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就前文答诸网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就前文答诸网友   
信天翁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就前文答诸网友 (799 reads)      时间: 2005-6-22 周三, 下午9:2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就前文答诸网友


信天翁


刚才进来看了一下,先打开侯一岳网友的帖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真是思云说出来的话?却原来,远东军事法庭是美国人独家分店而不是国际法庭?思云竟然没听说过,出席该法庭的中国检察官曾经自己宣誓,如果不能让正义伸张,战犯伏法,他们就要蹈海而死,以谢国人?

谢谢思云写出该文来,代我再雄辩不过地证明了我给你下的“智力软骨病”的诊断。有了侯先生的文章,我似乎不必再去看你的帖子作回复了。(顺便说一声,我昨天看侯先生文风颇像老断木,但今天这帖子一点不像,所以看来是新网友,谨此欢迎。)

楼下铮铮网友说,他佩服思云的求实态度,是啊,我当初器重他也是同一原因。可惜后来才发现,他其实是用国内学习毛著那种态度来学习日本读物,看的还偏偏是日本右派读物,自己毫无批判而是原封不动地接受下来,再来网上转述。因为日本右派的玩意比国内的宣传“求实”得多,所以很容易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惜看多了就发现那基本是宣传,只是比我党巧妙而已。

最糟糕的是他先入为主的倾向性。这我已经说过了,就是那为“百人斩”辩护问题。你现在也对那事提出质疑,可你的论点和思路和他的有本质区别。你是怀疑日本军刀的质量能否容许一天之内斩杀上百人,这才是真正的求实的科学态度,而他却是把罪犯的自辩翻译成中文,毫无论证地就一口咬死那说的只会是真话。这算什么律师?这种辩护真要拿到法庭上,只会造成所有出席者的大牙紧急脱落,是不是?

至于日本军刀能否胜任那个任务,我看你的论证毫不成立。所谓“热血”不过是37摄氏度,似乎不能融化钢铁,否则你也能融化体温表了。杀人时刀子与人体接触时间非常之短,并不是把刀浸泡在脂肪中,即使是浸泡在脂肪中,我也从未听说过脂肪能够溶解钢铁。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斩断骨骼时会不会把刀刃砍缺了。但日本军刀我可是见过许多把,我有个日本好友家里就挂满了这玩意,那钢质量之高,当真是令人印象深刻。所以,我不认为它不能胜任这任务。本人是市井贫民窟长大的,从小就见惯了街上的屠户砍排骨,一天不知道要砍多少,还真没发现这“不能胜任”的问题。而且,此类辩护的假定是杀人犯只有一把刀,用缺了就不能换,这能成立么?因此,想以钢材质量推翻原判决,似乎无法成立,虽然比起思云的辩护法算是个进步:)

关于中途岛战役,谢谢铮铮的补充。其实我对该战役经过非常熟悉,早在70年代就从<第三帝国的兴亡>、<光荣与梦想>等书中看到了基本记述,后来在海外又看了许多次电视文献片和书籍。如果我记忆不错,该役老美出动了三艘航母,日方四艘。最致命的问题是,日方第一次空袭中途岛,飞机返航后,南云准备发动第二次空袭,为此让飞机装载空袭地面目标的炸弹。不料侦察机报告发现美国的约克城号一艘航母,南云立刻下令把炸弹卸下来,换上用于攻击航母的鱼雷,于是甲板上便乱得一塌糊涂,忙着卸炸弹,上鱼雷,此时美机已到,第一个中队的攻击无一命中目标,但接踵而至的三个中队(分别从三艘航母起飞)命中了三艘航母,顿时引起甲板上堆积如山的炸弹鱼雷爆炸,不到20分钟小日本的三艘王牌航母及其上的官兵就见西天去了。

此役老美只损失一艘航母(我记得就是那艘被发现的约克城),日方三艘,次日连剩下来的那艘也遭到重创。因为失去空中掩护,南云在犹豫很久后不得不下令取消原计划行动。在此之前,日方占压倒优势,在此之后,双方势均力敌,所以中途岛战役从来和苏军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英军进行的北非战役一起列为二战转折点。

消极贤甥说那是运气,不假,确有运气成分。但该战本身就是日军中伏,那还能有好事?另外,南云简直不可饶恕。最混帐的就是那个换炸弹的决定。其实在那种情况下岂能求万全?让装了炸弹的飞机迅速起飞,去炸发现了的约克城又会怎么样?美国航母和英国不同,乃是木甲板,比较容易着火。用炸弹照样能把它炸沉。如果飞机升空了,后来也就没有那巨大爆炸。

前文没提这些事,主要是觉得与论证无关。不过现在写出来,又觉得还是有助于证明“士气”不是唯一的“人的因素”,指挥更重要。日本海军根本没有将才,唯一只有一个山本,等他一死便再没人了。总的来说,整个日本陆海军都没有什么将军,连个能和麦克阿瑟相比的人都找不出来。

昨天那帖子有个小错:Dolittle率领的轰炸日本的飞机不是四引擎的“空中堡垒”(B17),那玩意似乎无法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而是B25s的双引擎轰炸机。其实那轰炸没有给日本造成什么损失,但其时正值珍珠港事变摧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日军在南亚势如破竹地攻城略地,在那种黑暗的局面下,此举对美国军民士气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最主要的就是证明美国人有本事把战争打到为大海包围的日本本土上去。

东京博士,侬哭错坟头了,因为我的意思不是那个。我说的“忠诚”并没有民族主义的涵义。当然,这是我没写清楚。

我那文章主要强调的是日本人在面对西方先进文明入侵时采用的巧妙整合态度,使得文明入侵没有引起类似中国和中东那种社会动乱与传统价值彻底解体。这并不是说日本人就能坚守传统文明的阵地。但传统文明的丧失毕竟是一种和平演变式的逐渐蚕食,并没有引发中国或中东式的急剧爆炸,是不是?

我也知道今日日本越来越美国化了。而且,我更知道当代日本人民族主义观念很淡薄。这我过去在和若思讨论时就说过了:那是拜战争之赐。一个普遍的规律是,最反战的国家就是二战的战败国,德国如此,日本也如此,因为国民发现战争只能给他们带来灾难,更高明的办法是经济侵略(虽然他们未必意识到后面这点)。

国家观念的淡化在欧洲特别明显,我已经在旧作中介绍过,我认识的一个法国博士生连法国国歌名字是什么都不知道,当我表示惊讶时,她还振振有词地说:“我为什么要知道?又从来没听过。而且,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处?”说得我哑口无言,的确,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处?另外一个法国姑娘倒是知道马赛曲的名字,但不但不知道歌词,连曲都哼不全。方今之世,在发达国家,民间爱国主义思想最强烈的乃是美国,当真是不可救药。那种万人同唱国歌的情景,在欧洲绝对没有,在日本大概也不会有吧。

但我仍然觉得,“忠诚感”仍然是缔结日本社会的一个强烈纽带。老美或许对国家很忠诚,但如果你告诉他忠诚也同样适用于公司,则他只会认为你是疯子。跳槽在美国是再司空见惯不过的现象。不少人似乎老是处于一种transit状态,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一边干活一边找工作。这种情景,日本有么?

我上次提出的一个大胆假设,不知怎么留日大贤都错过了。我说,欧洲的福利社会主要是工人运动斗争来的,而日本的似乎是资本家恩赐的结果。此说当然是我这局外人的瞎蒙,但我至今没看见谁反驳。在我印象里,日本似乎没有什么成气候的工运,罢工导致某个行业瘫痪似乎还从未听说过。但日本工人享受的福利似乎还比欧美强,起码终身雇用这条在欧美是越来越不可能了。难道这不是公司的恩赐?难道这不会唤起员工的忠诚感?

所以阿,懂经博士,侬个“忠诚是死语”,恐怕是豪断吧?

另外,集体主义价值观至今为日本奉行似乎也不能否认吧?我听我的日本朋友说,在日本公司工作,哪怕是干完活,没事了,也得赖在公司里不走,喝酒喝到差不多了才能醉醺醺地回家,否则太太就要觉得奇怪: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而同事也觉得你这人不合群。如果这是真的,则我实在难以想像这种“公司文化”能够培育出什么独往独来的个性来。

行了,就到这里,下去了,呆会儿有空,再去隔壁从事主业去。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8008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