰了。

  

  就这两件事而言,我欣赏的是他们作为显宦、名人,对普通人那一点儿平凡而又脆弱的自尊心的理解力和洞察力;对小人物可能冒犯他们的举止,他们所纯任自然、毫无做作表现出的宽容与平和;以及,他们在当下、此刻,对人,而不是对“官人”“名人”的深刻悟性。

  

只有自由的人,才有如此自由的心态。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9513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