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共[太子党]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共[太子党]
自由歇手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中共[太子党]
(752 reads)
时间:
2002-6-05 周三, 上午11:25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共高干子弟现况综述
.黄海涛.
㈠定义:
本文所讲的高干子弟主要指“文化大革命”之前,其父母职位在正部级(少数重要
部的副部长如乔冠华等)、正省级(少数大省的副职,如陈丕显等)、兵团级以上,以
及相应政治地位的民主人士,如胡子昂、庄希泉等人。据国家安全部、公安部档案
局等处的统计,在这个范围以内的家庭大约有一千个(包括下台或死亡的、一九四九
年前功劳大的人)。
㈡高干子弟在目前国内领导层中的地位
⒈八九年“六四”之前,干部子弟中明显两极化--作官和经商
绝大多数“高干”家庭都有职位在正局级、副军级以上的子女。当时,这个级别
的干部年龄在四十五岁左右,是“文化大革命”中毕业的“老大学生”(六一年至六
五年入学的大学生)。由于干部子弟中那个年龄段中上大学的比例最高,以后入国家
机关、军队的时间最早,所以,晋升也最快,是个晋升的“自然趋势”。一九八六
年至一九八八年,陈云、胡耀邦等人多次提出“干部子弟不能提拔太快”的问题,
但是,来自各方面的力量,干部子弟中比较好的人,还是升级最快,这与干部子弟
本身的素质和社会影响相关。
⒉在干部子弟升迁的各个领域内,以军队为最快,中央机关次之,地方则最慢。
①军队。中国军队历来是跟人,军以上(包括省军区,兵种,大军区等)单位,尽
管由于领导人被调来调去,但这个军或兵种、军区以前是谁的,现在仍是谁的影响
最大,如四野、广州军区,尽管林彪、黄永胜早不行了,但原来属于他们的干部仍
然势力最大,与其说是跟领导人,勿宁说是“利益、势力集团”。因此,干部子弟
在军队的升迁最快,阻力也最小。
目前,军队军一级的干部,据统计,大约四分之一是干部子弟,比例很高,而且
,级别越高,比例越大。大军区部一级的干部(如广州军区参谋部),三总部部一级
(总政干部部等),兵种部一级以上的干部,百分之六十以上是干部子弟。过去的元
帅、大将、上将这一级的人家中,个个都有这个级别的子弟,如叶剑英的儿子在总
政社会部(部长。以下不注明均为正职);徐向前儿子在六十五军(军长);聂荣臻女
儿、女婿在国防科工委(第三和第一把手);贺龙儿子在总参装备部;朱德孙子在成
都军区干部部;罗荣桓儿子在济南部队政治部;刘伯承孙子在装甲兵作战部。高干
子弟在军队中的地位已经是极为巩固了,没有什么大的阻力。另外一个原因是军队
干部任命权相对独立,中组部管不了。
②中央机关。中央机关中干部子弟升上来的不少,多在副部与局之间(即职位虽正
局级,权限却相当副部级)。干部子弟在中央机关比例不多,但作用较大。如陈丕显
之子在船舶总公司(部级公司)任副职,权限仅次于正职,陈毅之子陈昊苏在广播电
视部,陈云之子陈元在人民银行等等。
在中央机关任副部级以上的干部子弟虽然不少,据说有五十多人,但是没有如军
队那样,已经形成系统,形成确定的力量。基本是单干,各干各的。
③地方。地方干部子弟,力量相对弱。原因是中国地方政治势力没形成,干部子
弟们的父辈没有中央干部子弟那么有影响。因此才有中央干部子弟下地方。
绝大部分在地方任要职的干部子弟,都是直接从中央调去的。如俞振生(黄敬之子
。原一机部部长,与康生关系很深)在青岛任市长;刁晋平在福建省委组织部任部长
;赵守一女儿在河南省组织部任部长;彭真女儿在广东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谭震
林儿子在四川省任省委常委;叶飞女儿在厦门任副市长;李先念儿子在湖北任省委
常委;薄一波儿子在大连任副市长;宋任穷儿子在黑龙江任省委常委等等。
干部子弟在地方任职不多,但培养的力量远比在中央强。另外,由于他们所去的
省,基本都有其父辈的力量(除彭真女儿去广东外),因此,很快站住脚。今后高干
子弟去地方的趋势会加快。因中央难展身手。
㈢高干子弟的思想状况:
如果用对目前中国政治的真实态度来衡量的话,即就“要根本改变目前中国的政
治”这一态度来说,绝大多数干部子弟是现政权的异己力量,虽然这个政权滋养了
他们。因为中国与世界的大势已十分清楚。另一方面,干部子弟中的大多数,在不
影响他们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其推动中国向前走的力量仍是不可低估的。可以认为
,已在军、局级别以上的人,大多数并非腐朽之辈。
㈣目前干部子弟的动作情况
①“六四”前,干部子弟已经分化,一种分化是从政与经商的分化;另一种分化
是走向腐败和走向健康的分化。本来已经腐化的干部子弟,几乎没有做官的,但有
少数控制公司的人。
“六四”之后,这种分化停止了。一方面,从商之路阻死,只好又都从政。另一
方面,不腐化的干部子弟为保持住整体利益,不得不关照已经腐化的那一部分人的
利益。干部子弟“集团化”倾向已很明显了。
②一九九0年八月,由秦晓(原宋任穷秘书)、王歧山(姚依林女婿)、唐若欣、唐
新(唐克之子)等人,以座谈他们于同年五月间在日本参加的一系列宣讲性政治活动
为名,在北戴河向王震、薄一波、宋任穷等汇报。邓朴方参加了会议。会后,王、
宋二人向邓汇报(邓朴方在场)。汇报的主题是:“这些年青人在日本讲清楚了我们
为什么要平息内乱”和“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内政方针”。事后,邓很高兴,说了
“从那时(指“六四”)可以看出,干部子弟是立场坚定的。”,“这些年青人可以
多做事”,“不必怕这怕那”等话。从而形成以后干部子女升官的正式最高许可。
③九月,由秦晓、王歧山、唐若欣串联,形成了一个“中国现代化研讨会”的不
定期沙龙,参加人主要是从八四年开始就参与改革开放活动的一些干部子弟。有邓
朴方支持。由王歧山出面,参加的人包括王军、孔丹、贺鹏飞、秦晓、王歧山、唐
新、唐若欣、陈小鲁、周小川、邓英陶等人。从十二月开始,由邓英陶牵头,组成
了一个小组,具体研究,并以《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报》为宣传阵地。《中国
青年报》宋丽娜是他们的合作人(宋是莫干山会议时期的骨干之一)。
④讨论的主要内容:
⑴和平过渡策略:
-稳住军队。给军队干部以特权和独立,专业化、职业化,换取不参与地方政治。
军队服从政治局,恢复原来严格的调兵程序。
-稳住中央。邓之后,现领导层不动,任何人不许提以往。
-加快经济改革。开放企业拍卖,各类市场并行,放松大企业,给大企业特权。扩
大局以上大企业经理的权限。大企业跨地经营,加快资源从中央部向中央大企业转
移。
-减少意识形态的宣传。宣传转向松、软、乐。
-吸收一部分海外人才。高薪高职,比同外国人。
⑵中期战略:
-坚决压住内乱。
-承认地方诸侯,但不恢复大行政区。二十九省市力量分散,不可能抗拒中央。经
济权大大下放。政体权不放。
-经济尽快市场化,减少中央压力。
-高级干部退休待遇大幅度提高。
-有意识培养干部子弟,引入台湾、日本的经验,干部子弟抓组织和选拔干部的权
力。
⑤评价
⑴他们的主要策略,还是减少压力,减少矛盾,开拓新局面的东西并不多。
⑵除对军队的策略比较强之外,对地方、对经济、对形势稳定均没有足够的办法
和策略。
⑶从时间来判断,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实施那些方案。
⑷他们内部尽管利益一致,但政治目标并不一致。有少数如邓英陶那样的“殉葬
人”角色,多数是投机者。
⑸即使他们的方案通过,实施起来,在目前的领导体制之下,几乎没有操作性。
⑥干部子弟“抢班”的可能性。
⑴这种可能性不小。如果那时(邓之后),有一两个老人还在,经他们同意,联合
军队,压住地方,实行“白色革命”,强硬推行一套“利益均沾”的经济政策,然
后马上将邓扶植的这个软弱班子换上一个新的少壮班子。建立刺刀支持下的少壮开
明集团并不是不可能的。
⑵几个人的动向十分重要。
叶选宁-叶的二儿子,四十七岁,总政社会部部长(相当军内的海外联络部)。一九
六八年北京工业学院毕业,他在军内和大公司中名声非常好。他主管的“凯利”公
司,还不算太出圈。由于叶家的势力,以及他哥哥、姐姐的力量,他本人在军内、
工业和商界十分活跃,影响远过邓朴方。邓朴方主要还是在知识界和最高层次活动
。
俞振声-原是邓朴方同学,残废人基金会和康华公司的创始人,邓朴方最早的支柱
。一九八四年就离开邓去烟台任市长,后调青岛市长,头脑和才干,特别是政治手
段,几乎无人可比。但影响限于地方。家族影响也相对弱。其弟俞强生一九八六年
叛逃(原国安部海外局干部处副处长),对其晋升有一定影响。
贺鹏飞-四十八岁,贺龙之子,总参装备部部长。为军内最高职的干部子弟。他对
近几年军队现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人头脑虽不如俞振声那么清楚,但是为
人好,义气,胆子大,在军队中团结了许多人。
能与这三人影响相比,而能力不能比的有:陈元、陈昊苏等一大批干部子女。
能力强,堪与上述三人相比,但影响不足的有:刘元、周小川、孔丹、王歧山、
秦晓等人。
⑶老大学生一代干部子弟中,由于多在机关中工作过,权谋比较强,但不太容易
整体团结,如同海外某些人士一样。
老三届的一代人,新思想多,但权谋与适应能力显然不如老大学生一代人,但这
些人很容易团结起来。文革中,他们组织过“联动”,“六四”时也是他们上书,
要求邓小平尽快镇压。这次,也是他们出面组织目前的活动。
㈤支持高干子弟的潜在财源
东欧事件之后,干部子弟们对于共产党已在全球范围内失去合法性这一趋势非常
清楚,因此,他们在政治上力图以“白色革命”的手段,争取走过“邓之后”这一
难关;经济上则利用他们掌握的资源力量,重新布局,为未来做一些准备。虽然他
们所掌握的公司的资产并未为他们个人或集团所有,但是一旦局势有变,这些公司
流动性的资产非常容易变为他们的财产。在目前的对峙时期,他们控制的公司,实
际上正在增加他们向海外扩展的信誉。
如:贺鹏飞掌管的“志华公司”是军内专营装备进出口的公司。叶选宁则有军队
的“凯利公司”。陈元在任西城区委书记时就扶植了华远公司,将西单百货商场周
围的全部高价值商业用地给了华远公司发展,然后,以综合性的商业楼宇群作抵押
,在香港发展海外华远,由其亲信戴小明赴港直接经营。姚依林的一个女儿利用北
京驻澳门的京澳公司和北京驻港的京港公司为依托,在两年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一个
独立的出口机构,然后脱离这两个官办公司,在香港信托中心大厦购置近五千尺的
办公楼,实行纯粹的个人发展,令许多香港中等商人大为羡慕。
最令人瞩目,当然还是王军。他和荣智建(荣毅仁之子)、贺平(邓小平女婿、保利
公司总经理)、万仲翔(万里之子)四人在香港近几年来大手笔收购英国人企业,参与
香港基础设施,投资完全是利用国内的信用担保筹资,美其名为繁荣香港,实际上
是建立了一个他们小集团的金融堡垒。他们手上掌握了至少二亿港币的流动资产,
没有人可以过问他们的内幕,这当然也是荣毅仁的“高明”之处。
因此,不能仅仅看到他们手上没有自己的巨额资产。要知道,他们掌握的这些在
香港乃至海外的资产,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就可以变为他们个人工具。
㈥目前权力集团对高干子弟的态度
目前在前台的权力集团,包括江、李这两派人(除李瑞环外)都是在延安等地长大
,以后留苏,六十年代起,即担任中层领导(处一级)的一辈人,称为“三红”(红色
根据地、红色苏联、红色政权)之下成长的权力集团。这个集团中的人,是中国共产
党走向下坡的“承上”一代人,但没有力量“启下”。尽管他们有“温和与强硬”
的区分,但他们不会改变中国目前的根本政治弊病。可以这样评价他们:不会造成
大的危害,也不会带来良性的改制。
而目前尚未上到最高层的高干子弟则以出奇兵,“歪打正着”的方式,思考中国
政治问题。他们想做的是:以非意识形态的共产党组织为社会力量、以非绝对专制
的统治方式、以官办资本(非官僚资本)市场化的经济运行为主体、以利益均沾的军
队、国家机关领导层、企业经理、地方诸侯、一部分非共精英人士的阶层和集团结
合,来推行他们的“下”(异化共产党独裁政治)政治方针。
所以,在政治目标上,江、李一辈人不喜欢目前活跃的干部子弟。
用邹家华的一句话:“我们的侄子辈会断送党的前途。”他们阻拦干部子弟上来
的潜在力量很大,他们宁可让非干部子弟上来,继续推行从邓以来的共产党内部调
整政策。如周小川提名任人民银行副行长,受到他们几乎整体的反对,最后还是宋
任穷出面才解决。
年龄因素也是一个方面,江、李这一辈人的子弟才二十多岁,江、李一代人与目
前活跃的高干子弟不象老人,与这些高干子女是父子辈的关系。□
-------------------------------------------------------------------
中共[太子党]内幕──中共「太子党」的崛起及发展趋势
作为传统社会暴突的特殊利益群体「太子党」,尽管常引致群情激愤,却历久不衰。在共产党治下的中国大陆并无例外将之继承,甚至加以发扬光大。大陆媒体自然忌讳报道,某些高级官员尤其是高干子女也一再加以否认、诡辩,但中共「太子党」这个称呼还是得以广泛流传。
无疑,权贵子女可以经商亦可以从政,问题在他们经商是否与平民子女一般在市场公平竞争,晋升是否经过正常的与平民子女平等的程序。中共高干子女中当然不乏优秀者,问题在於有更多「太子党」成员不仅表现在依捷径获取政治权力的单一走向,近年来更突出地表现在经济领域牟取暴利。尤其严重的是,在缺乏正确法治系统和自由新闻机制的中国大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得以免除司法审查和新闻监督。同时,他们自己也愈来愈擅於变化和隐藏,使得民间社会流传的相关「小道消息」真假混杂、是非难辩。个别「太子党」成员常常以此来反击与论的批评。
当「太子党」成为中国大陆政坛、经济领域一个异常凸显的利益集团,而且严重地影响到中国政经走向时,人民对他们的成长历程、教育背景、社会关系及政治、政绩、前景等等依然缺乏比较完整、准确的了。
「太子党」定义的争论
何谓中共「太子党」?可真是众说纷纭。
以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前副主任、著名政论家阮铭为代表的一派观点指出,「太子党」应该是特指有具体接班「纲领」,甚至有所谓「组织路线」,拉帮结派,准备夺取党、政、军最高权力的中共高干子女中的少数政治人物和他们在社会上的党徒。比如前中顾委主任陈云之子陈元(中国人民银行常务副行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女婿潘岳(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邓力群之子邓英淘(青年经济理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等为代表的一批。
一九九一年苏联政变失败後,大陆曾流传一份题为《苏联剧变後中国的现实应对与战略选择》的长篇文章,被海内外普遍认为是上述「太子党」成员实现接班理想後的「新政纲领」。潘岳正是这篇文章的策划者(海外曾误传是陈元)。
另一些人则认为,「太子党」应泛指未跻身权力中枢而又将自己的政治奋斗目标对准党、政、军核心领导层的一群高干子弟,他们上有「通天」本领,下有想巴结他们老子的各级党政官员及把政治赌注押在他们身上的一批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多方捧场,加上因共同背景和利益而加强横向联系,使他们俨然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
也有人提出,中共「太子党」并不是一个有统一的组织路线的政治联盟,而是各有各的地盘和利益,如有的从事「官倒」,对政治崛升无大兴趣,认为搞钱比捞官来得实际;有的则政治野心很大,希望进入中央权力核心。无论是「官倒」(商)还是「倒官」(政),祗要是依赖老子的权势发展者,均算「太子党」。
虽然从理论上将有「组织」、有「纲领」又拉帮结派的高干子弟视为「太子党」较为严密,但并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特别是自一九九二年确立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後,整个中国大陆已经彻底进入一个政商不分,军商不分,甚至党商不分的特定时代,更多的高干子女凭借其父辈的政治影响及兄弟姐妹们已经占据的党、政、军要职,越来越疯狂,越来越肆无忌惮地「以权易钱」。而这些「以权易钱」者流,有的可能是对执政没有兴趣或没有信心,有的则是断定未来中国将走向「以钱易权」的时代--即所谓「金元政治」朝代。像潘岳那样还具有强烈忧党意识者,在年轻一代高干子弟(三四十岁左右)中其实是罕见的个案。显然,以明确的「组织路线」和「政治纲领」存在的「太子」所限定的范围太窄。
其实,在人们约定俗成的「太子党」定义已经相当宽泛,「党」并不是指「政党」,就像批评中共为「特权党」,但「特权党」并不是一个政党的名称一样。海外媒体多年来已经习惯把大陆一批凭著血缘或裙带关系,踏著「打江山」的父辈为他们垒好的阶梯,平步青云的中青年官僚或纵横商海的新富豪,统称为「太子党」。
现在似乎没有必要从概念上再论证这个词汇的包容性和科学性,至少「太子党」这三个字对中共实行封建世袭制讽剌得恰如其份。可以说,所谓中共「太子党」应该是指现在已经占据中国大陆政权核心层,或把持党、政、军、商各级实权岗位,或正觊觎高位,同中共「打江山」出身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直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的一批人。
所谓「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包括三部分人:一,目前在世甚至仍在中国大陆政坛实际主政或发挥幕後影响的一批人;二,曾经坐过江山,但现在已经作古的一批党政军最高层成员;三,为「打江山」流尽最後一滴血的所谓「革命先烈」,如江泽民(据披露江之「革命先烈」后代身份实为伪造)、李鹏、邹家华、叶正大等人的父辈。
有人不同意将中共早期烈士子弟划为「太子党」之列,认为他们承袭的父荫较少。这种看法值得怀疑。按照王震「老子的江山是两千万颗人头换来的」这种理论,所谓「革命先列」的後代可能还比坐过江山的一批人的後代更可靠,他们本人从心理上对「接班」的问题也最觉得坦然。「前人栽树後人乘凉」的古训,至今也还为一些中国老百姓认为是「理所当然」。
同时,他们的父母虽然早已不在人世,但他们往往成为亲生父母「战友」的养子,例如李鹏被周恩来夫妇收养。即使没有被元老人物收养,这批人在其父母「为革命流尽最後一滴血」之後,往往都享受组织上的特殊照顾,如江泽民(伪造身份)、郭树言等人。
总而言之,无论「太子党」这个概念是否科学,中共高干子女及「革命先烈」子女陆续接班(或正在准备接班)毕竟已经是中共政治生态中的一个客观现象,至於将这批人如何就政纲、政绩、经历、组织路线具体划分成派系或梯队是另外一回事。就如同可以把中共「打江山」的一批人按经历(即所谓「参加革命」的早晚)划分成数批,也可以按照中共的「路线斗争」史划分成数派一样。这些「太子党」在几十年不断反复的政治权争中,因机缘、兴趣、抱负不同,因他们的父辈在权力关系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已经或正在结成不同的权势团。他们之间存在著激烈的争斗,而且这种争斗往往蕴藏著更为复杂的因素,有不少还掺进了父辈的恩怨。
为了便於分析,根据中共高干子女的不同年龄阶段和中共历史,不妨将「太子党」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指经历过战争环境,在中共建政前或建政初即被送到苏联接受史大林主义教育,回国後陆续占居党、政、军、商各重要部门的一批;第二梯队指「文革」前已陆续进入哈军工、清华大学等院校,即由中共自己培养出来的一批;第三梯队是「文革」开始时正在读中学(大陆将这批人及与他们同时代的人称为「老三届」),不幸随父辈落难,在十几年後又随著自己父辈重新掌握了权力而陆续官场走红商场得意的一批。
待续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5251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