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批评网上反革命们一根筋的政治对策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批评网上反革命们一根筋的政治对策   
北京小左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批评网上反革命们一根筋的政治对策 (408 reads)      时间: 2002-6-06 周四, 上午11:1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批评网上反革命们一根筋的政治对策



我觉得的网上反革命们特单纯,只会一根筋单向思维。这话早就要说,但前些天

生活里碰到一件大事,很生感慨,所以没有上网。拖到现在,正赶上六四策略问题

打仗,俺就把这个问题再提出来。



网上反革命特恨暴力革命,好像谁如果竟然主张暴力革命或者革命,他们就要声讨、打倒

或者WHATEVER,给他好看。我就觉得好笑。我也是反对暴民政治,反对动乱的。但我和网

上反革命做法相反,我认为,如果不希望在中国发生暴民动乱或者暴力革命,那就一定要

大力鼓吹暴力革命!听起来神经病吧!



为什么如此,我先要问“为什么会发生暴力革命或骚乱?”如果非说革命是民运的若干

派别或分子,或者网人如小左之类鼓动起来的,那实在太过高估民运和小左之徒了。事实上,

海外民运如今是丧家之犬,满街喊打,成熊猫了。活下去都困难。而小左只是动嘴,连网上

的安同志等几个自认的同道都说服不了,如何能煽动起广大的阿Q革命?这是把咱民运小丑当

“振臂一挥,应者如云”的英雄了。



记得有个网上反革命说过这是“官逼民反”,这大约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官逼在先,民反在

后,这有中国历史和现实的验证,我想不必多举例了。所以要避免民反,就要免官逼。世界上

凡当官的就没好东西,而中国当官的最混蛋,最是欺软怕硬,只认实力的,没实力者的善意劝

说,他们不听。而人又都是短视的,你告诉当官的,民主啊,自由啊是千秋的功名业绩,可他

只能看见几十年。所以都不管用。而若要用利益打动他,民主、自由没一件对当官的有好处。

唯一对他有好处的就是老百姓的血汗,改革就是把本来名义上公有的变成当官的一帮人的,于

是他就继续压榨,老百姓继续受苦,最后熬不住了就造反。



要避开这暴乱的死循环,就得反革命们经常向当官的人进言,“革命啦,革命啦”而且恐怕真

得有几次革命,弄痛了当官的,他才明白革命不好玩,之后他才会老实改革,让大家日子都好过

些,才能避免暴乱。而且革命口哨还要一直在当官的耳边吹--,因为人都见忘。



现在反革命们不但自己不去鼓吹革命,而且还要专门声讨主张革命的人物,如果网上反革命成功

了,现实中国就一定要暴乱了。这和网上反革命的初衷正相反。为什么如此,我说这是网上反革命

们不了解对策论,不了解人的行为的结果。



对策论的基本点,人是互动的。如下棋,你走一步,他走一步。也就是说,你的每一个行动都可能

改变对方的行动。网上反革命们假定对方行为模式不受自己影响,这就是“一根筋”不知变化。

如果当官的和当老百姓的都不变,你反了革命,革命就不会发生了。可当官的和当老百姓的都会

见机行事,看见你反对革命,而老百姓也听了话,那当官的就会变本加厉,最后逼民反。



所以网上反革命尽管最有善意,却得到最坏结果。



我这些东西只是政治学、对策论的常识,当不上“政治智慧和谋略”大师。但如果这点常识都没有,

最好好好学习,否则只能自取其辱,搬石头杂自己的脚。俺这点常识有个假设,即“人都是自私的”,

就是人只为自己考虑。如果您非说***大公无私,那咱们也没得谈了。等着革命吧!以上这些常识

安魂曲同志是有的,所以俺就这个具体问题上支持他。



北京小左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22884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