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李宗仁藏画的“膺品”之謎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李宗仁藏画的“膺品”之謎   
六者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50

经验值: 816


文章标题: 李宗仁藏画的“膺品”之謎 (935 reads)      时间: 2005-6-19 周日, 下午11:41

作者:六者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李宗仁藏画的“膺品”之謎

大陆《人民政协报》于年初曾发表过尹家民“李宗仁归来的幕后”一文,其后该文又为新浪等网站所转载。尹文说,李氏在掌北平行辕主任时期,以十一万美元代价收藏了包括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这些近代名家的字画外,还有文征明、郑板桥、何绍基等历代名人的书画。由程思源牵线,这批藏画,李氏于六十年代初由纽约运抵香港后即“献给祖国”。但经“故宫的专家鉴定后,却发现这批字画大部分是赝品。按当时的行情计算,最多值3000美元”。最后由老毛拍板,给付李氏十二万美金现钞。

李公好歹任过民国的代总统,尽管是“代”,干部级别可不搀假呀,管辖的地盘比当今的阿扁总统可大多了。总统卖假画,岂不贻笑大方了。

事隔半年,终于有李公之遗族出来说话了。有谢家熊氏者,乃李公之内侄,于六月十五日在《世界日报》上登了一篇回忆文字:“毛周「膺品暗礼」事件—李宗仁字画是真迹”(尹、谢二人的原文均附后)。那么,尹、谢双方,那一方是可信的呢?

一、从双方的信息源来分析。尹文只是说:“近年来,随着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及有关档案的解密,人们有机会了解其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但并没有说明是拫据何人的回忆?是那些解密的档案?文中所转述的李、程、周、毛的的讲话,全无出处,一笔糊涂帐。而谢文却完全是根据本人的亲历、亲见、亲为而述。

二、关于藏画的数量。尹文只说了藏画的作者名字,至于各人的作品是多少?总数是多少?不知道尹氏自己知道不知道呢?所谓“大部分是赝品”,又是模糊数学了。但是谢文可说得清楚了,有齐白石的画两幅、徐悲鸿的骏马画不下十五幅及花卉画七幅。

三、双方在时间上不一致。据尹文,李公献藏画的时间应在五九年底至六○年上半年这个时期内(因为尹说郭女士是六○年秋天去香港取画款的)。但谢文说是在六三年郭女士亲自带去香港的。据谢自述,他是在六○年来美的,并在这年夏天参与开箱晒画的事务。如果双方所述都是真实的,那么只能推理如下:李公将假画先献于中共,作个投石问路的动作;真品还在手中留着。(这个推理的缺陷,就是不能解释真品现在在那里?)

下面继续分析。

首先,李公有没有齐、徐二氏的真作?

谢文说,“我幼时正值抗战,桂林沦陷之前,在桂林东镇路李宗仁公馆就常见到徐悲鸿先生,他当时住在李的桂林甲山别墅,被李奉为上宾,有佣人厨子专责服侍,出入有汽车司机,那里山明水秀,徐先生不时作画自娱,赠李的画不计其数。”徐悲鸿于抗战期间在广西省立艺术馆服务,与李交情不浅。二月十六日《广西日报》有骆绍刚的“徐悲鸿藏画桂林失踪?”一文,较详细地记述了徐悲鸿当时在广西的活动情况。至于齐白石,与李公也确是朋友(查齐翁的相关资料即可知)。因此,李公拥有齐、徐的真迹是不足为奇的。

其次,假定尹文所述为真,那么李氏的真品那里去了?

据“中国侨网”于2001年5月17日所载“江枫:李宗仁夫人胡友松访问记”一文,内称李公继室胡女士:

“她分别于1969年和1982年两次将国家发的生活费13.7万元、李先生私款83662.39元共计20余万元及大宗名人字画全部上交国库,将8瓶已有两个多世纪、贴有多位收藏家、鉴定家签名的法国白兰地和英国威士忌酒,分别转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1979年还把李先生的160帧照片捐赠给中国历史博物馆,表示不要国家任何照顾,完全能够自食其力。

1996年8月……她最后决定把李宗仁先生的遗物全部献给台儿庄人民,用来筹建李宗仁史料馆。她打开尘封隐藏了近30年的墙壁,从里面拿出一个又一个箱子,取出一件又一件无比珍贵的资料图片和历史文物,大部分物品均是首次面世。其中书信、照片200多帧,物品60余件,包括华侨献给李宗仁的人像银盘,紫铜雕像,外国友人送的礼品盒,傅作义将军送的两件火狐标本,世界上仅造100块的瑞士金表,以及李宗仁作战、生活中的各种用品。她说这些东西放在台儿庄才更有意义。”

可惜,记者又未能问明白,到底是那些“大宗名人字画”上交国家了?是不是包括谢氏所亲见的齐、徐真迹呢?

下面再引证一个报导。“浙江在线·世纪美术”转载过《美术报》的“题款和用印对作品价值、价格的影响”一文,内中说“2002年北京翰海拍卖会上,徐悲鸿的一幅《奔马图》格外引人注目,这幅作品尽管徐画了一匹奔马,但它的上款为民国时期李宗仁先生,结果上拍时受到各路买家的热烈追捧,最后以90万元的高价拍出,创徐悲鸿单匹马价格的最高纪录。在徐悲鸿的马类作品行情中,单匹奔马一般在20-30万元之间,即使2匹马也未必能有如此高价,其原因就是因为上款李宗仁先生的名头大。”

这幅以九十万元成交的徐悲鸿奔马图,应是徐氏赠送于李公的,不知它是如何流入民间的?

结尾:没有结论的结论。

李公、郭女士、胡女士均没有在艺术品市场公开卖过藏画。那么,如果真有毛周收了膺品一事,则程思远难逃“掉包作弊”之嫌。


附文:

李宗仁归来的幕后

发表时间:2005-01-06

李宗仁归来已是30多年前的事了,当年此事曾轰动一时。近年来,随着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及有关档案的解密,人们有机会了解其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从而对毛泽东的高瞻远瞩、周恩来的缜密细致、牵线人程思远的辛苦,以及当年李宗仁归来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牵线

1956年4月28日,程思远来到了北京。在政协礼堂的酒会上,周恩来一眼认出了这位高个子使者。

5月12日,在中南海紫光阁大厅内,周恩来同程思远进行了亲切地交谈。周恩来说:“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党第三次同国民党人员接触。第一次是叶剑英同志在广东同前中国银行总裁张嘉璈接触。第二次是同龙云的儿子龙绳武。第三次就是你了……”

午饭后,周恩来在客厅里同程思远进行了长谈。谈到李宗仁时,周恩来说:“李宗仁先生去年发表了一个声明,反对搞‘台湾托管’,反对‘台湾独立’,主张台湾问题由中国人自己协商解决。这是李先生身在海外、心怀祖国的表现。我们欢迎李先生在他认为方便的时候回来看看。”

回到香港后,程思远便把同周恩来见面的经过写信告诉了李宗仁。李宗仁回信批评他说,北京之行,事关重大,应事先同他充分商量。后程思远解释说是由于时间来不及,李宗仁也就涣然冰释了。

1957年,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的程思远的女儿林黛,每个周末都要到李家做客,对李家的情况比较熟悉。

1958年,她回香港探亲时,向程思远提起李宗仁在美国的生活情况,说:“李先生在美国住不惯,总想回国。”不久,程思远又接到李宗仁的来信,说他保存着一批文物,希望能献给祖国,并吐露了自己叶落归根的心愿。

1959年10月,程思远第二次来到北京。11月初,程思远回到香港,又写信将此行经过告诉了李宗仁。当李宗仁得知周恩来对他将藏画献给祖国的想法很赞赏时,便托人把自己在纽约的藏画运送到了香港。这批画的种类很多,除了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这些近代名家的字画外,还有文征明、郑板桥、何绍基等历代名人的书画。这批名画是他在当北平行辕主任时收藏的。

李宗仁在给程思远的信中说,这些文物,是他花了11万多美元购买的。

文物运到香港后,程思远立即报告了周恩来。周恩来马上安排有关部门派人去香港,将这批文物运到北京。故宫的专家鉴定后,却发现这批字画大部分是赝品。按当时的行情计算,最多值3000美元。这与李宗仁说的11万多美元相差太悬殊了。周恩来获知情况后也很意外。他反复考虑,决定给李宗仁3万美元。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已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

周恩来将此事报告了毛泽东。

毛泽东听后哈哈大笑起来,慷慨地说:“恩来呀,我们的统战工作要讲策略。他说11万多,就给他12万!这叫‘投石问路’嘛!”

于是,毛泽东让财政部部长李先念,从国库提出12万美元现金。

周恩来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程思远,同时说明:“李先生的藏画,有些是真的,有些是赝品。但政府体念李先生的爱国热忱,将送他一笔赴欧洲的旅费,以壮行色。”周恩来让刘仲容设法将12万美元现钞交到李的手中,不要经过银行,也不要经过外人。

李宗仁得知消息后,十分高兴,连声称赞:“共产党不简单,是识货的。”

1960年秋天,李宗仁让夫人郭德洁女士到香港,会见程思远。自从程思远以公开身份出现在北京后,他的行踪已引起台湾特务的注意,他与李宗仁的信函也不时中断。郭德洁以探亲的名义在香港住了一个月,她同程思远商量由周恩来提议的欧洲之行的安排,并接收北京送来的那笔美元。怕特务发现,他们每次见面总在汽车里,只有一次是在郊区的一间饭店内。为了谈话方便,程思远每次都以游玩为名,由夫人石泓开车,在约定的地方等郭德洁。车开动后,程思远便和郭德洁交谈,并初步约定在瑞士的苏黎世会面。瑞士是中立国,苏黎世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李宗仁可以以旅游的名义前往,不会引人注意;程思远则以参观古罗马的名义飞往罗马,然后转道瑞士,在约定的时间同李宗仁见面。

成行

因种种原因,李宗仁并未立即成行。1964年10月,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声巨响震撼了世界,也震撼了闲居在海外15年之久的李宗仁。1965年,他在美国《先驱论坛报》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劝告美国政府不要再沿着错误的路线走下去,应该仿效法国戴高乐政府,迅速调整对华政策。1965年3月,李宗仁给程思远写信,表示急于回国,不愿再在美国虚度残年。

程思远的信息很快到达北京,传到周恩来那里。

周恩来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果断决定:李宗仁先生多年的夙愿,可以如愿以偿了。

1965年7月13日10时左右,北京已是烈日当空。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里,坐着18位党外人士。从他们的神色看,将要发生的事肯定带有神秘性和突发性。

11时整,当中央统战部部长徐冰和总理办公室副主任陪同周恩来出现的时候,在座的人都瞪大了眼睛。他们知道此次会议肯定会有重要新闻。果然,宾主入座后,周恩来直截了当地说:“把大家召集来,是和大家通报一个情况。下面,先请徐冰同志讲一下情况。”

徐冰显得很兴奋,接过周恩来的话头说:“经过总理近10年来的工作,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李宗仁先生就要回国了!”

尽管李宗仁回国的事大家都早有耳闻,但何时归来并无准信。所以,大家感到有些吃惊。

周恩来显得很平静:“李德邻先生就要回来了。刚才徐冰同志已经将情况作了介绍……”

没有等周恩来说完,章士钊禁不住问道:“现在是否最后定了?李是否转去台湾?”

“李先生不会去台湾。李德邻先生这次回来是自觉的。过去李就提出要回来,我们怕他回来生活上过不惯,劝他以后回来。主席高瞻远瞩,欢迎他回来,来去自由。”

周恩来显然已经知道了一些议论,并对大家进行了开导。

周恩来还介绍了李宗仁的一些背景情况:“李德邻回来前和台湾有联系,我和程思远谈过,李必须摆脱四种关系:一、摆脱美国。二、不插手台湾问题。三、不搞第三势力。四、不负中美谈判使命,不作中美间桥梁。我们把以上四点告诉了李德邻先生,也告诉了台湾。我们对台湾说,不会利用李德邻反蒋。”

一涉及到蒋介石,张治中说:“李宗仁回来对台湾是个刺激。”

周恩来也是这样认为的:“刺激一下也好,对蒋不刺激一下不行。没有西安事变,蒋不会抗战。李德邻回来,我们欢迎。如果有人把台湾送回来,我们更欢迎。”

周恩来的话引来一阵笑声。张治中也笑了。

周恩来接下来的话仍与张治中有关:“李德邻先生回来,大家要去接。政协以谁为首,我是否去,都还未经中央研究。文白(张治中)回来时,我没有去接,因为他先去奉化后才来北平。这次我去接李,文白可能会有意见。”1949年,张治中作为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团长时,曾在到北平之前,先去了趟奉化看蒋,中共中央对此很不满意,周恩来后来当面批评过张治中这次奉化之行。但此次周恩来旧事重提,已经带些玩笑意味了。

张治中亦很坦荡,回答说:“总理愿去就去,我无意见。”

他这一说,会场又一次发出笑声。因为他与周恩来太熟悉,无须遮掩什么。

其实,张治中陷入沉思。他记起当年自己担当和谈代表团团长,正是受代总统李宗仁委派,他本人并不愿意。和谈失败,李自己“溜之大吉”,张治中对此很有意见。后来李宗仁归来时,在数百人的迎接队列里,没有张治中的名字。张治中称病去了北戴河。

有一天,程思远与李宗仁谈到张治中。程思远说:“张文白先生是李先生派的代表团首席代表,这次因病去北戴河休假,是否由李先生写一封信,派我去北戴河向文白打一下招呼。当初,张文白先生当代表团团长,他是不愿意去的。”

李宗仁很是同意,拍了一下胸脯说:“你去吧,一切由我负责。”

程思远接着说:“当年没有达成协议,应该去把这事情讲清楚。况且他今又有病,应该去看看,或者派我去。”

李宗仁问:“你考虑考虑,我去是否需要?”

郭德洁插话说:“一定要与领导商量。”

李宗仁同意:“你们商量后转告领导。”

在座的刘仲容也说:“你去看看他,也可去北戴河走一走嘛。”

李宗仁答应下来。

半个月后,李宗仁终于来到北戴河,张治中仍避而未见。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俩的冤气渐消。张治中还大度地举办了午宴,与夫人一道欢迎李宗仁。

(摘自《人民政协报》尹家民文)

~~~~~~~~~~~~~~~~~~~~~~~~~~~~~~~

毛周「膺品暗礼」事件—李宗仁字画是真迹

我一九六○年来美,寄住姨父母李宗仁、郭德洁纽泽西家,屋很小,上面只有两房一厅一厨房,楼下土库底则较大,有三房及一个很大的储物室。

李宗仁当时已是下台过气的代总统,但是日子并不是很寂寞,每周一至周五有历史学教授唐德刚来三两次,为他作口述历史写李宗仁回忆录,到了周末就有不同的客人,远从耶鲁大学来的陈教授与从纽约市来的梁先生等都是常客。

这些人来的时候总是大包小包的带来礼物食品书报杂志,李氏夫妇不只热诚招待,李还很神秘的引入自己卧室中密谈,後来我从姨妈口中得知,这些人都是中共周恩来总理透过广西桂系旧部程思远派来向李宗仁作统战的。

纽泽西家居食用很简单,家里陈设亦是十分朴素,李家境况不是很富裕,所以我与表弟上学都是半工半读。记得姨父李宗仁自幼对我宠爱有加,儿时还骑在他背上玩耍,如果他环境许可,又怎会不供我们全天候上学而要分心去打工?每周我三天上学,周末三天打工,另外一天休息,则陪著姨妈上市场及在家中清洁。

我未来美国之前这些工作都是姨妈及表弟负责,因为李家没有工人,我来美後便完全由我一人包办,清洁时除全屋拖地吸尘之外,最特别的清洁工作便是打扫楼下土库底门上有一个大锁的储物室,清洁此室时须先向姨妈取锁匙并由她陪同入室。

室内共有十只大箱,其中有三只是横平的樟木箱,清洁时只是擦抹箱外的灰尘再打扫乾净,最紧要是检查是否有水渍渗透入土库,墙也四周加上新的石灰带,箱子是很少打开来清洁的。

记得在我来美後的第一个夏天,姨妈叫我把所有储物室的箱子打开,将箱子里的字画都搬到後院去晒太阳,我方才知道这些箱中的内容,除姨丈任司令长官、代总统的服饰勋章奖品等等之外,也有不少珍贵的礼物,其中有一串夜光珠,一打开箱珠身清澈的柔光非常诱目,姨妈说那是张学良送的。

还有一座三色唐马是冯玉祥送的,还有不少零散的玉石,其他的都是字画,字有康有为、马君武等名人的字,画有二幅是齐白石的,另有多幅都是徐悲鸿的,画各种形态的马与八骏图不下十五幅,画牡丹花,花开富贵的画亦有七幅。

我幼时正值抗战,桂林沦陷之前,在桂林东镇路李宗仁公馆就常见到徐悲鸿先生,他当时住在李的桂林甲山别墅,被李奉为上宾,有佣人厨子专责服侍,出入有汽车司机,那里山明水秀,徐先生不时作画自娱,赠李的画不计其数。

想不到徐先生的画有廿二幅被李带了来美国,这种开箱晒字画之事每年做一次,直到六三年姨妈突然对我说要将储物室的箱子运去香港,要我帮她一同整理打包,当时我不得其解更不敢多问。

不日纽约的梁先生带搬运公司来搬走八只木箱,另外所有字画及那串珍珠则分装两只皮箱,由姨妈亲自带回香港,到此我方知姨妈要将这些贵重的东西作随身行李,我连忙写信告知在港的父母说姨妈要回香港之事,以便他们到荃湾外婆家与大姐相聚。

今日由中国大陆及香港传来种种讯息,方知当日所打包的李宗仁物品是运回中国大陆,而由程思远之手转送周恩来、毛泽东,并指出毛周曾出价十二万美元买下李宗仁这些只值三千美元的膺品,说毛此举为送李宗仁的「暗礼」,为统战要李回大陆不惜工本大放血,以此来比对今日国民党主席连战访大陆而胡锦涛送的熊猫是统战的「明礼」。

其实我就是李这批物品的见证人,毛若真的收购了李宗仁的字画,若程思远或其他人没有从中私吞或掉了包,单单徐悲鸿在桂林即画即赠李的廿多幅画就不只值十二万美元,而这些画也绝不是膺品,何况还有其他物品,大话怕计数,这次交易毛泽东是大大有著数赚进一笔呢。

(谢家熊)2005-06-15

作者:六者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六者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2969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