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ZT)
peacemaker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76
经验值: 24408
标题: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ZT)
(159 reads)
时间:
2005-6-23 周四, 上午1:11
作者:
peacemak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昨天晚上,由于有事要和朋友商议,在宾馆住了一宿,没有网络的生活很无聊,打天电视,刚好收看到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节目。节目中主持人在一间破旧的小房间里采访了一位当年朝战时的中国战俘。这位叫丁先文的老人激情地讲述了当年的战斗情景和战场上昏迷后被俘,和在战俘营里跟美国人斗争的情景,当初在去台湾和回大陆的甄别中冒死搞争,战后终于回到了祖国。讲到回国的糟遇,在交接后在回国路上连《雄纠纠气昴昴,跨过鸭绿江》都不许他们唱。老人说在美国人的刺刀下都不能让他们停止歌唱祖国,回国后却不能唱,回国后接受审查受问的第一句话竟是:“你为什么不去死!”,说到这,70多岁的老人再也强忍不住,老泪纵横,连女主持人当场也忍不住泪流满面。战俘在回国后91%被开除军籍党籍。当时的“归管会”在打发这些战俘时警告他们不能公开自己的历史,以免被特务利用做内线。在回到家乡后老人埋头苦干,为了向组织交心,主动说出了当年在战场上的经历,善良的老人哪里知道,自己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以特务之名立即开除公籍,妻子被迫跟他离婚,几个月大的女儿被活活逼死,自己被劳教2年,而后又被投入监狱12年,放出来后又被群众管制6年。但这都没能动摇老人对党和政府的忠诚,一直勤勤恳恳地干活。最后老人拿出自己的遗书,当念到自己最后想为国家做点事,希望捐献遗体做医学研究之用时,再一次泪流满面,记者泪流无语,节目已不忍拍摄下去,在记者递上纸巾的画面中,在节奏缓慢的钢琴曲中节目悄然结束........ 我和朋友在宾馆抽着烟,久久无语。这是怎样善良的人,他的又是怎样的一段经历,他的经历,代表着怎样的一段不堪的历史。在网上高谈阔论的人们,你又了解多少中国昨天的历史? 在此套用一句猫友的话: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下面是我回到家后从凤凰网上摘录来的采访文字,希望有人能耐心地看完.................
想当一名英雄,主动请战抗美援朝,历经战火硝烟,为国、为老百姓战死,光荣。战局突变,鹰峰脚下被联合国军重重围困,手无寸铁,艰难突围。面对两条道路,面对生与死,国民党出身的他毅然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祖国。
那个时候死亡意味着什么?“离死已经很近了,这就是实现抗美援朝和入团的誓言”;一直念念不忘的誓言是什么?“是死都要回共产党,生是共产党的人,死是共产党的鬼”。
丁先文是个从小想当英雄的人,跨过三八线,他想到过会光荣负伤,他想到过会战场牺牲,他唯一没有想到过的就是会在战场上被俘。他说在军队当中,从来没有人告诉他如果被俘会怎样。没有受过被俘教育,因为人人都觉得那是唯一不存在的可能性。但事实是丁先文并没有机会战斗到最后一滴血,在一片晕玄当中最终他被抓进了战俘营。为强迫战俘们放弃回大陆,选择去台湾,战俘营里仍旧是一片血雨腥风。可这倒让原本绝望的丁先文感到为之一震,因为他又突然看到了自己可以为之奋斗的事业,他看到了靠近英雄理想的可能性,甚至他又想到了他终于有机会实现在他看起来是无比神圣的那两个字“牺牲”。
丁先文公开自杀,誓死抗争,迫使美军把他送进了由坚持回国的志愿军战俘内部控制的七一联队。一九五一年四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根据“战俘自由遣返”原则下达了对战俘进行甄别的命令,对去台湾或中国的战俘进行登记。四月七日晚,被反共势力控制的战俘营开始毒打、残杀仍然坚持回国的志愿军战俘,仅七二、八六联队,一夜就杀害九十九人,重伤三百四十多人。丁先文的战友,“共青团敌后斗争小组”成员林学逋被反共头目李大安连刺三十多刀,仍然高喊“共产党万岁”,最后心脏被李大安当众挑出。这个国民党的后代,牺牲时年仅二十岁。四月八日至四月底,经过“甄别”,两万两千名志愿军战俘中共有六千名“愿意遣返回国”,丁先文也在其中。
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上午十时,中朝双方和美方谈判代表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晚二十二时,交战双方全线实线实现停火,历时近三年的朝鲜战争结束。八月五日,交战双方开始交换战俘。消息传到济州岛战俘营时,丁先文和另外十一个地下党领导人因率领战俘对抗美方还被关押在战俘营的一个小监狱中。
丁先文:唱歌,跳,欢舞。那些美国兵跟我们一起欢呼。守卫我们的都骂李城宛该死。有的美国兵甚至跟我说‘我如果到了汉城,见到李城宛,我就开枪把他杀了,美国要停战’。美国兵也高兴得很,就是停战了,他们可以回家去见自己的亲属见自己的妻子儿女去了,和我们一起庆祝。
你做了什么心理准备吗?你想到过回去以后会是什么样吗?
丁先文:脑袋里面尽是幻想,回去过后党和政府一定会给我们立功,这下还是要当英雄。脑袋里面尽想好的,我认为我们虽然被俘了,但是我们确实又经历了一场比战争还残酷的考验。回国路上死了那么多人,流了那么多血,可以说是踏着烈士的鲜血,在地下党领导下斗争回来的。
一九五三年八月中旬,美军用登陆舰将丁先文和数百志愿军战俘由济州岛运送到仁川登陆,而后换乘军用卡车押往板门店。八月二十六日,丁先文一行在美军严密的看押下进入板门店战俘交换区。一进入交换区,所有志愿军战俘立刻脱下美军发的衣服,仅穿一条内裤表达对美军的抗议和对祖国的赤诚。
丁先文:我们一进入板门店地区,很远就看到那个牌坊了。牌坊附近就有中国军人,也有美军。我们心情就非常激动,特别是看到祖国怀抱那几个字,大家就欢呼,就喊口号。你拉着我, 你抱着我,互相喊祖国万岁,共产党万岁。我们的苦难结束了,来接待我们的人一样的。每个人都皮包骨头了,像个小老头。一个是喜,就是我们的苦难结束了,等于受尽苦难的孩子回到母亲怀抱了。
在回国的战俘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新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带着对共产主义的热望,带着从小就流淌在他们血液之中对岳飞文天祥等英雄豪杰的敬仰,他们最终回到了祖国。
归国第二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等志愿军将领到达中方战俘接受站看望归国战俘,并单独接见了十余名表现突出的战俘营地下党领导人,丁先文也在其中。
丁先文:杜平就说‘从你们被俘以后,党和祖国非常关心你们,了解你们在美方受了敌人很多残酷的迫害,还有很多同志牺牲了。你们的英雄斗争回国,为党和祖国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为了迎接同志们回国,板门店的谈判为战俘问题,我们要把每一个被俘的同志营救回来,多打了一年多仗。’我们听了,苦是吃了好多,心里头觉得值得了。
他们的话是对丁先文是最高的一种承认,褒奖,“最高的奖赏,比发个纪念章还好”。
在板门店战俘交换区,志愿军战俘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和热情接待。他们像走失的孩子又回到了家一样,尽情地哭,尽情地笑,尽情地感受着母亲怀抱的温暖。一切的苦难和屈辱似乎都已烟消云散。但当他们踏上回家的路途,离祖国越来越近的时候却感受到了一种异样的氛围。
丁先文:我们在集中营最爱唱的革命歌曲就是《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但是他们带队的那些干部就跟我们说
你们是领导要注意影响,不要唱这个歌。我们最初是很不理解,最后就怀疑是啥子问题。我们在集中营,美国用刺刀用机枪都不能禁止我们唱歌,回到祖国了唱革命歌曲要受到你们的限制,特别我们唱战俘营自己编的歌不让我们唱,喊我们注意影响。我说这个是什么影响,这个叫什么影响,全世界都知道的。但是还是没有怀疑,最后一想到这个可能是这个干部的水平太低了,他不能代表党和祖国的意见。
六千六百七十三名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回国后,被集中到辽宁省昌图县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管理处学习整顿毛泽东指示。对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实行热情关怀,耐心教育,严格审查,慎重处理,妥善安排的方针。丁先文说刚到“归管处”的日子仍然是令人激动的。首长接见,慰问团演出,颁发纪念章,学生献花。所有的一切都让他们为自己的“贡献”太少而不安,同时也为辉煌的未来而兴奋。但是,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一切都消失了。
丁先文:“归管处”开始要求
被俘归来人员“控诉交待”。你要说你有功,他马上就给你打断,说现在不是给你评功问好,给你评英雄模范的时候。你看那个指导员最后就咬牙切齿地说,这是清算你们错误和罪刑的时候。这样子把我气得不得了。‘全部是怕死保命,什么被俘,等待被俘’。我还说到我们的家庭读书这些事情都被弄成暴露军事秘密,他们说的哪些话让你们觉得心里最难过。最难受就是‘你为啥不死在战场上,你要当英雄为啥不死在战场上,为啥要当俘虏,为啥不自杀’。
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个想法,就是早晓得这么还不如自杀到战场上,不应该被俘。所以这样就增加了心里的痛苦和负担。我们回国的六千人绝大部分都有这种想法。
那一个月丁先文是过得过得度日如年。当年战俘归来人员的心态恐怕也很难用三言两语来形容。在战俘营里,那些曾经生死与共的战友们后来有些也开始相互揭发了,他们开始自我上刚上线。他们讲得痛哭流涕,声泪俱下,“交待”一次,又“交待”一次,而且“自我上纲”越来越高,甚至最后开始使用“假设”:假如再关上我十年也可能。他们虔诚地涂抹着自己越来越黑的形象,直到最后自己已经不认识自己所描述的那个人。经过一年反复“控诉揭发”,连以下“被俘归来人员”两千九百多名共产党员百分之九十一点八被开除党籍,保留党籍者一百二十余人,但也分别给予了警告或留党察看处分。
分散突围后率领一百多名战士在异国的崇山峻岭中打了十四个游击,最后仅余三人,在弹尽粮绝丧失抵抗后被俘的师级干部吴成德以叛党、叛国的罪名开除军籍、党籍;四百余名连排干部和全部战士一律复员回家,每个人的档案里还装着“内控”“特嫌”“特殊党员”的材料,而他们当时对此还一无所知。
丁先文:你把那些罪刑承认下来也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你自己还有一种解脱的想法,就是我不该承认的我自己都承认了,自己给自己找过什么错误吗,我最后就承认了。人家怎么上纲我统统承认了。承认是什么心态呢?就是我受的处分越重越对得起祖国。为什么受的处分越重越对得起祖国呢?他说你越敢上纲上线,觉悟越高。我还有一个想法真金不怕火炼,我受了处分回去,我这么年轻从头干起。归管处做报告那时候也是这么说的,就开除了军籍,你还是新中国的公民,你还可以为祖国建设出力,你还可以再去当英雄当模范。我就完全信进去了。我要重新证明我自己,我们那些战友分别的时候互相留言都是这么说的,就是用我们的行为来证明你看。
丁先文被开除团籍,承认被俘前军籍,带着一本并不光彩的专业证书回到了故乡四川绵阳。
丁先文:虽然前面都是个红本本,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军人证明书,但是你把那个拿来翻开一看就是黑的了。我们到银行去取钱心里头都不安逸,就是那个结论羞于见人。人家要是万一翻后面,就不让他翻就只让他翻前面。
虽然有一个并“不光彩”的过去,但丁先文决心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要重新开始,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接收党和国家对自己的考验。
丁先文:回来以后,我连床都没得,房子都没得地方住,但是我马上就组织青年学文化,学政治。第二天,青年团员都站出来,我那时候也是二十来岁就组织他们给军烈属,给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担水,做农活。发生大火,带领青年冲到最前面,把老婆婆从火海里背出来。
丁先文在绵阳县牛奶场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模范,连年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不久就被提拔为牛奶场场长。
一九五八年夏,县工业局派肃反工作组到牛奶场抓肃反工作,本来在“归管处”上级就指示“归俘人员”不要随意向人透露自己战俘的身份,以防止阶级敌人利用战俘问题搞破坏。但丁先文还是抱着向党交心的态度主动向工作组汇报了自己曾经被俘的历史,没想到这一汇报,一系列的噩运就接踵而至,让丁先文猝不及防。
丁先文:一说了,他马上就变脸了:原来抓住了一条大鱼就是你,而且你以后是隐瞒投帝叛国篡夺了牛奶厂的大权。
丁先文随即遭到批判,被开除公职,接着被劳动教养近两年,出来后又被投入监狱,押送到劳改农场挖煤。在这期间,他出生仅几个月的女儿因病夭折,妻子也因无法忍受精神上生活上的痛苦被迫向丁先文提出了离婚。
丁先文:当时的妻子因为我不跟她离婚,就要把她当反革命家属批判斗争,她就要活下去了,而且还有小孩。那个干部很同情我,喊我不签字他们就不批准。我是毅然签字。我不能再去株连任何亲人,我把父母兄弟姐妹都株连了,所以不能再株连自己的妻子。离婚的时候,我就劝她赶快自己想办法去工作,另外找一个历史清白的对象。
最痛苦的时候丁先文想到了自杀,但想到在美国监狱中自杀是为了揭露美军,表明中国军人的气节,而在自己的祖国,在冤狱里自杀只能落得一个畏罪自杀、自决于人民的不清不楚的结论后,倔强的丁先文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他认为让自己蒙冤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地方干部,他们不能代表毛主席,代表党中央,于是在开始不停地给党中央、毛主席写信申诉,用血写的事实纠正蔑写的谎言。
丁先文:我们相信这个血写的事实,写这些的时候等于自己又回忆了一遍,所以写着写着就写成神经病了,有一段时间我神经就错乱了。我第一次坐了监狱过后回来又向中央写,寄给毛主席那个,一百多页。有一天晚上我睡在床上,不知道怎么就跑出去了,兄弟父母第二天早上从床上找不到人。有一段时间写了就成了喜怒无常,有时候哭,有时候笑。
丁先文不停地写,在信中、在梦中不断地重返战场,重回战俘营,很多时候处于一种癫狂的状态。但寄出的申诉信并没有改变他的命运。一九六六年“文革爆发”,丁先文很自然的又被作为投敌叛国分子给揪了出来。
丁先文:工厂里面开四万人斗争大会,又斗又打,我的罪状就投敌叛国。除了肉体上的痛苦,心里上也很痛苦,残酷斗争无形打击,在头上再踩上一只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美国特务说什么他们就照着办,他们还像个中国人?简直太奇怪了,没有天理,没有国法了。
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丁先文被问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为什么没有死在战场上。这个仅仅十来个字的问句被重复过上千遍,成为他难以逃脱的魔咒。对丁先文来说,“战俘”二字像是个恐怖的幽灵,每当有了“政治运动”这个幽灵必会出现;而每当讨论入党、调级、子女参军,这个幽灵就会坐在了审判席上。久而久之,对丁先文来讲蹲监狱似乎也都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他前后四进监狱,共被关押十二年,出狱后又交群众管制六年。
一九八零年九月,中共中央批转了总政治部关于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问题的复查处理意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复查平反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原志愿军战俘,而这时丁先文因“反革命罪”还在监狱劳改,他在北京的战友只好把中央文件直接邮寄到了监狱。
丁先文:收到过后,人家干部就跟我说‘你不要其他人看到了,因为如果人家知道中央文件,跑到监狱里面来了,我们脱不了手’。所以哭都只能躲到铺盖里面去哭,还不能让其他犯人知道,不能让那些不了解情况的干部知道。
一九八七年,在四川省委领导的亲自过问下,丁先文才获得平反。那年,他五十五岁。对于最终能够盼来平反,丁先文很是心怀感激,他屡次非常郑重地小心翼翼地拿出他的平反证书让我们看了又看。而现在再回头看看那一叠一叠的申诉资料,他也才感到非常的轻松。
其实在采访当中,对文革当中自己所受的委屈,丁先文时常自嘲的笑,好像很少见像他回忆战俘营里斗争时候那般激动。整个过程里,他只有在讲到战友,讲到当时誓为祖国而献身的那一腔热情的时候,才会热泪盈盈。
一九八八年,丁先文和现任妻子结婚。目前,丁先文和妻子住在花了两千多元钱买来的两间小屋里,每月靠几百元钱的退休金生活。日子虽然清贫,甚至患胃癌后没钱医治,是在战友和亲戚的帮助下才做了胃切除手术,但是丁先文对曾经的选择并不后悔。
丁先文:难道后悔去抗美援朝,我们又不是抓壮丁去的,所以无怨无悔,这个是历史造成的。
你后来有没有见过当时选择去台湾的那些人?你现在想想能理解他们的选择吗?
丁先文:理解他们,因为现在中央都理解他们了,回来不追究任何责任,我听说对他们的家属还当烈属对待。近年来回来定居的探亲的都有。
这么两相对比自己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丁先文:这就说不清楚了,这是历史嘛。相信政策,欢迎海外同胞港澳同胞回来投资,对人家就是好些,但是也用不着喊冤屈,我觉得无所谓。我们只要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对得起中国人,对得起良心就行了。
有着战俘经历的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漫长的,低头的青年时代过去了,可是我们也老了。而了解他们故事的人,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对于有过这段经历的人,似乎任何的安慰都显得浅薄。
不过对丁先文来说,他好像没有太多的抱怨,他有的只是遗憾,遗憾的是一辈子想当英雄,没有当成;遗憾的是因为蹲了太多年监狱,蹉跎了太多的岁月。他始终觉得对国家来讲,他是个无用的人,为着这一点,丁先文真切地懊悔着。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刻,丁先文说,他还只剩下一样东西可以奉献出去,就是他这具老迈的躯体、他的器官。他说如果可以的话,他要把它们奉献出去,奉献给他的祖国、他的亲人。
“我如果死了,请把我还有用的器官无偿献给需要的病人,作为我对党、祖国人民的报答”。
作者:
peacemak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6019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