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一枭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
|
|
作者: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又到“莫谈国事”时
电影中,解放前我党干部与地下工作者的接头地点常常定在茶馆酒楼戏院等大众场所,墙头常常有“只谈风月,莫谈国事”的标语字条,说明在国民党蒋介石的独裁领导下,人民被剥夺了说话的权力,国统区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当今中国,号称历史上人权最好的时期,而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垄断经营,处处设禁,动辄犯忌,而且在“象风和水一样自由”的网络虚拟世界里,几乎到处都有“莫谈国事”的规矩。如刚才在著名的故乡网站就见到了这么一条告示,主题是:请大家留意言论尺度:
“时近某个特定日子,又加上十六大在即,论坛压力陡大,故乡有请大家配合,言论上多多克制,多多包涵,谢谢大家。下面几个论题的贴子请大家不要再提:一、文革。二、国家领导人,无论是否在世。三、言论自由(很多论坛开始帖子审核制度,必须审过才能发出去)。四、政治体制、合法性。大家还是多放松些吧。故乡谢谢大家的爱护了。另外,为保证安全,通过检查,有些以前贴子可能会被删除。请大家原谅”。
看得我直冒冷汗,不知今夕何夕,仿佛时间倒流到了解放前,倒流到了清朝、明朝、乃至“群儒噤声”的秦始皇、“道路以目”的周厉王时代!
提醒一下故乡管理员,“六x、xx功”也是犯忌话题,不宜多提的哟。
固知眼下非说真话之时,中国,非说真话之地。而老枭天生倔脾气,不让说偏要说,想骂就骂,该赞就赞,字字句句,皆从肺腑中流出。原因嘛,有激于诗人正义感社会责任感的一面,也有好玩好斗的一面。
小时候也曾经那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又在江湖上闯荡了大半辈子,交友无数结怨也无数,与人斗,其乐无穷啊。而今老了,不想惹麻烦了,但真有麻烦要惹我,那也不怎么怕:老子只不过说说真话,表达内心的思想,犯了谁家王法?生平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只认定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八个大字。既使是错,也错得光明磊落,既使是恶,也恶得堂皇正大!
不料,未犯王法,却犯了某些人的忌,居然诬我以此谋求“名利”呢。剑虹君仗义出手:“以他的智商,想来不至于如此缘木求鱼——这些文字在现政条件下,除了可能给自己惹来麻烦(早30年,早成“右派”或“现反”了),能带来什么实际的利益?”。
在现实世界求各求利,却并非“忽驰鹜以争逐兮”,夸父逐日,欲火焚心,而是“缓步从直道”,步态加秋,正道直行,顺其自然,似追非追。钱虽无多,生活逍遥无忧虑;名虽不大,师友圈中姓氏香。无论怎样愚蠢,不会为网上虚名,作扑火飞蛾吧。
又有沈略先生,鹦鹉学舌,祭起“莫谈国事”的老招牌,指我的杂文“没有建设性意见”。网民剑虹与和尚之花等,出来代为辨护。几位攻防招术,颇有意趣,略录于左,一供共赏,二为纪念:
剑虹:高明也好,幼稚也好,大家都有发言的权力。如果因为“没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就不能说,那么世上人多要装哑巴做文盲了。
当街强奸的歹徒之所以得手,大约就是因为观众们自忖未必是歹徒的对手。但是如果所有人都能够简单又低级地大喝一声:“住手!”,虽然不是什么“建设性意见”,也未必多么”彩笔独存”,那歹徒总不至于那么顺利地实施阳光下的罪恶吧?
如果因为自己准备拿出一点“建设性的意见”而在积极准备着,也还值得敬佩。如果自己用沉默昭示着自己可耻的自私,还要拎着棒子告诫别人闭嘴,那么。。。。。。。那么我该说点什么好呢?我又不会骂娘。
和尚之花:知而不言,言而不尽,不是中国人值得骄傲的优良传统。让所有人把自己的想法都亮出来,让真理和谬误在阳光下对垒,这才是一个民主的现代的国度所应该拥有的精神。难道十四亿人一个声音一个脑袋,竟然是好现象?
文革,不正是从压制不同声音的“阳谋”开始的吗?
沈略:挂块“国事莫谈”的牌子难道就真不关心国事了?若改天我签上“人民救星”,就真成人民救星了?背上插根“我很清高”的草标的人不见得清高,他若真清高,视一切为浮云何必在论坛上窜下跳,把一篇帖子发的满地都是?
有人当众强奸,比起沉默的多数来,大喊一声住手倒也算勇气可嘉。但若这个人在暴行结束后(暴行是自然结束的,并走完了全过程,这点是可以肯定的,从未见暴徒有惧怕喊叫的),逢人便吹嘘,自己如何如何清高,歹徒邀请他一起强奸,他都一一拒绝了;并说自己是多么多么的勇敢,喝止了暴行(在他看来或许是喝止,但说不定在暴徒耳朵里就是种美妙的充满刺激的伴奏也说不定),自己是个勇士,而且是见义勇为的天下第一勇士,谁谁都比不上他。这种行为难道不比吃条粪龃恶心么?
芹圃居工:说得好。其实东海一枭以骂来出名的本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其中数沈略最为有趣。他关于“莫谈国事”的狡辨让我想起《墨子》里一个故事:
“有人问墨子:‘你总是强调互爱博爱,世人也没得到你啥好处。我不讲,世人也没受到我什么坏处。你虽嘴上说个不休,却无实用。这样,不见得你好在哪,我又也不好在哪。’
墨子答曰:‘例如一家房子着火了,张三打算提了水去救火,李四喊着要拎油去浇,让火烧旺些。他们两人之言虽然还未变成行动,可你说说看,哪个对,哪个不对?’
那人说:‘当然张三对,李四不对’。墨子笑了:‘你我两人,不就象张三、李四一样吗’”。
从这个故事可见,思想和语言是行动的基础。而且,有些时候,语言就是一种行动。签上“人民救星”,当然成不了人民救星。在论坛上窜下跳,与是否清高关系不大。茶馆论坛高挂“国事莫谈”的牌子,有他们的难处。而一个自由身份的网民四处大喊:莫谈国事,纵非帮腔,说你“不关心国事”,不过分吧?
至于暴行结束、老枭争功什么的,只能说此君脑袋已彻底酱糊、不可救药矣。呵呵
东海一枭2002、6、2
作者: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