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遗作:韩战早期联合国军的重大失败(未完成稿)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遗作:韩战早期联合国军的重大失败(未完成稿)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文章标题: 遗作:韩战早期联合国军的重大失败(未完成稿) (1087 reads)      时间: 2005-7-16 周六, 上午3:48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韩战早期联合国军的重大失败

芦笛

最近寒树教授那“韩战”专家在奸坛写了篇谈论韩战的文字,乃是典型的最无见识的文字。何也?教授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评价这样一场对中国现代史乃是世界格局的形成影响至深至巨的战争,却只会像孩子一样斤斤计较“谁打赢了”、“谁丢脸受辱”那种无聊至极的“无效矛盾”。

其实,任何一个有点起码见识的人都知道,韩战是中共犯的最大外交错误,其灾难决不亚于内政中的“大跃进”。它的最大错误,是使“新”中国从此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成了“侵略者”,导致了中国在国际上三十多年的孤立;使中国在美苏两极中失去外交回旋余地,不得不把自己捆死在穷国苏联的战车上;使中美关系成了无法解开的死结达30年之久;使得中国世仇日本趁机捞得盘满钵满,用无数“志愿军”将士的鲜血,促成了日本的经济起飞,导致后来中国的远东战略不得不采用媚日战略;使中国丧失“解放”台湾的机会;更使半个朝鲜的人民从此陷入水深火热,饿死了半半国人民,与世代友好邻邦(那可不是日本那种吹出来的“友邦”,史实就是如此)朝鲜人民结下了无法赎回的血海深仇。无论是从人民还是从统治者的角度上来看,韩战都是人类可能干出来的惊天动地的大蠢事、大恶事、大丑事。合九州之铁不能成此错,比“大跃进”也不遑多让。

然而寒树教授就是没那点眼光看见这最一目了然的东西,却抓住了停战谈判中谁作的让步多一点那种细枝末节,大作文章,力图描出一幅与现实相去十万八千里的“国耻图”来。其实,评价一场战争,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达到了战略目的,是为国民造福千秋还是遗祸万年。普法战争就最能说明这一点,虽然普鲁士打胜了,割去了法国的两个省,普王还跑到凡尔赛宫镜厅去加了冕,但此战从此使得两国结成世仇,成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祸根。由此可见,全面评论一场战争,甚至不能光看战争是否取得全面胜利,更重要的是看它带来的远期后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韩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不该打的一场战,无论中共是输是赢,它都是纪念中共那惊天动地的痞子愚蠢的永久纪念碑。

可惜寒树教授只有小儿的头脑,所以才专门在所获领土多少的比较上作文章,据此居然得出独家见解,认为韩战是联合国军 (他还不是说联合国军,说的是美军)打赢了。老芦看过三本西方人出的韩战史,从来还没见过这种独特思路。其实,谁都知道,朝鲜停火是两家妥协的结果,根本说不上是谁赢谁输。克拉克将军自己就承认,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打赢的战争的停火协议上签字的指挥官”。

克拉克将军说的一点都不错,朝鲜战争结束跟以前的大战完全不同,根本不是以一方全面胜利、另一方投降而告终的,这对老美来说还是件新鲜事,他们以前还从未有过类似经历,由此生发出了“有限战争”的新概念,这就是说,不但战场有限,就连战果也都是有限的。基於这种概念,越战也才得以落幕。

正因为最后是双方妥协,不是过去那种一边投降一边胜利的传统终局,所以随便哪一边都可以自称大获全胜。这也确实是无法讲清的事:从老美那边来说,共军是侵略者,现在的结果是世界合力制止了侵略,恢复了大致上的原来格局,当然应该是胜利;从共军一方来说,帝国主义一度到了鸭绿江边,现在咱们把他们打回去了,难道不是胜利?

如果不用上面介绍的那个视角来看问题,则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一辈子也扯不清楚。除非用寒树教授那种独辟蹊径的小儿科分析法,才能得出美方大获全胜的结论来。可惜西方学者的共识却恰好跟他的相反。人家说的是,为了争点毫无经济战略价值的荒地,把停火线往对方那边挪个一两公里,双方反复血腥拉锯,毫无意义地贴了许多性命进去,犯了一战堑壕战的错误。

更糟糕的是,教授大概连本西方出的韩战史都没从头到尾看一遍,或是出於无知、或是出於有意隐瞒,有意略去了许多重大史实,这里择其大端列举于下:

寒树教授的第一个错误,是根本不知道斯大林在韩战中为利用中国、削弱中国玩弄的各种阴谋诡计,反而去为苏联唱赞歌。这的确是他的一家之言,不但老芦从未在西方出的书籍和电视文献片里看到过,就连中国都没敢这么说。

其实只要看过索尔兹伯里的《新皇帝》的人都知道,中国卷入韩战,完全是“狗爬楼梯上猫当”,愚蠢无比地给父亲斯大林和金儿皇擦屁股。这段史实,现在连中共自己都不再隐瞒了,稍微在网上走两步就能看到国内有关的回忆录。

和老毛那靠《明史》治国的无知痞子不同,斯大林完全是个传统的强权政治家,根本不受什么意识形态支配,所谓“国际主义”完全是用来为苏联的国家利益服务的。他深谙地缘政治,明白一个统一的中国对苏联不利,为此曾在共军渡江前派米高扬秘密访问中共,要中共与国府划江而治 (可惜老毛没听他爹的,不然老芦前半生也不会这么惨)。哪怕就在共军渡江后,他还命令苏联大使馆跟着国府撤到广州去,其实连老美的使馆都没撤,司徒雷登“赖在南京,准备开张新店,捞一把”(引自雄文第四卷)。待到神州陆沉后,他轻侮国家首脑毛泽东,给中国的那点援助连保加利亚都比不上。这且不表。

当时中共准备“解放台湾”,为此跟苏联达成协议,由苏联帮助中国建立训练海军。与此同时,金日成也想“解放”南韩,但苏联人怕引起世界大战不同意,说是等中国“解放”了台湾再说。此前美国政府曾公开表示对国府的失望,宣布不介入中国内战,实际上是抛弃了台湾,让国府听从中共宰割。因此中共如果真的去打台湾,美国根本不会干涉。这就是斯大林的安全算盘:美国人已经坐视国府丢了偌大的大陆,难道还会为一个小岛大动干戈?

不料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某个俱乐部演讲时大概喝多了两杯,把美国在太平洋的防线划到日本一线去,台湾不用说,连南韩都给忘记包括在内(大概老艾中学地理不及格,反正老美的世界知识特别差劲,跟英国人完全是两回事)。这演说立刻引起斯大林的注意,他认定美国已经公开宣布放弃南韩,於是同意了金儿皇的提议,准备大举侵犯南韩。原来说好的“先解决台湾再解决南韩”的三国协议就这么给他轻易撕毁了。中国这边完全给蒙在鼓里,叶飞还在兴兴头头地准备着渡海作战,不料晴天一声霹雳:北韩大举进犯南韩。斯大林小看毛儿子到这个地步:毛是战争爆发后才知道此事的!你说这算什么大国之君?跟赵构也差不大离。

我至今无法索解的一桩怪事,便是苏联为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战事爆发后,南韩立刻向联合国求救,联合国先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后召开联合国大会。此时如果苏联代表动用否决权,则任何协议都无法通过。但奇怪的是,苏联大使马利克却因为联合国不接纳“新”中国而拒绝出席一切会议,美国抓住这一良机,让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谴责北韩侵略者,并组建联合国军制止侵略。斯大林为何要让马利克采取这种愚蠢行动,正常人实在无法理解。用老索的话来说,他那“迷宫式的脑袋”里想什么,只有他自己才明白。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北韩势如破竹,直逼釜山,但留守美军的半圆形防线始终无法突破。北韩军队补给线太长,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麦帅提出在仁川登陆的大胆计划,一举奏效,先复汉城,后越三八线,金儿皇的军队全给包围在南韩了,平壤很快就解放了,联合国军乘胜直逼鸭绿江。

此时北韩的形势已彻底绝望。老美在仁川登陆后,斯大林立刻尿了裤子,他怕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那时苏联刚有原子弹(还是靠间谍偷来的),根本不是老美对手,於是他立刻下令,将所有的苏联顾问从北韩军撤出来,只求不让美国人抓到证据,便儿子的死活也顾不上了。他不但自己不敢出兵,而且也没指望中国来赶这趟他和金儿子搅出来的浑水:本来连老索这种无关的老美都说他撕毁协议、瞒着中共去发动战争是对中国的double cross。不过他还是建议金儿子去求中国人救命,如果不行,就流亡到中国去成立流亡政府。

令人震惊的是,尽管中共受了欺骗和背叛,那孝顺之心居然丝毫不改,周恩来(刘少奇?记不得了)当时提出的条件是:参战可以,但咱们没有空军,只能派陆军,必须由苏联提供空中掩护才行。这就是中国参战的前提。斯大林如释重负,立刻答应了下来。於是就这么说定了。

可这老zm 过后一想又变了卦,万一飞机被击落,飞行员落在美国人手上咋办?等中国这边部署就绪前来跟他汇报时,这老zz便说苏联不能派空军了。至此,用老索的话来说是triple cross了,简直把中国同志当猢狲耍!

中共这边自然是大失所望,但商量来商量去,老毛那老zm 作孝子之心始终坚定不移,还是决定出兵。当周恩来去向斯爸爸汇报时,父皇大人闻讯极为震动,说:是吗?中国同志没有空军掩护还是要出兵?接着就陷入沉思之中。他好歹算个欧洲国家的人,不象老毛那老杂毛,有点起码的现代知识,知道没有空中掩护的战争将是何等一边倒的大屠杀。

就这样,只是因为老毛为了向它爹表忠心,证明自己不是“人造黄油马列主义者”,不是又一个铁托,共军就这么手提三八大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前去送死。战争头半年,苏联人什么援助都没给过。共军完全用的是内战中的原始装备。因为运输补给工具之落后,联合国军又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许多第一线的共军不是战死的,而是给活活饿死冻死的。当时“志愿军”的装备到了这种地步:连棉衣都没有,只能每人发点工业酒精,靠喝那玩艺来取暖。大批共军倒毙在冰天雪地之中,尸体毫无伤痕,这情景一开头还让联合国军将士看了大惑不解,后来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就见惯不惊了。据老美大兵说,这些黄猴子是吃大米(rice-eating)的,跟咱们不同,所以他们不拿人命当回事。

根据我的模糊记忆,大概是战争打了七八个月后,斯大林发现老美跟他自己一样,不想打世界大战,於是胆子这才大了起来,开始援助中国军队,但每一粒子弹都得要贫穷的中国人民用大米猪肉去换。这TNND算是什么恩惠?你们自己弄出大祸来,没那尿脬去顶住,大爷为你们擦屁股,把无数人命贴进去,用苏联武器死中国人,不让你们死人已经是恩重如山了,还要大爷为那点破武器掏钱?这战争又不是我们要打的,对中国人民什么好处都没有,凭什么还要让我们歌功颂德?

然而世上就是有这种糊涂虫如寒树教授,丧失起码的民族尊严到了这么地步,连现在写回忆录的那些共干人士的水平都没有,你说有治没治?就算您“见洋就拜”成了入骨的瘾,那俄罗斯人也不算是什么文明人阿,在欧洲人眼中,他们从来是人种混杂的“准亚洲人”。

刚才忘了说两件事,第一是毛儿皇登基伊始,就跑到莫斯科朝圣,磕头作揖却备受冷落,最后丧权辱国,同意苏联继续占有东北中东铁路、旅顺港、以及新疆的矿产资源,才换来了30亿美元的有息贷款(利息1%),而同期苏联给了波兰45亿美元的无息贷款。第二件事苏联同意提供军火后,原来说的是无偿援助,斯父皇轻松地说:“给个收条就行了。”后来却翻脸不认,每粒子弹都得算钱,而且卖价极高,完全是阎王债。

诚然,苏联后期确实为中朝共军提供了空军掩护,但那掩护非常有限。据我看过的鬼子老兵写的朝鲜空战回忆录,米格飞机刚在朝鲜上空出现之时,引起了美军极大恐慌。此前因为杜鲁门总统极不明智地大规模裁军,美军军费不足,发展受限,在常规武器上其实已经落后于苏联。米格机飞得比老美的飞机快,爬得比老美的高,来去自如,其行经空域被老美恭恭敬敬地称为“米格走廊”。

但正如敬爱的林副统帅教导我们的:“人的因素第一。”老美空军毕竟是二战上下来的老兵,经验丰富,技术文化素质远高于老毛子,很快就琢磨出了怎么对付米格机的办法,大败先进武器。等到后来老美的先进飞机也来了,米格便更是不堪一击。后来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只要米格机胆敢飞过鸭绿江,美机便立刻起飞迎头痛击,吓得米格机立刻就掉头飞过江北去(美国政府一直严禁空军侵犯东北领空,后来在越战中更规定飞机不得飞越18度线,所以北越跟中国接壤的三个“省”从来没挨过炸),让我看到那段时忍不住浮一大白(只是啤酒,并非白酒),为老美的英雄气慨喝彩(可见毕竟是汉奸,居然为敌人喝彩)。

因此,除了很短的一个时期,制空权一直牢牢地掌握在联合国军一方。更重要的是,苏联提供的只是少量的歼击机队伍,从来不曾提供过轰炸机和运输机,因此,中朝共军从头到尾打的都是古已有之的平面战争,从未有过对方那样的立体协同作战。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看,老毛子提供的那点空军掩护,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计。

而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中国人冤死在冰天雪地中。因为没有空中掩护,共军只敢昼伏夜出,白天蹲在山沟里(真的是蹲,可不敢躺下来,否则立刻冻死),偶而打个盹。夜里则强行军。这一套还真的瞒过了美国空中侦察,以致几十万大军渗透进北韩,麦卡瑟(通译“麦克阿瑟”,不过在美国呆过的人都知道“麦卡瑟”才是真正的发音)居然就一点不知道,这才两次中伏,溃不成军。

更严重的是后勤补养问题。因为天空掌握在人家手上,地上一切运动的东西都要遭到扫射轰炸,于是便根本没有什么中共欺骗电影上演的那种“钢铁运输线”,武器弹药都得靠骡马翻山越岭运到前线去。士兵们则全靠身上背的乾粮袋活命。战争进入第二年,老毛和彭德怀商量后,决定让国内的部队轮流调到朝鲜去作战。每个士兵在入朝前发给一周的乾粮,就这么用脚一直走到前线去。

据老彭向毛作的汇报,只有三分之二的士兵能到达前线。但据美国作者John Toland在“志愿军”老兵中作的调查,许多部队75%的编制都冻死饿死在行进途中。路还没走到一半,乾粮就吃光了,于是士兵们只能吃草根树皮过日子。一个重机枪连到达前线时,只有一个持步枪的士兵幸存下来。沿途他看见许多伤病员。那些人根本就没人照料,长官只是让他们自己走回国去。受了伤,哪还有那能耐?只能倒在路旁哭爹唤娘,偶见同志路过,便苦苦哀求对方赏他一颗子弹,让他早为革命“光荣”算了。如果老毛子真有点“国际主义”精神,倾全国之力来援,让共军有点decent空中掩护、空运、空投,又何至于有这种惨绝人寰的悲剧?

就是这种原始落后的后勤补养,严重地限制了共军的作战能力。名将李奇微上任后,仔细琢磨共军特点,发现共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战术灵活,从军到营都喜欢打包围战,但有一个致命弱点:后勤跟不上。于是他便制定了相应对策,专门破坏对方的供给线。到后来共军发动一场攻势便只能维持7天左右,一周以后便弹尽粮绝,疲累冻饿不堪,此时便是联合国军大举反攻之时,战局就是这么扭转过来的。

由此可见,苏联人在韩战中的唯一“贡献”,就是武装金儿皇那个不成材的白痴,错估形势惹下大祸后,又没那胆子兜着。除此之外,他们什么像样的援助都没给过中国。虽然斯父皇在闻知“中国同志”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仍决定出兵时“感动”得掉了眼泪,可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那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的确,中共为他和慈父领袖舍死忘生地火中取栗,无论在哪个方面都给他造成了大规模捞取好处的时机。

据Stalin's Bomb的作者说,斯大林不久就发现,让中国陷在韩战中,对他益处无穷,一是使中国元气大伤,不会对他形成铁托式的威胁,二是把老美拴死在亚洲,而他可以趁机在欧洲和老美抢地盘。

就连战术上,老毛子也很发了趁火打劫的战争财。据美国电视文献片,被击落的美军飞行员曾被苏联军官审讯,被迫招出了美国最先进军机的秘密。我记得一部电影上还放了苏联解密档案,上有一副被俘飞行员画出来的机场平面图。有趣的是,那位飞行员在接受采访时却矢口否认,说那是伪造的。从这些情报里,老毛子知道了美军一系列具体军制,而这可是非常重要的情报。有的飞行员还给押到苏联去,从此下落不明。叶利钦刚上台时还答应老美一定要查出这些人的下落,但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被缴获的美国飞机就更不用说了,立刻便送到苏联去解剖。据说,老毛子靠这一手,掌握了许多他们自己没能耐发明的先进技术。

总而言之,在韩战中,苏联不但对中国无丝毫恩惠,就连对中共也毫无恩德可言。中共从来是他们的利用对象,利用完了连个咂甜指头的好处都不给,跟奸坛利用老芦其实也差不多,嘿嘿。韩战在斯大林生前硝烟一直未灭,然斯氏一死,不旋踵就达成停火协议,这难道是偶合不成?

寒“专家”的第二大错误,乃是一切“积极分子”们骨髓里的通病,那便是老马说的:“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专搞“隐恶扬善”、“为尊者讳”那套国术,扭曲忽略重大事实,不惜一切代价为新主子涂脂抹粉。这些人代表着东方下流文化对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入侵,完全是一种令人恶心的文化污染,起到的唯一客观作用就是玷污美国和西方在国内同胞心目中的形像,引起他们对两者的憎恶。我有时想,凭着中国人举世无双的生殖能力优势,如今又有无数国人潮水般地涌出国门来。到了本世纪末,美国和欧洲会不会变成华人的天下?苟如此,那就是世界文明的终结。

其实,略知西方文明精髓的同志都知道,西方没有中国那种“舍善求真”的下流传统,只有不计一切代价报道真实的优秀传统,从加利略、布鲁诺开始,这传统在西方代代薪火相传,真正做到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真实故,两者皆可抛”。

随便打开一本西方的历史著作,你就能发现这一点。作者的主观倾向当然不可免,但几乎没谁不努力遵循做到超脱于意识形态去忠实于客观真实。老芦看过的英美作者写的二战史之多,连自己都记不住是多少本,但没一本隐瞒盟国领袖犯下的重大错误和盟军犯下的战争罪行,也不曾刻意贬低歪曲纳粹军队的高超作战技能。

这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盟军在诺曼地登陆后,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空降作战。不幸的是,他挑错了着陆地点,又受了情报误导,结果空降部队着陆后离要攻占的大桥太远,埋伏着的党卫军冲出来,大败英军,抓的俘虏之多,打破了战争以来的纪录。这事让英国佬当成国耻,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写成小说,拍成电视电影,老芦在英国时不知道看了多少次,至今依稀记得那片名叫“A bridge too far away”。

这种事,咱们中国人有那尿脬干么?中国有史以来,除了司马迁写的“谤书”( 王允语),甭管是历史还是文学作品,可曾有过片言只语检讨过本朝统治者的过错?更别说是让全民族丢脸的大败了。

比起欧洲人来,老美这种道德勇气就差多了。我在美国看了许多电视文献片,还从没见到过谁敢披露艾帅在二战中丢的脸。话说欧战后期,希特勒不顾将领反对,把军队从东线抽回来,在西线发动了大规模反攻,试图把盟军的突出部合围进去。其时正值暴风雪,盟军飞机无法起飞,暂时失去了绝对的空中优势。德军从阿登森林猝不及防地冲出来,将盟军的阵线冲成个船形。

当此危急时刻,盟军最高统帅艾克却龟缩在巴黎的总部里,闭门谢客,谁都不见。为什么?因为他给吓得尿了裤子!当时谣言纷纷,说希姆莱派出了无数神通广大的杀手,渗透入敌后,专门侍候盟军高级将领。这谣言也不是一点影子都没有。当时德军确曾化装成盟军搞过突袭,不过鬼子没有“大师”、“老师”们,那种千里之外取人首级的功夫是中国人的专利。可艾帅却给吓得灵魂出窍,连卧室都不敢跨出一步去,彻底放弃指挥权,让部队陷入瘫痪。幸亏原来要去度假的蒙帅取消了假期,请示艾帅暂时假节戎,这才挽回了危局。最后暴风雪停了,盟军立刻恢复轰炸,德军的坦克毫无燃料,溃不成军,反攻不但没有达到原定意图,反而加速了第三帝国的灭亡。战胜之后,谁都以为艾帅是大英雄,当然那丢脸事根本就没人知道。

不幸的是,60年代蒙帅写回忆录,把这事兜了出来,让艾帅几乎气得心力衰竭。虽然如此,这种丢脸事,我看过的美国书籍、电影、电视里就从来没人敢探讨过。从这个角度来说,或许寒专家还真来对了国家,那童子功大有用武之地。

话虽这么说,我看过的韩战史,全是美国人写的,人家可也是实话实说,从未刻意隐瞒早期的重大失败,更没像寒专家那样,为了拍西洋马,愣把一场文明反对野蛮、民主制止独裁入侵的正义之战,描写成美国的武力恫吓、讹诈、扩张,把停火谈判描写成强国恃强凌弱逼着弱国签订城下之盟。在他笔下,捍卫和平的自由世界领袖成了搞炮舰外交的大英和日本帝国,而助纣为虐的中国只能忍气吞声,屈辱得跟签订马关条约也差不多。

为寒专家很方便的忘记的重大史实是,联合国军曾全线溃败,一直败退到37度线才站稳脚跟。这里面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

如前文所述,北韩入侵南韩后,节节胜利,但在釜山外围碰了壁。此时美国太平洋地区司令官麦帅提出在仁川登陆的大胆计划,但坚守釜山的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并不赞成。他也主张两栖登陆抄敌人后路,但认为登陆点应该离釜山近一些,这样两军合击,便能形成铁壁合围,让敌军无从逃遁。现在登陆地点选在仁川,该地虽然离汉城很近,但离釜山太远,即使成功,两军也无法呼应,形成密不透风的合围,全歼敌军。

不幸的是,他谨慎可靠的“群山计划”给否决了。麦帅因为战功、军事才能和无与伦比的口才,在美军中成了战神,说出来的话便成了圣旨,跟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差不多。於是仁川登陆便按计划实行,并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有趣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人民的好总理在事前就算定了美帝要在仁川登陆。他们根据该地反常的通讯和船只来往,根据麦帅一向喜欢两栖作战的作风,判定联合国军必将在该地登陆,截断北韩共军后路,於是便把这情报告诉了慈父领袖。

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白痴听了这消息,只是向全国人民发布了“紧急行动起来,保卫祖国的每一寸领土”的庄严号召( 这点倒很像光明领袖高寒先生,记得他曾庄严号召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强力制止江泽民称帝!”。我一直想知道是不真有谁谁在国内响应了他的号召,去“强力制止”了一番), 却未调一兵一卒去保卫仁川。他的算盘大概只有中国鬼大哲学系高才生才会明白:釜山旦夕可下,最后的成功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不管后路断不断,先把釜山拿下来再说。

因此,全靠金胖子的怪脑密切配合,麦帅的大胆赌博才得以成功。但沃克将军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在仁川登陆的美军包括海军陆战队和第十军,形成左翼,原在釜山坚守的第八集团军突围冲出,作为右翼,两翼之间相距太远,根本无法合龙,於是大批的北韩残军或从这空缺里陆续逃回北部,或留在当地开展游击战争。甚至后来美军挺进到逼近鸭绿江时,这个问题依然存在,两翼从来就没有合龙过。

即使如此,北韩也完蛋了。美军挺进速度太快,困在南韩的北韩军不可能全师撤回。等到平壤解放时,金胖子手上只有三个毫无作战经验不满员的师,确实也只有去做流亡政府首脑的命。

所以,麦帅的计划虽然漏洞百出,但毕竟还是成功了。但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完全是建立在“中国人决不会出兵”的假设上的。

这说起来倒不是老麦的错。人家中情局可是多次跟总统拍过胸脯,保证中国人绝对不会出兵,苏联也不会干涉。人民的好总理约见印度大使,说如果美国越过38线,伟大的中国人民决不会坐视不理,尼赫鲁忠实地把这话传给杜鲁门,老杜那前破产零售商居然说那是“有史以来最大的blackmail”!

但中国就是出乎所有人、包括斯父皇的预料出兵了。第一批“志愿军”39个师共26万人,日以继夜,神不知鬼不觉地跨过鸭绿江,渗入北韩,在丛山峻岭中隐蔽下来。

此时的共军正处在历史上的巅峰时期,指挥员身经百战,士兵士气高昂。这些“解放”了的农家子弟们,什么苦都能吃,什么命都敢玩。“精神原子弹”的魔力让他们一个个变成了吞下香灰的义和团。在他们那中国农民特有的简单脑袋里,刀砍斧凿一般地刻下了简单明了的“真理”;毛就是玉皇大帝,美帝就是要夺走他们那刚分到手的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魔鬼,而他们就是“保家卫国”的天兵天将。

第一仗便打得非常漂亮。我记得老马有篇文章说,“建国”前,中共从来不敢打外军,从来是内战内行。这倒也是事实。抗战胜利时老美一度在山东登陆,和八路对峙,光瞪了两眼,土八路就吓得不声不响地跑掉了。共军渡江后又出了“紫石英号事件”,那乃是一艘滞留在长江内的英国军舰(“解放”前的长江是开放水域,谁都能进去)。当时该舰和共军岸炮部队发生冲突。共军想捕获该舰,却被人家乘夜色逸去,鲤鱼脱却金钩去,摇头摆尾不再来,融化进无边的蔚蓝色里去了。据毛选四卷的注释说,该舰是强行劫持了一艘客轮,以此作掩护逃走的。这事我从来没在西方出版物上看到,只是上高一时攻读毛选看到这一节,连我那狂热的毛教徒都觉得窝囊。

“战略上藐视敌人”的老毛有时也色厉内荏,他给彭总的指示现在已经发表了。记得那上面说,如果美军不好打,就打伪军。所以,共军“第一次战役”就是瞅准了“伪军”下手的。第8集团军东侧的三个韩国师中了埋伏,被全歼或彻底击溃。共军一共歼敌15000人。共军得手后立刻又隐蔽起来,消失得无影无踪。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出了这么大的事,麦帅居然无动于衷。中央情报局的同志告诉他,中国人在50年内不可能大规模介入韩战,苏联人也不会动手。所以他还在作那个“打倒鸭绿江回家过圣诞”的好梦,居然在视察时当着媒体,对官兵公开作出这个承诺,连“I promise”的话都说出来了。

白宫也没想到中国大军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无论是参谋长联席会议还是白宫都处在麦帅的魔咒下。联合国军越过38线前,麦帅提出要越过该线解放北韩,美国政府还为此大动外交上的干戈,召开联合国大会,给麦帅授了这个权(一般谈韩战的书很少讲到此事。其实联合国军越界解放北韩完全是合法行为,有联合国的专门授权。我不明白的是,为何苏联不使用否决权否决此动议。在此特请真正的专家赐教,谢谢!)。

更出奇的是,麦帅居然给联合国和政府同时发出公告,向全世界宣布他的作战计划,那就是第八集团军在西线全面发动进攻,而第10军在三天后将在东线发动进攻,形成巨大的钳形夹击,会师鸭绿江。

自人类有史以来,大概也就出过这么一桩预先通知敌人自己的作战计划的奇事。如果大家都这么干,那各国纳税人也倒省了一大笔供养特务间谍的钱。建议各国订个新的日内瓦公约,规定凡交战方都得这么干,决不能“兵不厌诈”,发起突然袭击,打对方一个冷不防。

这里面头脑清醒的同志只有一个沃克将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巴顿将军的旧部。该同志是位不折不扣的悲剧英雄。当初全靠他指挥着一批杂牌部队,血战保住了釜山。后来他又反对麦帅好大喜功的仁川登陆方案。虽然后来大胜,他始终对越界攻击北韩持保留态度。他认为,南方北韩军并未被肃清。联合国军应该守住38线,巩固消化战果,彻底肃清困在南方的敌人。如此便可使北韩彻底丧失武装力量,己方进可攻,退可守,在后方巩固之后,即使北进也就再无肘腋之患。

沃克将军听到中国人大举渗入的消息后,立刻便非常重视。他虽然不得不服从顶头上司麦帅的命令率师北上,但一再叮嘱前锋将领:“一旦闻到中国炒面味,立刻撤回来。”实际上,他是把北上进攻当成了一场全线出动的火力侦察。

东线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将军则是个混帐东西。这小子本该第8集团军指挥,但麦帅宠爱他,不但不让他受沃克节制,反倒剥夺了沃克对南韩军队的指挥权,把它交给了老阿。老阿看不起沃克,还想指挥他没法全权控制的陆战队第一师。此时他做梦都想冲到鸭绿江边去撒尿(第一批攻到鸭绿江边某小镇的美军官兵曾对着江水大撒其尿,以示豪迈),于是便命部下大举出动,导致陆战队第一师被围长津湖。当部下向他报告大事不妙时,他还认定是部下怯战懦弱,不许撤退,说什么“别怕了几个中国洗衣匠!”

从这话里似乎可以看出,导致联合国军大败的一个心理原因是白人的种族优越感。我在别的文章里谈过,当初英国人看不起日本黄猴子,这才在太平洋战争中吃够了苦头(这是他们后来自己检讨的,可不是我分析的)。老美虽然知道日本人的厉害,但中国人实在没有什么让人看得起的理由。老舍在20年代说:洗衣店和餐馆,是中国人的两大海外事业。难怪老阿心目中的中国人就只能是洗衣匠。可恨洗衣机的发明与普及,害得咱们的海外事业只剩下一桩了。以后要和老美打仗,恐怕人家只会说:“别怕了几个送外卖(Chinese take-away)的中国夥计!”

我这似乎是离开主题闲扯淡,其实不然。记得看过海外作家聂华苓的文章,说是白人对中国人刮目相看,始于韩战。从那以后,人家才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一贯印象里的奸诈愚毒怯懦之辈。或许就是这个原因,让50、60年代海外华人中出了大批左派青年。也或许是这个原因,至今让许多国人对那永不再现的辉煌充满了自豪感,害得“专家”寒树教授为此出来为强大的美国涂脂抹粉,越描越黑。

历史的嘲弄在于,过去的辉煌当然是真实的。本人看过一部英国老兵的回忆录,对共军士气之高昂,将士之勇敢,作战技能之高超赞不绝口,反倒对美国少爷兵颇有微词。可惜咱们的勇敢类似于瘾君子们的吸毒效应,只能是昙花一现。对这点,我早在《马屁之邦》中指出过了:

“中国人本是一个怯懦的民族,随便拿起本历史书来便可立刻看出这个事实,就连金庸先生也不得不在他的论文中委婉地承认这一点。这倒不是因为咱们的基因里天生就种下了呶(不好)种,而是咱们的那种社会的组织方式使然。传统社会强调和谐、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协调,奖赏按社会规定的程序‘读书-做官-发财’一步步往上爬的人,排斥与抨击尚武和冒险精神。两千年的洗脑,不但彻底阉割了民族的胆囊,而且使勇敢者成了‘出头椽子’那样的大众笑柄。因此,除非在历史上的某个短暂时期,人民被某种教义迷住了心窍,变成了‘神龙教’那些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咒语的狂热分子而勇气、功力大增(见金庸《鹿鼎记》),否则一和外敌动手便是一触即溃、一溃千里。”

如今国内已经烂到了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地步。在这种国情民气之下,当年“中国洗衣匠”的“血染的风采”早成了昨日黄花,在可预见的将来也成了温不热的旧梦。此时还发梦开边拓土,“收复台湾”,甚至和老美开战,真是只有蠢如中国人者才会发这种神经。

2003年7月7-9日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373012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