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市场经济离不开经济危机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市场经济离不开经济危机   
寒树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市场经济离不开经济危机 (671 reads)      时间: 2002-7-22 周一, 下午8:37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现在的经济正朝着资本主义的康庄大道进发, 市场经济已经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这是我们几十年的实践悟出的真理, 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全军覆没了, 只有资本主义以它

巨大的活力为信奉它的人带来财富.



谈到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要来探讨一下资本主义的弊病。我们也不能不顾实际的一通

胡吹,把资本主义吹得天花乱坠。资本主义有弊端不要紧,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减轻这

些弊端,(很难完全消灭这些弊端),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即不能因为要倒脏水把孩子倒

掉了,资本主义就是那可爱的孩子,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似乎是资本主义的最大弊病。马克思理论谬误多多,但有些话还是

有点道理的。马克思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这话对了一半。正确的说法

是,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吗?是不是马克

思用了贬意词,我用了中性词?主要不在此。我们说癌症是人类的不治之症,我们想方

设法要战胜癌症,并希望最终消灭癌症。而经济危机则不同,如果消灭了经济危机,整

个社会经济就要出大麻烦。马克思为消灭经济危机所设计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一不小心

就把国家经济带到崩溃的边缘。对待经济危机的正确态度是,尽量减少它的负面作用,

利用它的正面作用。



难道经济危机还有正面作用?不仅有,而且很大。要说明这点,我打个比方。这个比喻

是来自我们天才的常胜将军林彪之口,从卢笛的一篇文章中看来。林彪说资本主义经济

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大月经,听者无不哈哈大笑。笑过之后,我一琢磨,这个比喻异常

的贴切,它原本是要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却不曾想,它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唱了赞歌。

比喻者用女人月经的污秽来咒骂资本主义,但月经之于女人,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作用,

是女人生理必不可少的一环。没有人会去为了消灭污秽而消灭月经。如果女人离不开月

经,那么资本主义便离不开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也是同样道理,不能只看它的消极作用,而忽略了它的更大的积极作用。经济

危机的消极作用大家耳熟能详,如生产停滞,失业增加,企业倒闭等等,那它的积极作

用在那儿呢?促进经济体的新陈代谢,重新调配不合理的生产资源,淘汰掉那些老旧的

技术,为大规模推广新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失业者虽然痛苦,但他们被迫去学新知识,

达到了知识更新的目的,为迎接新技术到来做好准备。股市低迷虽然令人丧气,但也有

它的好处,如有胆识,此时进场,正是赚钱的大好时机。我现在每月都定期买共同基金,

以前一年能买一百股的钱现在能买二百股,象海绵吸水般攒股数,等经济回升后,就等

发财了。



肯定有人还要跟我论理,说中国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不就避免了经济危机了吗。我不

客气一点说,那是我们的前人做下缺德事,把潜在的危机转嫁给我们和我们的后代。现

在的国企积重难返,是一夜之间产生的?不是,是长期的弊病积累下来不去解决,才落

下的病根。该更新机器的时候不更新,该裁减人员的时候不裁减,该关闭工厂的时候不

关闭,以至于现在不死不活,成为鸡肋。如果当时发生几次经济危机,把问题就地解决,

也不会象今天一样病入膏肓了。



我再打个比方。一间房子住的时间长了会产生垃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待垃圾的态

度不同。资本主义采用定期打扫的办法,比如说,一礼拜打扫一次。扫垃圾的时候有很

多不愉快的感觉,如扬起灰尘等等,但是扫过以后,房间乾净整洁,居住愉快。而社会

主义采取不同的办法,它为了消灭打扫垃圾会扬起灰尘的弊病,索性不扫垃圾,把垃圾

往床底下一踢,再用一个大床罩把床一盖,即不扬灰尘,又看不见垃圾,岂不两全其

美?是社会主义消灭了垃圾了吗?不是,它把垃圾掩盖了起来。但久而久之,床底下垃

圾堆积如山,以后谁买了这座房子谁倒霉,即使传给子女,子女也要咒骂老子不是个东

西。现在我们批驳马克思理论,就是因为他给我们出了个馊主意,即把垃圾踢到床底下

的做法。可惜今天还有人执迷不悟,以同样的方式整理房间。



我在中学学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存疑颇多,但不能去问老师,否则会被当作脑

后有反骨而另眼相看。其中对马克思说的,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就

百思不得其解。课本上又没有更多的解释,就这么武断地下结论。现在看来,那句话完

全是谬误,可以说是马克思的最大谬误之一。他说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有不

可调和的矛盾,这颠倒了事实。事实是,社会化大生产恰恰要求生产资料私有制,否则

乱矣。因为,社会化大生产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就要求合理配置生产资源,如何达到这

一效果呢?一双看不见的手--利益。每个生产者都争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生产者之间

又要取得一个利益平衡,他们就要谈判签合同,求得互利的状态。利益是基于产权的,

没有产权的明确界定,就没有利益的落脚点。产权,只有在私有制下是明确的,在公有

制下是模糊的。



中国现在改革为何到了停步不前的局面?就是到了产权改革的时期。如果不放弃公有制,

产权改革就无法进行下去。产权改革说白了,就是私有化。私有化在城市是国有企业私

有化,在农村是土地私有化。俄罗斯在产权改革方面已经走在中国前面,他们的城市产

权改革已经完成,农村土地私有化的议案国家杜马刚通过。虽然俄罗斯的经济目前没有

中国活跃,但他们的体制优于中国,十年之后,俄罗斯必为西方又一经济强国。



马克思解决社会化大生产中生产要素配置的方法是计划经济,即政府根据生产需要订计

划,决定各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这听起来象一个不错的主意,但只要仔细想想,

就知道是个很坏的主意。首先,一个政府如果没有监督就是个不值得信任的政府,它随

时都可能干坏事。再说,政府计划的下达是靠政府官员,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那些肠

肥脑满的官员,放心吗?掌握生杀大权的官员难道就不会把计划下达给他小舅子?只有

制定和执行计划的人是上帝,才会是公平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就是由上帝来制定和

执行计划我们凭什么不放心?



林思云自认为重读马克思著作很有心得,并建议大家也去重读。不过从他文章里反映的

马克思主义观点仍是大家所熟知的。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学马列主义,特别是

中学学的最狠,因为大学要考。学了这么多马列主义,在我看来,最大的好处是,批判

起来不用去查书本了,早已融化在血液中了,这是洗脑的成功还是失败?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63971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