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她陪同藏人一起流泪---读林照真《少年噶玛巴的故事》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她陪同藏人一起流泪---读林照真《少年噶玛巴的故事》
茉莉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她陪同藏人一起流泪---读林照真《少年噶玛巴的故事》
(993 reads)
时间:
2002-6-12 周三, 下午2:54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她陪同藏人一起流泪
---读林照真《少年噶玛巴的故事》
茉莉
这是林照真的第三本有关西藏的专著了。才读了前几章,我就大大惊奇起来:照真一个新闻记者,居然把噶玛巴的经历写得如此生动传神、引人入胜。
生活本身有时比传说更离奇。用不着林照真妙笔生花去虚构,少年噶玛巴的成长与逃亡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令人回肠荡气的传奇故事。照真只须稍稍展示一下她那文字描绘的功底,忠实地把她眼中那位“诚恳少年”之生平纪录下来。因为自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对在民族历史伤痕中成长、至今患有心绞痛的小活佛,林照真笔下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理解。
但林照真并不是仅仅说故事,她的叙事里有着严肃深沉的内涵。以自己多年涉入西藏议题的广泛知识和理性思考,林照真围绕噶玛巴的出走,进行多方位的观照。她追溯了汉藏冲突的起源,透彻地揭示了噶玛巴逃亡之前因后果,由此折射出西藏问题的沉重与复杂。全书的结构,由小活佛的个人经历,涉及政治、历史、宗教、民族关系等各个层面,在历史和现实的交叉之中,致力于探讨西藏问题的困境和解决的可能,并预测十七世噶玛巴将来可能扮演的角色。
可以说,在海内外汉语世界里,很少有人像林照真这样,孜孜不倦地承担起调查和探究西藏民族伤痕的历史重任。虽然林照真遗憾自己宗教知识贫乏,与佛无缘,但在西藏人眼里,她接二连三出版西藏专著,不仅是她和西藏的缘分,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汉族政权胁迫小活佛出走
读林照真的这本新书,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是:一个强大而狰狞的汉族政权,无情胁迫一个贵为藏族活佛的稚嫩少年,走上一条流亡的不归路。
在八岁之前,这个俗名为乌金听列多杰的孩子是无忧无虑的。他的家如同其前世———十六世噶玛巴留下的信中描绘的一样:“雪地东边有个国度,那儿有美丽的雷声,时而自然响起。在美丽游牧民族之区,有牛为徵兆。---”他的父母被乡亲们认为很有福气,居然生了六个女儿和三个儿子。
一九九二年,俊美的幼童乌金听列多杰,被认证为十七世噶玛巴,即西藏人眼中的观世音化身。在万民崇敬的同时,西藏长达五十余年的民族伤痕,却宿命般地集中在他的身上。尽管历届噶玛巴都有不涉政治的传统,但这位噶玛巴却注定难以摆脱政治,因为他不但是达赖喇嘛认可的,而且也是不信神灵的中国政府所认证的。
问题就出在这里。作为中国政府第一次认证的转世噶玛巴,他受到“中央统战部和自活区党委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他被迫接受汉化教育,他的中文老师是北京指派的。年仅十岁时,他就被带去进见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经常上媒体违心地说一些政治语言。小活佛还不得不遵从中共的指示,出席“假班禅”登基授戒仪式,,成为“爱国爱教的旗帜”。
从此,这位小活佛只有沉默,难得开怀畅笑。更令他恐惧的,是传说中国政府有意让他在十八岁成年后,接替班禅的位置,成为“民族大团结”的政治花瓶。自我定位只是一个宗教修行者,小活佛认为这样的安排“非常不妥当”。因为不愿做凄惨的“班禅第二”,他不得不“走为上策”,以拒绝汉族政权的叵测居心。
除了恐惧自己到十八岁时成为“爱国傀儡”之外,林照真还精辟地分析了噶玛巴出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年,十六世噶玛巴几乎将所有信众与教法全部带离西藏,根据噶玛噶举派教规,噶玛巴必须要靠上一辈噶玛噶举派弟子的传承。所以小活佛从登基起,就向中国政府提出要求,要求出国到印度朝圣,却被中国政府拒绝。正是中国政府的无道与无知,逼得小活佛不得不独自做出重大决定,踏上和无数前辈流亡的同一条山路。
关于令藏人尴尬的“噶玛巴双胞案”,一般认为是噶玛噶举派喇嘛夏玛巴和泰锡杜仁波切的历史地位与现实角色之争,但这里面也有中共治藏的阴影闪现。由于多年来中国政府强行介入西藏佛教事务,使得夏玛巴有理由反对“中国噶玛巴”(藏人深感羞辱的名词),于一九九四年另立泰耶多杰为噶玛巴转世灵童。
探讨噶玛巴对于西藏的意义
个人的命运、民族的悲哀、历史的伤痛,全在林照真朴素真诚的娓娓叙述之中。此外还有危险紧张的出逃情节,以及忠仆护主、有情有义的曲折故事,让我们这些阅读者随着她的描述且悲且喜。
虽然严酷的生活制造了创痛,民族的悲剧使少年噶玛巴忧伤,却也使他成长。佛教教义帮助他体会人生的深邃,也使他变得更宽容平和,思想趋于成熟。林照真评论说:“一路上藏人前仆后继的艰辛,让噶玛巴彻底了解到,西藏问题绝非中国政府所言,是达赖喇嘛一个人的问题。相反地,西藏问题包含西藏宗教与文化,是所有西藏人追求新生活的人权问题,因此,噶玛巴身为藏人一份子,已能深切了解到达赖选择流亡的无奈。”
以欣喜的笔调,林照真描绘了达赖喇嘛和噶玛巴———两个宛如爷孙辈的活佛第一次见面的情景,那是令普通藏人激动落泪的会见。然后,林照真分析了两位活佛极不相同的人生,写出了噶玛巴对达赖喇嘛的崇敬与感恩之情。少年永远有梦,在接受林照真采访时,噶玛巴高兴地说出他的梦想:“最想云游四方,环游世界。”
在为噶玛巴吟唱一首悲欣交集的流亡曲之时,林照真忍不住质问:“从达赖喇嘛到噶玛巴,总有一个疑问中国政府无法回避:‘为什么历辈西藏高僧,都必须以化装逃亡的方式来延续他们的宗教命脉?’”
她仍然不放弃希望,坚持探讨噶玛巴对于西藏的意义:“在达赖喇嘛有意打开与北京谈判之途上,噶玛巴能不能以其与中国独特的渊源,扮演积极的桥梁角色? ”“少年噶玛巴能在中国与流亡西藏间串起一条有效的沟通桥梁吗?---。”
化人格为墨水陪藏人流泪
《清净流亡---少年噶玛巴的故事》刚在台湾出版,身在印度的噶玛巴即获得一本赠书,略通中文的他读了之后,题词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本有关他本人的传记。正如藏族朋友达瓦才仁评价的,在这本书中,林照真写的是人而不是神。较之大量对噶玛巴进行宗教性神化的书籍,林照真从世俗立场有血有肉地写人,让读者认识了一个更真实更可爱的噶玛巴,其著作因此独树一帜。
照真是恪守新闻道德的台湾记者,她在写作中总是力求避免个人的好恶,只愿给读者提供事实真相本身。但是,新闻人也是有其人格和感悟的,也无法隐藏自己的思想锋芒。在强权话语对弱势民族进行全面封杀的今天,说出真实,为弱者代言,本身是一种力求改变现实的努力。在林照真的书写之中,渗透着中国人缺乏的现代人权价值理念。她的分析和判断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来自辛勤的调查,广泛的访问和参阅资料,更来自她对流亡藏人命运的热切关注。
林照真的不凡之处,不仅仅在于她贡献给我们这样的好书,更在于她面对弱小民族的苦难,化良知人格为墨水,陪同藏人一起流泪的人道情怀。
(台湾圆神出版社,台北市南京东路四段50号6楼之一,电话:02-2579-6600)
原载香港《开放》杂志六月号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陈诚长孙陈宇廷制作了一部关于寻访十七世噶玛巴的纪录片。这里可在线看一些片断
--
藏獒
- (480 Byte) 2002-6-12 周三, 下午9:50
(300 reads)
谢谢你提供的有关噶玛巴的一些资料
--
茉莉
- (200 Byte) 2002-6-12 周三, 下午11:15
(217 reads)
谢天谢地我们还有台湾
--
藏獒
- (426 Byte) 2002-6-12 周三, 下午9:22
(278 reads)
在台湾林照真这样的人是凤毛麟角
--
茉莉
- (346 Byte) 2002-6-12 周三, 下午11:22
(275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4269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