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朱学渊:胡锦涛的性格与运气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朱学渊:胡锦涛的性格与运气   
转贴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朱学渊:胡锦涛的性格与运气 (579 reads)      时间: 2002-6-12 周三, 下午11:4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胡锦涛的性格与运气



朱学渊



胡锦涛先生总算亮过相了,他先去新、马两个友好小国「热身」,然后再到美国「试脚」。美国政府与中国的老百姓一样,对这位六十岁的「接班人」知道得也太少了,因此各级僚属都出面招待。几年前朱熔基的访问,敏捷的应对教美国民众大开了眼界,只是「消气之旅」的叫法有点令人不舒服;还记得江泽民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时,破约回答问题,有人问他对海外藏独人士的喧嚣有何感想,他说一则见识了美国的民主,二则必须把自己的声音提得更高一些,结果竟博得了满堂喝采。胡先生既无锋芒,又无急智,他的那种略带「女性化」色彩的作风,与江、朱二位的强烈的表现欲相比,实在相去太远了。



胡锦涛先生自准备接班以来就谨言慎行,人们很难了解他的政见和方略,只有那张不见老的脸和式样很好的一头乌发,经常露面;以至有人一触及到他这多年的「隐忍」,他立即很抱屈地回答「这对我来说是不公平的」,他显然意识到这不是一种「体面」或「荣誉」。言外之意,他工作很努力,只是不透明的政治将明星的灿烂遮蔽了;然而,最委屈的还应是中国人民,他们对即将「君临天下」的胡锦涛先生居然一无所知。因此也就难怪《华盛顿邮报》认为,这显示中国还要走多么漫长的路,才能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或民主国家。



美国外交协会的中国问题专家艾科米说,华府对胡锦涛的了解程度和其未到访前差不多。他感到失望的是,胡的演讲不够幽默,不了解如何吸引美国听众。「胡锦涛对听众的回应最好快些、简短些,而且要能说到重点」。有分析人士认为,胡锦涛温和的措词将促使华府强硬派更大胆;而对主张加强与中国交往的一派,也有推动美中关系的作用。总之,他的「弱势」形象,使人既可交友,也可欺负。而他那没有弹性的步伐,毛式的挥手,四平八稳的照本宣科,来了也等于没有来,早知如此了,还不如让FedEx送一套预制录像,在PBS上放放就够了。  



其实,胡先生本来就没有图甚么「成果」,只求不犯甚么「错误」。对于憋了这么多年的他,天快亮了再尿炕,实在是太划不来了。然而,一个大国接班领袖的如此缺乏安全感的谨慎表演,一定让期待他有所作为的人们,早泄了阳刚之气;但对京城里的公婆来说,胡先生则缴了一份「乖宝宝」的考卷。从历练和气度来看,「痴长」了二十年的他,简直比俄国普京落差了一辈。平庸的成功,固然有运气的成分;然而,也是有中国特色的「逆向选择」中的「适者生存」。



算起来,胡锦涛先生还小我五个月,都该是一九四二年生的「千里马」。据说在清华大学学水利的他,成绩并不很出色,一定是因为循规蹈矩,早早就入了党,还做上了「政治辅导员」;他至今舞步轻盈,当年还是舞蹈队长。我想蒋部长南翔先生也未必知道他,否则也就不会被分配到偏远的刘家峡;但在那里他又偏偏遇到了「伯乐」宋平先生,从此平步青云,先后在贵州和西藏当地方官;最后又碰上了学生闹事,小平同志启用新人,小胡同志就在北京城里耐心候补了。  



祖籍皖南绩溪的胡锦涛,生在上海,长在泰州,出于一个平常商家。如今他即将出头,因此有人就在他和「亲美名人」胡适之间,攀出了点「风马牛」的宗族关系;其实,绩溪还出过一个「红顶商人」胡雪岩。要是严谨的宋平先生早知道徽州(治绩溪)胡姓如此「复杂」,少不了会怀疑胡锦涛有「卖国」和「贪腐」的「阶级根源」。说来共产党的「组织工作」都是些「黑箱作业」;既然事事机密,别人也就只能瞎懵猜测了。  



在胡锦涛大学时代的履历里,只留下一条他做过「政治辅导员」的蛛丝马迹。「政治辅导员」,是六十年代初为「阶级斗争要年年抓,月月抓」的恐怖路线而设立的一种监视学生思想行为的卑微工作,它是那些靠拢组织的「积极份子」毕业留校的专差;而对那些「自来红」的干部子弟来说,又是不屑去一做的。那时,全国每所大专院校都豢养了一大批这种人,向青年学生操刀的,就是这帮「学而不专」且「心术不正」的小人。今天,他们都是些年纪过了六十,毕生为牟私利而不学无术,应该扪心自愧的校园废人。  



一九六五年,我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前,因诸多「反动言论」,而被批判斗争了一通,最后在一位杜姓「政治辅导员」督导下写「检查」,足足费了我半年的青春时光;只是毕业的大限到了,才将我发落到四川的一个县城去教书。临走前,一位罗姓的「政治辅导员」明知我「落水」,可还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奚落我:「朱学渊,你可以去考考研究生嘛」。这些无时不在的侮慢和训斥,使得我对「政治辅导员」耿耿于心。我幸得早一年出门,在「文化大革命」中,同级留校的「政治辅导员」,不少是血债累累的「打手」,几乎与「辽宁张志新案」齐名的「上海王申酉案」,就是他们一手制造的。  



据说,普天之下惟清华大学与众不同,蒋南翔先生提拔了许多「双肩挑」的学生,读书之馀兼任「政治辅导员」,每月还发可观的「津贴」,其中有人还能省出钱来买辆奢侈的自行车。今天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核心中会形成一个势力庞大的「清华帮」,或许就是源自于这种令人趋鹜的「物质利诱」。蒋南翔先生在五十年代打得了一批学有专精的「右派份子」;六十年代却造就了一批青年机会主义者,他的这笔「政治津贴」,竟功不可没地为中国的共产主义埋伏了一代领袖。



关于权力的继承,中国的问题实在太多。远的不说,自从西太后垂帘,满清皇朝就出了问题,亲生的「同治」皇帝一死,她就定了妹生的「光绪」继任,而这个外甥又想做点事情,于是就被禁闭到死。共产党的笑话就更多,共产主义本来是一种西方革命思维,可是它的领袖天天也操烦著帝王的身后事,他们无非是要「选拔」一个听话的,而天下又听他的「接班人」。  



「选拔接班人」,实在是一桩很钻牛角尖的事情,自从毛泽东栽在林彪的手里,又立了一个「不蠢」的华国锋,等到他自己「百年」结束,元老叶剑英就指点华国锋和汪东兴收拾了「四人帮」,而邓小平也就从阴沟里爬出来,「彼可取而代之」,只年把功夫,就叫「英明领袖」卷铺盖走路。毛泽东的「永不变色」的苦心,则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邓小平在「接班人」的问题上,也没少受罪。只怪他一时气量小,又听了小人的谗言,处置胡耀邦惹出了大祸,后来罢免赵紫阳又丢尽了颜面;他本来属意李瑞环做替补,但有其他老人喜欢江泽民,他也就心灰意懒,好坏由之了。后来他对江泽民也不甚满意,只是「胡赵之鉴」不远,才由小女扶著去「九二南巡」,这吓著了聪明的江泽民,从此跟紧了。  



共产党选「接班人」难,做「接班人」就更难,搞不好还有「杀身之祸」,少则「牢狱之灾」。因此,江泽民早早地就采取措施,趁小平同志在世,将出言不逊的陈希同关进了大狱,还将自恃与邓小平有「通家之好」的「军委秘书长」杨白冰赶出了「核心」,就此邓、杨两家翻脸绝交。然而,这种「山有虎」的事情诱惑实在太大,莫说本无锋芒的林彪要「折戟沉沙」;一个区区政治辅导员熬上十年,一趟「虎山行」,当然是在所不惜的。  



胡锦涛能成为未来领袖,可能与邓小平没有多大的关系;大概是「谨小」的宋平先生,推荐了一个「慎微」的锦涛同志,「老同志们」看著不错,就「为民作主」了。说来毛泽东、邓小平「看人」,都是看一个错一个,谁又能把人一下看对了?再说宋先生长期主持「组织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却出了那多的「贪官腐吏」,他是否真识「千里马」,也令人质疑。



去年,胡锦涛在巴黎遇见林希翎女士,她说「我还活著哩」,胡锦涛说「为甚么要这样说,你应该活得更好」。这几句慰籍的话竟使我觉得,要让一个「政治辅导员」去背毛泽东的「十字架」,或许是「不公正」的;但是,作为「接班人」的胡锦涛先生,只向「作恶」的历史说些事过境迁的客气话,是很不够的,他至少应该向饱经灾难的人民宣导「从善」的方略。中国人民期待的已经不是一位生死由天的善人,而是一种长治久安的制度;当年胡耀邦热情奔放是为共产党「取信于民」,今天胡锦涛的谨言慎行只为自己「获得权力」,他确实还是个机会主义者。  



问题是,胡锦涛又能有多大的「权力」?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人比较,他们的「权威」约呈几何级数递减;强势的邓小平或许还有毛泽东的十分之一的威风;而拘谨的胡锦涛的魅力,可能连外向的江泽民、朱熔基、李瑞环的十分之一都不及了。另一个问题是,胡锦涛有没有能力运用这点「权力」?在这个多事的强权主导的世界里,「韬光养晦」和「丧权辱国」仅一步之遥;机会主义者的「谨慎」,很可能被强人指为「怯懦」,并迅速导致政治核心中的「强替弱汰」。  



与「威权递减」的现象相反,「民主制度」国家的代代领袖都是民选的强势人物,这就是它们国力历久不衰的根本;英美诸国即是例证。今天人们都在嘲弄俄国的苦难现状,而貌似强大的前苏联恰恰崩溃在「威权递减」之中;而今天实行了民主制度的俄国,经几代精明人物的有效操作,必将重登强国之坛,而叫那些短见的人们刮目相看。中国的政治领袖莫为一时「国力提升」有傲意;一个不要民主的民族,永远是无人尊重的愚种,任凭它是个「常任理事国」。  



即将传到锦涛同志手里的,既是一把「权力」,又是一泡「烂污」,贪腐、失业、人口、台湾都是问题中的问题。「人口」和「失业」只能让时间去消磨;「台湾」却牵动民心,失手就要覆舟;惟「贪腐」之事,日日糟蹋著共产党本已不良的名誉,实在再紧迫不过了。去年政府派人去加拿大引渡要犯赖昌星,结果他在外国法庭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入律师的陷阱,犯人没有抓回来,还调侃自己「学到了许多的东西」。说来,中国要杀尽贪官,与美国要消灭光恐怖份子一样的不智。这些问题的解决,还要靠除根的大略。



「专制」是「贪腐」的征结,药方自然是共产党最忌讳的「多党民主」;最近江泽民先生提出「三个代表」和「资本家入党」的主张,虽不离「一党」之原宗,但不能说没有「多容」的新意。人曰「党同伐异」,政党本是「同志」的团体,有「异志」才会分党派;代表「全民利益」的党,必是「天下同志」的空想,弄不好就是「本党的分裂」和「多党的开始」。等「大权」传到「小胡」手里,这些统统都是「大难题」;怯懦的他,如何办得这般大事体?  



中国的领袖在一班一班地换,改革好似在一步一步地走,但「实行民主」根本大计,却像一只球在场子里传来传去,终不见有好手投篮得分。打球还有三十秒不出手,就得让球的规矩;中国的政治却没有比赛的对手,所以只管一代一代地把问题「倒」下去,磨尽了苦难的五十年,还有一个新世纪。据说胡锦涛在美国私下表示,他也知道须行民主制度,但目前还不是时候。这无非表明在他未来主政的时代,民主不会到来,而腐败仍将继续下去。  



胡锦涛先生的这番预演,实在太令爱国的人们失望。他那「太平绅士」的落伍形象,真叫人怀疑「伯乐」的眼光,和「中南海托儿所」的教育质量。这是没有激情的十年「表演」的最后一幕,而他又演得太隐忍、太伪装。他肯定不是那个有真性情的胡耀邦;莫非他是又一个假谦恭的活王莽?如果他甚么都不是的话,谨防「清道夫」将他扫出「党中央」。  



或许,胡锦涛的局面要比这好一些,江泽民、朱熔基、李瑞环们未必欣赏他那无喜无怒的性格;可是再把一个「接班人」赶下台,岂不又制造了一场笑话。可以设想,胡锦涛将在「老同志」的「指导下」,继续他「识相」的政治生涯;今年已经六十岁的他,将在高位上很快地衰老。作为当年的一个青年机会主义者,今天他一定在祈祷:中国再有十年的稳定,好让他安稳地把球再传给下面的一代。



(原载开放杂志)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846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