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多少银才能养活一个牧师,由此说开去。。。。。。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多少银才能养活一个牧师,由此说开去。。。。。。
德行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多少银才能养活一个牧师,由此说开去。。。。。。
(284 reads)
时间:
2005-6-07 周二, 下午10:51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马来西亚哥们拿了神学院的文凭,最近对俺开始猛烈传教,同时积极走访俺周围的老中邻居,俺们行话叫踩点儿,并在俺的小区附近找房子,准备安营扎寨办他自己的教会,开自己的“牧场”。
传洋教的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生意,他们就靠着信徒10%的捐献过生活,和俺开餐馆一样,当然要选一个好的经营场所。有需求、有顾客群,有一定的收入水准,顾客还得有一部分闲钱,牧师们才能提供、销售他们的一些精神文化产品。
同样的道理,所有的文化工作者,比如作家、画家、音乐家、杂耍、小丑
办报的、办杂志的,算命的、看像的都属于提供精神产品的生意银,他们并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这些银是靠广大劳动人民养活的,注意是靠广大劳动人民的闲钱养活的。
这个社群的劳动者处于什么样的收入水平,他们就仅仅能消费符合他们支付能力的精神产品,这也是为什臭老九们喜欢从农村向大城市汇集的原因。
中国是个发展中的穷国,养活不了这么多的文化专家(人类灵魂工程师),欧美富呵,所以从中国跑出来这么一大批文化银,来欧美讨生活,但他们大多数混得并不好,你看街上那一流座在小马扎上给人画像的尽是老中,拉胡琴、吹笛子的也不少。
这种现象说白了其实是个经济问题,因为老中灵魂工程师们提供的精神产品是特定给老中的,不合当地洋人的口味,不改良是不行的,就像俺的餐馆给洋人做菜,那用什么高汤,用鸡精就不错了。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有意思,这就是所谓的cultural adaptation嘛,是神学院一们课程呢
--
羊倌儿
- (10 Byte) 2005-6-08 周三, 上午1:03
(71 reads)
不敢深入说,怕知识分子大狮们骂俺的境界不够崇高。。。
--
德行
- (328 Byte) 2005-6-08 周三, 上午1:21
(92 reads)
"他当然不干了"?他先和你谈价码,一小时若干银子?
--
羊倌儿
- (0 Byte) 2005-6-08 周三, 上午1:47
(72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113087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