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日军不怕死”现象再审视 |
 |
信天翁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日军不怕死”现象再审视
信天翁
最近的主业是在隔壁打架,副业才是写正经文字。刚才匆匆看了一眼,先感谢铮铮先生贴出的关于田中奏折的材料,非常精彩。我在此向大家推荐博讯“析世鉴”上的有关回忆录,那作者名字记不住了,他自称是台湾皇民,混进皇宫抄写了那奏折。有空我把那文字转贴过来吧。
另外还要对铮铮网友说一声,对不起拉(据konami检举,我道歉都是在演戏,所以请你提高警惕),那“智力软骨病”打击面确实太大。不过我已经声明那并非涵盖所有人,说白了,它针对的就是我比较熟悉其主张的两位在华日人:思云和konami。
再说准确些,我觉得“智力软骨病”只适用于思云,因为思云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认同日本右派观点的,而konami则完全是日本愤青,她狂热的媚日仇华与“智力”两字毫不沾边,完全是出于“有奶便是娘”的狂热感情,只需去看看她对长崎事件的叙述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了。据我个人的感觉,思云感情用事的问题不是很突出,主要还是思维不全面所致。
爱你喂,谢谢思云赐教,此文先答后一帖,头一帖还没来得及看,但一定会答复。
总的感觉是,思云把“塑造机制”和“发生原因”混起来了。
日军特别不怕死,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现在英子说的似乎是,日军不怕死是军国主义洗脑造成的,而思云回答的似乎则是为什么日本需要军人不怕死。这在我看来似乎是两岔了。
其实,怕死是生物本能,非此不足以保存物种。要使生物人变成不怕死的社会人,唯一的手段就是用全社会的强大力量去洗脑,通用的办法就是以宣传去为社会成员人工塑造出强大的羞耻与荣誉感来,最常见的感召工具无非是国家、民族、主义、宗教等等。全社会从小就对公民进行反复的强化教育,让他们从小就认定,比起国家、民族、主义、宗教等等来,个人的生命微不足道。为集体事业捐躯者最光荣,贪生怕死者最可耻。这种强化过程重复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塑造出不怕死的反常社会生物来。
这在我看来就是制造不怕死的社会生物的必经机制,俗称“洗脑”。非经洗脑,绝对无法压制人的生物本能。不管打的是军国主义旗帜也好,共产主义旗帜也好,宗教圣战旗帜也好,统统如此,概莫能外。
但要让后天洗脑彻底压倒先天本能毕竟不是很容易的事,所以,最成功的洗脑方式,还是向那些自愿送死者允诺“第二次生命”。而这就是日本人和中东回回干的事。根据西方报导,日本人曾经为神风特攻队队员指定了魂灵归国居住的寺庙,那电影上还拍出那个寺庙来。而回回大家都知道,乃是相信死后不但能进天国,而且有77个美女侍候。所以,要让洗脑真正取得完美的成功,离开欺骗是不行的。这就是为何信奉无神论的我党再怎么努力,也没法成批生产出神风特攻队和自杀炸弹来。
我反复在旧作里说了,人类总是有一种美学上的迷醉倾向,崇拜那些能作出自己作不到的业绩的英雄来。所以,许多人只知道盲目崇拜不怕死的好汉,却看不见烈士是怎么炼出来的,那其实是社会使用强力和欺骗手段强行塑造了个人意志,其实并没有什么光彩可言。
说起来也很无奈,一个国家要立国,自然免不了要搞这套,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如此。不过西方毕竟信奉的是个人主义,所以这套玩意没有在信奉集体主义的东方灵。区别似乎也就仅仅在这点上。
思云指出因为日本物质条件落后,所以必须用“人的因素”去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并指出凡是落后的国家都得这么干,这当然不错,但只是讲了“必要性”,并没有讲出这种“精神原子弹”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光明白这必要性,根本就无法解释为何今日中国仍然落后,却再也制造不出黄继光、丘少云那样的同志来了。那原因很简单──马教再也没有欺骗作用了。
光是讲必要性,思云看的也很不全面。最不该的便是钻进我那不成气的马弟弟的隧道眼圈子中去:
“评价一只军队的战斗力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武器装备;第二是士
兵的‘士气’。所谓士气就是不怕死的精神,武器装备差,但士气
高、不怕死的军队,往往能击败比自己强大很多倍的敌人。历史上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都是依靠士兵的‘士气’取胜的。”
6年前马弟弟首倡此论,让我无情地讥笑得体无完肤,后来他便再不敢提了。记得我当时问他,这么说,用美国武器装备起来的疯子便无敌于天下了,是不是?疯子绝对不知道怕死,而美国武器天下第一流,两者结合在一起,试看天下谁能敌?
或许当初日本人就是这么想的吧,所以他们才打得一塌糊涂。在西方长期生活的人都知道,鬼子不光讲究“work hard”,更讲究“work smart”,并不提倡我党那痞子党特别崇拜的一把蛮力,更不会在台风袭击大堤时发动全体兵团战士跳下海去,用身躯保护大堤(怎么就没淹死那爆牙李外长?老天爷真没眼睛)。
可惜日本人就不懂这套,所以才会在珍珠港偷袭成功、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被毁、老美只剩下侥幸逃过的四艘航母、日本联合舰队占压倒优势时还在中途岛中伏,大败亏输。请注意,在当时,日本人的装备可是全面压倒了老美的。中途岛战役完全是典型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可它却不是“依靠士兵的‘士气’取胜的”,相反,它靠的是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杰出的指挥。
当时老尼判定,日本人下一个目标可能是中途岛。其时美国破译了日本密码,但日本人在电报中用代号(大概是“A岛”吧,记不住了)称呼中途岛,所以老尼无法判定那到底是否指的是中途岛。于是他便下令中途岛守军用明码发电,说该岛屿缺乏淡水,立刻便在窃听到的日军密码电报中看到下级向上级汇报,说“米军报告A岛缺乏淡水”,由此判定那果然是指中途岛。于是他便布下埋伏,专等日舰集群上钩,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败南云中将那白痴。
最能反映日美两军的区别的,我看大概还是美国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他们敢于打破常规,干出呆板的日军绝对想不到的事来。密歇尔接替尼米兹指挥后,曾毅然决定以航空母舰舰载飞机长途奔袭日军舰队,因为距离太远,飞机完成任务后返航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当时并没有全天候导航系统,老密于是毅然决定把舰队所有的灯都打开,为返航的飞机指路。据过来人回忆,那场景当真是终生难忘:刹那间,茫茫大海上灯火辉煌,在黝黑的夜空下,一艘艘航母变成了灯火通明的浮动机场,一架架战机从漆黑的天边钻出,在那浮动机场上降落……
这么干的高风险,谁都看得出来:二战通行的实践就是灯火管制。把所有的灯都打开,无异于暴露自己的所在,请人家来尽情轰炸。但老密就是这么干了,这在鬼话里称为take calculated risk,而且漂亮地成功了,返航的飞机只有几架没有成功着陆。
这种事,日本人想得出来么?就是想出来,有那魄力干么?其实在袭击珍珠港之后,南云应该扩大战果,寻找美国航母并歼灭之。就算不这样,他也该发动原定要发动的下一波攻势,尽可能扩大已有战果。但他小家子气发作,因为美国航母去向不明,而联合舰队是日本人从牙齿上刮下来的金子打造的,他不能拿去冒险,所以自觉占了便宜后就提前返航了。正是这种小家子气,使得日本失去了突袭造成的战略优势,最后鸡飞蛋打,什么都没留下来。
这里面反映了东方思维的一种愚昧:强调“人的因素”,指望以不怕死的肉弹去弥补物质装备的不足,其实反映了“物质崇拜”的小农思想:表面上看不起物质力量,骨子里却重视物质远远超过了对人命的珍惜,这也算是一种“辩证法”吧。在这种“辩证法”指导下,人成了机器的奴隶而不是主人。当时世上最大的战列舰是日本造出来的(记不住名字了),比德国战列舰“俾士麦”还大。可日本人一直没怎么舍得使用那家伙,让它保留到战争后期才毫无牺牲价值地被老美炸沉了。
正是这种小农拜物教,使得日本人连“飞行员比飞机重要”的常识都没有。在西方,抢救飞行员乃是最重要的一条,因为有战斗经验的飞行员是无价之宝,根本不可能从工厂里大规模生产出来,而日本人提倡“玉碎”,从来也就没像美国人那样发展出一整套抢救系统来,再加上飞行员都以视死如归为最大光荣,于是打到后来便出现有飞机而没有飞行员的可笑局面,不得不训练半大孩子去作神风特攻队,因为那没多少技术含量──只要学会起飞,寻找目标,再瞄准军舰一头扎下去就是了。
轻视生命价值其实很愚蠢,使得日军该撤也不撤,丧失了休整生息、来日再与强敌决战的可能。有趣的是,马弟弟竟然在网上公开主张这一套,说什么只有不顾后果“拼死抵抗”才最光荣。其实在西方,“He who fights and runs away, leaves to fight another day”的谚语家喻户晓。二战初期德军横扫欧陆,英军在千钧一发之际从敦克尔克逃回英国去,此事至今还被英国人当成是他们的民族骄傲大吹特吹。在西方,能从虎口中顺利逃出,本身就是一种英雄业绩,所以西方才会有许多“逃亡” 电影,最著名者大概是《胜利大逃亡》吧。
日本人在二战中奉行的小农拜物教,在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初在国内作研究生,使用外国进口的仪器简直难于上青天。那小农拜物教之盛行简直让你绝望。主管人的思路就是,因为那是宝贵的硬通货买来的,所以最好的使用方式就是尽量不用它,以免损坏了那宝贝。这和往地里埋金元宝的守财奴毫无区别。记得我曾经对不许我使用某仪器的技术员说,那仪器其实根本不用买,只需想像出有一个昂贵仪器放在那地方就行了,反正不用,是实体还是虚构究竟有何区别?
所以,许多人只看见日本人不怕死,以为日本败在美国手里完全是物质力量对比悬殊使然,我觉得这种想法即使不是大谬不然,也是非常浅薄。老美的优势不仅仅在于物质力量的雄厚,同样在于指战员富有创造精神和想象力。类似上文举的例子还很多,著名飞行家林白为太平洋舰队航空兵献计,极大地提高了飞机续航力,以及改装“空中堡垒”,使它能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去轰炸东京,然后再飞到中国大陆着陆,都是光辉的“人的因素”范例。不过那“人的因素”不光是傻傻的不怕死加一把蛮力,而是个人主义培育出来的天马行空。
至于思云那斩钉截铁的“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都是依靠士兵的‘士气’取胜的”的结论我就不再驳斥了,前些天咱们在这儿侃的汉尼拔坎尼之战以及韩信破赵之战都是反例。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日本永远成不了世界第一,是因为创造力比较差。 -- 河豚 - (207 Byte) 2005-6-23 周四, 上午12:25 (154 reads)
- 同意天翁的看法 -- 英子 - (0 Byte) 2005-6-22 周三, 下午7:09 (103 reads)
- “大和”号和“武藏”号 -- kaka111 - (0 Byte) 2005-6-22 周三, 上午11:00 (132 reads)
- 一点更正 -- 铮铮 - (742 Byte) 2005-6-22 周三, 上午10:08 (208 reads)
- 大和(Yamato) -- 跛脚僧 - (0 Byte) 2005-6-22 周三, 上午8:06 (130 reads)
- 你别在这议论勇敢了,你不佩 -- konami - (108 Byte) 2005-6-22 周三, 上午7:38 (270 reads)
- 还是从事副业比较好. -- 然然 - (0 Byte) 2005-6-22 周三, 上午6:45 (111 reads)
- 讨论军人怕死完全是伪问题,军队就是个等级组织 -- 消极 - (204 Byte) 2005-6-22 周三, 上午6:27 (207 reads)
- 哎,很多事情都是正说可以,反说也可以;怎么说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 -- 美容大王 - (65 Byte) 2005-6-22 周三, 上午6:14 (131 reads)
- 呵呵。。。af。。。。 -- none - (0 Byte) 2005-6-22 周三, 上午6:00 (122 reads)
- 有关“怕死”,也要讲个度么,太不怕死可以被解读为不尊重个体生命, -- 美容大王 - (126 Byte) 2005-6-22 周三, 上午5:47 (146 reads)
- 好文 -- 加人 - (0 Byte) 2005-6-22 周三, 上午5:37 (108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